当学生体验到蜀道之难后,黄厚江老师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蜀道之难”、为何这样写,这样的引导正是王尚文先生讲的“语文意识”的践行,也是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具体体现。
阅读教学,入乎其内,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文字背后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字里行间触摸到人物跳动的脉搏,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振奋他们的精神。只有入乎内,才能让学生跟作者的思想一起跳荡,才有生气。
出乎其外,才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写的奥妙,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课堂才能洋溢语文味,才有高致的格调。
二、汉语作品教学的“内”和“外”
再来看一段《师说》教学对话。
师: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当中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师:老师说三个句子,大家看哪一个句子是这篇文章的论点?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三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为什么呢?
生:围绕老师展开论述的。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为什么呢?
生:按照择师的原则展开论述的。
……
开课前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心论点,有统摄全课的作用,但这样的教学切入,只能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被动状态,因为教学的思路不等于文本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仅仅在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而不会思考作者为何提出这样的中心论点。教学汉语作品,我们首先要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立足写作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这是笔者教学《师说》的一段对话:
师: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
生:余嘉其能行古道。
师:通读全文,思考“古道”指什么?
生:从师之道。
师:韩愈说李蟠,“不拘于时”中的“时”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
这样引导学生,学生很快就进入文本,去还原一个时代,从而思考作者写作的初衷,自然也明白了中心论点。
汉语作品教学,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深入文本要整体深入,不是摘章寻句,亦非选美、赏美,而是跟文本对话、交流。
汉语作品教学的“内”,其实就是指揣摩作者意图,从“作品写给谁看”的,“为何要写的”角度,深入文本,完成一次心灵旅行。
那么何谓汉语作品教学的“外”呢?就是要跳出文本,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对自己有何感触和影响,既要从语文的角度思考如何写,也可从人文角度探寻文本的当代意义。
这是余映潮老师教学《纪念白求恩》的一段教学对话:
师:这一次读得很好,我们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句式,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了什么?
生齐答:对比。
师:对,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求恩精神。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对比的句子再读一读。(生读)
师:通过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请同学们做旁批。
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儿。对比,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比,我们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
生1:“满腔热忱”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作对比。
师:想一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生2:主要是就“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
师:把这个句子完整地读一读。(生读)
师:这样,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了句式,理解了各层次的意思,理解了对比的手法,这就是精读--精心地品读。
余老师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后,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来纪念白求恩的,有张有弛、收放自如。
总之,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入乎内,品味语言,亦要引领学生出乎外,理性思考,即老师本本色色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
3.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五个关键点
“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出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主问题设计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意义何其大也,“主问题”是对高中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它对课堂教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但如何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呢?笔者以为,“主问题”设计着重要处理好五个关键点。
一、衍生教学追问点
“主问题”提出后,不能仅仅追求满足一个正确答案,还要灵活地抓住学生回答过程中的“有利因素”,相机进行启发,形成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更开阔,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余映潮老师在执教《祥林嫂》一文时,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一生都没有春天的人呢,你认为呢?
当学生通过文本的研读,探究发现:死丈夫于春日,被抢于春日,被逼再嫁于春日,离开人世也于迎春之日。接下来余老师追问:
祥林嫂的一生为什么没有春天?
当学生解答此问后,他接着追问: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一生都没有春天的人?
不难看出,余老师设计的这个“主问题”高屋建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迅速衍生出两个小问题形成追问,从而科学有效地启发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我在备《再别康桥》时发现《再别康桥》既然是离别之诗,却以乐景来写哀情,这是有别于第一单元其他诗歌的,于是我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1)请大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同学们说说作者笔下的康桥有哪些景色,它们有什么特点?
当同学们解答完第二个“主问题”时,我追问道:
既然是写离别之情,为何描写美丽之景呢。
有学生回答:是因为他们太美了,那里寄寓了作者太多的美好情愫,所以,作者才不舍得离开。
我趁机追问:
那么这样的写法叫什么艺术手法呢?
学生答道:反衬。
最后我点拨道:是啊,是反衬,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作者把康桥描写得越发美丽,就越能体现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是本节课设计的教学重点,但我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主问题”衍生出追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他们亲近文本,从而很好地进行教学对话。
“主问题”要想衍生出追问,老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主问题”形成一个磁场,在这个磁场里,学生的思维深深被吸引住,追问方能有效。
二、呈现问题照应点
“主问题”不是独立的,而是共生有无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要前后照应,形成首尾呼应、相得益彰之美。著名特级教师牛锡亭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点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样的问题设计对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对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气是大有裨益的。”“主问题”设计就是要让各个“主问题”串联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能呈现出问题照应点,问题设计才体现出层次性和有效性,否则就是或深或浅,甚至是随意的不符合学生认知层次的问题。
例如我在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设计了三个“主问题”:
(1)作者在何种情景之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喟叹?
(2)作者为何要发出如此喟叹?
(3)“谁主沉浮”中的“谁”是指“谁”呢?
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前后照应,紧紧抓住“谁主沉浮”这个词眼贯穿三个“主问题”,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整体上去理解诗歌,感受诗人的伟大胸怀和抱负。
只有心中有全局,从整体出发,教学主线清晰明了,“主问题”才能前后照应,相映成趣。
三、营造课堂兴奋点
营造课堂兴奋点是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科学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营造课堂兴奋点,它能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积极促成对话,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如在执教《雨巷》时,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作者在诗歌第一节中说,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在最后一节,作者却说,我希望飘过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情高涨,快速进入文本探究其原因,有同学从意象角度解释,有同学从主题角度进行观照,经过认真的分析,学生发现那是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一种失落却又抱有希望的矛盾彷徨心理。
营造课堂兴奋点,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创造力被激发,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一种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所以,老师要认真研读文本,从趣味的角度、启发思维的角度,提炼“主问题”,让课堂高潮一浪胜过一浪。
四、促成学生活动点
在评说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如果不论及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创新,那基本上就没什么意义,所以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设计,要有利于课堂教学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他在执教《陌生桑》时设计了一个主题:
展开想象,增补一些情节,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很好地实践着语文活动。
我在备梁实秋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时,注意到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并且是让读者在一次演讲中感受梁启超的风采和神韵,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认真阅读文章,请模拟梁启超先生的那次演讲。
课堂上,同学们迅速阅读文本,认真研读梁启超的语言、动作、神态,最后推选一位代表上台去模拟梁启超的演讲。该同学在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时而掩面叹息,时而破涕大笑,梁启超先生的形象如在目前,那节课同学们收获不少,尝试到了活动的愉悦。
只有目中有学生,主问题设计要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才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
五、留下思维空白点
留下思维空白就是留下让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所问,有所思,若老师把所有的问题都问了,学生就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卢梭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设计“主问题”时,有些疑惑之处,就是要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换言之,“主问题”不能问得太满,著名特级教师肖家芸说:“太满了,这不是教学的智慧。”所以,“主问题”要比较适中,问得不那么“满”的课才是好课,有所问,有所不问,有所动,有所不动,否则课堂就成了“满堂问”了。山东著名特级教师刘湘玉曾对我说:“‘主问题’设计的最高境界是无问!”我想,此处的“无问”,就是让学生去思维,留给学生无尽的思维空间吧。
我备巴金的《小狗包弟》查阅资料时,发现很多教学设计一开始就设计第一个“主问题”:作者写第一段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有何作用。虽然表面上看,这样,教学思路简明清晰,但学生的思维并没得到训练,学生对后面作者的忏悔理解就不会透彻和深刻。其实这个故事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若被删除,文章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1)小狗包弟是怎样的一条小狗?
(2)包弟的命运如何?
(3)包弟从来到作者家至手术台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4)你是如何来评价作者的心情的?
四个“主问题”中我只字未提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但课堂结束前,一学生有了疑问,她说:
老师,开头那段话有什么作用呢?
此时,我启发道:开头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引出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起着铺垫的作用。
于是我又问:开头段,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情冷淡,小狗对艺术家不离不弃的故事,说明当时的人还不如一条狗重情重义。
我说:同样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当作者遇到麻烦的时候,他是怎样对待小狗的呢?
学生答:把狗送上了手术台。
我接着启发: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兴奋地说:通过狗的无私、忠诚、勇敢来反衬作者的自私、胆小,更能让我懊悔不已,精神上遭受折磨。
“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是写作上的留白艺术,“主问题”设计故意留下“漏洞”,让学生去发掘,就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空白点,这样整个教学主问题又被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张缜密的思维网。
总之,“主问题”设计能形成追问,能相互照应,能掀起高潮,能安排学生充足的活动,能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4.古典诗歌教学要诵读出什么
一次听一老师执教《蜀道难》,老师先放录音听名家朗诵,听名家朗诵后,要求学生集体朗诵,集体朗诵后分组朗诵,分组朗诵后分个人朗诵,一节课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整堂课老师只当了一回课堂主持人。课后问一学生有什么收获,他答道:“反正老师要求我们读,我们就读呗!”
课堂似乎很热闹,但热闹过后,学生的收获在哪?这是当前古诗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古诗歌要诵读,诵读并不是在教室里大声喊叫、摇头晃脑,也不是集体或个人在搞舞台表演,而是要诵读出内容,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笔者认为古代诗歌教学要诵读出四美:读出情感美、读出意境美、读出语言美、读出艺术美。
一、读出情感美
诗歌是一种美的文学样式,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或叙事或抒情。一首诗歌可以承载作者壮志莫酬之恨、时代苦乐之叹、思乡怀国之愁,也可以蕴涵羁旅之怨、田园归隐之喜,那么课堂上要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和老师要以作者之乐而乐,以作者之悲而悲,通过诵读诠释诗歌的情感。在诵读时,我们可以重点诵读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老师可以示范,学生可以表演,可以单独诵读,可以集体诵读,要让学生沉浸在情感中,让学生在情感中得到美的享受,熏陶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如《登高》我们可以抓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细细揣摩区区十四字作者寓寄的八层含义,让学生反复涵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种悲苦之情在同学们的诵读中得以完美展现。
二、读出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