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电脑、“人工头脑”的计算机,是因为它的结构与工作过程与人脑特别相似。它不但有非常强的计算能力,而且有不同凡响的分析能力,能干许多工作,有的甚至比人还强。比如计算机打假,就是这方面的英雄。
1976年,英国的《泰晤士报》登出消息和广告,说发现了300年前莎士比亚未发表的作品,并将大量出版。莎士比亚是卓越的艺术大师,几百年来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泰晤士报》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报纸。出版这样好的著作,谁还不买?于是莎士比亚的遗作,被抢购一空。出版商的钱包差点就要胀破了。
但不久后,出版商被控告,指控他们伪造莎翁作品牟取暴利。因为人们发现出版的书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说起这次发现假作品,计算机功不可没。原来,剑桥大学的两位教师,利用计算机分析了《莎士比亚全集》,查清了莎士比亚写作用语的特点。然后,又把这次所谓新发现的作品输入到了计算机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新出的这些著作,不少地方和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迥异,根本不是莎士比亚所写的。由于计算机的分析,这个大骗局于是被揭穿了。当然随之而来的是伪造者身败名裂,出版社关门大吉。
也就在这一年,英国巴新顿技工学校讲师梅里恩宣布《托马斯·莫尔爵士之书》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这以前,有人认为,这一作品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但专家们都持怀疑态度。这一悬案一直搁置了几十年。梅里恩用计算机对莎士比亚著作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之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这一著作中的41种用词习惯,有40种与莎士比亚的著作用词相同。后来,有人进一步考证,认为该剧本是莎士比亚在1593年时所写的。
计算机当打假“英雄”已经成为现实,它不仅在文学方面可以打假,在其他各行各业中,它也同样可以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