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县委组织部要从刘川和张垒这两个副局长中提拔一个正职,接替马上就要调走的方局长。
消息传出来后,刘川立即活跃起来。他先是拜访县里的几个领导,还暗地里请自己在市里组织部当科长的表姐夫帮忙在县领导面前“美言美言”。不仅做好“上面”的工作,刘川还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他这一阵子又是下基层单位去帮解决问题,又是去看望困难职工;他不仅把自己分管的几个好久都没办好的事办好了,还把长期没解决的局里的生活用电问题解决了,在群众心里挣了不少分。
看到这个状况,局里面那些心里向着张垒的人不由地为他着急起来,纷纷为他出主意。其实,张垒开始也是准备在上级和群众中好好表现、与刘川一争高低的。可是,科长王林的一个消息让张垒改变了主意。
那天,后勤科科长王林非常秘密地向张垒透露了刘川有挪用公款和冒领工程款的事,还给了张垒一个里面装有刘川挪用公款和冒领工程款证据的信封。张垒一看就乐了,材料里面真是刘川签的名。看完王林给他的“材料”,张垒知道冒领工程款是贪污行为,就凭这些证据,刘川已不是当不成局长的问题,而是撤职甚至更严重的问题了。张垒决定在临近考核的节骨眼时将这证据抛出来,给刘川致命一击,这样他就稳坐钓鱼台了。
自从有了那材料后,张垒就停止了那与刘川争高低的行动,而是十分冷静地看着刘川上蹿下跳地活动。看着刘川这么积极地“运动”,张垒不但不恼火,反而很高兴。他知道,刘川越这么“活动”,对群众欺骗就越大,到真相出来时群众上当受骗的感受就越深,这样对刘川就越不利。当然,张垒停止那竞争行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麻痹刘川。
考核马上就要开始了,全局上下乃至一些外单位的人都认为刘川已稳操胜券。就在这时,张垒冒用一个职工的名义把刘川挪用公款和冒领工程款的证据寄到了县委监察局与考核组。
果然,不仅考核工作推迟,刘川也被监察部门叫了去。张垒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他暗地里乐着并观察着刘川,他要看刘川落魄的样子。
可是,刘川从监察部门回来后没事一样,丝毫不松劲地在上级与群众中表现着。张垒此时还有些佩服刘川的掩饰能力了,他知道刘川这是在用这种方式掩饰自己。张垒还不时地想象着刘川出事后那狼狈相。
在考核大会上,监察部门宣布了对刘川的审查结论。经监察部门查实,刘川没有挪用公款、冒领工程款和其他违法违纪现象。那些材料都是有人模仿他的笔迹伪造的。
张垒一下子傻了眼。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到上级与群众中“表现”的时间,也就失去了与刘川竞争的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川在群众中得分,最后当上局长。
然而,张垒怎么都想不到的是他所掌握的那个“证据”正是刘川让人仿造出来并设法“提供”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