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建成的建材商业街很快热闹起来,所有的铺面没几天就租完了,而且租金被抬得很高;不仅本地人租,来租的还有许多是外地人。
现在建材行业竞争很激烈,这同行像冤家似的,一个不让一个,谁也不甘心落后,哪个店购进一种新地板砖或磁砖什么的,不用两天整条街的建材店就都会有这种产品;这个店进了一种新颖的装饰瓦超过了那家,那家便马上卖一种好的大理石洗漱台压住这个店。
不仅是在生意上,就是其他方面也互不相让。就说建材街开业那天放鞭炮吧,谁都想抢先,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先放,怕财气先进别的店;最后还是建材街管理委员会决定统一早上八点钟开始放鞭炮才平息了这事。还有就是那天舞狮队来建材街舞狮,大家也要争个先后、争舞的时间长短。因为这涉及到彩头——这年头做生意的人特讲这些,这建材街几乎是家家供着“财神”像。所以大家都想让舞狮队先到自家店门口舞,先得彩头,让财气早进自家店;而且哪个店都想让舞狮队在自家门口舞久点,好多带财气来。处在街头的“鸿运”建材店的老板邓吉意当然不会让舞狮队先到别的店门口舞,他说按顺序应该先到“鸿运”门口舞。那街中间的“如意”、“财进”几个店说中间的店要舞久点才平衡;理由是街头的店财气先到,街中间的店就应该多沾点财气。街头又不同意了,说同样的店凭什么在中间的店舞久点。就为这事都争了好久,反正是谁也不甘落后。
这天。街头的“春意”建材店突然响起了鞭炮声,隔壁的“兴隆”店当然最先听到,这是个外地人开的店,店老板知道“春意”的老板是本地人,因此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今天一定是当地的一个什么节日或者是好日子。他当然不能落后,不能让吉利都给“春意”全占了去,于是他也马上放起了鞭炮。这两个店放鞭炮的举动自然也引起了其他店的注意,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今天准是个什么吉祥日子,谁也不愿意让财气被别的店独占或多占了去,大家便争先恐后地放起了鞭炮,有的店放了一盘又一盘。顿时,整个建材街鞭炮声响成了一片,硝烟浓浓,那情景知道的说是大家在放鞭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
过了几天,街中间的“财运”店老板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大家放鞭炮那天是什么节日呢?他问隔壁“建财”店的老板。“建财”店的老板是外地人,也不知道,同时也感到奇怪:对呀!这是个什么节日呢?他要弄清楚,明年这天他要抢先第一个放鞭炮。他便问“建财”店隔壁的“堂辉”店老板。这“堂辉”店的老板也不知道,他也想弄清楚,免得明年让别人争了第一去。于是,他又去问隔壁的“运来”店老板……
就这么一个问一个,最后问到了第一个放鞭炮的“春意”店老板那里,他惊讶地说他也不知道那天是什么节日。人家说:“你不知道是什么日子那天为什么放鞭炮?”
他说,那是他抽烟时不小心烟头碰到了儿子拆开而没放的那盘鞭炮。他说的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