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就要开始,许多人在这节骨眼上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刘健也知道要有所活动才行的,可他却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他当上这个副局长也是极偶然的。
那是几年前,还是一个副股长的刘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省里略有一点名气。这年,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朱继涛到县里来视察工作,刘健的单位也是朱继涛考察的单位之一,就在朱继涛到刘健的单位考察时看到了刘健。朱继涛曾当过省作协主席、省文联主席,他不仅知道而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见过刘健,此时见面自然要打个招呼、交谈几句。正好听说刘健还只是一个副股长时,朱继涛因胃痛眉头微微地皱了一下。可这一皱眉却让在一旁陪同的副市长、********、县长、县统战部长都看在了眼里。在朱继涛考察结束离开县里时做了“要加大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力度”的重要指示之后,县委立即破例专门进行了研究,破格把刘健这个党外干部提拔当了副局长。
刘健看到那些想“上台阶”、“更上一层楼”或保住位子的人那“活动”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千方百计、转弯抹角地找靠山与拉关系,自己活动、托人活动,至于花多少钱,怎么花也不得而知。而刘健那“靠山”朱继涛也在一年以前退了休。刘健没办法“活动”、也不会“活动”、更没钱“活动”,因而没有“活动”。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县委组织部找刘健谈过话了,准备让刘健转任副主任科员这一非领导职务,说白了就是让他退二线。这在刘健看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是一种“没有付出就不会有获得”的“顺理成章”的事。他没有办法,也就无所谓了。
这天,刘健出差到省城。有县里到省城出差的人看到刘健与一个人在路边打电话:“罗司,我与方科在新华路口,你来接我们好吗!”
没想这话传回了县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浪”,县委马书记把组织部长叫到办公室责斥道:“你怎么安排刘健的!这刘健能这么安排的吗!”久居官场的马书记当然知道现在官场上“方科”就是方科长、“李处”就是李处长、“罗司”就是罗司长这时髦的叫法。马书记自然也知道中央部委办局才设“司”的,更知道了能让罗司长来接的刘健是什么份量。
就是因为马书记的这些“知道”,组织部也“知错就改”地将刘健上报为县政协副主席候选人。
其实,这刘健虽说当了副局长,可他仍然爱跟大家说说笑话、开开玩笑什么的,他爱把司机叫做“司级干部”,简称“某司”!那天,他叫来接他的那个司机姓罗,就简称为“罗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