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在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在读什么?大致说来,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识,既有通用知识,也包括专业知识;第二个层次是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读“无用之书”。
先谈第一个层次。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两方面。专业知识好理解,如英语专业就是要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中文专业就通常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广告专业就是能设计出漂亮的广告作品,这是你以后的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
而通用知识,指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但以后在大部分工作岗位中都能用到的知识。最常见的,一是计算机运用,你未必要成为计算机专家,可以不会组装电脑,不会重装系统,更不会编程,但至少应该会熟练使用Word、电子表格、幻灯片这三大办公软件,而且打字的速度不能太慢,还要能够进行上网、收发邮件、电子文档管理等常规运用——在21世纪,这可是白领们的入门级知识。
其次是英语。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只在中小城市的中小公司混,随随便便找份工作,那可以不理会英语,只需要应付完四级英语考试拿到学位证即可。但你想以后发展得更好,英语,就是一个绕不过的槛。目前,英语是全球最占优势的语言,也是最大的市场。顶尖的科技论文是用英文发表的、各种软件的编写和硬件设计也都是采用英语编写的,外交更是英文的天下……在这种世界趋势下,缺少英语技能,无疑会失去许多机会。
然而,掌握了这些技术层面的“学问”,就能说明你是一个合格或者优秀的大学生了吗?就能把你和非大学生们区分开来吗?就能让你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吗?
记得在一篇博客上看到过一则有趣的面试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车。一个是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看上去,这是一个困难境界,无论你选择救谁,都具备充分的理由,但同时也会令另外两个人陷入困境。这道题目亦具有多重含义,它可能是一道简单的性格测试题,也有可能是一道排列组合的选择题,考查你统筹安排的功夫,还有可能是一道概念置换的逻辑题,考查你的逻辑推理能力……据说,在那场面试的20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给出了最恰当的答案并最终胜出,他的回答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他从设定的语境中脱身出来,“置身事外”,把自己从选择的主体,转变为被选择的对象,重新优化组合,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
这样有意思的面试题还有很多,如一家营销策划公司的面试题:请写一篇少于150字的短文,其中需包含以下五个元素:郭敬明、第五大道、科罗拉多清真寺、芝华士十八年、跨界自由;一家投行的面试题:假定一名律师每小时可以赚200美元,也可以每分钟打200个字,律师应该雇用一个每分钟只能打50个字的秘书吗?为什么?
……
这样的面试题,很多时候并没有学校试题那样的标准答案,要写出靠谱的答案,凭的可不是1+1=2这样的知识,更不是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有多少位这样的记忆力。
面试题并不能说明全部,但它仍然透露出,仅仅具备技术层面上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让你在工作岗位上潇洒自如。何况,这些技术即使不上大学,在各种培训班、职业学校都能学到,甚至比大学生的技术学得更好。比如影视动画专业,职业学校可能第一天就让你上机操作,并且百分之八十的课程都在讲具体的技术,都在教你怎么做,而大学的影视动画专业,有可能先花一半的时间来讲动画的源流、历史等和技术无关的课程,到后面1/3的时间才让你上机。同时,技术又是容易模仿和超越的。同样是电视剪辑,一个工作一年的新手,完全可能超过工作十年的老师傅——编辑软件,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学的高精尖技术。
然而,读大学最大的价值,不是技术,更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纸文凭,而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读大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公司需要的大学生。
不仅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这两者的区别,就像能够熟练掌握制图软件,但未必能做出充满创意的海报,拿到世界广告界公认的创意最高殊荣戛纳奖一样。因为使用制图软件,只是技能,而知道用什么画面去更贴切地表达广告主题,却是思维能力。只会前者,无论运用得多熟练,也只是工匠,具有思维能力,才有成为大家的可能。
思考能力的培养,智慧的获得,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得到,它需要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中,日积月累而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是老话,却依然是获得智慧的正确途径之一。在校园,行万里路虽然有点问题,但读万卷书,只要付诸行动,却不难办到。
读万卷书,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不分优劣什么都读,甚至看一堆快餐文化、垃圾读物的东西,需要往脑子里填塞的,是《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读物,是《史记》、《战国策》这样的史书,是《道德经》、《易经》这样的国学精粹,是黑格尔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
说这些书“无用”,只是说这些书和考试无关,也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非真的无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毕业之后你会发现,那些能立竿见影,让你通过考试的书,如关于英语四六级的书里面的内容,毕业后没多久就忘记得差不多,即使记得,也派不上什么大用。反而是那些以为没用的书,在若干年后,会产生事前预计不到的效果。《浮沉》里的乔莉,用苏联文学敲开了晶通公司的大门,可在和晶通相遇之前,苏联文学对乔莉而言,不也是“无用之书”吗?你并不能一开始就准确地预知,哪本书有用,哪本书没用,也没有办法提前预知具体到哪本书,会在什么时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无法次次在得知上司或客户喜欢什么后就去突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一些书,尽管以后能让你变为乔莉第二的,不过是其中区区几本。何况,技能是会过时的,而读那些“无用之书”所沉淀下来的人文素养,带给你的崭新视角,却能让你终身受益。
读书,不应当只为功利而读。对平凡的你我来说,读书,并不能把这个残酷的世界变温柔,也不能阻止一些不幸来临,如5·12汶川大地震,如经济危机,然而,这些“无用之书”,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辽阔而自由,让你在这样的自由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能改变你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改变你和世界相遇的方式。
大学,我们的盛夏光年。钱理群先生在他的《致青年朋友》中说:“根据我的经验,16岁到26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16岁以前什么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依赖于父母和老师,16岁以后就开始独立了,26岁以后就开始考虑结婚啊、生孩子啊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时间就不多了。而这16岁到26岁十年之间,大学四年又是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段最独立最自由的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代,既无须像从前那样,被动的等待、接收学校灌输的知识,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看学校布置的功课,没有时间学真正有用的东西;又不像未来将为尘世所累,难以静下心来看几本好书。大学,你有太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读有价值的书,学实用的技能,让自我不断成长!
大学,亦是最好的读书、学习的场所和获取资源的地方,这里除了常规课程,还有大师,或许寥寥数语就能解开你多日的疑惑;有丰富多彩的各类讲座、演讲开拓你的视野;有气派的图书馆,让你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遨游,吸收尽可能多的营养;有许多实习的机会增加你的阅历……
著名的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先生,31岁时才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他像个学习狂,不但把“从类人猿直到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好好地端详了一番”,还自学了英文版的《世界经济史纲》,选修了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新闻课程。最后,他拿了180分的学分,远远超过当时复旦大学要求的120分。如今,这样的激情与勤奋,又有多少大学生还保留着呢?
从高中到大学,看似一小步,实际上却是人生的一大步。在进入大学以前,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我们眼前只有一条路——考试,升学。四周一片黑暗,只有前方亮着那盏名为大学的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时候,不再有课后作业,不再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沉重的功课压力忽然消失了,四周也突然亮了,有很多条路出现在你面前。从前不曾出现在我们校园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比如各种课程、社团、双学位、深造、出国留学,等等,如今却频繁出现,等待你做出选择。
在突然降临的巨大的自由中,有人茫然不知所措,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兴奋不己……这是一段举棋不定的日子,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最终,在众多的小路中,总有一条是属于你的,你要知道它通往何处,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在这段最为独立而自由的时光里,除了收获一纸文凭,还看到许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风景,学到许多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尝试很多以前你想尝试却没有机会尝试的事,让这四年更加充实。
有许多人说,四年过后,就会面临就业的压力,既然以后生计艰难,倒不如现在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然而,时间是公平的,如果你在大学里提前预支了安逸,那在毕业后必然会花数倍的时间、更高的代价进行补课;如果你明白,大学,不但是学习的场所,还是进入社会的前奏,它给了我们一个发现自我的机会,和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过渡时期;如果你在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就在为四年后即将来到的今天做准备,那四年后,你又何愁找不到出路?何况,努力,未必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完蛋!
要知道,真正让你变优秀的,不是那张毕业证,它只是说明了你在哪里度过了大学时光,说明你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对某个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已。真正让你未来有所成就的,是你在这四年中,究竟收获了什么!
圈子,隐藏的资源
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第一个合作伙伴是戴维·费罗,是他的校友。两人曾同班听课,费罗还当过辅导杨致远的助教。两人从日本回到斯坦福后,在一辆学校拖车上成立了一间小型办公室,雅虎就从这里发展起来。到1994年年底,雅虎成长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一些机会开始向雅虎招手。为此,杨致远找到了正在哈佛商学院读书的老同学布拉狄,一起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并成功得到网景公司的资助。后来,还有一位斯坦福的校友加盟了杨致远的团队——第一任总经理蒂姆·库格。
腾讯,以马化腾为首的五个创始人中,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三人是深圳大学1989年入学的校友,陈一丹和马化腾还是中学同学,都是深圳中学1986年入学的。曾李青和许晨晔是不是马化腾的大学校友还不能确定,但两人是在深圳数据局时的同事,从时间上推算,有可能是马化腾的中学同学。在腾讯公司,深圳大学的毕业生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新东方的俞敏洪,在1995年年底新东方做到一定规模时,希望找合作者,他想到了校友。于是,他去美国和加拿大,找到了他的大学校友回国一起办新东方。新东方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强,就是他大学时的班长。
百度的李彦宏谈及他和北大的渊源时说:“……我回国创办百度之后,最初的一些员工就是北大的老师和学生,而我创业的地址就是北大资源楼。百度发展起来后,搬了两次家,现在公司的新地址就在北大对面……”同时,李彦宏和起初的合作者徐勇,都毕业于北大。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的主角的创业史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校友是他们曾经最重要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