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祐二年三月初六日傍晚,作者一行达到高邮城西。这首绝句,便是记录作者到达高邮时的感受,诗前有序言,后有结语,相映成篇。高沙:高邮。
予仓皇至高沙,惊魂靡定。回思初四土围中,初五竹林里,几死于是。使果不免,委骨草莽,谁复知之!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
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予至高沙,奸细之禁甚严。时予以箩为轿,见者怜之。又张庆血流满面,衣衫皆污。人皆知其为遇北,不复以奸细疑。然闻制使有文字报诸郡,有以丞相来赚城,令觉察关防。于时不敢入城,急买舟去。
序言的意思是:我们在惊慌失措之中赶到了高邮。惊魂未定,回想三月初四那天在土墙中,初五那天在竹林中,两次差点丢失性命。如果真的死了,弃身草莽之中,又有谁知道呢?靡:不,没有。不免:不免于死。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筑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于易水上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纳天下豪杰英雄。风花:《南史·范缜传》:“竟陵王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hún,厕所)之中。堕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这两句是作者对以往苦难经历原因的探究,悔恨自己以前的失策,意思是说:本可以在江南召集英雄豪杰,以图复兴,为什么竟在两淮受此折磨呢?
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两遭:指序言中所说的“初四土围中,初五竹林里”两次历险。豺虎:指元军。《晋书·庾亮传》:“亮将葬,何充会之(送葬),叹曰:‘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这两句是说:如果当时死了,只有委骨荒野而已。
结语的意思是:我们到了高邮。当时奸细防范非常严。我以箩筐为轿,让人抬着我走,凡是见到我们的人都深表同情,又看见张庆血流满面,衣衫上都有血渍,便知道我们遭遇了元兵,不再怀疑我们是奸细。我们听说李庭芝给各郡县发了一道告示,说有一位丞相是元军奸细,来骗取城市,叫大家侦察防范。当时我们不敢进城,匆匆忙忙买了船离去。遇北:遇到元兵。北:指元兵。文字:告示。于时:当时,在那时。
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与感叹。总结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皋亭山议和之会的失策;一是被元军拘留,以及逃出元军魔掌的九死一生过程。感叹的是大难不死。文天祥绝句诗往往用典贴切,善于隐括复杂的情感思想。这首诗中的用典使事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筑金台”体现的是坚强的抗元意志;“风花”则是对自己失策的追悔,而“埋玉”则流露了自己大难不死的庆幸。自皋亭山之会到流落高邮,其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事件,这些事件既关个人生死,又关社稷存亡,不免有诸多感慨,但作者能把它们隐括在不多的典故中,不能不叹服作者技艺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