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之道,要懂得何时进何时退,才能把握主动权。职场做人更要懂得进退,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大丈夫能屈能伸”。很多时候,恰当的让步,能够掌握主动权,达到最终的目的,取得全局胜利。
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一步到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明智的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策略。
汉朝初期,刘邦听说樊哙有谋反之心,非常生气。于是,刘邦就派陈平去传达命令,让周勃代樊哙指挥军队,在抓住樊哙之后,立即军法处置。
陈平、周勃奉命出发。路上,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主上的故交,而且是吕后的弟弟,平楚之功,他也最大,肯定是主上听了什么人的谗言,这才突然有这样的打算。一旦主上气消了,或者后悔了;吕后必从旁搬弄,这样肯定就会把罪责算在你我身上。依我之见,不如拿住樊哙,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处置。”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说:“我乃一介武夫,你是智谋之士,连张良对你都很佩服。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到了樊哙的军营,陈平马上命人筑起一座高台,用来传旨,另派人去叫樊哙。樊哙听说只有陈平一个人前来,知道他是文官,以为只是一般的命令,也没有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不料,台后忽然跑出武将周勃,当即把樊哙拿下,钉入囚车。樊哙正要喧闹,陈平忙走至樊哙身边耳语几句,樊哙方无言,任由陈平押返京师。走到半路,陈平接到了刘邦病故的消息。于是,赶忙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于是,陈平又生一计,跑入宫中,跌跌撞撞地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伏在灵前且哭且拜,放声大哭:“臣知樊侯本有大功,不敢加刑,仅将樊侯押解来都,听候主上亲裁。”说着几乎晕了过去。吕后听说樊哙没死,松了一口气。嘉奖陈平说:“忠诚如君,举世罕有,现在嗣主年少,处处需人指导,先帝临终,曾言君才可用,敢烦君为郎中令,傅相嗣主,使我释忧。”于是,重用陈平辅助新皇。陈平也避免了一场大灾害,保全了自己。
从陈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为人处世,应有多方案、多选择,才能够在变化万千中立于不败之地。恰当地以退为进,做出一些让步,才能掌握主动,掌控全局。
朱元璋羽翼未丰时,势力最强的是陈友谅。陈友谅集结水军,从江州直指朱元璋的应天,船舷千里,旌旗蔽空,声势浩大。
朱元璋听说后忐忑不安,手下有人主降,有人主张逃跑,只有刘伯温怒目而视,一言不发。朱元璋见刘伯温这样,问他:“猛虎已出,如今奈何?”刘基气愤地说:“凡主张投降和逃跑的都应该斩首!陈友谅若是一只猛虎,在山中你自然不能跟他斗,但现在他下山了,我们就应乘机猛打……”朱元璋问:“话虽如此,但该怎么打?你说说。”
“骄兵必败。陈友谅如此轻视我们,我们就要先放弃几个地方,移走兵饷,以退为进,然后派人诈降,引诱陈友谅,我们中途设下伏兵,派人断其后路,叫其首尾难顾。哪有不胜的道理?”
刘基接着说:“取胜后,我们乘胜追击,占领他的地方。帝王之业,在此一举,天赐良机,岂可错过?”
朱元璋顿觉精神一振,于是按刘伯温所说,派遣兵力。
果然,陈友谅中计战败,丢弃数千战舰,逃回西北。朱元璋在对陈友谅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顺利地拔掉了通往皇权路上的一枚“钉子”。
由此可见,先退一步会迷惑对方,然后突然一击,往往一招制胜。退不是怯懦,为了进,为了积蓄力量,取得更大的胜利。职场也是这样,为人处世,不要盲目进,必要的时候退一步,才能看清大局,才能有利于自己更长远的发展。
【职场攻略】
“以退为进”“明退暗进”是进退的智慧,在职场的为人处世中,这样的策略屡见不鲜,目的就是为自己留下喘息的机会,然后伺机而动,一招制胜。一时的退让,只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退一步,才能看清大局,把握局势,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