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900000035

第35章 与陈祯禄的短暂蜜月

我们不能大陆一感冒,这边就打喷嚏

“要是他今天一整天都没有空见我呢?您知道他老人家也很忙的……”

“他什么时候有空你就什么时候接过来,没有空就一直在那里等到他有空!”李孝式打断司机阿明的顾虑,“什么时候接到人你就什么时候回来!接不到就不回来!”

他要见陈祯禄,但自己确实抽不出时间前往拜访。

总罢市结束后,李孝式命自己的中文秘书陈为虞详细了解这个陈祯禄的背景情况。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份经过整理的陈祯禄的个人资料——

陈祯禄,祖籍福建漳州,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的一个土生峇峇华人家庭。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1908年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其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事业有成之后,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英国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陈祯禄在1912年就受封为太平局绅;1916年受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1931年,英殖民统治者强硬推行“亲巫政策”时,陈祯禄强烈抗议,反对“优待一族,歧视他族”政策,并主张在人民之间培养与创设纯粹的马来亚精神和意识,以逐渐把种族性的观念消除。

资料里还夹了一份陈祯禄曾于1932年12月23日发表在英文《海峡时报》的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复印件。备忘录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族群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特别让李孝式欣赏的是,陈祯禄以自己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还有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行业,同意华人婚俗合法化的种种行为。

1933年,陈祯禄升任为海峡殖民地政议会执行委员。之后又在1937年获选为海峡殖民地之官方代表,赴英伦参加李孝式的老同学英皇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和家人移居印度避难。避难期间与其儿子陈修信一起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

李孝式的目光停留在以时间为顺序的简历的最后一行上:1947年10月20日,陈祯禄在全国各地号召举行罢市的抗议活动。

“总罢市”果然是他领导的!好一位心系本土华人和所有海外华人前途的有识之士!

在李孝式自己的记忆里,他还很少用“有识之士”来形容一个人。尤其是“数典忘祖”的连华语都不会说的所谓的马来亚土生华人。

难怪他演讲时要带翻译,原来还真是个传言中的“峇峇”。

在马来亚一晃十多年了,李孝式知道“峇峇”一般与“娘惹”合用,即峇峇娘惹,是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nyonya”,“峇峇娘惹”是译音。

当年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有人称他们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峇峇娘惹的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现在讲的是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在精神思想上,他们倾向于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这点与他们仍然保留古老的华人习惯、传统及信仰,看起来相当矛盾。他们脱离华人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所幸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他们开始加入华人社会的体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进华小接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回归族群。

李孝式还知道“峇峇人”有一个很“尊贵”的别称:“King’sChinese”,即“国王的华人”。由此可见他们是效忠英王的。由于土生华人土生土长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经属于富裕阶层,故把后期到来的华工区分为新客。特别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都不一样。

李孝式就属于“新客”。如果不是这个陈祯禄的出现,他会一直“偏见”下去。

在马六甲的华人社会里,有一句形容峇峇人性格的话:就是“峇峇直”。说的是他们的性格普遍耿直。但愿陈祯禄也是个耿直汉子吧!

他要见陈祯禄,可是他太忙了,6个刚刚更名重新注册的锡矿——刚刚被迫放弃一段异国情缘和个人理想的长子李剑桥,情绪还没有真正进入管理锡矿的工作状态。正在眼巴巴等着他拿主意的各个社团的事务,还有市政府的会议和指示……要抽出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专程去拜访一个人,对于他来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于是他用英文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司机阿明,让他专程去马六甲面见陈祯禄,务必接到陈老前来——这个时候的陈祯禄已经65岁高龄了。他交待阿明,陈老什么时候有空他就什么时候接人来吉隆坡,没有空就一直在陈家附近等候。

“老板放心,我一定将陈老先生接到吉隆坡来!”司机阿明见他要见陈祯禄的心情迫切诚恳,拍着胸脯保证。

他没想到当天下午就等到了陈祯禄。

他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在矿务总会的会长办公室隆重接待了屈尊前来的太平局绅陈祯禄先生。他屏退所有的人,跟陈老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畅谈。

没有任何目的的畅谈,纯粹是一位长者跟后辈的闲聊。65岁的陈祯禄,看起来才40多岁的样子,思维敏捷,声调平缓、从容,笑起来的时候格外爽朗。

他们用英语交流。李孝式惊叹于陈祯禄对中华文化的博学多知,陈祯禄则惊叹于他英文的流利和见解的独到。他们聊彼此的童年,在完全不同的地方读到的《四书》、《五经》、《老子》和《庄子》……

“马来亚各族在文化上,应该独立地保持自己的精神生活,”陈祯禄说,“以华人而言,就应该深深认识祖宗的思想,好像老子的无为和自然主义,孔子的道德主义,墨子的兼爱和实用主义,杨朱的宿命论,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商鞅和韩非子的现实主义,法理和重武学说等,都应该深刻领悟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去。”李孝式简直不敢相信,一个靠阅读英文翻译著作来学习中华文化的人,会有如此精辟的理解!

“华人若不爱护华人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马来人不会承认他是马来人,这样的人就像畜生禽兽一样,畜生禽兽才是无所谓祖籍的。”陈祯禄这样诠释自己的文化情结,“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决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正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和他本身分离。”当他用英语这样说的时候,李孝式分明看到了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透出的遗憾……

他的这番与母语有关的话,多年以后成为很多马来西亚人一谈到华文教育问题就引用的名言。

“我们不能大陆一感冒,这边就打喷嚏……”陈祯禄终于让话题回到李孝式最关心的急需要有人解惑的问题上来了,陈祯禄一句“文化上的归属和政治上的归属不应混淆”,对他简直就如醍醐灌顶!

陈祯禄不主张马来亚华侨华人把精力放在中国国内的国共斗争上,他呼吁华侨华人应该努力投身居住国的地方政治,参与地方建设,不要总是做一个异乡的客人,而要把自己当成这片土地的主人,与其他友族一起建设国家。“我们华人,只有通过与其他民族的合作和相互尊敬,才能共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这一观点,与李孝式多日来苦苦思索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还有陈祯禄奉行的老庄思想的“贵柔”、“受弱”,以及关于水的理论:“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最强大的也恰恰是水,柔弱但坚定的力量最能够持久”等等,都坚定了李孝式认为只能通过政治途径,而不是武力解决马来亚问题的主张。

李孝式坚信,历史将会证明了他与陈祯禄殊途同归的远见和勇气。

同类推荐
  •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美国军人家庭,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军校的校训使他心中常常想到的是“责任、荣誉、国家”。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17年,他奉命前往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上校师参谋长。因同德军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于1918年,38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准将,出任美军彩虹师师长,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39岁那年,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他任内,西点军校废除了许多陈规陋习,面貌焕然一新。1925年,他被提升为少将,又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并先后出任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本书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全球的国际视野,阐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全球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热门推荐
  • 星际修仙指南

    星际修仙指南

    宇宙,深邃美丽,但并不寂静。白洞闪现之时,神与帝国的战争仍在继续。星舰,仙法,巨炮,妖兽。。。所有这些,都和偏远银河系里,一颗神奇小行星上的穿越者霍飞宇没有关系。但这只小蝴蝶终将改变一切。他会一步步走出中洲,踏遍宇宙,击碎星辰。这一切为了什么?不为什么,只是我愿意。霍飞宇于是说。
  • 花儿庄的花女孩

    花儿庄的花女孩

    我叫萧韩,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因穷被迫搬进了那个臭名昭著的“花儿庄”!听说那都是特殊人群集合地,但是!我是不会被传染成特殊人群的!我绝对不会……啊真香。
  • 远航之路

    远航之路

    这场金融危机,让落魄老板重建辉煌,也让废掉的服装设计师凤凰涅槃。微时的相持相惜,在功成名就后可否来一次飞跃
  • 异世时空霸道恋情

    异世时空霸道恋情

    四人世纪巨星人前风光,温婉如玉,碧世佳人。人后组织最强杀手团,在一次暗杀中被组织背叛,齐全穿越大陆。看她们如何霸世天下?笑话?美男入怀异世恋情?是否都能长相厮守!
  • 在下布叶叶,有何指教

    在下布叶叶,有何指教

    海冬市第一中学,有一名叫布叶叶的全能高中生,开学就成为校花的拉风人物,跑步拉风,上课拉风,吃饭拉风,拉风,拉风,拉风,如她的美貌与长发随风飘摆,将美貌与拉风演绎到极致的人物,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注视的焦点...在下布叶叶,有何指教
  • 莲与链

    莲与链

    我的母亲阿莲的前半生,一个可怜的可爱的人,如何在八十年代的乱世生存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农女的田园福地

    农女的田园福地

    一朝穿越成农家小姑娘刘小鱼,可是这第一天就要被自己亲生奶奶弄死,这是什么样的神节奏,家里长短,邻居拌舌,极品亲戚缕缕挑战她的底线,她到底是要让他们死呢,还是让他们死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池浔

    池浔

    江辞一生的心动全都来源于顾晚卿___希望这次你永远都不会走顾晚卿希望你是我的光永远都是
  • 兽种

    兽种

    一个人与野兽的后代少年一个道德沦丧的畸形世界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家园且看人兽少年如何拯救地球,以凡人的力量做创世之神。----------------------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