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5300000088

第88章 莫做自我灵魂中的窃贼

首先,应该搞清这里所指的内部沟通的失败是什么意思。从根本上说,最简单的例子是人格的分裂,而通常其中最富戏剧性、最熟知的是多重人格。凡是能够找到的这一类病历我都进行了审查,包括几例我曾亲身接触的,连带审查了不那么带戏剧性的神游和健忘症。在我看来,它们都落入一个一般的模式,我能作为一种初步的普遍的理论表达出来,它对我们现在的研究会有些效用,因为它能说明我们所有人的某些内部分裂问题。

在我所知的每一例中,那个突然爆发进入意识并控制全身的“人格”是冲动性的而不是有控制的,放纵自己而不是克制自己,大胆、粗鲁而不羞怯,藐视习俗,热衷于享乐,侵犯他人、要求他人为自己服务,不成熟。在我所知的每一例中,具有“正常的”或外现的人格的人是一种羞怯的或安静的或含蓄的人,往往多为女性,因循惯例并有控制,谦恭甚至能克制自己,不侵犯别人,“善良”,但往往胆小怕事,并容易受欺。

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不极端形式出现的分裂现象,而且我们在所有人当中都能看到这一点。这是冲动和控制、个人要求和社会要求、不成熟和成熟、不负责任的寻欢作乐和承担责任等等之间的内部冲突。我们既在成为恶作剧的小淘气鬼,又在成为清醒、负责、能控制冲动的公民,在这些方面我们能取得多大程度的成功,我们也就能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分裂和更加整合。

顺便说,这也是对多重人格理想治疗的目标:保留两种或全部人格,但要有一种优美的融合,或在意识控制或前意识控制下的整合。

这些多重人格的每一种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世界交往。他们不同地谈话,不同地书写,沉迷于不同的活动,以不同的表现陷入情网,选择不同的朋友。在我接触到的一例中,“任性人格儿童”写一手大笔、散乱的字体,说儿童的口头语,并时有拼音错误;“能克制自己、受人欺压”的人写的字却是小心翼翼的、因循惯例的、守规矩的中学女生的手笔。

也可以这样说,一种“人格”渴望读书和学习,另一种却坚决排斥,因为他太没有耐性,也没兴趣。如果我们曾想到让他们一试的话,他们的艺术作品一定也会有很大不同。

在我们其余的人中,我们自己的那些遭到拒绝并被逐入无意识存在状态的部分也能突然发作,而且必然会如此,而且对我们和外界的沟通,不论是吸收和输出,都将产生公开的影响,既影响我们的行动,又影响我们的认识。要想证明这些是很容易的,一方面通过投射测验,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表现。

通过投射测验,与其说它表明世界在我们看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如何组织世界,我们能从世界中取出什么,不如说我们能让它向我们说明什么,我们选择观察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在选择中拒绝倾听拒绝观察的是什么。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我们的表现面上,我们表现我们是什么,我们分裂到怎样程度,我们的表现和沟通也相应地分裂、偏颇、片面到怎样程度。我们整合、完整、统一、自发以及能充分发挥作用到怎样的程度,那么,我们的表现和沟通也在怎样的程度上成为完整、独特、有自己的风格、活跃并富有创造性,而不是受到抑制、习俗化和矫揉造作的,并成为诚实的而不是假冒的。

临床经验表明,这既适用于绘画和文字艺术表现,又适用于一般的表现动作,或者也适用于舞蹈、体育运动和其他全身活动的表现。这不仅适用于我们有意对他人施加的沟通作用,而且它也适用于我们非有意施加的作用。

我们自身内部的那些遭到我们排斥和压抑(出于畏惧或羞耻心)的部分并没有消失,而是它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潜伏起来。我们人性中的这些潜在的部分可能对我们的沟通产生影响,它们往往都是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或者我们似乎感觉不到是我们的一部分,例如,“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不知道什么东西支配了我”。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生物学现象,而且也意味着它是一种文化的事情。我们必须讨论人性中的类似本能的因素,讨论那些人性内在固有的方面,而不论文化怎样,哪怕是在卑怯的方式下,它们仍将继续影响我们的表现。

文化只是人性的必要原因,不是充足的原因。但我们的生物因素也只是人性的必要原因,而不是充足原因。的确,在一种文化环境中我们能学会一种口语。但同样真确的是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中,一只黑猩猩却不能学会说话。我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我模糊地觉得沟通是太绝对化地在社会学水平上受到研究,而在生物学水平上研究得很不够。

追踪上述这一问题,探讨人格内部的分袭如何污染我们和世界的沟通,我将援引几个著名的病理例子。我引用它们还因为它们似乎是一个普遍规律的例外,这个普遍规律认为,健康的和整合的人会成为一个优越的感知者和表现者。有大量临床和实验的证据支持这一概括;例如,H·J·爱森克和他的同事的工作。然而也有例外迫使我们审慎地对待这个问题。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在控制和防御方面正在瓦解或已经瓦解的人。于是,这样的人倾向于溜回个人自身内部的世界,他和他人以及自然界的接触往往会被破坏。但这也包含着他和世界沟通中的某些破坏。对外界的畏惧,他切断了和外界的沟通,内部的冲动和呼声也变得十分高涨,扰乱了现实的试探。但也很真确的是,精神分裂患者有时表现一种局部的优势。由于他太陷于被禁止的冲动和始发过程认知,他偶尔会在解释他人的梦和探测他们深藏的冲动中显得非常敏锐。例如,探测他人隐藏的同性恋冲动等等。

我们还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些治疗精神分裂的医师自己就是精神分裂者。我们在各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报告,以前的患者能成为特别优秀和理解病情的护理员。这方面的有效性与嗜酒者互诫协会的原理大致相同。我的一些朋友是精神病专家,他们现在正在寻求这种参与性理解,办法是用LSD(一种麻醉药)或墨斯卡林取得一种短暂的精神病体验。夸张一点来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这一领域中,我们也能从精神变态中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在“陶醉”型变态人格中。可以简略地描述他们为没有道德意识,没有内疚,没有羞耻感,没有对他人的爱,没有抑制,很少控制,他们能相当有效地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会变成伪造者、骗子、重婚罪犯、娼妓、靠机智而不是靠努力工作赚得生计。

这些人,一般不能理解他人的良心谴责、悔恨、无私的爱、同情、怜悯、内疚、羞耻心或难为情,因为他们的认知很贫乏。你自身不懂什么,你也不能认识或理解什么。它不能向你传递它自身,由于你是什么,所以它迟早会传递自己的信息给你。精神变态者,即使起初那么兴高采烈地无忧无虑,寻欢作乐,没有神经质,但他最终会被看作是冷酷的,可憎的和可怕的。

我们又一次得到了一个例证,它表明,病态虽然包含沟通的普遍切断,却也包含着在特殊的方面有更高的敏锐和技巧。在觉察精神变态因素方面,精神变态者是非常敏锐的,不论我们怎样小心翼翼地掩饰。他能认准并利用我们心中的骗子、膺造者、说谎者、偷窃者、伪装者、假冒行为,并能利用这种技巧谋生。他说“你不能欺骗一个诚实的人”,并非常相信自己具有探测任何“灵魂中的窃贼”的能力。当然,这也表示他能看出偷窃的不存在,那又意味着人品在外表和举止中变得可见了,至少对于强烈感兴趣的观察者是如此,也就是说,人品把自身传递给那些能理解它并赞同它的人。如果有人认为,一个过程必然先于另一个过程,那么他们肯定是误解了我的看法。我觉得,它们是并列的,也可以有另一种方式的开端,也就是说,接受外部世界的X,能有助于接受内部世界同样的X。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超限思维

    超限思维

    这是一本神经症患者自身经历的分享之书,一本如何与抑郁的灵魂和解之书;这是一场直击灵魂深处的自我对谈,这是一段由内而外改变自我的思辨之旅。当我们的情绪陷入低潮,被抑焦虑所控制而无法自拔时,我们用伪装来掩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我们在“自恋”和“自厌”之间痛苦挣扎,我们在虚无的幻想中生出真实的恐惧,我们一次次准备行动,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导致内心精神的破产……我们不能幸免所有的苦难,但可以通过破除固化思维、培养思辨思路,摆脱环境的负面暗示,回归生命本身。
  •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你的心理是否已然失衡?比如总会因一些小事而生气,因生活的繁琐而烦恼,因工作压力而沮丧,因人生的艰辛而消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抑郁,因人际关系关系的复杂而不知所措?果真如此的话,就要好好地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广大读者找到内心的平衡状态,使大家摆脱忧郁、沮丧、自卑、愤怒、傲慢,自负的不良情绪,重拾自信、乐观、积极、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从而使大家在平衡了自己内心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
  •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这本《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共分十八章,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技巧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教你学会应对各种心理学困境,洞悉人性;掌握快速透视对方内心、迅速赢得他人喜欢、获取对方信任和赞同、让他人心甘情愿帮忙的心理技巧。同时,书中介绍了最有用的经典心理学定律,让你打破思维定式,走出竞争困境,学会利用心理力量赢得幸福与成功;色彩心理学将带你走进色彩的世界,认识色彩与心理学的神秘联系,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看透背后的真实。
热门推荐
  • 抱不住太阳的深海

    抱不住太阳的深海

    “你们俩!看着我!”清宁的脾气上来了“这个男人是我的哥哥,叫赵萧然,这位女神经就是曹西溪”清宁瞪着我和那个臭男人硬生生的将我们的眼神逼在一起,我狠狠的瞪着赵萧然,警告他别再逼我发火,本来我就是容易上火的人,搞得现在火大
  • 那些年刚接触的爱情

    那些年刚接触的爱情

    没有以一敌百的绝世武功,没有修真复杂的玄幻,有的仅仅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那些年经历的爱情,是一段段珍贵的记忆,从恋爱到结婚,不仅仅是一段感情,还是一门学问,你是否有能力去应对呢?
  • 假面骑士的成长路途2未来演奏者

    假面骑士的成长路途2未来演奏者

    林轩宇,被预言为未来的魔王,因此,他要证明一切,以及前辈们的回归,反正这部是延续上一部剧情的,请多多关照啦~
  • 枫箫馆

    枫箫馆

    3000世界抵不过我一杯桃花酿,你有故事我有酒
  • 补时者

    补时者

    百年后,再进化大世纪的末尾,人类开始追寻一个答案。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其实某一个方面来说,是终极的力量。补时者计划,是追寻时间的最重要计划,而一个计划外的黑市补时者,却突然进入了所有人的视线中。原因,他为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进行了补时。这个人物,被称作,时间之父。而这个为时间之父进行补时的黑市补时者,则被迫开始了追寻时间真意的旅程。
  • 迷失又何妨

    迷失又何妨

    [花雨授权]为了她,他放弃了所有,乃至生命。为了他,她放下尊严,抛弃亲人与他浪迹天涯。然而,正邪不两立,相爱的两人能在一起吗?
  • 重生之甘做小女人

    重生之甘做小女人

    这是一个个性强势的事业女性重生到小时候,改变自己命运,甩开渣男,狠虐渣女,嫁给军哥哥,甘愿做其身边小女人的狗血小说。本故事纯属巧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快穿之每天都想当咸鱼

    快穿之每天都想当咸鱼

    某乎:穿越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庶女还带着一个天杀系统该如何翻身慕词:谢邀,开绣庄,抱大腿,拆系统,便可发家致富奔小康,爱情事业两开花。顺便把我身上的摄像头拆了
  • 惑世倾歌

    惑世倾歌

    (无具体风格走向,文本探索中...)如果...
  • 荒古武魂

    荒古武魂

    天安城一家族少年,因是丫鬟所生,不被家族认可,父亲为了能让他俩得到应有的待遇,自愿替家族看守苦地十八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