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读不厌的《红楼梦》令人深思,千娇百媚的林黛玉使人哀怜,每次读到林黛玉,总有万千感触百感交集。仰慕其高洁的精神,向往其高雅的情趣,欣赏其率真自然的性格,喜欢其百伶百俐的聪明,仰慕其纯洁天然的诗情,感伤其不幸的遭遇;随着她的心情,有时高兴有时忧伤,有时痴迷有时落泪。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具有十分率真的个性,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尽情抒发对生命、对爱情、对自然的感受。她有着鲜明的诗人气质,她的才华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唯有宝玉是她的知音。林黛玉写的几首长诗,比较令人不舍的是《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和《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句》写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因“不肖种种”被父亲贾政痛打后,昏沉之际,一阵悲切之声,将宝玉从梦中惊醒。宝玉“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她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哪个?”宝玉见状,连忙宽慰黛玉说疼痛只是假装出来的,并向黛玉袒露心迹,称自己虽被打,却无悔。
黛玉走后,宝玉仍是放心不下,命晴雯以送帕为由,去探望黛玉。而黛玉望着这两块旧帕“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由不得余意缠绵”,便命掌灯在宝玉送来的帕上题下了以下三首绝句: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的《题帕三绝》诗,深沉,有韵味,与个人的身世命运结合得紧密贴切,读后不仅感慨万千,而且深入骨髓,令人不忍释卷,涕泪交流,肝肠欲断。既为诗歌的凄美魅力而凝神,又为林黛玉青春年华的无限忧愁而痛心,更为林黛玉的未来爱情与命运而担忧,恨却无力回天,爱却不能援手,唯有两行深情的眼泪,随着诗人的饱含血泪的诗句而流淌。
林黛玉的诗,总是从高处入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似天女散花,又如龙宫探宝,鲜艳如飘落的瓣瓣桃花,晶莹似散落的串串珍珠,既情景交融,又感人至深。林黛玉唱的时候,我们想跟着唱,林黛玉哭的时候,我们想哭;林黛玉憔悴的心情,我们同情,林黛玉伤心的时候,我们泪水滑落。
每一次读《红楼梦》,我的泪都会与黛玉的泪流在一起。黛玉的泪与众不同,极富个性魅力,是那么的真实。无论是《葬花吟》、《题帕三绝句》抑或是《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她的泪始终流的有根有源,有依有据,有情有景。
字字句句都是那么真挚动人,催人泪下,令读者产生共鸣。
黛玉的泪是曹雪芹的泪,更是《红楼梦》整部书的泪。正是有了黛玉的泪,才有了《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动人心魄的魅力;正是因为黛玉的泪,才使得这部巨著悲剧壮美、深刻而动人。
虽然是一首诗,却是一段青春,也是一段人生的记述,既是凄美的吟咏,也是真诚感情的流淌和激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花儿落了,青春还在,黛玉走了,却珍藏在我们的心中。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却有超越时空的生命;虽然只是小说里的诗歌,却有着感天动地的真情。因为有无限的真情,所以我喜爱林黛玉;因为青春的被毁灭,我不忍心,所以我热爱并留恋那短暂的美丽。
黛玉小性
小性儿和刻薄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动人的悲剧形象,她不幸的身世遭遇,执著而纯洁的人生追求赢得了二百多年来许多读者评家的同情和喜爱。但是,即使是最爱林妹妹的贾宝玉也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小性儿和刻薄无疑是林黛玉性格中的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而这一点,在《红楼梦》的许多情节中是得到反复表现的。比如第七回写周瑞家的送官花,本来是顺路去送。恰巧最后送到黛玉那里,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听完周瑞家的回答后,黛玉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呀”。
第十七回写宝玉在大观园题对诗显露了才华,贾政也难得的高兴,因此宝玉被小厮们解去了身上的所佩之物。黛玉听说,过来一看,果然一件没有,便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哩”说毕,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她做的香袋拿起剪子来就铰。等看到宝玉原是很珍重地把她做的荷包带在里面时,才自悔莽撞了。第二十九回写道士们送宝玉的东西中有件金麒麟,贾母看着眼熟,却想不起来,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宝玉奇怪自己怎么没看见,探春说:“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他才是留心呢”。第三十一回写史湘云来,长篇大论地说起自己把戒指带回来的好处,宝玉笑道:“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就配带‘金麒麟’了”,而且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由此可见,黛玉的确是有些小性儿和刻薄,而且黛玉的刻薄又几乎是不看场合的。
难怪史湘云要说她“再不放人一点儿,专会挑人”,用宝玉的乳母李姥姥的话说则是,“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
那么,天性真率,坦诚,又有着纯洁美好的人生追求的林黛玉为什么在有些场合会有如此的小性儿,尖刻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特殊的身世遭遇。父母的先后去世使本来被父母爱如掌上明珠的林黛玉孤苦无依,不得不寄居在外祖母家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现实处境就成为清高孤傲的林黛玉一根最敏感,最碰不得的神经,哪怕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强烈地刺激她引出她的身世之叹。比如一次黛玉去怡红院叫门,恰好晴雯和碧痕拌嘴,正没好气,便使性子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这本来是一个误会,但黛玉想到的却是“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于是这天晚上,她两手抱膝,眼里含泪,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下。宝玉挨打后,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去看望,黛玉看见了,想到的也是“有父母的好处”,于是“早又泪珠满面”子。所以周瑞家的送来宫花,黛玉所关心的就不是宫花本身而是它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的小性儿,那么,黛玉的言语虽然刻薄,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身世处境不同的人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探春理家时,赵姨娘因赵国基之事和探春闹起来,探春哭道:“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看来,庶出正是探春的一块心病。如果说孤苦无依,寄人篱下使林黛玉的心态发生了扭曲,时常表现出过分的敏感和尖刻,那么,庶出的现实使探春的心态也发生了扭曲,这就是她对赵姨娘过分轻视的内在原因之一。
造成林黛玉小性儿,刻薄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玉之论”对宝黛爱情的严重威胁。对孤苦无依的林黛玉来说,她和宝玉之间纯洁真诚的爱情,是她孤独心灵的最大慰藉。但是这份感情却既痛苦又沉重。封建的礼教,“金玉良缘”的潜在优势,宝玉“爱博而心劳”的行止,封建家长的最后抉择等等,黛玉所面对的压力几乎是不可克服的。她所能够做的只有对宝玉真情的一次次痛苦而又折磨人的试探,对宝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的讽刺挖苦。“我说呢?亏了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我没这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那‘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人罢了”,“你白认得我了吗?我哪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得上你的呢”。一直到她真切地听到了宝玉对湘云说:“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就和他生他分了”的肺腑之言并且确信宝钗“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往日竟是自己错了之后,才结束了这种痛苦的试探。这之后,我们便很少看到尖刻小性儿的黛玉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痛苦而又执著的灵魂。因为林黛玉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小性儿,一方面反映出她性格中的任清率性,同时也反映出她对纯洁爱情的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也许这就是林黛玉虽然在一些场合表现得“好弄小性儿”、“嘴里又爱刻薄人”,但仍然赢得了历代读者评家喜爱的重要原因。
率直和真纯
如果说小性儿、刻薄是林黛玉性格外在表现形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根源于黛玉不幸的身世遭遇,那么率直和真纯则是林黛玉性格中内在的本质方面的特征。而这些特点又恰好和薛宝钗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俞平伯先生说的:“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黛玉是率直的,心里想到的,眼中看到的,常常就直率地说了出来,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巧饰。她任情而为,经常是不考虑场合,甚至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她挖苦宝钗在人戴的东西上留心,似乎就根本没有想过,在场的贾母等人会有什么感想。行酒令时,急切之中,便把一切都忘在脑后,甚至说出《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句子。任性地和宝玉闹起来,却又常常是她自己错了。
黛玉又是真纯的,做事一任自己的真情,而不会功利地去考虑现实的需要。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贾府并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地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利用贾母对她的疼爱去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利益。她的爱情生活也是如此。在爱情的开始阶段里,她虽然不断地和宝玉发生口角,并且用她“比刀子还厉害”的嘴去刻薄宝钗等人,但是她对宝玉的这份感情却是纯洁的,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可以说,真和纯是林黛玉性格中最动人的地方。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人的初心本来是纯洁美好的,由于世俗的污染,才使人变得虚伪矫情。因此“绝假纯真”的“童心”是极其可贵的。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童心”的“真人”。
与黛玉的率直、真纯相比,薛宝钗却是做作、世故的。她很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即使黛玉在众人面前那么尖刻地挖苦她,她也只是“回头装没听见”。
然而这正是宝钗的过人之处,正是宝钗知进退的地方。因为倘若宝钗为此认真地计较起来,首先这是一件无法说清楚的事,况且如果把“金锁”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以后自己在贾府岂不尴尬?其次,黛玉是贾母疼爱的外孙女,争执起来谁的面上好看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装没听见”。宝钗是善于克制的,即使偶尔发作一回,也不会像黛玉那样地任性而为,不留余地。
林黛玉做为个体的存在,却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封建文化的规范,因此她的悲剧命运就是一种必然。中国的封建文化又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文化,女人在社会上没有自己的地位。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男人的事业,女人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场,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林黛玉也必然要受到种种的限制。
虽然她聪明灵秀,不同流俗,但是她人生追求的极点也仅仅是爱情。林黛玉没有也不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她无力去碰撞封建礼教保护下的婚姻的铜墙铁壁,因此在与宝玉的感情达到了理解与默契之后,林黛玉的伤感情绪却愈益浓重,她哀叹父母早逝,无人为自己做主,她把希望寄托在贾母身上,甚至行酒令时抽的一根签,她也非常在乎。这种无法宣泄的痛苦更加深沉,也使林黛玉更加地压抑。“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清高孤傲,任情率性的林黛玉痛苦地咀嚼着自己悲剧的人生,那么安分随和,恪守着封建礼教的薛宝钗又得到了什么呢?可见,封建的社会,封建的礼教,早已孕育着女性的悲剧因素。《红楼梦》写了几十个才情不凡的女性,她们虽然性格各异,但结局却是相同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这并不是曹雪芹的悲观,而是曹雪芹的伟大,因为他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中大的存在的悲剧,写出了生活的本质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