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分析
(一)投入增长方式的转变
(1)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要素、资本要素、自然资源要素、技术要素等。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生产要素的赋存是客观的,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资源禀赋,开发条件,历史基础等。但其潜能却是相对无限的,因为生产要素的潜能既包括量的潜能,也包括质的潜能。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区域处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要素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有量的扩张条件和需求。而有的区域量的扩张潜能以至极限,质的潜能尚待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量的潜能的开发一般会受到特定区域经济、社会、自然、历史因素的限制,而质的潜能的开发则可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技术更新而永无止境地充分利用和发掘。
(2)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要素潜能的开发利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但单个生产要素是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各自的作用。生产过程是各个要素组合、协调的过程,但组合的方式有优有劣,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其效能也不是机械的相加。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不同,环境各异,其组合方式必然有其特殊性。在某个特定区域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结构是合理、优化的,但在其他区域却不一定能够表现出同样优化、合理的特征。
(二)产出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投入效率提高肯定会使产出效率改善,但并不意味着产出效率会同速提高,同量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或效率提高的关系指标应该是产出指标,而不应是投入指标,投入是产出的前提,产出是投入的目的。转变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率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产出效率。
(1)产出质量的界定。质量,是一个开放性指标。产品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单是一个耐用问题。重要的是一个科技含量问题,也就是说,产出的产品是否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产出的产品和劳务质量的好坏优劣取决于各种因素,有观念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政府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等内、外部因素。低效率投入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高效率的投入也会生产出低质量的东西。进一步讲,高效率投入而生产出高效率的产品也不意味着产出结构是合理的。因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是由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分工、区域优势要素组合潜能的发挥等因素决定的。
(2)产出结构的界定。一个特定区域或一个国家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结构组合指标,则为产出结构。产出结构,是与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直接联系的指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一个特定区域有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对于产出结构来讲,考核一个国家合理的产出结构,重要的是是否发挥了本国的产业优势——这是一个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重要的是区域产出结构,考核区域产出结构,则以是否发挥了本区域的产业优势为标准。所以优化产出结构的首要工作是调整产业结构。
二、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选择
(一)“粗放”与“集约”的选择
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粗放”还是“集约”。人们对二者的理解有一些不同:一是在经营方式上有“粗放经营”“集约经营”。所谓“粗放经营”是指从事粗加工、对原材料利用不充分的生产活动;而“集约经营”是指从事粗加工、对原材料进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二是在经济增长原因上有“粗放增长”“集约增长”,如果经济增长是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产生的,比如劳动、资本等要素量的增加,这种由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增长为“粗放增长”;而由于要素质量提高,结构重组所带来的那部分增长,便为“集约增长”。三是在增长方式上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资金的双高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集约经济增长主要不再依靠资源、资金量的投入,而是通过要素质量、管理效率、要素重组实现经济增长。
我国各区域由于自然、经济、历史差异大,在各区域之间要辩证地看待粗放与集约的关系,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排斥,更不能把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绝对化。一种资源配置在发达区域可能是粗放的,但在欠发达区域可能是集约的;一种资源配置在一个区域今天可能是集约的,在后来的发展由于新技术的出现等条件的变化而由此引起的原先资源配置比较成本提高则成为粗放的。一个区域是选择粗放模式还是集约模式要受到自身客观条件制约,以谁为主的选择必须具有客观性。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能排斥“粗放经营”的重要性。区域的政策选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总趋势,脱离区域实际、超越客观现实的硬性“矫正”是不可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
(二)外延与内涵的选择
不论是从理论上探讨,还是从实践中考察,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或内涵性扩大再生产都同效率的高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般的说,内涵性增长所产生的效率比外延性增长所产生的效率要高,因为,它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剩余产品率。但在不同区域,则要看各区域的实际条件,要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如果一个区域处于经济发展的数量扩张阶段,客观上有外延性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采用外延性增长的途径效率明显,那么围绕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如果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结构并已达到一定规模,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必然会带来扩张成本的明显上升,区域社会对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所带来的诸多压力的承受能力会明显减弱,此时内涵性扩大再生产的效率优势就会突出地显示出来,围绕内涵性扩大再生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外延性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性扩大再生产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是相辅相成的。对任何一个区域而言,都不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只采用一种扩张模式。
(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选择
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但这种趋势是渐进的,有条件的。一个特定区域到底应选择何种要素组合模式,何时实现向高级组合方式的转变,要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区域,资本价格很昂贵和高新技术取得很困难,只有廉价的劳动力,用廉价的劳动力有选择地优先发展一些有竞争力、国内外市场所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样一个区域如果劳动力成本已经很高,高新技术取得同样困难,只有资本优势,发展高资本构成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则顺理成章。就目前而言,在许多区域,我们还不能过快地放弃劳动密集型要素组合模式,一是我国目前已经存在着数量庞大的下岗队伍,再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成本低,这是我们的困难,也是我们的优势,坚持在一些区域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安定,也可以利用大量劳动力优势以吸引国外资本、技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产业。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虽然不是绝对不可跳越,从国内外已经完成这一转化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一般是逐级完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形成进行资本积累,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创造实现条件,这是一条规律。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组合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3.比较分析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
4.论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