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传经,后传法,带着孔子到民间观礼。老子带着孔子转了一圈后,最后得出结论说“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
这句是老子向孔子传法的关键。“痁患”即染患,以之为患的意思。全句讲:君子行礼,不因为亲人(的去世)而把自己也葬送了。这句实乃老子礼学精华,是周礼所在。
这,也即周易的易变精神。如果不能变通,则不能制时变。孔子马上将老子所传的这一大法心领神会,他明白该怎么办了:殷人已经永远死去,周人也将死去,唯有那道常有常新。
老子传经又传法,使孔子此行取得圆满成果。回鲁后,孔子一心维持周鲁统治,做了一个热心的义务宣传员,打消了有人企图要复兴殷商的梦想。
孔子周游列国与编定六经,也全是从这次会见引发的,都是做的同一项工作:恢复周礼。
孔子曾对颜回说要“克己复礼”,须知他复的是周礼,不是殷礼。他要世人“克己”,正是针对那场险些暴发的殷商复国运动。
孔子通过宗教途径,化解了一场浩劫,有功于国人,无愧于上帝,是个合格的祭司。而这,是在老子的帮助与指导下完成的。二人齐心合意行上帝的道,实为同工。
在孔子的自述中,他称老子为“老聃”;在他的引述中,老子称他为“丘”,二人都直呼对方的名字,可见关系亲密,十分随便,两个大祭司之间没有障碍,浑然一体。
二
大地比天空更遥远
[仰望星空,良知浮现]
本章讲老子《道德经》寓含的上帝律法
老子著《道德经》阐述自然之道
老子在孔子作《春秋》的同时或先后,写下了《道德经》。老子作《道德经》与孔子作《春秋》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阐述周道。这都是他们作为儒者与祭司的本职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后人却把它过份美化了。须知:商周历代祭司在职时都会留下至少一篇著作,如伊尹有《伊训》,周公有《大诰》,皆载于《书经》之《商书》、《周书》,历历可考。
祭司著书著文简述天道,这是他们在有生之年必须做的事情,否则就是失职。
老子作《道德经》的另一原因是自从他把《周易》、《周礼》、邦国之志等周室正典几乎尽数传给孔子后,实际上是秘密转移了除王室宗谱以外的所有“镇馆之宝”,使守藏室空了起来。
这事是老子与孔子之间的协议结果:老子传经给孔子,帮他镇住鲁国及全中国;孔子继续忠于周室,发扬周道。
孔子把周邑图书馆“洗劫一空”,支持这事的正是老子这个图书馆馆长。老子有这个权力,别人没有话说,周天子也无权过问,因为这是两地祭司之间的事,办的是教内正事。
可能有人要问:老子传经时,怎不复印一份保留下来?当时还没有复印机。怎么不找人抄一份?找别人过目等于泄密,而老子自己也没有必要抄,不是懒,是没必要。这些“天书”,作为天官的老子早就烂熟于胸。大家须知,就宗教层面讲,这些“天书”是祭司专有,为祭祀准备专用,是祭司个人拥有的,祭司以外别人无权看,也看不懂,因此老子把这些“天书”几乎尽数给了孔子,用不着备份。况且老子与孔子一家,放在鲁国太庙等于还放在周邑太庙,随时可以取看。
但这样以来,毕竟引起守藏室馆藏空虚,尤其成问题的是:将来老子卸任,下一任馆长还有什么?因此老子决定自己写一部书作为新的镇馆之宝,是留给下任祭司的工作用书,当然也是给周天子看的新课本。
有学者认为老子《道德经》是“帝王学教材”,是作为天官(史官)的老子给周天子看的课本。说是“教材”无误,但《道德经》与所谓“帝王学”无关。要说帝王学,《道德经》与《春秋》都有帝王学,但老子孔子二人著此二书目的不在这儿,作为祭司,当然有监督君主、服务君主的责任,但他们的头等责任乃是侍奉上帝。
《道德经》与《春秋》都是为阐述上帝之道而著,讲天道,次讲人道,帝王之道只是人道中的极小部分。
老子著《道德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阐述上帝之道,亦即周道。这是他作为周室祭司的本职工作,又关乎守藏室的将来,他必须全力为之。
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来自《书经》与《易经》
《书经》与《易经》是周邑守藏室的重要馆藏,也是老子一直看得最多的两部经书。它们是周道的直接表达,并且是祭祀上帝时必用的祭祀手册。《书经》用作祷告参考,《易经》用作占卜参考。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在祭司左手拿着,一个在祭司右手拿着。
老子著《道德经》阐述周道,不能偏离《书经》与《易经》记录的真理,事实上,老子也正是本着以上原则进行撰述的。
《道德经》从《书经》而来,下面我例举一二。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致坚。”(《道德经·四十三章》)
讲天下最柔的,却能架御天下最刚的。
——“宽而栗,柔而立。”(《书经·夏书·皋陶谟》)
这话讲圣人施教要宽松才会让人心服战栗,要柔才能立得起来。此为夏道,后被殷人继承为殷道,又被周人继承为周道。
《书经》此处讲的“柔而立”就是老子著名的“阴柔理论”的直接来源。二者讲一回事,稍有差别的是侧重点不同,《书经》“柔而立”讲柔者立,《道德经》“柔胜刚”讲柔者胜刚而立,前者是自立,后者是胜而立。二者并无矛盾,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说明。老子《道德经》进一步发挥了《书经》“柔道”思想,于此可见。
我们中国人这个“柔道”与现在日本人的“柔道”不一样,日本人的柔道是人与人搏斗,中国人的柔道是敬事上帝,柔事上帝,顺服上帝。用“柔道”一词形容周道,这不是我的发明,胡适之先生在《说儒》中已用过,现在我不过见它又好玩又形象,所以沿用此说。
再举一例。
——“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道德经·七十九章》)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书经·夏书·大禹谟》)
二者如出一辙,都不用我再分析了,岂是偶然?
再说说老子《道德经》从《易经》而来。
《易经》开天辟地第一卦就是“乾卦”,然后是“坤卦”,这种天尊地卑的思想为老子继承。老子讲阴柔,就是出自《易经》“天尊地卑”的乾坤大义。
《易经》第一句话就是“元亨利贞”,这是一句天书,能把大部分第一次读《易经》的人一棍打死。“元亨利贞”,什么意思?不懂,赶紧把书关上吧,此等天书,还是不读为妙。但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贞”,就好懂了。有学者训“贞”为正,这也太简单了,贞当然是正,贞是正道。但还没巴边。原来“贞”是贞人,乃是殷商时祭司(天官)的专称,亦称“史”,是甲骨文上的常用词、专用词。
我从这个“贞”字,作出两大揭秘:
一,《易经》原是专给祭司看的,否则不会一开始就说“元亨利贞”。
二,《易经》从甲骨文而来。它原是《商易》,有了后来文王演卦与周公传《易》,才是《周易》。
“贞”字的含义就是贞洁,指祭司洁事上帝(孟子曰:“虽有罪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因此借指祭司,作了祭司的专用词。
“贞”又与“殷”有关,都是从殷人血祭上帝(血食)的仪式来的。血祭时祭司用自己的血祭祀上帝,意思是世人有罪,归于我身,请上帝赐下惩罚与我。《书经·汤诰》上商汤向上帝祷告说:“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简,通检,考察的意思)。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即此。
殷商民族把自己命名为“殷”,意思就是“行了血祭的民族”。殷,红也,血也,指血祭。
又因为这血祭表明了祭司的贞洁,因此殷人称他的祭司为“贞”。
这个“贞”字就是《易经》开头第一句话“元亨利贞”的来历。“贞”就是祭司,“元亨利贞”就是上帝眷顾祭司,赐下大吉大利。“元亨”就是上帝的尊号,“元”,天也,元首也。“亨”通“帝”,上帝。“亨”字中间有一个“口”字,表明这是在说话,如此则“亨”又通“言”,“元亨”可以释为“上帝说”,如此以来,“元亨利贞”就是“上帝告诉祭司有大利降于你”的意思。
老子作为周的祭司,直接使用了殷商祭司使用的《商易》,这使他的《道德经》作为新的《易经》不可避免地带上《商易》的烙印,这是形式,也是不可偏离的规范。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一章》)
——“元亨利贞。”(《易经·乾卦》)
老子《道德经》的开头与《易经》的开头意思完全一样,只不过说法不同。“元亨利贞”意思是:“上帝告诉祭司有大利降于你”,“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上帝的道是可以讲出来的,但不是常说的那些话。”二者都是以道(上帝)开头,作祭司经书的必需样式。
老子《道德经》采用了《易经》“元亨利贞”式开头,以“道”开路,意在事先申明这不是我讲的,我作为祭司,只不过在祖述天意。同时,《道德经》与《易经》二者说法略有不同,可见老子对《易经》又有补充。我揣度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语气,是有针对的,一开头就申明他讲的与《易经》讲的有点点差别。差别在何处?《易经》(不含孔子《易传》)是商道,而老子《道德经》是周道。老子要变《商易》为《周易》,就必须事先申明二者有别。
老子《道德经》亦实为新的《易经》,是老子版《周易》。
当初老子传给孔子的《易经》名为周易(因为属周室所有、所用),其实是商易。孔子得老子所传《商易》,又参考鲁国太庙原有的周公《周易》(是经文王演卦后的真正的《周易》),两易结合,又作《易传》补充之,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样子。
但我们需知,当时其实诞生了两部《周易》,一部是孔子版《周易》,一部是老子版《周易》,即《道德经》。两部都是《周易》(祭司作的天书,就可以称“易”),是两地祭司同时改教的积极成果。此事也是当初老子与孔子在周邑的约定,否则不会同时出现两部《周易》。
两部书都成了后,孔子之书称《易经》,又称《周易》,显明是周道正统,这也体现了老子尊人抑己、推出孔子胜于推出自己的柔道思想。
老子之书,则取名为《道德经》,意思是“天道人德之书”。有道有德,表明了对人的重视。人不仅是天的产品,也是在地之天——神的后裔,九州即神州,是神的后裔所在,因此也必有神性之美德。
老子无为法典
1997年我在北大游学时,就准备写《老子无为法典》一书,终因思绪茫茫,人事纷乱,未能下笔。如今近十年时光过去,始略知一二。下面也不过是略说,岂敢日知之?
“无为”是淡出人的作为。
“法典”是重申天命。
“无为”与“法典”这一组看似完全相反的词,其实应当完全相同,都是一个敬天。这个“敬天”,《论语》上称为“敬神”,《书经》称“敬天”、“明德”,老子《道德经》称“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老子这话讲天道本来冷酷无常,并不会亲近谁,但也经常降福给善人。此处《道德经》讲的“善人”,即“义人”。义人、善人何谓哉?无为也。
人一旦淡出自己,本性就显露出来,乃可见天道。
天道让善人觉得“亲”但让不善之人觉得“恶”。凡遵天道者,天必佑之,反之则否。“法典”云耳,实指浩大的宇宙法则、自然法则,中国人命之曰“道”。
但国人常常误以为“道”是抽象的规律,殊不知这“道”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律法,道教俗称的“天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老子讲道又讲德,正是说明天道并非人类可有可无的修养,而是人类必须遵循的法则。一句话,“道”是宇宙的法律。
无为之后,法典显现。如果我们的心塞满野草,就看不见大路。
无为法典,条条是天道。
“道可道,经常道。”——道只有一个,但不是常说的道。它的特点就是可以与人结合,此之谓“道不道”。“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不是与谁都亲,只与善人结合。由此可见,那道是爱。中国俗话称“天佑善人”,就是这个意思。
“大象无形。”——“大象”即“大道”。他本是无形无象的,因此称“大象”。这可不是非洲草原上的那种大象。大道无形无象,才能生出有形有象。如果他自己才得满满的,就不是无限。它是虚空,才是无限。
“盗夸非道。”——老子说的“盗夸”具体指“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货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即大盗。大盗因自夸有道,所以叫盗夸。这种人罪甚大。
“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日静。”——此处的“静”指“创世之静”。此处的“根”就是指“道”。道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不是一直在寻根吗?寻到了真正的根,你敢不敢承认?也许我们的根并不是光明,而是黑暗。保持对黑暗的敬意,这才是光明中人的做法。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我已说过,父母就是我们的道。爱父母就是爱那道。孔子已认识到人是孤儿,肉身意义的父母不是真正的父母。父母与我们都是尘土。尘土生尘土,意义多么有限。唯有那道,是人真正的父母。
比起孔子来,老子把人推的更远。说“更远”,指离世俗更远,却是离大道更近。孔子说人是孤儿,老子说人是婴儿,更彻底。
人因赤贪而满有,这不能不说是上天的奇妙恩典。人越承认自己一无所有如婴儿,越会享有那甘露如婴儿。这就是老子著名的“婴儿理论”,亦即“赤子理论”。这方面老子论述极多。老子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道德经·五十五章》)。老子曰:“恒德不离,复归与婴儿”(《道德经·二十八章》)。等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论述。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是人性恶的极限。人没有资格杀同类,更没资格杀自己。《书经》上说“我命在天”,《论语》上孔子说“天生德于予”,都是这个意思。人是天的产品,无权自弃。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老子对比有具体阐述:“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道德经·十二章》)放纵自己,就会自己放纵。就会失去控制,乃至不可收拾。孟子曰:“富贵不能淫”,是对老子此诫的近一步阐述。
“往而不害,安平太。”——老子这话意思是:与人往来而不加害对方,那么就会安定太平。“平太”即太平。
人与人往来,有双重之约。第一重约定是天人立约,人敬天明德,则人生有底,且有盼望。第二重约定是人与人立约,不可以害人,反要帮助人。老子说“往而不害”,指人与人交往要念着同是上天所生,要互相爱人,不可以互相加害。至于作假证害人,更是不该。
人在平时不害人容易,在关键时不害人难。为了把自己洗干净尽早脱身,人往往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陷害人,落井下石。这方面,我国人实在太丑陋!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内讧,陷害人,这一点鲁迅、巴金、伯杨、李敖四先生皆有经典论著祥说。我再补充一点: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溃败,无不与内讧、失信有关。西汉帝国衰败,因失信于匈奴。西汉王朝阴谋分裂匈奴,一边议合,一边打。虽然成功割裂匈奴为西匈奴、东匈奴,拆散一个民族,自己也大伤元气。大唐帝国衰败,因唐太宗失信于安禄山,造成“安史之乱”。我们只看到汉地被侵占,没想到我们的汉人说谎、失信在先。南宋败亡,也皆因失信于人。当初南宋与蒙古有约,破了金人,各分南北。破金后,南宋败盟,又要取北方,蒙古人因此南下。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深入分析国民劣根性,我们发现我们是个说谎的民族,而缺乏立约精神是根本。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讲人不能贪婪。贪婪就会有掠夺。人人本来就富有,没必要再去贪恋别人的。“知足常乐”,这句源自老子的老生常谈其实就是我们做人的第一大学问。
越是清心寡欲的人,拥有越多。越是贪恋的人,越得不到。
老子《道德经》全书追溯世界由来,全书讲诫命、讲周人律法,讲天道人德,以上十条是其纲要。这十条,是纯之又纯的法典。因为它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命之曰“无为法典”。
老子讲的“柔”指柔事上天,不是要你用阴柔手段算计人。
老子讲的“无为”指我无为、天有为,一切在于上天。“无为”也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干就是无为了,该做的事还得去做。老子著《道德经》,与孔子编纂六经做的是同一工作,那就是发扬真道,有益于世人。其外一切,都是小者。
全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