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此煞费苦心,他走的是上层路线,几经周折与卫灵公建立了联系。但孔子的传道活动在卫国遭遇失败,卫灵公只想让孔子做官,不想让他在卫国搞那么多事。卫灵公这样做有他的道理,因为假如孔子在卫国也做祭司,等于在卫灵公头上放了一块石头,卫灵公鉴于鲁定公不能制约孔子的教训,就想只给孔子官做,不想让孔子再做一个专管国君的大祭司。《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卫国住了不久,就被人说坏话,卫灵公竟然派人监视孔子,“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所谓“去卫”指离开卫国都城,尚未离开卫国国境。
孔子接见仪封人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这段话是说:卫国有个地方叫仪(钱穆注曰:“仪,卫邑名,在卫西南境”),仪这个地方的封人想见孔子,还说:“现在君子(指孔子)到我们这里了,我还没见到呢。”孔子的弟子就把他引荐给孔子。封人见了孔子出来后,欣慰地说:“你们(指孔子弟子)何必担心会失去什么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但上帝要用你们的老师当锣鼓,会把真道传讲开来。”
《论语》这段话有几个词,是全文关键。
“封人”。朱子释“封人”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意思是地方官。此说不通。前面已讲过,孔子离开卫邑是因为与卫灵公不和。孔子即与卫国国君不和,假使封人是地方官,怎敢与国君对着干,私自见孔子,还发表颂扬孔子的言论?显然“封人”不是指地方官,朱子一见“封”字就想到“封疆之官”,恐怕是他自己想当封疆大吏,一时官瘾发作,以至望文生义吧?
“封人”既然不是指地方官,何指?我们首先要搞懂“封”字的真义。——“封”是一种祭祀,就是王者向神祭拜,然后拿起土块分给某位诸侯。这个仪式包含了“封疆”的意思,但它首先是指“封”这种祭祀,也就是说,先行“封祭”,然后才是“封疆”。“封人”也就是帮王者完成这一祭祀的人。这种活不是谁都能做,因此封人实为祭司。
封人本是周邑专用的祭司,但王朝衰落,各诸侯国也自行设祭、设封人,因此此处的仪封人实指仪这个地方的小祭司。
我们把这层关系搞懂,剩下的事就明白了:仪封人请见孔子,就是小祭司去见大祭司,这是教内的正事。
从级别上看,鲁国的祭司居太庙,是列国的祭司长。鲁国不是一般的诸侯国,而是诸侯国之首,是当初周公的封地。周公在鲁国设太庙,意思很明显,就是将它设为整个周王朝的信仰中心,这才与周公独一无二的地位相符。周公在鲁国设太庙,便成了鲁与周的精神纽带。孔子作为鲁国祭司,是周公传人。
孔子身为周公传人,鲁国太庙祭司,列国祭司长,仪封人请见孔子,孔子接见了,这是他们的职事,不是心血来潮,当然也不用管卫灵公高不高兴了。卫灵公可以不高兴孔子,但他不能不高兴自己的祭司。虽说仪封人是个小祭司,但很多时候卫灵公还要依靠他们维持统治。
“君子。”“夫子。”仪封人见孔子前称孔子为“君子”,见了就称“夫子”,这其中区别大了。
“君子”一词在当时有三个意思:大夫,有德者,祭司。前两种意思我们知道的人多,后一种知道的少。孔子曾对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大家知道,“儒”的本来意义是祭祀官,君子儒就是有德有位的祭祀官,即好祭司。孔子弟子中,子夏以知礼著称,孔子希望子夏接他的班,做一个好祭司,因此说了关于君子儒、小人儒的话。仪封人称孔子为“君子”,不仅是赞扬他有德,更在赞扬孔子是一位有德的君子儒,即好祭司。“君子”在此处绝不是指大夫,因为这时谁都知道孔子已经辞官了。但官位可以辞,祭司之位却是终生的。仪封人称孔子为“君子”,就是指孔子是君子儒,一位好祭司。
至于“夫子”一词,更表明了仪封人对孔子身份的完全确认。夫子即老师,但不是一般知识意义上或做人意义上的老师,指有德有位、善能引导人建立信仰的精神导师。
仪封人见孔子前只知道他是祭司,见了孔子才知道孔子是祭司中的祭司,导师中的导师,是全体国人之师长,精神导师。孔子虽以知识见长,更以信仰引导世人,这点我们应深知。
“木铎。”朱子释“木铎”为“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后半句说对了,前半旬不通。照朱子的解释,木铎成个偶像人了,还金口木舌,没这种事。诚然木铎身上有金属,但也不至于把它雕成了偶像人。木铎其实很简单,它就是在木桩上绑一圈铁皮(或其他金属),这样敲起来响亮,我把它译为“锣鼓”,是比较科学的,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固定的锣鼓。一敲这木铎,大家就知道有事了,就聚集在一起。
仪封人把孔子比作木铎,意思是孔子就像一面响鼓,把上帝的道传向四方。这样,孔子作为传道人的身份经仪封人一讲,自然就更加确认了,卫灵公虽不愿承认,却很快传开了。
孔子周游列国第二站: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匡与卫相邻。孔子在仪这个地方接见了仪封人后,离开卫国,去了匡国。匡国是个小城邦,有时附属卫国,有时独立,局面十分混乱,到鲁国也不远。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虎曾经欺负过匡人,匡人恨之入骨,偏巧孔子长得与阳虎很相像,就被匡人抓了起来,“拘焉五日”(《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被匡人非法拘禁了五天,可能还受了私刑。此事对孔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好比保罗在罗马曾受苦难。但没有什么能难倒一个真正的传道人,因此我们能听到孔子这段振奋人心的誓词。下面我也择重点讲几个词。
“畏”。魔鬼与坏人都是让人害怕的,传道人也是人,当然也会害怕。孔子畏于匡,这很正常。害怕是人的真实情感,人会害怕,这就证明了我们是人。有的人天不怕地不怕,反倒不好。我们心中有信仰,就因畏而无畏。
“文王。”文王不是一般人。我说他不是一般人,倒不是说文王与武王、周公三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周,而是说文王有道。文王被纣王拘禁在大狱中,日夜精心研究,悟出了伏羲八卦的真理。文王演易,变伏羲八卦为六十四卦,又将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归于一易(周易),特别是将殷人的殷易(归藏易)推演断绝,直接葬送了殷人命脉,使周道大行,周易确立。文王将周易传给周公,周公又间接将周易传给孔子。
孔子被匡人拘禁,不由想到了当初文王也曾被纣王拘禁,因此很容易引起他的诸种感叹。
文王演周易,实是奇迹。
孔子盛赞文王,就是盛赞那使文王成为文王的至高主宰,使易经成为易经的真道。
“文不在兹。”此处的“文”不是虚指文化、文明,而是实指律法。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就是感叹文王死后、周公死后,他们传下的律法(易道)日益不被人重视,人类败坏、堕落、犯罪,到了崩溃的边缘。
“天”。此处的天即上帝。《诗经·大雅·抑》上说,“昊天孔昭”,意思就是说上帝光明。孔子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是说上帝将惩罚人类,将律法废去。将律法废去人类岂不就没了管束,解放了?不,没有了律法,人类将无法约束自身,最后必放纵而死。
上帝惩罚人类最严厉的办法就是给他自由。自由让人放纵而死。孔子又说“天之未丧斯文也”,是说幸好上帝没把律法废去,幸好我们不自由,幸好我们还有怕心。
“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匡人能把我怎样!这是孔子傲视匡人的语气。他虽被匡人拘禁了五天,但到底没屈服。孔子是一个好传道人,好传道人传的是好道,因此他必会好好地传道。从此事可见孔子的硬骨头,更可见其信仰是何等坚固。
孔子周游列国第三站:蒲
“孔子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斗甚疾。蒲人惧,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经过蒲地有两次,一次是离开匡经过蒲;一次是离开陈经过蒲。估计孔子在蒲被阻拦应与匡被拘禁是连环事件,因此上述事件是紧接着匡地所遇到的,《史记》却搞成了离开了陈国发生的事,明显有误,钱穆《孔子传》已对此提出疑问,本书予以纠正。
这次事件与在匡所遇大同小异,不赘述,仅作记录。
孔子周游列国第四站:曹
关于这一站,《史记·孔子世家》只是说“去卫,过曹。”没有详述,因此我也无法展开来讲。据《史记》的交待,孔子经过匡、蒲二地后,本来想去陈国,没去成,又回到了卫国,因又与卫灵公不合。再次离开卫国,到曹国去。
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载,“是岁,鲁定公卒。”鲁定公在鲁国死了,这时孔子没在鲁国,人在曹国。孔子守礼,必祭之。
我们需知,孔子对鲁定公父子是很有感情的。当初,孔子追随鲁定公他爸鲁昭公流亡去齐国,后来鲁昭公死在了齐国,孔子在鲁国设祭祭祀他。如今鲁定公在鲁国死了,孔子也同样设祭祭之。鲁定公死后,接位的是鲁哀公。鲁哀公之“哀”,就是纪念定公。鲁哀公十分感激孔子,在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回国后,相当尊重孔子,以孔子为“国老”。
孔子身在鲁国之外,不忘祀鲁君。这也不是他忠君的表现,而是他身为祭司的职守。君殁,他要祭君。祭司当然祭的是神,但有时也祭人。中国人的祭祀与犹太人相近,又敬上帝,又纪念列祖列宗,这不冲突,因为没有上帝哪来列祖列宗,没有列祖列宗又哪来我身?祭祖不是不祭上帝,而是间接的感谢上帝。
孔子祭鲁之二君,此事证明孔子作为祭司严于职守。
孔子周游列国第五站: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史记·孔子世家》)
“景公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史记·宋世家》)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孟子》)
孔子在宋国演礼,是他周游列国传道的高潮。之所以选择在宋演礼,是对前四站的一次总结。我们先回顾一下:
在卫:接见卫国祭司仪封人,讲礼。
在匡:被匡人拘禁五天,追念文王,坚守律法。
在蒲:被蒲人拦路,师生一行打斗而出,打通传道之途。
在曹:祭祀鲁定公。
现在到了第五站宋,孔子要正式面对公众讲道、演礼了。宋国是较大的国家,比较繁华,孔子当然不会放弃这一难得的机会。我们仔细咀嚼《史记》的语气,“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可以看出孔子这次演礼是有准备的,一个“去”,一个“适”,一个“习礼”,一气呵成,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之所以说是“习礼”,不说“演礼”,是说明这次行动是面向大众,给弟子们及宋国人一个习礼的机会,主角是众人,不是孔子。孔子主祭。这次行动是一次启蒙,是一次信仰的播种大会。
孔子祭上帝
孔子在宋国演的是什么礼?当是祭天礼“稀”,即祭祀天(上帝)。我这样说主要有两个依据:
第一个依据是,孔子在曹祭君毕,按规矩要祭天。中国传统祭祀的规矩多如牛毛,但最重要的一条是“每祭不忘神(天)”,比如祭山川,要祭到神。祭祖先,要祭到神。祭君主,也要祭到神。所谓“祭到”,一是要在祷告中把神说出来,二是要在祭文中把神写出来。三是在形式上行叩拜大礼。“叩拜礼”是中国式祭神法,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体投地”,即头与四肢依次贴紧地面,舒展身体,放松,静默片刻,复起。如果所祷告的事件重大,则伏地静默较久。如果特别重大,急需上苍回应,则选择“伏地不起”,心中默祷。“叩拜礼”后来被借用来对皇帝下拜,此事大不敬。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是无律法根据的。回到孔子在宋演礼事件,我们确知他是在行祭天礼“稀”,主要原因是作为祭司,孔子深知律法条例,必于祭君后按规矩再祭天。
我的另一依据是《史记》所载,孔子“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此处的大树,被孔子用作祭器。神礼是最高级别的大礼,如果在太庙祭天,必在太庙内。但现在孔子没在鲁国太庙,而是在周游列国的路上,于是借来一棵大树,权且当作太庙,只要心敬意切,亦可行此大礼。
礼者宜也,孔子善能变通,熟知律法真谛。我们看到孔子用以演礼的大树,就知道此地即太庙,此祭即祭天。地因人变,礼因人成,只要孔子在这里,祭司在这里,那么就可以举行祭祀,必蒙悦纳。
孔子演易
孔子在宋国演礼的内容是祭天,礼毕,是讲道。孔子此次讲道的内容史书无记载,根据当时情形推,孔子讲的可能是《周易》,原因有二:
一,孔子在匡地想到了文王,此念一起,应当不可抑制,继而开始投入精力研究《易经》。传统说法“孔子五十而学易”,也可印证此说。据《史记》,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而归鲁时是六十五岁,孔子在宋演礼时正好五十岁上下。
二,当时周王室越见衰落,孔子祭完鲁定公,伤感鲁国也伤感周王朝,因此有振兴周礼的想法。而周礼全在于《周易》。我们于是又知此次孔子在宋演礼,实为演易,是一次易经研讨大会。当时场面宏大,有孔子,有孔子弟子,有宋国人(可能在宋国人中还有宋国的一些官员),盛况空前。
孔子传道受阻
在演礼过程中,遭遇宋国大夫司马桓魋的破坏,桓魋把孔子用以祭天的祭器大树拔去了(卢斤谓拔去即砍去),让孔子演不成。
但我们稍有常识可知,人匍匐一下要不了多久,几分钟即可完成祭天大典,剩下的时间是用来静默祷告。桓魋赶来破坏时,大典已经完成,破坏无效。
孔子与弟子们是很能打的,《史记》载孔子在蒲遇阻时,带领弟子“斗甚疾”。但这次因为涉及宋国信众,不宜打斗,孔子就选择了不予阻拦。试想,孔子正在向宋国人传道时,忽然率弟子与一个宋国的官员打斗起来,那么宋国人肯定支持本国官员,不会支持他,孔子先前讲的,演的,全部无效。孔子一权衡,选择了容忍。话虽如此,桓魋也只敢破坏事情,不敢伤害人。
这是一个奇怪的场面,三方反应不一:
孔子方面,与弟子一言不发,任由桓魋破坏。
桓魋方面,率士兵使劲砍树,但对孔子不敢动其毫发。
宋国人方面,拥挤上前,围成圈,他们想看孔子怎样解决此事,或说想看孔子与桓魋究竟怎么冲突,见事情出乎意料,都呆在那里,好像明白了什么。
忍才能扎根
孔子相当能忍,这也是《周易》之精神。当初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深牢大狱,以忍得悟。如今孔子又用忍成就了律法。桓魋能砍倒那棵树,信仰的种子却在人群中扎了根。
随着事态的发展,孔子最终离去。有弟子希望撤退快些,说“可以速矣!”孔子则相当从容,并且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话与他在匡地说过的“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出一辙,都是自信而自傲之辞,充满正气。他这话是说给众人听的。“天生德于予”,即上帝赐下美德(此处指忍耐、守礼)给我,孔子这句“夫子自道”,明确无误地向世人表明了他的祭司身份。
他来就是传道的,这道来自上天,来自上帝,不是他孔子的道,而是上帝的道,这道是真道,因为一以贯之,所以万古不废,不是桓魋可以破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