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庄子要义
庄子并非道家,而是道之反动。我们随便看庄子讲的几个著名的寓言:“庄子梦蝶”是说世界不可知,“丽姬被劫”是说人竟因被侵害而幸福,“鲲化为鹏”是说人凭自身意志得飞升,“姑射神女”是说通过自身修炼提纯,可以达到神人境界。
庄子每讲一个故事,都是肯定自身修为,都是“以身代道”的意思,早把一个“道”字抛在脑后。庄子是不管道不道的,他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里面突出的是人的三步曲,所依凭的是自己的意志,完全没有“道”,连提也不提。
庄子批判儒家与当时各家都以“道”标榜自己,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遗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没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庄子·天下》)庄子要把批判进行彻底,就不仅是针对人,而且要连儒家与当时各家所共同把持的所谓“遣”一起扔掉,这样才解放了自身,完成了对“人”的重新定义。
本卷分七章,次第详述庄子玄意。我讲庄子,亦按吾师王博先生所指,只讲《庄子》内七篇。
本卷分别讲:1.《庄子·齐物论》。2.《庄子·养生主》。3.《庄子·人间世》。4.《庄子·德充符》。5.《庄子·大宗师》。6.《庄子·应帝王》。7.《庄子·逍遥游》。
一
幸福是荒唐的
[越幸福越荒唐,越荒唐越幸福]
本章讲《庄子·齐物论》
关于美女
圣人都爱拿美女说事。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老子·十二章》),想必是经验之谈,一色尚且令人目盲,何况五色乎!虽然同为目盲,层次不一样,今我试言之:一色令人目眩,二色令人目晕,三色令人目乱,四色令人目损,五色令人目盲。老子老子,我知尔心哉!甚可同情。老子即有好色之惨痛经验教训,孔子亦不能幸免。
孔子者,山东壮男也,周游列国时被卫灵公老婆南子看上了,并且盛妆以待,孔子以礼拒之。子路追问此事,孔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试问夫子,“予所否者”谁呀?当然是南子。“予所否者”,意思是我所否定的、我所不喜欢的。“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就是:我不喜欢的人,老天爷都讨厌她!好家伙,老天爷都抬出来了,孔子为何把事情说得这么严重,大概孔子不喜欢南子的做法,这话也隐隐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孔子喜欢的另有人在!恐怕这人还在南子之上。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只有他才好德如好色,这是他夫子自道了。
那么孟子呢?孟子好色吗?孟子当然好色。上一卷我已讲过了孟子在这方面的取舍标准是一个“洁”字,并举列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下》),好嘛,孟子连西施都看不上!
不过眼界最高的当属庄子,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子·齐物论》)直接歌颂美女,在他著名的《逍遥游》中,庄子还隐隐把自己比作姑射神女,“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一个大男人把自己想像成小姑娘,太变态了,完全阴阳倒错,我建议李银河在做新的性学研究时,不可忽略了这个经典案例。但这刚好是美的极致,男人的境界是女人,女人的境界是男人,连鲁迅在评梅兰芳时也说“男人看到了女人,女人看到了男人”。
以上是闲聊,下面切入正题。
人像东西一样
“齐物论”三字何解?“齐物”不是把万物齐一,而是把人与物齐,人与天地万物划等号。“齐物”不是讲物,而是讲人。那么,庄子“齐物论”的意思就是孟子说的“我身即天下”,唯一的区别在于,孟子更深层的意思是:我身即道;而庄子更深层的意思是:我身无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无道昏君,都在向别人与向自己施暴,这并非我们的本意,但我们不得不如此耳。时间是个暴君,食人无数。空间是个暴君,食人无数。人处时空之间,其心肠也日渐凶狠。山要崩,海要溢,人要疯狂才明白。明白什么?不是明白那所谓的道,不,对不起,没有道,你一说“道”我就晕,我不知道你在说啥。我看自己就是一块石头而已,而且是一块不长草的石头。
庄子“齐物论”思想把人归于冷寂,略近于禅境。二者的区别在于:禅境中还会发出勃勃生机,庄子却冷酷之极,其言大似尼采。在中国近世,凡喜欢尼采者多半喜欢庄子,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来看我画的一幅齐物图。
我画的这个“齐物图”意思是:物与我齐一,而大道运行在外面,不能进入。这就揭示了:这是一个不被任何外部力量介入的世界,自生自灭,无人来管。在这个自闭的世界内,正展开一片大混乱,一场大混战,物与物战,物与人战,人又与人战,人又同时与人和物战,物又同时与物和人战,从整体而言,物与我并无差别,都是极端自由的,因为没有力量干涉。同时,物与人又不得不自由,它们渴望被某种力量干涉,但希望一次次落空。因此,这个世界唯有继续自由下去、继续混乱下去。组成这个世界的唯有物,连人都被物化了。我建议马列主义哲学家在搞“唯物论”时,不妨参照一下庄子的“齐物论”,因为据我研究,齐物论正是唯物论的鼻祖。
庄子讲的这个“齐物”,暗示了人类的结局会被物质同化,也就是说,人类最终会被物质吞噬,这让人联想到原子弹,真是不寒而栗。面对物质的强大,省视人类自身的渺小,我们的先民于是产生对物的崇拜,亦即拜物教。
庄子对此说“不”。
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就是通过人自身的意志与生存的技术,达到真正与物和平相处的较满意效果,不再被物奴役,也不再奴役物,让双方自由解放,共生而无害。我说的“庄子自由意志”,就是指人战胜物质世界的意志。
终于轮到我
《齐物论》一开头就虚拟了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这个人坐在小桌边上仰天长叹,垂头丧气好像死了老婆。——我怀疑这个“南郭子綦”就是庄子自己,因为他也曾丧妻。据我推测,庄子著书的直接原因不同于孔孟是因为事业失败,而就是丧妻无聊,从而思考人生,一直思考下去,乃发现人生种种荒唐。
庄子自著内七篇,第一篇《逍遥游》先讲“鲲化为鹏”的寓言,次讲“尧让许由”,再讲肩吾与连叔讨论“姑射神女”,最后讲庄子本人与惠施关于“大葫芦”的辩论,写完第一篇《逍遥游》,庄子就没打算写第二篇,因为从《逍遥游》本身而言,已经把观点讲完讲清了,我们看《逍遥游》的最后一句:“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完全是全书结语。庄子本来就没打算写七篇文字,但在他丧妻之后,又有了写作的冲动,因此又写下第二篇《齐物论》。在该篇中,一开头就虚拟了一个丧偶的人,应该就是庄子本人。这,也就是我写本卷书为什么从《齐物论》开始,而不是从《逍遥游》开始的缘故,因为这是真正意义的《庄子》第一篇,是庄子本人的自我道白。《逍遥游》还有几分浪漫,《齐物论》就是全然真实、全然冷酷了。
再换个角度看,庄子不但虚拟了“南郭子綦”这个人,在其他地方还虚拟了“北门成”,又是北门,又是南郭,这明显地表达了庄子的空间概念:在庄子的世界中,无论多荒远的地方,到处都是人,东南西北无所不在,这些人有个特点,就是都被“物”重压,以至成“畸人”。
——颜成子游问:为什么搞得像枯木死灰?今天你坐在这儿,不是昨天坐在这儿的你吗?南郭子綦就说他问得好,并说出了下面这句名言:
“今者吾丧我。”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初看好懂,细看有深意,直译是:今天我死我。意译有以下几种:
一,今天我丧失自己。这种说法太笼统,没有把话说透,应该不是庄子的意思。
二,今天我丧命于自己。这种说法有点靠边了。
三,今天我葬送了自己,解决了自己。这种说法更靠边了。
四,今天我死我自己。这句话精彩。
“今天我死我自己”,这又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我死我自己的,与一切的他人、他事、他物无关。
二,我只能死自己,我死不了别人。我死了,别人还在。
三,今天我死自己,明天我又活自己,我死我活,自己给予、自己剥夺。
四,昨天别人死别人,今天我死我自己,终于轮到我。这太好了!太真实了!真实的就是好的。要来尽管来,别不好意思。弘一法师说:“我看别人死,心中热如火。不是热别人,看看临到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灵魂甩掉身体
我们应该注意到,南郭子綦先是“若丧其耦(偶)”,然后是“今者吾丧我”,从死别人到死自己,他好像可以死很多次,而这种死也并非真死,是枯木死灰的假死状态。枯木可以逢春,死灰可以复燃,今者吾丧我,明者吾又生我,生生死死,荒唐中幸福降临,完美中幸福失去。庄子此处说的“吾”与“我”似乎不一样,甚至好像不是一个人。
“吾”,指我自己——心灵,灵魂。
“我”,指物化的身躯。
“吾丧我”,灵魂甩掉了身躯,就像男人甩掉了女人,或者女人甩掉了男人。从前灵魂和身体谈恋爱的时候,以为他能满足自己,谁知身体太浅薄,装不下更美好的东西。灵魂本来想和他拖拍久一点,甚至结婚生子,但最终一封情书都没留下,就与另一个灵魂私奔了,留下这个身体如枯木死灰。灵魂是真正的人,身体不过是物。人与物不可能永久媾和,最终轻盈的灵魂必定甩掉重浊的身体,这就是“吾丧我”了。丧得好。
天籁即圣灵
庄子接着讲他著名的“三籁”理论:天籁、地籁、人籁。人籁指“比竹”:吹萧弄笛,人的音乐和人自己的声音。地籁指“众窍”:风吹万物泠泠作响,是地球的呻吟。天籁比较神秘,宜细说。
庄子说的天籁不是我们常说的“天籁之音”,不是指像天上的仙乐一样好听的乐声歌声,天籁不是指音乐,也不是指风,庄子没有直接说“天籁”是什么,只是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意思是:那天籁吹动万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从而使万物停下来,不再相争战。万物被天籁消灭,都是它们自取灭亡,但不知这使天籁发怒的是谁呀?
当然是上帝。庄子说的“天籁”,就是圣灵。圣灵末日降临,使万物消亡,上帝施行大而可畏的审判,有公义也有震怒。
庄子在此处说的“天籁”,与孟子说的“浩然之气”相同,都指出圣灵不是可以看得见的物体,而是看不见又存在的灵体,简单地说,像风。但又不同于人们常说的那不能自主的气流在流动,而是上帝派谴的一股有极大灵性的光电,《圣经·启示录》上称为“活物”。
天籁就是天语,籁者,声音也。圣灵是个灵体,感觉像风,像光,又通常以无形的声音方式出现。李清照《渔家傲》词云:“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此处的“天语”很明显就是天籁。李清照在《渔家傲》的开头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接着就是“闻天语”,我们连起来看,可知那说天语(天籁)的,就是帝(上帝)。李清照很明白这一点。圣灵是上帝派谴而来的话语,我们可以通过先知领受,也可以通过自身领受。
这个三籁图,只是平面地说明三者的关系,实际上人籁与地籁完全没能力形成各自的圈,用以抵御天籁的进攻。天籁可以从任何角度“吹万不同”,从任何角度进攻。
人籁与地籁决不是天籁的敌手,然而天籁并不是来消灭这二者,而是施行拯救。但因为这种拯救的力量是大而可畏的,罪人自然会认为是末日来临。天籁“吹万不同”,就是圣灵降临在万物身上。
天籁才能齐物
庄子在此大谈三籁,隐隐包含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天籁降临,从而结束这一切物与人的纷争。我们因此又明白了两点:
一,庄子讲的“齐物”,不是物(地籁)来齐物,也不是人(人籁)来齐物,而是天籁来齐物,只有天籁才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能力。
二,庄子拒绝道而亲近神。老子好道,老子的道是物道,是从月缺花残,水盈弓满这些悟出来的,那也是天道,但也不过是一物。庄子拒绝物道,拒绝天道,拒绝老子之道,拒绝一切之道,拒绝一切物,只保留人,直接亲近神。
即人叉掉了道与物,直接与神沟通(“心斋”),获得拯救。所谓“叉掉”。不是干掉,而是忽略不计,也就是庄子说的“忘忘”。
这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也是神在人身上直接做工的互动效果。如果没有神做工,人就会淹没在人海,淹没在物流,永世不得翻身。
天籁快来
写到这里,我深深同意庄子的观点。若无天籁,人何以堪?上面的几页文字是我忍着双手的麻痒写下的,我的手对墨过敏,已经闹了好几天。近年凡是我用毛笔过久,都会过敏。上个星期写本书第二卷,每天用钢笔吸墨水近十次,写得快,接触的墨气也多,以至于又过敏发痒极了,我无计可施,只能换了圆珠笔,并用丝巾紧紧缠住左手,通过疼痛使麻痹的感觉减轻,右手也然,只不过留出五指。我就是这样写作的。这并非自夸勤奋,而是说我苦于这个物质世界久矣!区区一点墨,就令我难受极了。那大千世界、三千世界所有的物加起来,我肯定死无葬生之地。唯愿那造物主早日齐物,使人免受此苦。
蝴蝶之翼
我并且大胆地推测,造物主齐物的方式是将它压缩成一块饼干,然后再吸进黑洞,恰如霍金说的“宇宙的收缩”。
在压缩过程中,产生折叠,形成“蝴蝶之翼”。这翼不是为飞出去作准备的,而是压缩过程的奇异呈现。它不是象征飞翔,而是象征收缩灭亡。
那个时候我在哪里?你问我我问谁去?不但我不知道那时我在哪里,就连现在我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人不但迷失于人的世界,还迷失于物的世界,这“双重迷失”,使真伪莫辨,梦幻如真。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前者是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发生的;后者是猛然发生的,是被某种强制力量插入使然。前者是破折号“——”与省略号“……”,后者是感叹号“!”。
再看两个怀疑与两个推论:
两个怀疑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两个推论 一,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二,此之谓物化。
“有分”,指有分别,不管谁梦谁,梦的两边有差别。“物化”,物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解释这个经典案例:
一,从人的角度。庄子梦蝶,是人的物化,人的异化。其深层原因是内心对人的厌恶,至少是对人的怀疑,希望成为别人。他本想成为别的人,却被异化为物。具体引发庄子做这个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丧妻。
二,从物的角度。物化为人,人又回到物,所谓“梦”其实是个物化过程,与人的心理无关。人由物构成,人由多种物反复构成,蝴蝶身上有人的部件或元素,人的身上有蝴蝶的部件或元素,当这些部件或元素在同一条件下(如人体内部的温度湿度),就被释放出来,于是产生“物的转化”,或者叫“物的重现”。
三,从灵的角度。庄子梦蝶,此蝶非彼蝶,是“蝴蝶之翼”在收缩,是圣灵从庄子身上起飞时的优雅感受。“庄子梦蝶,谓之物化”,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圣灵工作时的场面。圣灵(蝴蝶)在干嘛?在齐物,将“物庄子”(被物吞噬的庄子),变成“人庄子”(摆脱物的奴役的庄子)。物化,即化物也,也就是齐物。
我当然是舍前两者而取第三者。我把这段话代入术语“灵”“物”、“人”,即可得出“圣灵齐物”的具体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