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李世民就当众宣布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众臣听了,先是一怔,接着就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大多数人都替长孙无忌高兴,不过裴寂、萧瑀他们感到心里有些憋闷,认为长孙无忌不配位居宰相。裴寂很理智,他清楚自己在李世民面前日渐失宠,若因此事与皇上较劲,有可能连头上的乌纱帽都得丢了。因此,尽管他内心对长孙无忌权宠过盛相当不满,可还是尽力克制自己,立在一旁沉默不语。萧瑀却与裴寂大不相同,他为人耿直率真,心里有话就不吐不快。所以,他不假思索地走出班列,两手一拱,开门见山地对皇上如此重用长孙无忌表示反对。
满朝文武百官听萧瑀如此一说,感到十分惊讶,不由得把眼光齐刷刷地对准他。裴寂见萧瑀慷慨陈词,说得有理有据,胸中甚是快意。他瞟了眼立在殿中的老臣,越发苍老的脸庞上绽出丝怪异的笑。过了会儿,他又把眼睛转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仔细观察他的面色。从皇上的神情中,他不难看出萧瑀的强烈反对已经激怒了他。他似乎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遭受这股暴风雨打击的人,那自然是萧瑀。想到这,他心里有种幸灾乐祸的快感。
李世民听了萧瑀的话,什么也不说,脸色却阴沉的可怕。这时,陈叔达站了出来,替长孙无忌说话,措辞严厉地反驳老臣萧瑀。萧瑀哪服陈叔达这般没来由地痛批自己,大为光火,就当廷与他争执起来。起初,两位老臣尚能顾及自己的身份和体面,言语颇为文明,可随着情绪越来越激动,他们竟然学起了山野村夫那一套,粗俗不堪地对骂起来。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哪像身居高位的饱学之士!众人见状,惊得目瞪口呆,一时半会竟无人前去劝阻。
李世民看见这场面,更是火冒三丈,脸都气得青一阵白一阵。此时,他又突然想起萧瑀对自己的宠臣房玄龄、杜如晦常加诋毁,多方打压,更是怒不可遏。于是,他忽然一拍龙案,冲着萧瑀厉声喝斥。萧瑀属于一根筋,他认为有理的事,就一定要争辩到底。他才不管皇上高兴不高兴,转而跟他争论起来。这使得李世民气得快要蹦起来,他先是疾言厉色地斥责了几句萧瑀,见他仍旧不屈不挠地顶撞自己,忍无可忍,就宣旨罢免萧瑀。
萧瑀见皇上把自己罢免了,反倒不吭声。他立在那儿,愣了好半天,然后一弯腰向皇上行了个礼。他什么也不说,转身朝大殿外缓步走去。裴寂抬眼望着萧瑀的背影,心里乐开了花。他一直就盼着这个向来跟自己不同心的老家伙受到皇上的冷落,没想到今儿个他因争执而被免职罢相,这真是大快人心哪!他真想拍手哈哈大笑,以宣泄内心的痛快。可面对皇上和众同僚,他还是极力压制住了这份与年龄不相符的冲动。
李世民看着萧瑀迈着沉重的步履缓缓离开殿堂,心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像是五味瓶打翻了似的。他了解萧瑀,知道他是个秉性鲠直狷介,不容他人过失,故而常弹劾同僚,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社稷着想,并无太多私心。此人的确是个骨骾之臣,对大唐可谓是忠心耿耿。今日因争执之事就罢了他的官职,着实有些过分了。这么一想,李世民便有了几分悔意。然身为国君,岂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出尔反尔,随随便便收回自己的成命呢?所以,他只能这样怀着愧疚之情目送着老臣萧瑀离开显德殿。默然半晌,他才重新回到任命长孙无忌为右仆射这个主题上来了。那些持异议的大臣,见皇上这般强硬地维护自己的大舅子,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李世民见众臣再无异议,当即下旨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同时又任杜淹为吏部尚书。
退朝之后,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相邀长孙无忌饮宴,以庆贺他的晋升。长孙无忌升官了,心里当然高兴,也想痛饮一番,以宣泄内心的欣喜之情。可他又担心这样做,会让人有拉帮结派之嫌疑。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是皇族外戚。自古以来,朝臣就对外戚掌权颇有看法,且心存戒备。所以,他若想一生手握大权,享受荣华富贵,不为他人加害,那就只能是事事在意,处处小心。正因如此,他婉言谢绝房玄龄、杜如晦等同僚的好意。可房玄龄、杜如晦他们没想到这一层,或者是有股身正不怕影子歪的底气,硬缠着长孙无忌赴宴。末了,长孙无忌深感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了同僚的邀请。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十余位知心好友迎着和煦的阳光,有说有笑地朝房玄龄的府邸不紧不慢地走去。
长孙无忌所虑不无道理,他与房玄龄等人饮宴之事很快就在同僚之间传开了。这事很正当,它没有违反任何相关规定,无可非议,故而大家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或是借机赞赞新任右仆射的人缘好。可极少数看不惯长孙无忌意气风发的人,尤其是那些因裁掉自己人而对原吏部尚书耿耿于怀的官员就趁机作起文章来了,欲借此事扳倒刚上任不久的宰相。他们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借题发挥,可讨论来讨论去,迟迟也没拿出个可行方案。
于是,一日晚上,他们一同跑进裴府,向老谋深算的裴寂讨教。裴寂虽因病在家调养,但对外面所发生的事依旧有所耳闻,知道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饮宴之事。他躺在病榻上寻思了几天,认为到了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可他也清醒地意识到皇上不再信任他,甚至有意排斥他,如果他亲自出马弹劾长孙无忌,肯定会让皇上以为自己公报私仇,用心险恶,从而不予采纳。因此,他以为自己状告长孙无忌,的确不是明智之举,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让别人替自己去办成此事。谁能充当自己的代言人呢?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他的亲信温蕴等人就出现在他面前,这令他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