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继续说道:“没错,以你现在的兵力足可以抵挡刘邦的进攻,但我想问你,挡得住刘邦一时,挡得住所有的起义军队伍吗?挡得住秦朝的灭亡吗?等赵高篡了位,等项羽彻底打败了章邯,等秦国灭亡,等天下都归于起义军之时,那时你还保得住一个小小的陈留吗?恐怕不仅保不住,还会有屠城之灾,到那时,你怎么对得起陈留的百姓!刘邦如今正处于危难之时,如果你此时献城相助于他,他定会记得你的功德,等将来他成了气候,一定忘不了你今日之功的。如果你现在不抓住这个时机,将来再想献城都没机会了,到那时,他不仅不会接受你,还会因为你今天为难了他而记恨你。”
郦食其说完了,他对陈留县令说:“我言尽于此,要杀要放,你自己看着办吧!”
陈留县令想了片刻,急忙上前来将之松绑,一边说:“给我三天的时间考虑考虑。不过,不管我是守还是降,我都不会杀你的。”
三天?三天可是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于是,郦食其坚决地说:“如果你不开城相助刘邦,你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即使你不杀我,我也要自尽于此,因为我怕你在黄泉路上太孤单!我今生与你,生是朋友,死亦是朋友!”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陈留县令也没有什么再需要考虑的了,当场答应开城请刘邦入主陈留。
就是这样,郦食其只凭其三寸肉舌,不费一兵一卒就为刘邦说下了陈留城,刘邦深感其恩。
不仅如此,郦食其还把他的弟弟郦商及其部下数千人也说服来投靠刘邦,这使得刘邦的队伍又增加了四千多人。
刘邦白白的得到了陈留,粮草和兵卒得到大大的补充,接着令郦商为将,进攻开封,未下。绕过西进,与秦将杨熊所率秦军大战于曲遇(河南中牟县附近一带,在荥阳与开封之间),大败秦军。秦将杨熊败走。沛公军紧追其至白马(河南中牟县境内,与曲遇相隔不远),再次大破秦军,杨熊逃至荥阳,秦二世派使者斩杀杨熊。
消灭杨熊所部秦军后,刘邦又率军南下攻颖阳(河南登封市颖阳镇),不日攻破,屠之。
但是,我一直想不通的是,刘邦向来以仁义自诩,他为什么会在攻破颖阳后大开屠杀。是颖阳的某个人挖了他家祖坟,还是他想屠杀颖阳来杀鸡儆猴,还是他的手下背着他干的?又还是……这一切,我们都难以猜测和推断。
从此只能说明,这仁义善良之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一旦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或者是超过了人的忍耐极限的时候,他们也会控制不住其内心的兽性而爆发出非人的一面来的。
刘邦屠杀颖阳的行为,当场被一个义士出来阻止了,这人就是刘邦的老相识——张良。
张良得到楚怀王的诏令后,就四处去寻找韩王后裔韩成,他找到韩成后就将之立为韩王,自己因此被拜为司徒(相当于丞相)。
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挥师收复韩地(原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刘邦再遇张良,二人都喜得热泪盈眶,执手哭成一团,就好像一对久别重逢、异地相遇的恋人或知己一样。寒暄一番后,随即将分手之后各自的遭遇一一说了,二人都感慨不已。
刘邦拭干了眼泪,兴奋地说:“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老天又让我们在此相遇,我真的很高兴。”
张良也擦泪说:“我说过,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相见的!”
刘邦激动地说:“其实,自你离开以后,我就一直派人打听你的动静,这一路西行,也从没有停止过。我还一直在想,我们会不会再像第一次那样在半路遇见。然而,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明明听说你游兵于颖川一带,可我到了颖阳,你就是不出来见我。这让我非常难过,于是我下令屠城,直到把你逼出来阻止我为止。”
张良感慨地说:“我也一样,离开沛公后,虽然达成了复国复家的心愿,但因为各种原因,终未能有所作为。我又何尝不时时想着与沛公相见,可我已身为韩相,比不得原来单身的时候了,许多事都得考虑韩王的感受,不能率性而为。
我听说沛公奉命西征,也时刻想着能与你在此相见。但我曾说过,如果今生还能再见到你,便与你永不分离,于是听说你到了颖川也不敢主动来与你相见,直到你屠杀颖阳,我才迫不得已地出来阻止你的行为。真不是我不想见你,确实是身不由己啊!沛公何苦为了张良如此残忍,你要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成大业的人,不可以为了小小的张良而影响了前程。”
沛公真情流露地说道:“如果没有子房你帮我,我又谈何成大业。为了能与你相见,我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也可以像疯子一样的去找你。为了你,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世上之真情不仅存在于男女之间,也存在于男人之间。有时,男人之间的感情更单纯,更伟大。就像刘邦与张良,刘备与诸葛亮等等。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情更是不用说了。
二人真情流露一番后,刘邦说:“你既然说过若能再见便永不分离的话,那现在就得与我一同西征,不得反悔了!”
张良很是难为地说道:“我是被你用计逼出来的,所以那话也不能完全当真!”
刘邦觉得张良话中有话,又问:“此话怎讲?”
张良说:“我可以跟沛公西行,但我现在作不了主,你得去跟韩王说,如果他同意,我就跟你去。不过,只能是暂时借用一下,等到了咸阳之后,我还得回韩王身边的。”
刘邦心想,只要张良跟了我,等到了咸阳,让不让他离开又再说,于是,就同意了去向韩王借张良。
刘邦深知,就这样去跟韩王借张良,肯定是借不到的,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为难韩王的办法,向韩王借十万八万担粮。
这韩王哪里有那么多粮草借给刘邦,可刘邦偏偏又死缠烂打的赖着不走。后来刘邦才说,如果没有粮草,那就把张良借给他暂用一个月。韩王无奈,只得答应了。
这刘邦与张良的事,就好比两个自由恋爱的年轻人,明明彼此都喜欢,可女方非要男方去征求她的父母同意。然而,不同的是,这刘邦不像恋爱中的男方那样害羞,而是死皮赖脸的去为难对方的老人,最后得到了人家闺女。
刘邦和张良终于名正言顺的走在一起了,就像一对恋人最后走上了婚姻之路。
于是,张良问刘邦,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刘邦说:“攻下洛阳,沿黄河一路西进至函谷关,然后直逼咸阳,这是最近的一条路。”
张良说:“如此,恐怕沛公连洛阳都攻不下就要打道回府了!”
刘邦并非不懂张良的意思,他只是希望张良能提出更好的西进路线,于是装作莫名其妙。
张良指着地图分析说:“如果把咸阳比作一座大院,那么洛阳就是通向这座大院的门户。上古帝王在此兴盛,周朝数百年建都于此,秦朝派重兵在此看守,就凭沛公的兵马想攻下它,根本不可能。
洛阳之西更有宜阳,当时正是宜阳阻止了秦国多少年不能东进,从此可知道宜阳有多险要。从宜阳向西,还有秦国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天险——函谷关,曾经诸侯联军数次进攻秦国都被秦军阻挡在函谷关外。也就是说,从洛阳向西,一路都有秦国重兵把守,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要想走这条路,难如登天。”
刘邦听了,深以为然,又问张良可有更好的进军路线。
“沛公请看。”张良指着地图说:“自从沛公西征的那天起,我就为你确定了进军咸阳的路线。”
刘邦凑了过去,两个头挤在一起,张良在图上指指点点地说:“我们只能南下南阳,然后再取道西北方向,过武关,从蓝田进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