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以勇武任大校,后为刺史,迁检校司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唐朝僖宗末年的著名将领。
他小的时候,以智勇全才被称为奇童,但流传更为广泛的,却是他勤奋好学、大智大勇的故事。
童戏演兵法
俗语云:“将门出虎子。”赵的家庭,世代都是武将,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唐朝著名将军。特别是他的父亲赵叔文,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被任命为忠武大将军。在这样一个将门世家,赵从小受到武运家风的熏陶,两岁读书识字,三四岁开始学习兵法,舞枪弄棒。
他学兵法十分刻苦,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练起武来,也是汗流浃背,从来不叫一声苦和累。赵叔文见儿子如此喜欢练武,便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每当排兵布阵的时候,都带着他在旁观看;每当校场演练时,便让他站在自己身边。小赵也抓住这种有利时机,争分夺秒地学习,一会儿问阵法,一会儿问要领,一刻也舍不得闲着,而且一些阵法、排兵技巧,只要经他看过,便不会忘记。
事后,他便利用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机会,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再排练一遍,或攻或守,或进或退,井然有序。每当这时,赵就学着他父亲的样子,坐在阵中,发号施令。他的那些小伙伴,说来也怪,有比他大的,有比他小的,有父亲属下将士的子女,也有附近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都对他言听计从,乖乖地听他指挥。
这一日,赵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打仗布阵的游戏。只听他一声号令,那些小伙伴们便各就各位;尔后又一声令下,小伙伴们便按敌我分工,有布阵的,有破阵的,有守阵的,有攻阵的,进退分明,动作不乱,有板有眼,煞有介事。恰在这时,他的父亲赵叔文因为送客路过,见到这种情景,甚感惊奇。那客人也由衷地称赞说:“这就是令郎吧?真是个奇才啊!”
赵叔文听了,也有些自豪地说:“看来这孩子果真有点出息,我赵氏家门不愁后继无人了。”
计谋超常人
公元842年前后,壶关一带发生了叛乱,叛军占据关口,烧杀抢掠,大有向内地进发之势。朝廷闻报,急令忠武军出兵讨伐。
忠武军主将接到诏令,不敢怠慢,急忙选兵点将,整军待发。赵闻信,立即身披铁甲,手执钢枪,肩挎弯弓,腰壶插箭,一步跨入父母房中,请求随父一同出征。
母亲见儿子全副武装,已知来意,当下对他说:“你年纪尚小,怎可去和那些如狼似虎的叛军厮杀?再待几年,等你力气长全,武艺学精,为娘自然让你随父出征!”
赵见母亲拦阻,心中着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据理相争道:“国家有难,人皆有责。儿自幼熟读兵法,苦练武功,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报国救民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我这将门之后能临阵脱逃吗?再说,当年父亲随着祖父征战时,不也是我这个年龄吗?”
赵字字千斤,掷地有声,父母为之感动,又想到他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也已经是足智多谋,武功高强,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赵叔文亲率大军,日夜兼程,来到离壶关尚有二三十里的一座山脚下,安营扎寨;然后便派人火速去壶关刺探军情。侦察结果是:唐军守将战死,士卒溃败,除部分逃散外,大都投降了叛军;而叛军此时是兵多将广,连连获胜,士气高昂,他们正在整顿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深入内地,发动更大的骚乱。
听了敌情报告,主将赵叔文急忙召集诸将研究作战方案。讨论中,有的主张全线出击,有的主张夜间偷袭;有的则主张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正面迎敌,另一路抄入敌后,一迎一堵全歼叛军。
众将争论不休,赵叔文也一时未能拍板。可赵此时沉不住气了,插言问道:“先别争论了,当务之急怎么办?”
赵叔文毫不犹豫地说:“传令下去,部队原地安锅造饭,扎寨休息。”
赵未待父亲说完,便接过来说道:“且慢,我认为现在立即出动,方可获胜。”
赵叔文一听,便把话打断,并带有责备的口气说:“胡说,劳师远袭,岂不犯了兵家大忌?”
赵并不害怕,而是心平气和地对父亲解释说:“父亲说的兵家大忌,那是常规,我的意见是要打破这个常规。敌军也以为我们刚刚到,立足未稳,人困马乏,不会出战,因此思想麻痹,放松警戒。而我们偏不休息,乘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岂不一举得胜?兵法不是也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么?”
诸将听了,个个眉开眼笑,刚才的压抑不快,顿时被一扫而光,交口赞道:“好计谋!往往是常人不敢想的计谋,才能出奇制胜;虽说有点冒险,但胜利却常常就在这冒险之中!”
赵叔文笑了。
天黑下来后,遥望叛军营地灯笼火把,一片欢腾。赵叔文父子所率领的一支精兵强将,人衔枚,马包蹄,毫无声息地接近了叛军驻地。突然一声响箭,接着是鼓号声、冲杀声,忠武军刀枪剑戟作响,铺天盖地地杀入了叛军的营内。
叛军将领被弄得晕头转向:“哪来的大军,天上掉下来的么?”
叛军的军营乱了套,有的抓枪,有的摸刀,但是待刀枪摸到手的时候,已是身首异处了。叛军将领不知虚实,落荒而逃。
忠武军紧追不舍,出了壶关,来到太行山,一直追到山顶上的天井关。
不到两个时辰,一场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就结束了。赵家父子受到了皇帝封赏。
赵的名字从此传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