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是事业上披荆斩棘的利剑,是生活上彰显魅力的资本。好口才使女人成为时代的宠儿:在社交场上八面玲珑、光芒四射;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情场上应对自如、巧占先机;在家庭生活中温良贤惠、其乐融融。
1.分清别人的“场面话”
当你需要称赞别人的时候,会夸大别人的优点;当你不忍拒绝别人的时候,会有所保留地应允;当你巧语搪塞别人的时候,会先为对方找个适当的理由。这些话看上去都不够真实,但是它们可以令双方都欣然接受,不会闹出尴尬或者不愉快的场面。凡事都留有余地,为别人,也为自己。因而,场面话便成为了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现象。
玩转场面话是生存所必需的智慧,这不是欺骗,也不是罪恶,而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技巧。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下说出正确的场面话,更要学会分辨别人说的话里,哪些是场面话,哪些是实话。如果将场面话当做实话来听,会令自己陷入自负或失望的境地,到头来仍然一事无成;而如果将实话当成场面话来听,会挫伤说话人的感情,从而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
通常,最常见的场面话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别人的夸赞。比如,称赞你的服饰前卫、漂亮;称赞你的工作出色;称赞你的头脑聪明、会办事;称赞你的男朋友优秀等等。另一种是不会立刻兑现,甚至是根本无法兑现的许诺,诸如“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尽力”、“我再想想办法”之类。
众所周知,场面话不可信。但是想要避免错信场面话,就要有分辨的能力。场面话人人都会说几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明白,尤其是涉世未深的人,尽管处处小心、步步留意,还是难免会在场面话里栽跟头。
按理来说,第一种场面话应该是最容易分辨的。因为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相貌、头脑、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对于那些善意的夸张成分自然就不会认真,不过赚份好心情罢了。然而,我们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多数女人都有过被善意的“谎言”夸晕,而做出错误决定的经历。
某天,你与好友或同事一起逛街,在一家小店相中一款连衣裙。店主自然是使尽浑身解数,定要让你相信这条裙子绝对是为你量身订做的,当然价格也不菲。以你的眼光看来也确实挺不错,但仍然犹豫不决。这时,你一定会询问旁边的朋友。俗话说,“旁观者清”,这位朋友的确对它穿在你身上的效果有些想法。假如真的是特别好,那是皆大欢喜。可万一不太好,你也许就只能收获几句场面话了。因为这条裙子是你特别看好的,如果朋友说“不怎么样”、“没有想象的那样好”,便会影响你的心情。何况,人与人的眼光不同,朋友也不愿因自己的眼光害你错过喜欢的裙子。所以,她通常会用“挺好的”、“挺不错”、“挺漂亮的”来答复你。然后,你就会乐颠颠地把裙子买回家。
夜里,当你在老公或父母面前炫耀这条裙子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一般”、“还凑合”、“也就那么回事”等等。而后你再仔细在镜子前面比一比、照一照、看看材质,或许就不像在店里时那么喜欢了。
小小的虚荣心往往使得女人们对于赞美之词照单全收,很少有人能真正冷静下来,认清别人的话里究竟有几分真实。除非是特别明显的吹捧,否则女人们还是会找不着北。以前,卖东西的店家喜欢称呼“小姐”,而如今,美女、仙女、MM等词汇逐渐流行起来,叫得人心旷神怡。其实,细细想来,这些都不过是场面话而已,盲目地相信是会吃亏的。
如果说在第一种场面话中吃点儿小亏不算什么,那么第二种场面话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处理不当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还会耽误自己的前程。
一位朋友曾向我讲述过她小时候的幼稚经历:春节时,妈妈的朋友悄悄给了她100元压岁钱,并“叮嘱”她千万别告诉妈妈。那时候她的思想特别单纯,竟将这位阿姨的话信以为真,真的没有告诉妈妈。过了几天,她的妈妈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回来之后便问起这件事,还将她训斥了一通。原来,聚会时,那位阿姨在饭桌上向她妈妈提起压岁钱的事,本想讨几句感谢的话,没想到她妈妈却一无所知,只得匆忙应付了几句场面话,弄得十分尴尬。
当时,我朋友还觉得特别委屈、特别伤心,怎么都想不通那位阿姨为什么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在心里默默地想:不就是100元钱嘛,宁可不要也不愿受这样的气。往后她再见到那位阿姨也不愿意打招呼,总是冷着脸。等她渐渐长大了,才明白那时候那位阿姨不过是讲了句场面话而已。
小孩子误将场面话当成真话、实话,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教训,而成年人在工作中若犯下如此错误,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某些人对领导唯命是从,领导安排的每一件工作都尽力完成,从不懈怠,结果在领导眼中却成了死板、教条、不懂变通的人。还有些人将同事的一句“有什么事尽管来问我”当成实话,真的隔三差五便去麻烦别人,最后只能招人厌恶。想要避免这些失误,就要善于琢磨别人的心思。
卓雅是某家公司的经理助理,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特别讨经理喜欢。因工作关系,她常常要与经理一起应付各种饭局。席间,宾客们时常当着经理的面称赞她,经理也表示要好好培养她,逐渐让她接手公司的核心业务。这些话听来固然振奋人心,但卓雅心里明白,不能当真。果然,整整一年下来,那位经理始终没有提起让她学习业务的事。
假如卓雅不懂分辨场面话,误以为经理说的话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承诺,而表现出一副积极努力的样子,随时准备接受领导的培养,那么最终就会令她失望透顶。幸而聪明的卓雅在权衡公司的情况时就已明白,如果经理把自己的业务经验传授给她,无疑等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所以,老谋深算的经理绝不会这么傻,她也就不必有所期待。
分辨场面话需要常识、经验与阅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但只要多思考、多留意、多积累,从场合、内容、利害关系等因素来判断,就不难识别话的真假了。
2.关键时刻要确定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相对柔弱的天性使得女人们进行语言表达时往往会给人留下弱势的印象。因为多数女人性格温柔,关键时刻不够果敢,也不够坚定,很难在对话过程中占据主导或上风,偶尔还会被表面的假象蒙蔽,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有语言学家认为,男性语言体现权利与欲望,而女性语言体现谦恭和附属地位。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场所,男性会激情地谈论某件事,并掌握话语的主动权,而女性则会选择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女人们的话常常不被重视,也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俗话说:“柿子要找软的捏。”某些人正是看到了女人的软肋,才会在交往过程中利用这一点,迫使女人做出让步和妥协。然而有头脑的女人绝不会因此而败在别人的手里,她们懂得坚持自己的底限,也懂得如何反击。在关键时刻,要强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权益。
假如在某种场合下,有朋友怂恿你做一件原本不想做的事,而周围与你相仿的女人都已经被打动,你还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吗?
我朋友的一个熟人曾在保险公司举办的活动中遇到过这类事情。其实,她根本就不需要购买保险产品,同时她也知道保险推销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会吹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但当她收到保险公司的活动邀请时,还是犹豫了。后来,由于推销员是她的一位朋友,而这位朋友又声称这次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全市也不过只有几十人受到邀请,地点又是高级的四星级酒店。她想来想去,觉得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好意,再说能在那么高级的地方吃上一顿饭,也算不虚此行。于是,碍于面子和那点小小的虚荣,她还是接受了朋友的安排。
活动果然十分有排场,场面热烈、宾客满座、好不热闹。经过一番狂轰滥炸,她身边的几个女人就有些飘飘然了。最终,这位女士没能躲过朋友的鼓励与其他人的感召,莫名其妙地签下了几万元的意向单。事后,她当然只有后悔,好在还有挽回的时间和余地,她费了很多麻烦和口舌,才甩掉这个包袱。
也许你会说,这位女士还是有钱,付出几万元眼睛都不眨一下,如果没有钱,任凭别人忽悠也是白搭。好吧,那如果别人并不想在钱上占你的便宜,而是其他方面呢?你敢保证自己还会坚持最初的想法吗?
在某些场合下,你的确会受到蛊惑和感染,你还会不好意思翻脸。但稍微的犹豫也许就会让你陷入被动,失掉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要明白,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做出让步的。当我们遇到触及自身利益和权益的事情时,就要用强硬的态度来应付。明确地告诉对方什么是你不会去做的,或者什么是你想要去做的,让对方知道你不会傻傻地走进别人设下的圈套。比如,你的同事常常将自己不愿做的工作推给你,或者你的上司想要你充当某个错误的替罪羊,如果你不懂得强硬地表达拒绝与心中的不快,就会被人看成是“软柿子”。
有时候,强硬地表达观点与态度还会使周围的人更加了解你的原则和为人,当别人知晓了你的承受限度,就会采用正确而公正的方式对待你。将别人的歪心思扼杀在萌芽里,既保护了自己,又不会在关键时刻令场面尴尬,何乐而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人之常情。适当的强硬不仅不会给人留下坏印象,还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当然,强硬并不意味着要剑拔弩张,脸红脖子粗的强硬多少显得有些愚笨,笑里藏刀、话中有话才能强硬得恰到好处,又不会破坏氛围,伤害别人。
淘岚是某家公司的部门主管,平日里为了部门利益,少不得要与其他部门的主管打太极。某次,别的部门想要挖走她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对于她这个原本人数就不够的部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她根本不可能同意。而对方也料到她的想法,于是通过关系找来人事部门的领导做工作。淘岚很聪明,她知道这类调动不是必需的,基本要看各方的意愿决定,对手不愿与自己直接交锋,而是借用别人的手,就是没有底气的表现。但她还不能直接拒绝,怎么也要给这位人事部的领导一个面子。第二天,她私下对这位领导说,自己的部门实在很忙,如果失去了一员大将,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日常工作,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那边的主管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通过招聘等其他手段解决,如果实在想要挖她的人,还可以向公司领导汇报。现在根本不必人事部出面,否则白白辛苦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何必呢。
这位领导看淘岚态度友善,又“处处为自己着想”,同时也带着不会妥协的口气,就索性顺水推舟,下了这个台阶,再也不管了。那位幕后主管也很知趣,从此再也没有提及挖人的事情。
可见,强硬也有强硬的门道。我们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决心与意愿传达给对方,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要做得太直接、太过火。不然,闹得各方都不愉快,往后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聪明的女人既不会让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别人难堪。遇事多给自己一点儿思考的时间和斩钉截铁的勇气,该拒绝的时候拒绝,该声明的时候声明,不要给别人误解或伤害你的机会。
3.适时地保持沉默
说起“沉默”二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掷地有声的4个字——沉默是金。简简单单的4个字传承了很多年,也被人们议论了很多年。关于这种说法,有的人同意,也有的人不同意。但真正懂得这4个字的人却不会用“同意”或“不同意”来表达对它的看法,因为它的玄机远不只是表面的意思那样简单。换句话说,沉默究竟是金还是铁,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有的时候沉默的确是金,而有的时候沉默则一文不值。
天性沉默寡言的人大都性格内向、沉闷,可能还有点儿自卑。这类人不管遇到什么事、什么人,都极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人摸不透、想不通,也就不怎么讨周围人喜欢。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生活平庸,朋友也不多。可见,这样的人与成功之间的距离只能越来越远。因而,许多后来人便提倡放弃“沉默是金”的老观念,拼命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提升口才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但假如只重视说话的能力,却忽略了沉默的作用,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为何很多人养成了夸夸其谈的毛病,不看说话的场合与时间,不去想究竟该不该说,而只是不停地说话,好像生怕别人将自己当做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还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随时随地表达出来,结果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敬,反而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懂得沉默也是会说话的表现之一。在该沉默的时候沉默,不仅不会给人留下沉闷的印象,还能彰显说话者过人的智慧。
女人相较男人来说,情感更为丰富、细腻,感慨比较多,牢骚比较多,就显得喜欢说话。“长舌妇”这个词儿就形象地展现了女人在说话方面的缺点。尽管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男人,但为何当初用“妇”而没用“夫”,显然是因为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女人更喜欢到处扯闲话、搬弄是非。
而如今,女人们的素养已经越来越高,也渐渐摒弃了“长舌妇”的陋习。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
在情绪激动、欠缺思考的时候,不要说出既伤害别人,又令自己难堪的话。生闷气不是个好办法,但生气的时候只顾用说话来发泄,更不是个好办法。心情起伏难平的时候,说话也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愤怒的人只能说出一些狠话、气话、绝话,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半点儿帮助,还会把自己和对方都推到风口浪尖上。情人间的吵架便是很好的例子,两个气昏了头的人彼此不依不饶地互相攻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而此时,只要有一个人适当地保持沉默,战火便会缓和。等两个人都经过思考再交流,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就算是对方犯下了错误,你也不要急于进攻。事实胜于雄辩,沉默也是如此。
在时机未到时,不要抢了关键人物的话。喜欢说话的女人常常是喜欢抢话说的,这在朋友之间也许算不得什么,可要是在领导面前,就要时刻小心。假如你说了不该说的话,回答了不该回答的问题,甚至是抢了领导想说的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比如,你与你的直属上级和大领导在一起的时候,大领导提出的工作方面的问题一定要由你的直属上级来回答。如果需要你来回答,你的上级自然会将话题转交给你,不然你就在一旁保持沉默好了。即使他们在话中提到你,你也只需保持微笑。切不可随意插话,或者与你的上级抢话,否则只会给领导留下不知轻重的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