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五元液是溶于水中的“石头”,在地球上存在数量巨大而普遍,科学竟然不认识他的面目。给出“五元液”定义。五元液是细胞生命的重要特征,也即生命世界的重要基础。五元液是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介导者,我们的健康必须求助五元液。让我们像“烧香拜佛”那样崇拜五元液吧!
生命世界从本质上看,只是细胞生命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生命世界只有细胞生命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活”的本质。我们所认为的其他生命形式,都是由细胞生命形式派生出来的组合形式。因此,生命科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掌握细胞生命的规律,也就是掌握细胞层面的“体”与“境”相互作用规律。虽然现在有《细胞生物学》,还有更深微的《分子生物学》,然而,这些学科都偏重关注“体”方面的结构问题,而对与“境”方面的相互作用问题,被我们所忽略。因此,我们总会看到,细胞如何如何,染色体如何如何,基因组如何如何……
第一生命法则指出:生命是体与境相互作用的体系。那么,细胞生命体系是怎么构成的呢?细胞境具有什么普遍特征呢?
细胞体与细胞境相互作用的体系是细胞生命,细胞境的重要特征是“五元液”。主细胞体系的变化包含了整个生命世界的变化。
这一叙述是第三生命法则。也可以称为细胞生命法则,还可以称为生命革命法则。这个法则回答了①什么是细胞生命;②细胞生命的唯一性;③细胞境的重要特征;④主细胞体内外反映着全部生命的变化。
不管我们对“五元液”是什么态度,认识与不认识,承认与不承认,“五元液”这一客观事实摆在那。没有“五元液”细胞生命不存在,人的生命不存在,整个生命世界都不存在。这就是生命世界的真实。
西方科学走到今天,对生命的认识仍未走上正轨道。尽管我们在《细胞生物学》中的提法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是,这种提法的基点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在这里存在“单位”和“形式”的概念问题。“生命活动”有多少“单位”和“生命活动”有多少“形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人类心悦诚服地“以细胞为中心”看待各种生物时,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才算进入正轨道。改变中心,是生命科学上的重大革命。
可能有人不同意“以人类为中心”和“以细胞为中心”的提法。在生命世界,是什么在起主导作用?人类?细胞?基因组?我们的生命观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看生命,从这个角度向内部看去,看到细胞,看到微观,看到基因组,再往里看,就看到了“基因”上,这是片面的生命观。只有“以细胞为中心”向外看,才能理解生命境的重要作用。生命是由生命境主导而精彩,在各层次生命境中,细胞生命境是生命的基础,这个基础与“五元液”紧密相关。因此,承认“五元液”是正确理解生命的分水岭。
什么是“五元液”? 在天然水中有八大离子:其中的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是带正电荷的离子。另外的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重碳酸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是带负电荷的离子。我们把水中含Na+、K+、Ca2+、Mg2+、Cl-五种最浓的单质离子的水溶液称为五元液。这样,海水、血液、细胞外液及植物细胞的液泡等都是“五元液”。
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都是海洋,海水的数量巨大;多细胞动物体内都有血液及细胞外液;植物细胞内有着很大的液泡……,这么大量、这么普遍、这么有共性的五种离子水溶液,让其独自享誉“五元液”这一名称是当之无愧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它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人体健康与五元液密切相关。
五元液是怎样形成的?地壳是由各种岩石或矿石组成的,统称为矿物,俗称石头。从这些石头中已经发现约有90种自然元素,它们数量不等,分布不均匀。液态水是极性分子,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可以溶解各种石头,只是有些易溶,有些难溶,有些溶的多,有些溶的少。地面溶有各种矿物的水不断地流向大海,海水又不断地蒸发被浓缩,这种往复循环使海水中溶有各种元素。海洋就成为陆地水侵蚀物搬运过程中的主要库存站,其中以离子形式组成海水的盐分,成分异常复杂。如果把单质离子按含量排一下顺序,前五种有Cl-、Na+、Mg2+、Ca2+、K+,这样就形成了“五元液”。这么说来,五元液的本质就是溶于水中的“石头”。
读者: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独创“生命境”和“五元液”这两个词?要知道,你这是在让千百万人接受你提出的新概念呀!有这个必要吗?人们会接受吗?
教授:“生命境”是生命的另一半。生物进化,生物遗传,生物发育,以及我们的健康与疾病都是由生命境主导而发生的。这本书的书名是“生命谁作主”,给出的回答是“生命境作主”!如此重要,难道不值得接受“生命境”这个概念吗?
再说“五元液”,那是细胞的专用“生命境”。没有“五元液”生命不可能起源,细胞生命就不存在。更重要的是没有“五元液”就不可能有人的思维,因为神经细胞必须在“五元液”中才能正常工作。人要是没有思维,那就没思想、没精神、没灵魂……还能牛得起来吗?更现实一点,“五元液”出问题你就会患各种常见病。人们天天祝愿健康,健康不离嘴,然而却不了解“五元液”与健康的血肉关系,硬撑着自尊而使健康陷入误区,你不觉得这样损失很大吗?这样看,不接受“五元液”概念很不划算哦!
读者:你说“生命境”重要,科学怎么看不见呢?你说“五元液”存在广泛数量巨大,还那么重要,科学怎么也看不见呢?
教授:你问得好!还有一样东西,心脑血管疾病病因科学也看不见。是啊,看不见这三样东西不符合逻辑。生命的重要另一半“生命境”我们看不见;簇拥着我们活着的“五元液”我们看不见;让我们“得病扔钱丧命”的原因我们也看不见。如果说数量少看不见,个头小看不见,作用弱看不见,也好理解,不是这样啊!说明人的思维有缺陷,说明科学的大脑进水了。不改正错误怎么得了?
读者:你说细胞与五元液不可分,细胞分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外面有细胞的外液、组织液、血液等,可以证明有五元液成分。原核细胞的细菌如何证明有五元液存在?
教授: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般有细胞壁,有的外面还有荚膜和粘液层。在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有个空隙叫周质空间,里面有五元液成分。
读者:周质空间很狭窄,只有十几纳米,存在着多种蛋白,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不好证明。
教授:好办!还可以把细菌在550度的高温下烧成灰,让细胞中所含矿物质元素转化成氧化物,叫“灰分物质”,其中必有磷、钾、镁、钙、硫、钠、铁等氧化物元素,氯元素肯定被烧飞了。这样间接证明有五元液成分。
读者:在整个生命世界大背景下,如何看“五元液”?
教授:五元液是最基础、最平凡、最伟大、最神奇的生命境。人类若真能理解到这种程度,那将会对认识生命和促进健康产生质的飞越。换个说法再强调一下,若真能深刻理解五元液,那将会开辟人类发展的新纪元。这样说很多人理解不了。
朋友:哇塞!你的说法真牛!这是我说你牛,若是别人说,准会说你吹牛!
教授:人类看生命的习惯是,重有机,轻无机,只习惯从前人传授的视角看问题。换个角度,别带偏见,从新审视生命世界。当无机成为生命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这样,生命观将发生转变。你知道生命观发生转变将是怎样的变化吗?生命、遗传、进化、发育等等的概念都要从新思考。接近客观的视角也是接近真理的视角。用传统视角看,肯定会说吹牛!若用客观新视角看,肯定会说真牛!
五元液是生命主人——细胞,所具有的生命境,是最基础的生命境。五元液在地球上普遍存在,当然平凡;五元液是生命与非生命中间的介导者,所以说最伟大;单细胞也好,多细胞也好,一旦把五元液包裹起来,就变成了精品五元液,血液就是精品中的名牌,你说是不是很神奇?
今天人们正苦苦寻找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眼睛都紧盯着有机部分,当把眼球转向无机部分时,哇塞!原来——“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怎么样?你看人类健康发生质的飞越,生命观更新,算不算开辟新纪元。
朋友:你说“五元液是生命与非生命中间的介导者,所以说最伟大”,这样说站的住脚吗?
教授:这个世界上,先有无机及有机小分子,然后才有有机大分子,你不反对吧?现如今,无机变有机,有机变无机,总在变,你不反对吧?我这样说是想告诉你,要把有机和无机平等看待,千万别带偏见。接着,这个世界可以看成有两大类东西,一类是无生命的东西,一类是有生命的东西。我们不理解无生命的东西怎么会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我们所不理解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在你我周围发生着。我们吃进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死东西,可是到我们身体后变成了活东西。死东西变活东西这中间靠的是五元液。五元液是无生命变有生命的起源介导者,也是现如今把无生命变成有生命的介导者。五元液在生命中重要到这种程度,不是我们认可不认可他的问题,而是要重视他和敬拜他的问题。五元液存在着,作用着。要我说,别整天烧香拜佛啦,都“拜五元液”吧,保准给你带来好运!信不信由你,试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