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一般分为三级。一是针对健康人群的基础预防;二是针对有了冠心病危险因素人群的一级预防;三是针对得了冠心病病人的二级预防。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预防,早期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等。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在没发病的时候去防病,对多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静息生活方式,在这些源头上做综合控制,也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下游”转到“上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干预血糖、干预血脂、干预血压。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饮食与戒烟限酒、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情绪、控制激动和急躁情绪、消除紧张感、科学地处理日常事务。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对患有冠心病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如高血脂合并冠心病,首先应是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脂,即一级预防的措施,然后才是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的具体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包括:①发作时的治疗:充分的休息。较重的发作时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同时可考虑用镇静剂,一般可在家中进行,首次发病可门诊进行。②缓解期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宜过饱,禁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适当进行运动。在初次发作或发作次数增加、症状加重或卧位型、变异型、梗塞后心绞痛以及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疑为心梗的病人,应休息一段时间。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作用持久的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
二级预防的A、B、C、D、E5条防线,即A(服用阿斯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服用β——受体阻断剂和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和戒烟)、D(控制糖尿病和合理饮食)、E(适量运动和接受教育)。每项有两个内容,每一位病人都要逐条逐项去做,并持之以恒。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重病抢救,其中包括康复治疗,预防或延缓冠心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病人的死亡。冠心病病人如果不注意保健很容易并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目前有相当多的人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忽略心肌梗死的紧急信号—胸痛。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病人往往因不愿意叫亲属而等天亮,失去抢救机会。二是身体一直较好或没有胸痛的病人突发胸痛时,误以为是胃痛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把命挺没了。三是心肌梗死发生在白天时,病人也去了一些小的诊所或基层医疗单位顾虑转诊有危险未将其转到有条件的大医院,使宝贵的“时间窗”终于关闭。因此有胸痛要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要尽快拨打120呼叫急救系统,去条件好的大医院进行救治。另外,慢性心衰是患心肌梗死10年至15年后的一个常见“归宿”,因为慢性心衰预后差,花费巨大,已成为全球最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对慢性心衰有很多新的方法,慢性心衰的用药需逐步调整剂量。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除二级预防中谈到的强化治疗外,需采取抗凝、溶栓疗法。肝素及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对稳定心绞痛有肯定的疗效,有预防心肌梗死或再梗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