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瑜终于脚打后脑勺一般,磕磕绊绊的把各种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土高炉架设得也象那么回事了。
这时第一车铁矿石和煤炭终于拉回来了。
田瑜学的是计算机,他对冶金完全是门外汉,只是凭着自己在网上找的那些资料胡乱琢磨。
关于土高炉上的一些问题,他曾经请教过公司里的冶金博士,结果人家博士十分怪异的瞅瞅他,啥也没说,扔给他一大摞教材,让他先把基础的东西看完再说。
捧着厚厚的一堆课本,田瑜欲哭无泪,这么多书,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啊。
对于田瑜的这种******思想,博士给予了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你不学金属结晶构造,不学液相固相原理,不学金属化合物,不学造渣,不学热交换,不学液态金属紊流,不学材料学,一步就想登天啊。
面对自己请来的这位严谨的科研主义者,田瑜十分没脾气,蔫蔫的跑回自己的小窝,继续按照宅男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顿囫囵吞枣之后,田瑜自认为自己搞清楚了,搞明白了,不就是个土高炉嘛,******的农民都能弄,凭啥俺一个大学生弄不了。
田瑜风风火火的上马了土高炉项目,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十分幸运的碰到了,高品位的低硫低磷赤铁矿,并且他那煤矿的品质也相当不错。
他就是胡乱的弄了点耐火砖、坩埚回来,其实耐火砖、坩埚和矿石品味是需要一一对应的,是有酸碱度之分的。
幸亏他的运气不错,蒙着这么胡搞,居然走了错误路线,反而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炼铁、炼钢高炉运行得都不错,十分争气的给他放出了一锅钢水,看到这些钢水,居然这么简单的就可以直接炼出来,周围的铁匠都看傻眼了。
田瑜在这些铁匠心目中的地位由领主,直线上升为匠神。
钢搞出来了,田瑜彻底的松了一口气,以后需要自己亲自搬运的事会越来越少。打好这个基础,后面的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路虽然修完了,但是水泥窑一刻也没停,仍然加班加点的全负荷运转,甚至连土高炉都一直不熄火,持续的投料生产。
田瑜把领地里需要的各种铁器全部补齐。然后弄来一台小型的热轧机,把其余的钢产量全部变成了带肋钢筋。
田瑜在谋划一个庞大的计划,一个庞大的项目--他要建城!
田瑜给自己规划的这个城市庞大无比,他打算按照唐长安的布局,给自己在这里copy出一个长安城来。
这座城市将是一个10公里长宽的正方形,按照唐长安的资料介绍,这个城市将可以容纳100万人,整体面积比清朝的北京城还要大。
这个城市将完全通过人工劳动建设起来,南京城的城墙用了20年建成,并且那是砖包土。
这个长安城的城墙田瑜打算完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可能施工会简单一些,但是想想其他古城墙的建造周期,田瑜觉得他这个也少不到哪去。
如果想加快建设,必然需要更多的,更大量的劳工。
这是个长远的规划,不能急于一时,田瑜决定,现在先攒着点材料,慢慢开始施工。
岛上的第一季粮食已经收获了,产量比田瑜预期的要低很多,毕竟这些奴隶的水平实在是不咋地。
即使这实在不咋地的产量,也让领地的奴隶们轰动一时,从来没想到过,居然能收这么多粮食。田瑜听到了,也不好给他们泼冷水,只好暗暗的撇撇嘴,擦,亩产才200公斤不到,也好意思高兴?
领地的捕鲸船已经开始掌握到捕鲸的技巧,零星的有收获进来。当十几吨重的鲸鱼被拖回港口的时候,整个领地的人都涌到码头上来围观。
他们从来没想到过,居然还会有这么大的鱼,这鱼的后背居然比两个人加起来还高,那要是吃人,还不得一口就吞没影了?怕是不吃上几十个人,都不够饱的。
这条鲸鱼的肉,当晚给全领地加餐,听说是那大鱼的肉,奴隶们兴奋异常,这次可是长见识了,居然可以吃到这么大的鱼的肉。
自打跟了这个领主以后,总能碰到各种新鲜事,浇上水就能变成石头的水泥,产量那么高的粮食,还有不用人弄自己会动弹的机器,那高高的呼呼冒火的高炉,每次出的铁比100个铁匠打的铁还多。
这些新奇的事物,让这些奴隶心里活泛了,感觉带劲了,对自己未来的日子也多了些企盼。
现在士兵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训练,然后开挖城墙的地基,晚上就是固定的语言学习。
小孩子们仍然是每天不断的学些,他们的学习进度比较快,维尔语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可能再过三、四个月,语言学习上,基本就可以结业了。
现在商船队已经扩张到200多艘双桅帆船,造船厂被田瑜喊停,200吨级的小船造点就可以了,用作小型河流的内河航运,或者捕鲸船就行,要不了太多。海船关键还是要发展大吨位的飞剪船--运量大,速度快。
现在造船厂已经在铺设第一条飞剪船的龙骨,这艘帆船完全是按照风帆时代著名的飞剪船”短衬衫”号copy过来的。
全船长85·4米,前部斜桅长19·2米,船体长64·8米,宽11米,型深6·7米,共3桅,主桅高度46·3米,排水量2100吨,自重923吨,满载重量2747吨,所需水手19-28名,帆面积3000平方米。
这个船造几艘,先练练手,随后田瑜打算直接一次到位,造风帆时代的顶级快帆船,3400吨级的”大共和号”。
飞剪船就是速度快,这种船已经达到了对风力运用的极致,是风帆时代的巅峰之作。估计跑大陆的话,2500公里海程,10天左右就可以打一个来回。
现在的这些商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的从大陆购买奴隶、粮食、战马、牛。至于贩卖的商品,田瑜给他们准备的是玻璃镜子。这种东西,还是很能搂一大笔钱的,体积小价值大。
随着商船川流不息的运输,平均每天总有8、9艘帆船靠港,以平均一天1000人的速度,不断的向领地输入奴隶和其他各种物资。
田瑜的维尔语教师实在是再没得可挖掘了,后面再进来的这些奴隶,干脆只进行纳克语培训,反正也能交流。
至于汉语,田瑜现在舍不得让那帮孩子们浪费时间,他需要这些孩子尽快的成长起来,而不是浪费在传授上,再说其他奴隶学了汉语也没啥用处。
田瑜初步决定了他的统治体系中语言的层级划分,核心层,就是这帮小孩子,他们以后将成为他核心的统治力量,这些人要3个语言都会。再然后就是基干层,就是最初的那3万多奴隶,他们需要会维尔语和纳克语。最后,所有领地的人都要会纳克语,作为最基本的通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