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点了点头,问道:“各诸侯中,孙坚是个人才,不知道可不可以招降他?”
李儒献上一计,董卓听后言:“可以试一试。”说罢把李傕叫了进来。
孙坚正在自己的营帐休息,这时候有人来报道:“报告将军,关上有一人骑马来到营帐说要见将军。”
孙坚心想:这时候谁要见我?于是答道:“让他进来吧!”
这时候进来一人,孙坚一下就认出来,是董卓麾下大将李傕,心里更加疑惑。问道:“你来我军营中有何事?难道不知道我们现在是对人吗?”
李傕拜道:“丞相要我像你来结亲的,丞相很是敬佩将军,想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将军的儿子。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孙坚大怒道:“董卓大逆不道,挟持皇上,把持朝政,我恨不得诛其九族,怎么会与他结亲,我现在不杀你,你回去告诉董卓,让他赶快投降,不然让他粉身碎骨。”
李傕回到虎牢关,添油加醋的向董卓说孙坚如何如何辱骂丞相,董卓听后大怒道:“岂有此理。”但自己也知道吕布刚败,士气低落。
李儒上前说道:“丞相,现在关东诸侯士气正盛,我们不如迁都长安避其锋芒。”董卓看了李儒一眼说道:“军师,你说下缘由。”李儒答道:“近日街市童谣这么唱的,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属下是这么想的‘西头一个汉‘是说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是说光武旺于东都洛阳,近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安可无虑。”董卓想了想:“对啊,嗯好,就这么办.”
于是董卓带着吕布连夜赶回洛阳,与朝中的大臣商议道:“大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哀。我以为大汉兴盛的气运在长安,我打算上奏皇上迁都长安,诸位准备准备迁都长安。”
众大臣听到董卓说要迁都长安,议论纷纷、
这时候司徒杨彪上前说道:“关中残破零落,现在无缘无故就迁都,放弃皇陵,恐怕会使百姓惊动,天下震动很容易,安定下来就很难了。希望丞相明察。”
董卓大怒道:“你敢阻拦国家大计?”
这时候太尉黄琬上前说道:“杨司徒所言甚是。王莽篡拟,更使帝时引发赤眉之乱,长安被焚烧,已经全是瓦砾,百姓大部分已经迁徒他处。现在放弃洛阳皇宫而迁往长安我觉得不合适,望丞相明鉴。”
“慎之再慎,我董卓有什么不慎重了?那长安有函谷关之险、陇山之佑,建宫用的木材砖瓦,唾手可得,半月之内,就可再造一座皇宫。哈哈……至于长安百姓多流失,这个却是好办,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以充之!”
“那洛阳城中百姓,又能够如何处之?”司徒荀爽问道。
董卓不屑的道:“贱如草芥,爱死爱活,我董卓为百年大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随他们去,随他们去!”
“既然太师的迁都大计已定,请问,何日起行啊?”司徒王允问道。
“哈哈,此才是你们大臣该问之话!某家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明日午时,便引军迁都往长安!”
“如此之举,乃是祸国矣!我周毖素闻你王允乃大忠之人,颇有贤名,不想与这董贼也是一丘之貉,竖子误国矣!”尚书周毖愤然出列,以手点指董卓、王允大骂道。
“匹夫敢尔!”董卓闻言大怒,抽腰中剑,当面击去。那周毖乃一文士,如何当得?只一剑,就被董卓砍杀,“莫非我董卓的剑不利乎?这贼子定是私通袁绍,阻我大计,图谋不轨!众位,谁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某在这听着呢,说啊!”
董卓挺剑怒视百官,厉声喝道。
百官无不战栗,哪还敢再说旁言,懦懦的附合,“全依太师所言,臣等遵命。”
“哈哈……”董卓好生的得意,哈哈大笑,“来人,伺候天子起驾,迁都长安!”
董卓西迁长安,听李儒之策,尽烧洛阳各处,数百年汉都被焚为灰烬。携尽富庶人家,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