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妻子的男老人也会产生性角色退场的伤感,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如丧失丈夫的女老人。因为日常生活起居,女性(妻子)关心照料多,家庭生活中更不可缺,所以独居男老人的死亡率比配偶健在的同龄男子高达40%。妻子的谢世更可能使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破裂,少了依归的所在,身心无所寄寓,哀伤无以复加。
(3)再婚与性痛苦:我国个别地方已经开始改变对老年人婚姻需求漠然置之的传统观念,关心他们的婚姻与性权力。1987年上海市举办“首届老年保健座谈会与性研讨会”。会议报告中谈到:“老人丧偶者如欲再婚,要遭到儿女和社会的非难。性痛苦使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难以忍受,又无处诉说和治疗。他们(她们)因此对性行为产生恐惧、厌恶,甚至设法逃脱,使再婚夫妻间产生分歧,老年离异者日益增多”。这次会议列举了大量事实,对老年人性活动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健康效益做了研讨,指出:“男女性激素的分泌量与实际性行为之间没有相关性,大脑的功能、精神因素在人类的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性欲是人的本性,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性欲性功能可以持续到死亡”。生理学家认为,“人活到百岁仍有性功能”。老年人长期的性痛苦开始唤醒社会的责任,但是距离他们需求的满足还相当遥远。
(4)性衰退的应对与矫治:犹如面对心身的衰老,积极的态度是采取防患与矫治措施。应当看到,抵御性衰老与抗衰老是同一性质,两者相得益彰。
应当认识到,性生活与性反应减少得太多,或较长时间停止性活动,会出现废用性的性衰退,丧失性能力。老人应预防废用性性衰退,每个月至少保持一两次完全的性生活。从保健的角度看也是做一两次“身心体操”,很有意义。针对阴道干涩,可以局部使用雌激素膏糊剂。由于性唤起慢,总体上性功能有所减退。老年人取得美满的性生活有个摸索过程,应当双方多作交流沟通,只要协调一致,都能取得满意成效。
针对老年人性无趣、性功能低下,主要矫治手段是从性观念与社会心理上寻找消除陈腐陋见,破除性生活“可耻”、“讨厌”的错误想法。如果性观念上能端正认识与态度,仍然提不起兴趣,功能欠佳,可考虑用溴麦角环肽。
女性还可用雌激素,如尼尔雌醇,每月服1片(5毫克),连服三个月。也可去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女教授的开明
张教授今年已经60岁了,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老伴70岁时已去世,女儿女婿也不在身边,退休后仍接受一些讲学任务,但工作无压力,生活有保障,身体也不错,独身太寂寞。后来她认识了余先生,年龄也是60岁,刚刚过他退休年龄,正在家里等待返聘。工作突然轻松了许多,于是老年人每天清晨进行晨练,就这样互相认识了。余先生很主动,想有些身体上的接触,张教授也就半推半就,就那么自然就好上了。余先生提出来要跟张结婚,因为他也是单身,住在一起互相能有个照顾。但是张教授非常有顾虑,推托说和女儿商量后再说。女儿建议可以住在一起,结婚证那张纸并不重要,只要真心互相帮助,生活上有个伴就好了。于是,张和余先生商量,余先生也很通情达理,就同意了,也没有坚持办结婚手续。于是两位就很自然地住在一起了,张教授家里的条件好,于是两位老人就住在张教授家里了。
两位都是60岁以上的人了,传统观念比较浓重,不明不白住在一起,总还是有点顾虑,虽然进进出出也很自然,但内心总是有那么一点不自然。不知如何才能让他们都能充分放松,自由自在地享受晚年生活,享受爱情生活?
老人丧偶、独居者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老人,因为女性比男性平均多活5~7年,加上中国人的婚龄习惯是男大女2岁,平均女人要多活7~9岁,即最后要独居7~9年。正因为人的性可以持续到老年,所以我们总是提倡黄昏恋,一辈子享受人类爱情。现实中老年再婚效果不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受家庭、亲人,尤其是子女的牵制多,婚后矛盾多,尤其是经济、房产继承方面的矛盾常常比较突出,常使老人的生活不得安宁。很多老人不愿意结婚,迫于传统文化的压力,只能选择独身。
在张扬个性,崇尚人权,大力提倡新的婚姻文化的现时代,老人们的婚姻生活更应该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应支持老人们敢于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在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允许的情况下,追求自己享受爱情的权利,一辈子享受生活,享尽天伦。
科学面对更年期综合征
徐先生的老伴今年50岁,月经从不规则,现在已经停止,脾气不好,平静的时候少,喜怒无常,易烦神,睡眠差,自觉身体情况不佳,对性生活也无兴趣,看过医生,说是更年期综合征,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她。
更年期综合征是对仅仅发生于更年期,伴随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的衰退和老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碍的一种统称。
更年期综合征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神经衰弱,症状表现以抑郁焦虑为主。
1.临床表现
少量躯体症状与大量精神症状混杂一起。
(1)躯体症状:女性因卵巢衰老致雌激素浓度低下而出现头、颈、胸部皮肤潮红,出汗较多见;其他还可有心悸,全身瘙痒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2)精神症状:
①睡眠障碍:主要是失眠、早醒,常因失眠的烦恼而引致头痛头昏。
②情绪障碍:最为普遍,主要是忧郁、喜怒无常、激怒、紧张、烦躁、坐立不安等等。
③人格障碍:多疑,不相信别人或对别人有敌意,自我责备等。
④生活能力下降:由于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好,生活规律被破坏,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自理也发生困难。
(3)性功能衰退:性感受贫乏,视性生活为多余,但有个别患者会出现性欲亢进。
更年期综合征若严重发作,特别是伴有难以理喻的猜疑,呈偏执状态,无端怀疑自己被迫害而有妄想存在,无法正常生活时,便可能演变成更年期精神病。
2.男女差异
(1)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较多:据统计,更年期妇女中75%~85%或多或少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但症状严重而就医者仅占15%左右。
(2)更年期综合征并非到更年期必然忧患,不少女性直至过了更年期也不曾有过症状,只是更年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总体存在。包括男性,在更年期也有身心变化。适应此变化者无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不太适应者症状轻微;很不适应者症状明显或严重。
男性到更年期也比较普遍存在机能减退,欲求减弱,有些人还伴有精神紧张、头痛、眩晕、易疲劳、情绪不稳、注意力分散、孤独、失眠等症状。
如何面对更年期综合征,宜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调更年期的情感互助人们相信,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在更年期身心障碍形成过程中有综合影响。许多人常常将更年期看做是妇女生活中的扰乱或灾难性的时期。这种消极的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可以消极地影响妇女对这段时期发生的身体变化的认识与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或情绪与行为变化。同是面临着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挑战,许多更年期妇女不发生综合征,这说明人格因素、个人早年的生活经历、心理发展、应对能力和婚姻家庭关系以及自我观念和信念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致病原因分析,了解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相应方法,除了可使用相关的诸如性激素等药物治疗外,主要就是亲人朋友的心理支持,以及社会文化、家庭氛围的综合影响。
更年期夫妻可共同学习一些有关更年期的知识,确信更年期只是个体生命进程中的一个时期,是一个生理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是不会发生所谓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的,年龄接近更年期,甚至月经停了,也不一定有什么不适或痛苦。不要去接受负面的暗示而人为加重自己的更年期不适应症状。
相互鼓励,消除对更年期的误解。事实上,即便是绝经,也只是体内生理的调整,虽会有些不适,也无需大惊小怪,多数人仅有轻微症状,少数人症状稍重一些,也总是会过去的,是不会纠缠不休的。绝经后,女性会进入一个生理心理状态相对平衡期,因此,应以平静和愉快的心情迎接更年期的到来。
提高更年期的生活质量,夫妻除大胆追求性爱的同时,更应追求情爱,不断深化爱情。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年长的夫妻爱情更侧重于感情的深化。夫妻相依相伴、同舟共济、饱经磨难、共品幸福,使得爱情永恒,家庭和美,亲人挚爱,共享天伦之乐。
夫妻双方进入更年期,要更多去体验对方的情绪或心境,更多一些接纳,更多一些理解,给对方更多一些关爱,让到更年期的夫妻感情融融,和睦相处,难舍难分,这是人们的期望。
但事实上,因为更年期,会使夫妻双方都变得更加敏感,脾气更加暴烈,观念更加固执,容易争吵,容易怄气,要艺术化地去处理好相互的关系,尽快恢复平静,相亲相爱。一般要做好男方的工作,因为男性更年期不适症状大多不明显,要求男方更多一点宽容,更多一些关爱,对妻子更多一点支持和鼓励,男方多受一点委屈,更多一些付出,对妻子就是莫大的帮助。
二是更年期的性指导
更年期性危机是指“更年期特有的性意念及性心理冲突”,更年期的性危机与青春期的大量性心理问题恰成对照,同样是难以排解的性问题。青春期的困境是从两性无密切的肉体交往到有交往,更年期则是从两性有密切的肉体交往转向逐渐减少肉体交往,于是出现另一类型的性压抑。
更年期性危机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下几种。
(1)性压抑:表现为心神不宁,健康受损。
(2)性欲增强:更年期性激素浓度日见降低,尤其是女性,卵巢可以萎缩至丧失雌激素分泌功能,但性需求非但不减反而增加。有的60岁以上男子,每夜要过1~2次性生活,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年轻时代。
(3)更年期性危机,仍有性欲:但略微比以往有所降低,这是生物、社会属性协调共处的产物,是性健康者认可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