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长女性的角色要求,中国人早有明确的规定:贤妻良母,能做贤妻的女人才能做良母,不能做贤妻的女人,也只能做不良之母;先要做贤妻,后做良母,不可以先做良母,后做贤妻;贤妻良母不可分割,一旦分割,既不是贤妻,也非良母。这就是说,在有了孩子以后给夫、给子的爱要均等,母爱不可无,妻爱更不能少,妻子可以通过对丈夫的爱转换成对等的父爱,再给予孩子,孩子得到的爱就更科学,更有利。
只给孩子爱,不给丈夫爱;不给孩子爱或者放肆地付给孩子爱,均为不良母亲,也谓不良女性。愿所有的女人都成为贤妻良母,实乃孩子们之大幸,丈夫们之大幸,乃国家之大幸也。
孩子的争夺战是家庭大隐患
雯是妻子,是女人,做了母亲,特别在乎孩子,孩子是她所生,是她身上的肉。母爱无私、博大,很自然要与孩子走得近,孩子明显偏向雯,而与父亲的接触少,孩子在雯面前明显表达对妈的好感,而常常赞同妈的意见,说他爸爸的某些缺点。雯逐渐感觉到,女儿不喜欢她父亲,不愿接近她父亲,雯也常为此而得意。雯在婚后也常感到,自己不如丈夫,而丈夫对自己的重视和疼爱的程度也不够,因此潜意识中,雯在努力争取女儿,而让丈夫感觉在家没他的市场。但另一方面,雯又觉得应该让女儿多接近父亲,从小就与男性相处,有更多了解、观察男人的机会,还要从小培养女儿一定的恋父情感,这对她将来的婚姻生活有良好的帮助。但雯心理上却总与丈夫争宠孩子,似乎是一种潜在的动力,不知怎么做更好?
争宠于孩子,让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尤其是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一方与另一方明争暗斗,都想把孩子拉在自己这一边。做母亲的更是有这种倾向,也更有这种优势。通常他或她拉拢孩子有以下几种手法。
1.给孩子好处
有奶便是娘,心理学上也有这一原理,得到好处,得到支持,得到帮助,得到称赞,受益方很自然就会倾向于施予方。妈妈有奶水,有怀抱,使孩子从小就得到安全,被爱护,得到各种需求包括营养的、关爱的、安全的等等的满足。之后还有妈妈在生活上的特别关注,购物的慷慨,用钱的大方等等。
孩子能深切体会到自己是妈妈身上的肉。对妈妈来说,孩子的身体比妈妈自己的身体还重要。母子自然亲近,从而结成牢固的母子同盟。
2.对孩子放肆地付出爱
父母为了争夺孩子,总是毫无节制地去爱孩子,当然对孩子爱得越多,孩子自然就会偏向更多。母亲爱儿子,父亲爱女儿,父母更容易利用孩子自然的恋父恋母的倾向,深化孩子的这一倾向,以致孩子形成甚至不断深化恋父、恋母情结。
3.对孩子是非的评价形成对立态度
常在孩子任性、犯错时,一方责骂,而另一方就会宽容护短,对孩子的行为评价也会不一致,会一方支持另一方反对。孩子则会明显偏向于支持方。
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的明显不一致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或者明确偏向支持他(她)的一方,而不思对错。
4.父母相互的评价
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方,通常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不管孩子在场还是不在场,妻子更喜欢数落、批评,甚至讽刺挖苦、嘲笑、贬低丈夫,使男孩子心目中失去一个伟岸的父亲形象,而缺少模仿的偶像;使女儿心目中失去一个魁梧的男人形象,而缺少一个崇拜的偶像,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5.对别人别事的评价
在孩子面前总是表达自己是对的,另一方是错的,从而以自己单一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其实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双性别成人的影响,从小就应学会理解两性价值观方面的微妙差异,从而学会与同性或异性的相处。
6.强势表达自己的角色优势
即使是夫妻角色中劣势的一方,相对于孩子依然是强势角色,不管家庭成员是不是同时在场,即便是单独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要准确表达家庭角色的适当位置,例如在父亲强势的家庭,母亲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应该慎重地告诉孩子“这要等爸爸回来再做决定”之类。而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只服从自己。
争夺孩子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三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团队,结合成一个人,三个人之间必须都是凝聚力,是爱,是亲情。结合得越紧密越好,只要是排斥的力量或者只要是减少凝聚的力量都是需要取消的,不可以存在的。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对方增加对方与孩子之间的亲和力、聚合力。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现在虽然不是无后为大,但女人生孩子还是天经地义。阳苑婚后经历十月怀胎,现已初为人母,对于怎样做好母亲,阳苑挺犯难的。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生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呢?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举足轻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父母应该好好学习的。
夫妻在孕前、孕期、产褥期和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好好学些养育孩子的科学知识。虽然学术上也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但还是有科学的、有规则的。学习的过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做的过程中有了分歧,应及时讨论。对于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可以请教书本或咨询专家。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应尊重知识,多听专家意见。
1.家庭环境因素
(1)居住条件:小时候的居住条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过去的大杂院、四合院、四世同堂的居住模式最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孩子与孩子,孩子与邻居,孩子与亲人可有广泛接触,广泛交往,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合群、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作用甚大。
而现代家庭独门独户,水泥墙把人与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隔绝了,孩子从小就受成人的过分保护,根本不串门,更无法顽皮嬉闹,要么独处,要么只有与爷爷奶奶或其他成人相处,不管上幼儿园还是上中小学,只要一放学就被成人接回家。长时期的独处或与单一亲人相处,培养了孩子自我中心、不愿社交、身心脆弱等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
(2)家庭经济状况:经济落后会制约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卫生设施,并影响家庭育儿手段,妨碍儿童发育。贫穷家庭中的父母大多数文化素质差,对儿童缺乏合理管教,他们经常忙于生计,与孩子的交流也显着减少。
多种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障碍中,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一般行为问题、家庭暴力和少年犯罪等较多发生于贫困家庭。
(3)家庭氛围: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因为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为最亲近和最直接的模仿认知对象,并以模仿式的学习来感受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习惯行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在以后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当中,就开始以长期在家庭气氛中熏陶出来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习惯行为来判断自己对家庭以外的世界的适合或不适合。在现代大多数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间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由父母与孩子之间构成的家庭教育关系(育人态度与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往往父母的眼神、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都能无形地给儿童心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因此,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
2.父母身心因素
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优秀的智力素质和优良的情感素质都取决于早期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三岁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说完整而健全的家庭,规范的父母,父母之间及各自与子女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主要由他们为孩子缔造的良好环境和科学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尤其是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遗传是物质基础,每个人都继承了父亲一半和母亲一半的染色体(基因),可以说孩子的性状是父母性状的自由组合体,遗传既遵循了孟德尔遗传规律,也服从其他的遗传规律,人的性格或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具有遗传性。如果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都具有认真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孩子会或者与父亲或母亲一样认真,追求完美,或者是父母认真之和,远远比父母更认真,更追求完美。
3.父母关系和母亲的影响
国内一项大规模的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认为最大的家庭影响因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及父母之间关系的好坏,中等影响因素为母亲的文化水平,较小影响因素为进幼儿园前的养育类型及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
父母是其子女遗传基因的直接提供者,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共鸣、交互的影响更大,子女更容易适应父母的态度和管教方式,更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国内外调查都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婚姻状况不良,与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最相关。就其遗传原因而言,父母不相容的矛盾内化为孩子的矛盾心理,孩子既有顺从父亲的基因,也有顺从母亲的基因,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也就不得安宁,父母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矛盾丛生。
早期孩子对母亲的亲近超过父亲,所以母亲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她的个性心理、行为特点、文化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孩子的态度、要求、期望及教育方式等影响更大。
可以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早在孕期就开始了,母亲孕期情绪消极,对胎儿关注减少,不注意胎教,或是母亲的抑郁、失眠、身心不适均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证实,在围产期经历过焦虑、抑郁的母亲,会使分娩后母婴交流发生困难,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育发展,尤其孕末期有情绪障碍的母亲所生的孩子,表现出适应度低,情绪消极,研究发现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气质困难的更多,适应缓慢,生活较无规律,智力发展差;尤其产后母亲抑郁的长期存在,对婴儿心理发育和发展的影响更深,产后抑郁尤其对男孩智力发育影响更大。
4.家庭结构与心理问题相关
国内对518名高中生以SCL90进行心理情况调查,结果发现传统家庭(三代同住)、核心家庭(父、母、子三人住)、特殊家庭(亲人离异或死亡、单亲或寄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不同家庭结构其主要心理问题不同。传统家庭主要是人际关系敏感,占19.5%,依次是强迫、敌对、偏执、焦虑;核心家庭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占12.5%,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两者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类似,与其他研究报道相一致。特殊家庭的主要心理问题则有明显不同,处于第一位的是抑郁,占18.2%,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敌对。
调查说明家庭结构类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多,彼此关系处理较为复杂,相互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尤其表现为以人际关系敏感为主要特点;父母离异或寄养等特殊家庭,子女失去父或母一方的保护和情感温暖,故表现为以抑郁分离为其主要心理问题。
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为孩子提供了早期成长的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不同的情感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孩子的物质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祖父母对父母的管束和对孙辈教育的参与或干预,都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从而出现成人后心理问题上的明显差异。
5.心理素质下降与父母职业相关
作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0年,在接咨的数万客人中进行大样本早期成长背景的调查,发现心理素质不高的人其父母的职业有相对集中的鲜明特点:占第一位的是教师,以小学至中学教师为主,幼教和高教老师只是少数,占45%;第二位的是财务工作,管钱管物,尤其突出的是会计,占38%;其次是人事、组织工作,党政、部队工作,医疗、司法工作等,占15%;普通工人、农民及其他工作占2%。职业的显着特点是严谨,要求高,责任大。
这些父母又都是这些职业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共同的个性特点是认真、正直、诚恳、治学严谨,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期望值高,追求完美,自省力强,虚荣心强,传统观念浓重等。他们在家在外,在单位、在社会上都有良好的声誉,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过分谦虚,从不满足自己的现状。
正由于他们自身的这些特点,所以他们在对待孩子方面也表现出以下的共同特点: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过多,保护过多,劳动和交往的剥夺过多,批评和教育过多,期望和要求过多等。
也正由于父母对孩子施行这“五多”的态度和教育,培养了这些心理素质不高的所谓弱势群体,这些孩子失去了更多实践、劳动、交往及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对他们的智力,尤其是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许多人不会交往,许多人不会劳动,许多人不会生活。或者读书,或者上网,或者听音乐,或者舞蹈等等,几乎是他或她的唯一的能力,其他方面都是低能,有些人“除此而外”其他什么都不会,或者都不愿做,或者都不知道做。少数用人单位甚至说“研究生、博士生都是低能儿,只会说(理论),不会做。”
“五多”的结果更明显地表现在情感素质的下降。这些孩子期望值很高,事事都想出人头地,追求完美,但又非常懒惰,不愿吃苦,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想有好结果却不愿参与过程,尤其是遇到困难,遭致失败或挫折时,更是急于逃避。由于他们缺少挫折教育,又非常之敏感,哪怕是遭遇轻微挫折也会造成精神创伤,出现不适应或心理失衡而发生心理障碍。他们不仅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也都很差,很多孩子不能离家,不能离开父母,更没有独立生活、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死要面子,不承认自己无能无用,一旦受到别人的贬低,又会进入严重自卑自责的境界,情绪会大起大落,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甚至会走极端。
6.心理障碍多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新近的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患心理疾病的关系,并证实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父母明显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冷漠、忽视的态度,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他们对子女有明显的惩罚行为,包括体罚责骂,缺少宽容,过分严厉或以一些令人难堪的方式对待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