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爱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正因为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即使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其爱的程度仍不易达到痴迷的或者钟情的程度,一般爱情中理智的成分相对较多。
一般爱情可以有良好的或爱慕的第一印象,随后由于接触的增多,交流沟通,相互了解,逐步加深了爱慕之感,逐渐培养了爱情。
一般爱情也可以没有良好的或爱慕的第一印象,但以后有不断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逐渐由同事或熟人发展为朋友或挚友,在不断深化的友谊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爱慕之情。
还有的根本未见过面,由文字(书信)、网上的信息,或电话交流,而产生了恋情,尤其是网恋,随着手机、网络生活的普及,越来越盛行。
一般的恋爱与一见钟情不仅在恋情发展的速度上,而且在恋情的深度上存在明显不同。
3.一见钟情有不可替代性
存在“爱之图”的一见钟情,在经历第一印象到深入了解之后,相互会非常专一,不可改变,不可替代,相互执着地认定对方。对待其他条件更优秀者,更热情者会毫无感觉,不屑一顾;即使自己也想主动迎合对方,甚至对对方的热情或爱慕做出反应,但自我感觉就是不到位;即便与对方走得很近,甚至有了正常的性交往,也能感觉到性快感,甚至性高潮,但就是留不下深刻的爱意,无法刻骨铭心;也能相互伴随,不断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帮助,能做一对常人看来是很好的夫妻,但感觉总是到不了一个高度;偶尔离开了,甚至长时间分手了,也感觉平淡,没有深刻的相思之情;小别再聚,也没有多大的激情,若遇比对象更漂亮或更潇洒的很容易移情别恋,容易充当第三者,甚至发生婚外情。
换一个说法,即易出现婚外恋情者,说明他们并不是互为“爱之图”的夫妻,或者说他们此时已经不是互为钟情之夫妻了,真正钟情的夫妻,是无需在婚外寻找刺激或者补充的。从“一见钟情”过渡到持久的钟情,是婚姻最牢固的基础,最理想的匹配。
4.爱情的持久性
一般人的性爱,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可变的,男人变得更快,女人变得相对慢一些。正因为男人性爱有较大可变性,所以,相对于女人,男人更花心,更趋向于多妻,或者婚外恋。即使夫妻互为“爱之图”,男人婚外恋趋向仍大于女性,只有女方比男方更符合于对方的“爱之图”时,夫妻之间的爱情才会更趋向于专一。
在现实的两性关系中,男方更关注性爱,而女方更重视情爱。男方性爱之异变,必然影响女方情爱的发展,所以当女方更接近男方的“爱之图”时,夫妻爱情的持续和发展才有更好的保障。很多女性感叹:“找不到我爱的人,就找一个爱我的人吧!”还是挺有道理的。
我们的口号却是找一位我爱的、他也更爱我的人更好,当然最佳的选择应该是互相都爱得执着、专一,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才能“白头偕老”,享受一生的真正爱情。
决定一见钟情的“爱之图”类别如何分?
根据一见钟情的案例分析,从“爱之图”的原型、“爱之图”情感特点、“爱之图”性质等特征,把“爱之图”分成以下类别:
1.依“爱之图”的原型分
可分为以下几类:
(1)父母型“爱之图”:“爱之图”的原型是异性父母,动物行为学家们研究发现动物中存在所谓“认母印刻”。以小鹅为例,刚孵出来的小鹅会把它们第一眼看见的活的东西认作妈,于是总是跟随着“妈妈”一起生活,这种现象就叫做“认母印刻”。人类新生儿有没有“认母印刻”尚不清楚,但父母形象对新生儿肯定是有深刻作用的。
弗洛伊德认为儿子会有恋母情绪,女儿会有恋父情感,甚至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婚姻生活,确是如此。父母年轻时的相貌、体态、表情、声音,对孩子的态度等,对孩子的人格形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是影响孩子日后情感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几乎总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爱之图”的描绘。
父母型“爱之图”的例子是很多的:拿破仑爱上比自己大6岁有两个孩子又比较放纵的寡妇约瑟芬,就是因为约瑟芬太像他的母亲,不仅是相貌上,而且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都太像了;还有英国的乔治六世的爱女玛格丽特公主和国王的侍从武官彼得·汤森的互爱,另一典型的麦当娜和肖恩·潘的相恋,则是因为这两位男人都太像她们各自的父亲了。
(2)祖父母型“爱之图”:如果孩子从小的抚养人主要是(外)祖父母时,父母很少与孩子共同生活,或者对孩子惩罚多、抚爱呵护少,孩子会对(外)祖父母产生强烈的依恋和爱,成年后对相似于(外)祖父母的异性产生好感或爱意。
一位24岁的女硕士爱上一位74岁的老教授,说不出因为什么。只是她跟这位老者在一起时,有从小跟祖父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她从小就是她的祖父把她带大的。
(3)兄妹型、姐弟型“爱之图”:同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指兄对妹、姐对弟的影响,兄姐在弟妹出生以后,参与了对弟妹的抚养和保护,弟妹对来源于兄姐的抚爱、呵护感受深刻,回报以更为深刻的关心和爱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迹。
中国人最常见的婚配年龄模式是男大女2岁左右,更喜欢男称女妹,妹称男哥(兄),可见兄妹型应该是最常见的“爱之图”模型。现时代人们发现姐弟恋在增加,这种婚恋模式应该更适合有姐弟型“爱之图”的男女。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婚姻是典型的姐弟恋,因为泰勒和伯顿的姐姐赛西丽亚太相像了。
(4)其他亲人或抚养人型“爱之图”:从小接近孩子较多的其他亲人,也包含非嫡系同辈异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亦可奠定“爱之图”的基本框架。
抚养人包含亲属中的抚养人和非亲属的抚养人(女保姆等)。自幼年就对孩子付出了特别的爱,孩子对他们会有特别的依恋和亲切感,相对地,父母和其他亲人对孩子影响则较淡。
人们都很熟悉的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的恋情,原来是因为在卡米拉·帕克·鲍里斯的身上,查尔斯找到了他幼时的保姆密斯比-梅布尔·安得森的影子,而在查尔斯的生活中,保姆密斯比太重要了。卡米拉不仅相貌与梅布尔相像,而且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也极为相似。
(5)老师、明星型“爱之图”:早期对父母、亲人和抚养人都没有特别的深刻印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后来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或者在欣赏明星的角色时,发生异常深刻的情感震撼,造成对这位老师或明星的极其美好的非常亲切的心理体验和印象,从而构建“爱之图”的原型。
2.依“爱之图”的情感特点分
(1)亲缘型“爱之图”:包括父母、祖辈、兄姐及其他非亲人的抚养人在内的各型“爱之图”,特点是有血亲关系的或亲情(如和女保姆之间)关系,在一见钟情时不仅有性爱和感情作用,更有亲情的参与。因而有强烈的一见如故,特别亲热之感。
(2)偶像型“爱之图”:尤其是女性心目中的男性偶像,形成“爱之图”作用更好,或有强烈的敬仰感、爱慕感、安全感,但缺乏强烈的亲情感,此类“爱之图”所构建的爱情或婚姻关系,持久性差,女性从理想状态回归现实,在现实中真真实实去观察这位“星级”男人的同时,常会产生失落感,从而难以培植一种依恋关系。
3.从“爱之图”的性质分
(1)单一型“爱之图”:要么是父亲要么是妈妈、姐姐等,很单一、明确,也可以是原型的某一种特征,如声音等。
(2)复合型“爱之图”:可以是两位亲人原型的复合,如女孩非常强烈地爱上一位与周润发相像的男士(未成),而她也发现自己会对像自己表哥的男孩子具有强烈的好感。原来她的“爱之图”是两位并不相像的男士:周润发和自己的表哥。
如何对待一见钟情?
在人类的婚姻关系演变过程中,有一段是血缘婚或者称血亲婚。英国王室很长历史时期都是王室内通婚,说明人类的婚姻爱情,原本就是应该建立在亲情之上的一种结合,只是后来科学发现近亲配合上的遗传缺陷,才人为地杜绝了近亲结婚。而在我国的婚恋传统中,姨兄妹结合一直流传至今,认为是亲上加亲,是好姻缘。
可以说有“爱之图”的一见钟情,其实就是“爱情+亲情”的婚恋模式,只是它不是近亲,避免了遗传的缺陷,而又是“近亲”,因为对象还是“亲人”,是自己真正亲人的替身。这位类似自己最亲的亲人的替身,无疑会让自己回归那美好的幼年受到亲人的疼爱、呵护,自己有充分的安全、满足和愉悦感,而同时跟现时的恋人在一起,又有了性愉悦的参与,那感觉真是又亲又爱,幼年的体验和现时的感受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性爱+情爱+亲情”这一爱情最丰满的模式。
许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科学择偶,除了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生理、心理方方面面的“门当户对”的最优匹配之外,首要的是努力寻找“爱之图”,我们真正的另一半——互为“爱之图”的一对。互为“爱之图”的匹配模式是婚恋的最佳匹配模式。
小艾如此幸运,可喜可贺。应该抓着这一机遇,迅速进入恋爱过程,通过一定时间的相互了解,若始终两情相悦,持续发展,即可适时走向婚姻。
友谊并非爱情小任和小于的恋爱谈了两年多了,还是不紧不慢,谈谈搁搁,想起来打个电话,有什么事也会见个面,喝喝茶、散个步、聊聊天什么的,只像个朋友,不像恋人,没有恋,情也淡,谈不上卿卿我我,更不会朝思暮想,没有涟漪,没有激情,平淡如水,论情如友。这样拖下去,恐怕也是越来越淡,变成一般般的普通朋友。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何为平淡的爱情?
通常人们把两人相爱分成四个过程,即相识、相慕、热恋、相爱。相识,就是相互接触、认识、交流、试探。经过相识,了解对方的品貌、行为、性格脾气,相互满意相互敬慕者就开始谈恋爱,越谈越热,于是热恋。热恋时理智已退守一边,感情主宰一切,男女双方如痴如醉。相爱,往往是痛苦中伴随着欢乐,双方都体验到爱情的价值,相爱才是理智与情感的融合,真正的爱情必须经过相爱才会成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恋人之间常常缺少上述的感觉,或者感觉不够强烈,就属于比较平淡的爱情。有些人谈恋爱旷日持久,激情越来越少,热恋期可能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些恋人却平平淡淡,一周一月不见也无思念。
平淡爱情如何处理?
(1)增加热度、增加接触、增加交流沟通,多安排活动或者一起旅游,尤其是旅游,不仅增加接触交流,而且相互照顾,感情上相互依赖。
(2)发展兴趣爱好,一起学外语,听音乐,学舞蹈、瑜伽、打球、游泳等等,或者是事业上有共同兴趣的课题、项目等等。
(3)增加信息沟通,特别是见面不易的情侣,增加信息交流的机会,网上聊天、电话聊、发信息,沟通的信息内容多一些谈情说爱的话题,多一点浪漫,多一些情调。
(4)小别,可以商定分别一段时间,不见面、不联络,看看对方的感觉。
或者干脆规定1~2周见一次面,如果双方的感觉越来越冷淡,说明爱情在淡化。如果越少见面,反而感觉轻松,可逐渐增加分别的时间,使爱自然消失。
(5)有些恋人担心爱情消亡,以结婚的形式想重燃爱火,结果并不理想。
有些人的相恋,时间拖得特别长,好像结婚是不可避免的事,不管是否还有爱情,或者因年龄压力,只好结婚,结果也并不幸福。
(6)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婚姻观念的人,同样会把爱情看成“平平淡淡”,这些人大多不主张爱情怎么浪漫,或者激情似火。这些人相恋阶段会更趋向平淡。
(7)较平淡的恋人是否走向婚姻,主要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双方都同意,当然可以结婚,建议婚后加强建设,提高婚姻质量。如果双方也都感觉到爱情平淡,只是迫于年龄等原因,可建议他们把爱情加温,或者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或者已经有性关系者可以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再作决定。
(8)以科学的方法对爱情作判断。男女恋爱,双方均想确切知道对方是否真心爱自己,所产生的对对方内心活动的推测。主要的判断依据为:①对方总是很喜欢和你在一起,每次接触后总有依依不舍之感。②对方总是很关心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想知道你的一切愿望,并发自内心想帮助你。
③当你谈及自己的理想、目标、兴趣、爱好和对美满生活的追求时,对方总是很有兴趣,常引起共鸣。④你的情绪、衣饰等有变化时,对方的反应很敏感。
⑤对方真心赞赏或认同你的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⑥对方乐于接受你提出的要求,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得完美。
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以选择爱情量表测试。
爱情量表是测验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相爱程度的一种纸笔测验,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的一种定量分析,由社会学家鲁宾(Rubin,Z)编制,并得到广泛使用。爱情量表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①依恋项目,如“我很孤单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找他(她)”。②关怀项目,如“他(她)感觉不快时,我首要的任务是使其高兴”。③亲昵项目,如“我觉得我能把终身托付给他(她)”。
具体项目如下:
①只要是为了倡倡倡,我几乎可以做任何事。
②我想要独自占有倡倡倡。
③如果无法跟倡倡倡在一起,我会觉得非常寂寞。
④我只要一个人独处,就很想与倡倡倡见面。
⑤倡倡倡是否幸福,是我最关心的事。
⑥如果是倡倡倡做的事,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我都可以原谅他(她)。
⑦我有责任使倡倡倡幸福。
⑧当我与倡倡倡在一起时,大多凝视着倡倡倡的脸。
如果测试结果都为“是”,无疑你们的爱情是浓郁的。走向婚姻是无需犹豫的。
如果是“不”,说明无爱情可言,只做朋友相处就可以了。
争吵不休的恋人走向何方?
小章和小孔自由恋爱,开始卿卿我我,相随相伴,别人的评价、自我的感觉都不错,父母家人也都为他们高兴。半年之后,他们就开始有了争吵,渐渐地吵得多起来了。只要见面,就会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吵架成了家常便饭了。他们自己也纳闷,吵什么呢,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就克服不了。这一次下了决心,第二天有可能又吵起来,没完没了,非吵不行。
冷静地分析一下,既有性格的原因,也有价值观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双方的包容性不够,情感类型匹配不默契。试想婚后要共同生活一辈子,就这样争吵一辈子,幸福何在?他们的恋爱关系就这样拖了一年,他们协商后,还是决定找婚恋专家做个决断。
1.关于恋爱期就争吵不休的原因
要注意区分是有爱情的争吵,还是没有爱情的争吵,可以做鲁宾爱情量表测试以及情感咨询。婚姻分析师和来访者共同讨论以达成共识。确实无爱情的恋人关系应该及时变为朋友关系相处,可以大幅度减少争吵的次数和程度。改为朋友关系,当然要做好双方的工作,双方应共同认识相互关系。可能开始是恋人关系,后来爱情渐趋平淡,更趋向于朋友关系。或者一直就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只是误解为恋人关系,尽快把恋人关系重新定位,作为朋友关系则可能更好。
因为有爱情,是真正的恋人关系,也可能会争吵不休。出于嫉妒,出于对对方的责任,出于对共同利益的关注。或者由于性格磨合不够,文化层次和价值观落差较大等原因。
2.争吵不休的程度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