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元年二月,韩琦得知元昊将出兵渭州,便决定全面出兵。谁知夏军以佯败的假象对宋军进行了引诱,导致宋军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遭到夏军伏击,宋军惨败。韩琦被贬知秦州,范仲淹也因擅自与元昊通信劝其罢兵,并焚毁了西夏复信,被贬知耀州。不过经过这一战,朝廷及韩琦等人都知道范仲淹的战略思想才是正确的。庆历二年十月,朝廷再次任命范仲淹为环庆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掌握该路军事,并以韩琦、王沿、庞籍分掌秦凤路、泾原中、鄜延路军事,范仲淹从此得以充分施展军事才能。
范仲淹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首先是修筑城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备。他先后修建了青涧、大顺等城,控制住了边塞的战略要地。其次是争取、团结羌族,从而削弱和孤立了西夏。范仲淹和他的部下经常深入羌民中间,扶贫济困,当西夏进犯时,又经常驱马相救。因此在羌人心目中,范仲淹享有很高威信,他们亲切地称他“龙图老子”(范仲淹当时的职衔是龙图直学士)。范仲淹还把选拔将校、训练士兵作为一个中心内容。为此在作战之余,他让部下努力地学习古今兵法,对勇敢善战的狄青,不但给予优厚的待遇,而且送给他一部《左氏春秋》,并告诉他:“大将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从此狄青刻苦读书,对于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术他了如指掌,最终成为北宋屡立战功的名将。
在战术上,范仲淹也尽量革除旧弊。原有的作战方式是:部署官带领10000人,钤辖带领5000人,都监带领3000人,出战时官小者在前。范仲淹认为:这种不考虑敌方人马数量按官职大小顺序而出战的方式极其呆板、机械,于是革除了这种迂腐的作战方式,而根据敌兵多少决定出击人数。这种战术机动灵活,非常有利于打击敌人。西夏将士害怕起来,相互警告:“不要再攻延州了,现在的小范老子腹中有数千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范仲淹还提出了总的战略方针:对付西夏大股军队要坚壁清野、固守以待援兵;对付小股进犯的夏军则可主动出击。他请求朝廷要给将帅以“便宜从事”的权力,使其随时能够根据战况的变化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战术,从而不致于贻误战机。
大量军队长期固守在西北边远之地,需要从内地远程运来大批粮草及物品,旅途艰难,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这已成为历来防守战略面临的最大问题。范仲淹吸取汉、唐兴屯田的历史经验,奏请仁宗在边塞屯田。仁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诏令陕西四路部署及转运使并兼营田使,转运判官兼管勾营田事。
由于范仲淹在西北推行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边防日益巩固。加上他与另一主将韩琦的空前团结,元昊不敢侵犯。西北边境流传着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范仲淹与韩琦名声大振,史称“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
庆历改革推行新政
庆历初年,宋夏战争连绵不断,且宋军屡战屡败,农民起义如山雨欲来而政府束手无策。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宋朝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加剧,改革已成为势在必行之事,也正是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情境下,范仲淹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庆历三年四月,在西夏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统帅范仲淹、韩琦就被双双召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不久,谏官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奏称范仲淹有宰相之才,弹劾参知政事王举正懦弱无能,并请求用范仲淹取代王举正。七月,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按照当时的官制,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地位仅次宰相,亦属是宰辅之臣。
范仲淹入相时,对于改革而言,政治形势还是相当宽松的,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蔡襄、余靖、王素为谏官,他们都是改革的支持者与推动者,是革新的主力军。枢密使杜衍是革新派的同情者,宰相章得象和另一参知政事贾昌朝迫于形势也表示赞成改革。特别是仁宗,他对改革寄予厚望,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摆脱困境,不仅解决目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更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仁宗数次向范仲淹询问改革事宜,命令为范仲淹开放天章阁的大量档案以供参考,并召开中书和枢密院大臣会议商讨大政方针。
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向仁宗进呈《答手诏惫陈十事》。范仲淹提出的十事包括:一、明黜陟。改革磨勘制度,以政绩作为决定官员升降的标准;二、抑侥幸。限制官宦子弟凭借祖辈的功德而得到官衔的权力,取消高级官吏在乾元节(皇帝生日)享受升迁的旧例;三、精贡举。改变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选拔具有优秀品德和治国能力的人才。四、选择地方长官。由上级逐层推荐下级主管官吏的人选,最终根据推荐者的多少确定;五、均公田。按照级别给地方官分配职田,官吏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能够抑制贪污腐败之风;六、厚农桑。督导地方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实行府兵法,招募全国各地的壮丁协助正规军维持治安。规定府兵一年务农和训练的时间为三比一;八、推恩信。各级官吏必须严格执行皇帝的赦令,对违令者严惩不贷;九、重命令。朝廷颁布法律法规要慎重,各级官吏执法时必须要严肃;十、减徭役。合并户口少的州县,裁汰冗员,以减轻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
皇帝此时正信任和器重范仲淹,十事除府兵法外,其余各项都在庆历三年十月至庆历四年五月间,先后以诏书的形式颁行全国。范仲淹的“十事疏”,切中时弊时地揭露出了大宋王朝内部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庆历新政的纲领。在此前后,富弼、韩琦也上书陈述当世急务,成为“十事疏”的补充。举国上下都期望新政能够改变国困民穷的面貌,范仲淹也把营造太平盛世作为自己的使命,为推行新政呕心沥血。
然而,庆历新政,对权贵官僚的种种特权做了严格限制,因而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反对。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革新派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保守派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不择手段地制造政治流言,对革新派人物进行诬陷,以达到彻底打倒革新派的目的。曾经附和新政的宰相章得象,公然支持部分反动的谏官攻击范仲淹等人结党擅权。随后,由于革新而被罢黜的保守派官僚前枢密使夏竦,竟伪造了一封他人给富弼的亲笔信,然后,再根据信中的内容诬告革新派有妄图废立皇帝的野心。谋逆之罪,非同小可,虽然仁宗本人对此没有什么反应,但革新派却开始觉得改革将难以顺利推行下去。这时,西北边防又有急报。庆历四年六月,范仲淹以防秋为名请求巡边,被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他离开朝廷后,保守派对新政的攻击更加猛烈。庆历五年年初,他正式被解除参知政事的职务,担任陕西四路安抚使邠兼州知州。同时,在这段时间,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富弼、韩琦等被排挤出朝廷,忠于职守的按察使以“苛察”的罪名遭到贬斥,就连同情改革的文士苏舜钦、刘巽等人也被驱逐出京。革新派从中央到地方被一网打尽,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改革之风在顽强的保守派面前,再也没有了开始之时的强劲势头,越吹越小,直至停息。
高风亮节后人景仰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的政治家。他的传世之作《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一生为人、为官的真实写照,以及面对风风雨雨的人生磨难所持有的人生态度。范仲淹居官清廉,不贪富贵。正如他在自己的诗中写的那样:“身甘一枝巢”,“富贵非我望”。甚至到了晚年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宅第。他61岁知杭州时,其子弟要为他在洛阳建一所住宅,作为养老之所,范仲淹极力反对。对于自己的生活,他非常地节俭。而见到周围人有困难,他却当即解囊相助。他在家乡苏州还办了一个“义庄”,用来赡养和救济本族人。他身居相位,饮食非常简朴。妻子儿女的衣食也只求温饱,不务奢华。他对子女也管教极严。
范仲淹待人亲切,又举贤任能,当时许多贤士如孙物、胡瑗、石介、李觏都是由他推荐而成名立业的。由于他乐善好施,博爱众人,所以,就连街巷里的普通百姓也能说出他的名字。宋人钱公辅说范仲淹是一位“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的杰出人物。
皇佑四年(1052)正月,范仲淹徙知颖州,在赴任途中因病在徐州逝世,终年64岁。听到他死讯的人无不悲伤叹息。甚至连羌族百姓,也聚众举哀痛哭,斋戒三天。仁宗悲伤不已,亲笔为他的墓碑撰额,称为“褒贤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