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只小羚羊终于跑累了,豹子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最后比的就是速度和耐力了。终究,小羚羊的屁股被猎豹的前爪狠狠地抓挠了一下,羚羊倒下了,豹子朝着羚羊的脖子狠狠地咬了下去。
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没有行动,别人永远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日子久了,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梦想过什么了。在大脑支配我们的同时,我们应该服从大脑,付诸相应的行动,尤其当我们想到的可能是我们的梦想。
在猎豹眼里,它需要的是一天的口粮,于是它行动了,而且向着最初定下的目标行动了—— 一只弱小的羚羊。我们每个人的眼界都有限,无法将全部的风景都收在眼中,猎豹也是如此,因此它只看准最初盯上的那只羚羊,不管身边有多么接近、肥硕的羚羊,它都不忘初衷、目不斜视,直到最终盯准的猎物被自己踩在脚下……
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和捕猎的过程差不多,最初的梦想就是我们眼中的那只羚羊,有些人选择追逐,有些人选择幻想。选择幻想,不付诸行动的人注定会饿死在追梦路上,而选择追逐的人,也不一定总能成功。因为有一部分人在半路上被其他的风景诱惑了,这样一来,就无法专注于一个目标,使自己的梦想丢失在路上,但若是这个人有着猎豹一样的专注力,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我们有了梦想就要付诸行动,而诸出行动的同时我们又需要极高的专注力。荀子在《劝学》中说得好:“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古代棋艺高手弈秋教二人下棋的故事,想必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专心致志听讲的人肯定能够学到真本领;而一心想着射鸿鹄的人,能够学到一些皮毛就已经很不错了。做事的成败与难易,与底子的薄厚、力量的大小都没有决定性的关系;只要专一地向着目标前进,无形中就排除了那些纷杂烦冗的干扰,以最简捷的方式去达成最终的目标。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20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向学生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到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免费会餐。
这太空针高塔高185米,登上高塔餐厅可以一览西雅图的美景。另外,那里的甜点也是孩子们向往的美味,可以说那是每个孩子都梦想去的地方。但是要获得这个机会并非易事,因为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又称“山上宝训”,是圣经中的著名篇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有一天,一个11岁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以孩子特有的童音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下来,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竟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泰勒牧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真正的教会门徒能背诵全文的也是少有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牧师不禁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去背。”
十六年后,这个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的名字叫比尔·盖茨。
在人生的道路上,外在的客观原因起一定的作用,但个人的主观努力却是最根本的。比尔·盖茨无论是对圣经的背诵还是后来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得益于他的头脑中在同一时间段内只保持着一个简单的想法: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比尔·盖茨的竭尽全力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能够把全部的精力倾注于目标,那么终究会取得优秀的成绩;相反,如果心中不专一、做事不专注,很有可能使与己有关的一切难以实现,最终虚度一生。
分散精力很容易一事无成。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实现梦想,大都是因为他们容易见异思迁,注意力也就难免被分散了。如果不能将梦想转化成专一的行动,那么你的梦想将永远只是梦想。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在转弯处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也见不到阳光了。”
学会理性思考吧!梦想是人生的翅膀,插上了,才能够远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你也许就要永远等下去;行动随着眼前的风景不断改变,那么你也许永远都在转变中追逐。唯有在梦想之初就开始行动,专心致志向着一个方向前进,你才能最终达成梦想。
008梦想当将军,才有可能做个好兵
有人说,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大部分的梦想都非常远大,没有人不愿意站在顶端俯瞰这个世界,而为了梦想付出一切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可惜的是真正能够站在顶端的人实在太少了。是能力不足还是不够努力?
其实,梦想就是我们眼中的一个目标。在时间的累积过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现实太过残酷,所以梦想也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变得遥遥无期。可现实是,努力了,总会接近梦想,不努力,将一事无成。
拿破仑说过,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如果只看着眼前,那么就谈不到梦想,只有清楚自己前行的方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路上走出精彩的人生。如果只想着自己在做什么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只能落后于人。
从前有两名泥瓦匠,他们总是在一起工作。其中一名泥瓦匠每天都快乐地工作,因为他有一个梦想,他不认为他会一辈子只做泥瓦匠,他坚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梦想,想到这些他每天的工作就变成了他进步的空间,所以他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而快乐。
另一名泥瓦匠正好相反,他厌恶泥瓦匠这个工作,因为这个工作让他觉得辛苦,而且没有高收入,还要弄得浑身脏兮兮。他之所以成为泥瓦匠是因为他有一个泥瓦匠的父亲,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他的父亲传授他这门手艺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泥瓦匠。看到另一名泥瓦匠每天开心地工作他非常不理解,他真不清楚工作当中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于是这名泥瓦匠问他的同伴:“你每天为什么工作时还那么快乐呢?工作不累吗?当一名泥瓦匠有什么可开心的。”
“你工作得不开心吗?”
“工作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想到梦想就开心了啊,你没有梦想吗?”
泥瓦匠嗤笑同伴说:“啊,梦想这东西啊,我小的时候梦想成为地产大亨,但是我现在却做了泥瓦匠。你见过泥瓦匠还痴心妄想成为地产大亨的吗?”
泥瓦匠的同伴思考了一会儿,说:“你觉得咱们现在在干什么?”
“砌墙。”
“错了,咱们正在建造一座非常美丽的剧院。”
泥瓦匠觉得自己的同伴有些自命清高,不想再继续和他说话,而是继续抱怨着工作了。多年之后,回答砌墙的泥瓦匠仍然在砌墙,而他的同伴则成了一个有名的建筑师,很多知名的建筑都出自他的手,也因为这样被世人熟知。
同样的起点,却是不同的终点,因为其中一个人只看到了自己的眼前,认为这就代表着自己的未来,丢弃了自己的梦想,而另一个人则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有时难免会出现泥瓦匠的想法,为了工作而工作,并没有想过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如果这样想,那么只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我们将自己困在眼前自然难以有所突破,梦想也被限制,只想登上土坡就满足的人无法登上高峰。唯有站在自己的位置抬头看,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才能知道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如果惧怕前路,那么就只能在原地止步不前。
我们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梦想。无论梦想有多么遥远,都有实现的可能,但是没有了起点,那么自然一切也只能成为泡影。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人们所欠缺的并非方法,而是成就梦想的野心。
法国的前五十名富豪中有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就是巴拉昂,他成为传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轻,而是因为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累积了足以跻身五十位富豪之中的财富。
巴拉昂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生活非常穷困,只能靠推销肖像画谋生。后来的10年之中,他通过拼搏成了媒体大亨。在他即将辞世的时候,他再一次成为人们新一轮的焦点,因为他留下了一份非常特别的遗嘱。在遗嘱之中,除了将自己的财富捐献之外,还有100万法郎的特别奖励。
之所以说这项奖励特别,是因为这项奖励要给一个能够解出巴拉昂提出的问题的人。他的问题说起来简单,却非常复杂,问题就是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放在了银行的一个保险箱之内,他将钥匙交给了他的两名代理人。他在遗嘱中提到,他曾经非常穷困潦倒,之所以能够成为富人,是因为他找到了成为富人的秘诀,在他即将辞世之时,这个秘诀他希望能够留给后人。
在巴拉昂去世之后,他的遗嘱被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刊登,大家都在寻找能够回答出问题的人。而人们也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没多久,报社就收到了从四面八方邮寄过来的各种答案。有人回答是金钱,因为穷人正因为没钱所以才成为穷人,有的人回答是别人的关爱,还有人回答是机遇……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没能领走那100万法郎的奖励。
最终得到奖励的是一个小女孩,她的答案非常简单,但是和巴拉昂的秘诀一样,就是野心,穷人缺少的恰恰就是能够成为富人的野心。
梦想需要野心才能够成就,没有野心,一切都只能成为泡影。巴拉昂之所以成为富人,不是因为别人提供给他资金,而是因为他有着成为富人的野心。现实生活当中,在我们抱怨眼前生活不公的时候,是否想过是因为自己对梦想的渴求不够?机会是人创造的,财富是靠积累的,首先要从自己的心中实现梦想,现实才会给自己开路。
眼之所及,履之所至。实现梦想不是最困难的,困难的是找到自己的梦想。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生活,那么一生注定没有作为。梦想需要创造,野心就是梦想,只要敢想,只要想得远,那么自己就能够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相应的努力,总有一天会站在自己的梦想面前,即便最终现实和梦想有所差距,你也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到了一个不曾到达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