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生充满坎坷,
我们永远不知道痛苦与困顿何时会从天而降。
人应该勇敢而坚强地活着,学不会勇敢,
如何面对风雨的侵袭?
不懂得坚强,如何突破荆棘的阻挡?
我们不能够选择一帆风顺的命运,
但却能拥有在困境中屹立不倒的精神!
001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生活很苦闷?那是因为他太将受苦当一回事了,也就是说,太看重苦闷这种状态带给自己的影响。人们常说苦乐人生,人生中的苦难原本就无法避免。在遭遇到苦楚的时候,要学会用笑容去化解。
有一位商人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了一大笔的债务,在得知他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债权人纷纷前来讨债。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的神经已经到了接近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下,他萌发了要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
这时,苦闷至极的他想到了大学时期的一个哥们儿。他们曾经相当要好,只是随着商人在社会上不断打拼,与朋友们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只是得知他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经营着一家小农场。
于是他历经辗转找到了那个农场。当时,正值盛夏时节,农场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朋友见他到来自然是十分高兴,热情地摘了几个西瓜请他尽情品尝。
对身边的事物好久都提不起兴趣的商人吃过西瓜后对西瓜的味道赞叹不已,就顺口说了一句:“种这些西瓜应该很容易吧。”朋友笑着说:“四月播种,五月锄草,六月除虫,七月守护……有一年,就在收获前,一场冰雹来袭,打碎了我的丰收梦;还有一年,正当西瓜花大量盛开的时候,一场洪水让这一切都泡汤了……”
商人听完后,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由得感慨了一声:“真不容易呀!”朋友笑着回答:“其实,和老天爷打交道吃一些苦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经过风雨的西瓜,味道永远不是最甜的。”
商人若有所悟,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回到城市,他咬紧牙关,将这次的不顺和困苦当作人生的一场考验,最终重新崛起,成为一家现代化企业的老板。
苦是人生的一种自然形态,有苦才能知道甜是多么的美妙。不过这并非所有人都能领悟得到的。有人习惯于将自己的苦难当作自己的不幸,四处跟人诉苦,不断地揭开自己一直没有愈合的疮疤,日子越过越苦,心里越来越苦闷。
受了伤就赶紧上药,想办法愈合,下次引以为戒,这次受伤也算有价值,总是在伤痛中辗转,一点不想着改变,这样的心态又怎么对得起自己受过的苦难呢?
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用情感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
蒲松龄19岁那年初应童子试,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他的文章深受当时的山东学政愚山先生的赏识。
但是没过多久,蒲松龄兄弟三个就分家了,而分家分得又不是很公平,他的两个嫂嫂能打又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的贤惠。在无奈之下,蒲松龄开始了自己长达45年之久的私塾教书生涯,而这种生活只能补贴自己的一些开销。到了30岁以后,因为父亲去世了,蒲松龄还要赡养他的老母。他穷到什么程度呢?“家徒四壁妇愁贫”。
在这种苦闷的日子中,蒲松龄并没有唉声叹气,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可以缓解自己压力、展示自己文学才华的道路,那就是写鬼怪小说,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聊斋志异》。关于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听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
眼前的幸福都是过去的苦难换来的,不经历失去,就不可能明白拥有。蒲松龄正是这样,他虽然得人赏识,却没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苦难一样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可是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经过几十年苦难的历练,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命运总是喜欢让伟人的生活披上悲剧外衣,并且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以便让他们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锻炼得更加坚强。命运戏弄着这些伟大人物,但这是大有裨益的戏弄,因为艰苦的考验总会带来好处。”
人生总会有苦痛,苦痛终究无法避免。当各种各样的挫折接踵而至的时候,当遭遇到别人冷言冷语伤害的时候,你有两种心态可以选择,一种是用眼泪来发泄内心的苦痛,另一种就是勇敢笑对苦痛,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强。
坚强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自己树立在心里的标杆。磨难既然降临到自己身上,那么就要将这种苦痛当作自己成功的垫脚石,这才对得起努力拼搏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一切顺利的时候可能体会得还不那么深刻,但是一旦遭遇到不顺甚至是打击,人们才会体会到乐观的心态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相信意外的机遇,不如勇敢一点,坚强一点,笑对苦痛,让自己的内心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自然也就会消失。这样的人,注定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不过,内心强大起来很难,是要慢慢磨炼出来的。有一句话说:“摔一次,站起来。再摔一次,再站起来。摔了若干次,就爬起来若干次”,强者就是这样练成的。
002一无所有也是一种恩宠
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是一张白纸,日后的人生我们为它填充了不同的色彩,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内容。有人或许在想,有些人出生的时候有着好的背景,自己在起跑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了,但若是有着这样怯懦的想法,你将永远追不上对方的脚步。
其实,一无所有也是一种财富,它让人产生改变命运的激情;一无所有也是一种资本,让我们拥有了无牵挂、轻装上阵的心态。当环境把你逼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不要怕,这是一种“恩宠”,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
一位大师让三个徒弟上山砍柴。临出门前,给大徒弟带上了一把伞,以防天气有变;给了二徒弟一根拐杖,告诉他山路不好走时可以用得上;而最小的徒弟却从师父那里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徒弟不免伤心噘嘴,小声嘀咕说:“我最小,本该受到最多的照顾,可师父却这样对我……”
大师早就看出了小徒弟的心思,却含笑不语,只让三个徒弟赶紧上路。
傍晚时分,三个徒弟各自归来,都背回了两大捆柴。但大徒弟却被中午开始下的雨淋得浑身湿透;二徒弟跌得满身是伤;唯独小徒弟却安然无恙。
大师把三个人叫到了一起,三人见面后对彼此的结局都感到颇为诧异,不禁说出了各自的情况。拿伞的大徒弟说:“当天空开始飘起零星小雨时,我因为有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可当雨下大的时候,我却没有地方也腾不出手来撑伞了,所以被淋得湿透了。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知道自己手里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挑平稳的地方走,所以竟没摔一个跟头。”
接着,带着拐杖的二徒弟说:“我正因为自己带了拐杖,所以当走到沟沟坎坎的地方时,便毫不在意,没想到竟常常跌跤。但是,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带伞,所以尽量拣着那些能躲雨的地方走,身上自然也就没有怎么被淋湿。”
这时候,小徒弟似乎明白了师父的用意,有些激动地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拿伞的被淋湿了,带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了!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路不好走的地方我便格外小心,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有跌伤。”
大师仍然像刚出发时一样,慈爱地看着小徒弟,又转向大徒弟和二徒弟,对他们说:“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了自认为可以依赖的优势,便觉得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跌倒在自己缺乏的弱项上,而是在自以为有优势、绝不会出任何问题的地方出了差错。往往,弱项和缺陷能让人保持足够的警醒,而优势则容易让人忘乎所以。在困境之中,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千方百计寻找救命稻草。然而,心理上的依赖情结越是严重,做起事来就越会马虎。更严重的是,也许困难最终得到了解决,可我们自己却没有从中学会任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在依赖中错失了一次有助于成长的好机会。可以说,拥有的东西越多,顾虑越大。相反,若一无所有,反而倒什么都能豁得出去了。
拥有的东西越多,开创新的事业时需要放弃的东西就越多,不少人就难以割舍,从而空幻想一场。
记者在以色列采访时,从外交官到商贸工部官员、再到成功的企业家,都众口一词地认为“我们成功的秘诀,真的就在于我们一无所有”。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来看,以色列真的可谓是“一无所有”:国土面积小,国土资源质量也不高。他们没有邻国引以为豪的石油,有的却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可是,贫瘠的自然资源让以色列人更加重视发挥人的作用。他们把科技作为立国之本,注重科研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高科技含量和精细化经营。比如,以色列严重缺水,但他们的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却因此而举世闻名;废水复用、人工降雨、海水淡化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相当成功;在水资源管理的很多具体细节上,都做到了世界最好的水准。
在我国也有不少地方资源稀缺、信息闭塞,用传统的眼光看来,可谓是“一无所有”。但如果能像以色列一样,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能动性,把“一无所有”变成自身发展的优势,同样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比如浙江温州,人多地少,缺少自然资源,但温州人却创造了以加工制造业和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模式,成为全国发展的楷模。
从辩证的角度看,“优势”和“劣势”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从来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反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缺少的地方,往往却能形成一些对资源依赖程度小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所以说,“一无所有”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优势。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才会有那股甩开膀子放手干的豪爽气概,有不顾一切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不要再为自己的一无所有、一穷二白而灰心叹气了,上天是公平的,它剥夺了我们的一切,也会为我们准备好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恩宠”。
003你不信自己,别人如何信你
挑战自古就有,并且无处不在。而自信心是成功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又一秘诀。我不敢说凡是具有自信心的人都能够成才,但我相信一个成才的人一定具有百战不殆的自信心。”从古至今,但凡是取得成就的人,必然是拥有着强烈自信的人。
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照亮自己前行的火把。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尊重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他人又怎么会对你有更高的期望呢?
古时候,有一个学僧十分不自信,老是觉得自己又笨又傻,因此,不管做什么都是畏首畏尾的。有一天,禅师给了他一块石头,让他去菜市场把这块石头卖掉。
这块石头不仅很大,而且外形还非常美观。临走之前,禅师对他说:“你要记着一点,我只是让你试着去卖掉它,而不是要你真的去卖掉它。要学会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再回来告诉我它在菜市场上可以卖到多少价钱。”
在菜市场上,很多人在看到这块石头以后,都想着:可以买回家给孩子玩、可以买回家当作摆设、可以买回家仔细观赏一下。于是,他们纷纷出价,但只是几个小硬币的价格而已。后来,学僧回去告诉禅师,说:“禅师,这块石头不值钱,只值几个小硬币。”禅师听完之后,笑了笑说:“你明天带着这块石头再去黄金市场一趟,问一下那里的人肯出多少价钱。当然,不管他们出多少价钱,你都不可以卖掉它。”
学僧从黄金市场回来以后,十分兴奋地对禅师说:“太不可思议了!有人居然愿意出2000元来买这块石头!”
禅师听完以后,又让学僧带着这块石头去珠宝市场问价。结果,让学僧感到意外的是,居然有人肯出6万元的价格来购买这块石头。他们见他怎么也不肯买,便一再提高价格,甚至有人出到10万元的高价,他也坚持不肯卖。于是有的人就愤怒了,说:“我出40万元的价格,你到底卖不卖?或者你说个价格,我都愿意买!”尽管如此,学僧仍然坚持不肯卖。最后,前来加价的人居然越来越多。
学僧从珠宝市场回来以后,对禅师说:“那些人似乎都疯了,他们居然出那么高的价格来购买这块普通的石头!”
禅师微微一笑,拿回学僧手中的石头,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你把自己定位成什么,那么结果就会是什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那么你的价值也只会像这块石头在菜市场上的价钱一样。”
事实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肯相信自己,就会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生活也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若是这个学僧不曾四处去过问,在菜市场卖出了这块石头,那么它将永远只是一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