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大笑。刘贡父恨怅不已。后来他的鼻子既断且烂,忧愁而死。客戏之曰:
颜渊、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见一塔,相与匿于塔后。孔子既过,颜渊曰:“此何塔也?”子路曰:“所谓避孔子塔也。”
前者为东坡之戏,后者以“避孔子塔”谐“鼻孔子塌”。
孤注一掷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入犯,迫近澶州(今河南濮阳),京师上下震动。
朝中大臣纷纷奏请御辇南迁,唯宰相寇准力主抵抗,说服真宗率师亲征。跸至黄河岸,真宗踌躇不前。寇准又力请渡河督战,命骁将护卫御骑渡过舟桥。三军将士遥见皇上伞盖,大呼“万岁”,声动原野,士气大振。
未久,迫使契丹议和,双方遂签订“澶洲之盟”。真宗回京后,每每对人言及寇准之功,叹曰:“幸亏朕驾亲征!”
然而,有佞臣向真宗进谗,称:“陛下可知赌博一事?钱将输尽之际,余者倾囊而出谓之‘孤注’。寇准此举为孤注一掷,而陛下不啻成了他的赌注!”真宗闻之大惊,此后寇公渐失宠遇。
据司马光《沫水纪闻》载述,进此谗言者为王钦若,时任参知政事。“孤注”一说果能奏效,亦乃有其见地。
北宋朝阁中,奸佞之辈多半倒是才识不凡者。如这位王钦若,就曾主持辑纂北宋“四大书”之一的《册府元龟》。
钱眼里坐
南宋绍兴年间,大将张俊戎马倥偬,却不忘搜刮钱财,数年内赫然已成富翁。其事渐露,官场上下传至甚广。
一日,朝廷宴飨文武百官,席间演出歌舞百戏。有一伶人自称善观天文星相,可据星相测知贵人命属。内宦即搬出浑天仪,请其一试身手,伶人曰:“用浑天仪观相,只见星,不见人。若据星相测算人事,须从铜钱方孔中窥之。”
言语间,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宦官命其窥测皇上星相,伶人举钱张视,曰:“此乃帝星。”又命其窥测秦桧,曰:“此乃相星。”继而换至韩世忠,曰:“将星。”待看张俊,却道:“不见星宿。”
众者大惊,命其再看。稍久,伶人指钱孔叹曰:“确无星宿之相,只见张大帅在钱眼里呆坐。”此语甫出,满座大噱。
附注:张俊,字伯英,南宋四大将之一,官至枢密使。绍兴间,力赞与金人议和,并参与秦桧谋害岳飞一事。
足下
古文中,对人的尊称有“足下”一词。为什么以“足下”作为尊称呢?原来这里有一个故事。
晋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即位之前,由于受到父亲晋献公的宠姬骊姬的谗害,被迫到外国流亡十九年。
在这漫长的逃亡生活中,随臣介之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他。在重耳饥饿难忍时,介之推曾割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在封赏跟随他的有功之臣时,偏偏把介之推给忘了。
介之推便和母亲一起隐居山林。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他,派人召见,但介之推就是不出山。晋文公无奈,便下令放火烧山,想迫使介之推出来。但介之推仍然不出来,最后紧紧抱住一棵树被烧死了。
为此,晋文公非常伤心,他把介之推抱木而死的那棵树砍下,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下,每当走路木屐一响,他就想起介之推,常常潸然泪下,俯视木屐说:“悲夫足下!”
“足下”本来是晋文公怀念介之推的称呼,后来就演变为对人的尊称。
锯碑
明初内阁大学士黄淮是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宣德二年致仕归乡。未久,其父病亡,为筑墓祭葬。工程将竣,唯缺墓前神道碑一石。黄淮命人多方寻觅,未获。
后于瑞安境内发现一巨碑,为当地旧族高氏祖坟原物,系整块太湖石磨砺而成。碑身纹路欹出,朗朗有致,黄淮见后十分满意。但其父墓制所限,此碑嫌大,只能取其半用之,遂命石工锯开。
石碑将锯断时,高氏后裔中有一人出言劝阻,称:“相公取用此碑,恐非孝道。”黄淮问其故,对曰:“但知墓碑可锯,只怕后人再锯。”黄淮闻之默然。
附注:高氏后人之言虽属讽议,确亦可虑。黄淮锯碑,旧时认为是有损阴德之事,人或以为必遭报应。不过,往细处追究,此中警戒之义在于:坏事情但凡有一个开头,也便给后来者打消了从恶的心理顾忌。
黄淮在阁多年,政绩不俗,说来绝非鼠目之辈。史书载称,永乐皇帝对其眼界才略颇为赏识,曾有“如立高冈,无远不见”之誉。可是在自家私事上,竟糊涂至此。
成大功不计小节
杨朱晋见梁王,向梁王表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梁王说:“先生一妻一妾都管不好,有三亩田地都种不来,却表示治理天下很容易,为什么呢?”杨朱说:“这是真的。陛下应看过羊吧,百来只羊聚在一块儿,要一个牧羊童肩上挑根木杖跟着,想要羊群向东,羊群就向东,要向西就向西。而如果要尧牵只羊,要舜肩上挑根木杖跟着,那天下就开始混乱了。“我听说:‘大得可以吞船的鱼,不会游到溪谷里;能高飞的大鸿鸟,不会在脏地方休息。’为什么?因为心志远大的缘故啊!黄钟、大吕这种音律,不能配合节奏复杂的舞曲,为什么?因为黄钟、大吕的音律十分单调啊!所以说处理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要成就大功,小地方就不能斤斤计较。”
“阿弥陀佛”与“子曰”
毕沅是乾隆时期的进士,他在担任陕西巡抚时,有一次途经一座庙宇,便想进去看看。一位老僧恭恭敬敬地把他请了进去。
毕沅看着庙堂上的佛像,突然问道:“你念过经吗?”
老僧答道:“念过。”
“那好,那你告诉我,一部《法华经》上有多少个‘阿弥陀佛’?”毕沅追问道。
老僧听完后吃了一惊,但立刻回敬说:“老衲天资愚钝,才疏学浅,大人提出的问题,我实在答不出来,大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我想问问大人,一部《四书》上有多少‘子曰’?”
毕沅无话可说,心底佩服老僧的口才。于是答应重修庙宇,并捐资置产为香火用。
吃醋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人民富足,国家兴旺。出于关怀臣下之心,唐太宗对几位大臣各赐给几名美女作妾。受赐大臣都高高兴兴地接纳,唯独房玄龄推辞不受。
唐太宗想,这一定是房夫人从中作梗。于是便派太监带着一壶“毒酒”去向房夫人传达圣旨,那圣旨是:如果她同意房玄龄接受美女便罢,如果坚持反对,就以违抗圣旨论处,必须立即饮下那壶“毒酒”。
房夫人是个烈性女子,听了圣旨后面无惧色,她毫不犹豫地接过“毒酒”一饮而尽。谁知喝下去后竟安然无恙。原来那壶里装的并不是毒酒,而是醋。
唐太宗只是想吓唬和考验一下房夫人,同她开个玩笑。后来,人们就把爱情方面的嫉妒心理叫做“吃醋”。因为醋是酸的,所以又用“酸溜溜的”来形容。
新旧太公
辛郁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别名叫太公,唐太宗对他的别名很不满意,想让他改掉。
一次,辛郁进宫面见太宗,太宗一见到他就问:“你叫什么名字?”
“辛太公。”辛郁回答。
“新(辛)太公比旧太公(指姜太公)如何?”太宗半开玩笑地问道。
辛郁听出皇帝的嘲弄意味,忙回答说:“我当年18岁就遇到了陛下,而旧太公80岁才遇到周文王,这样说来,我比旧太公强多了。”
唐太宗听了非常高兴,再也不讨厌他的别名了。
耗子
五代时,兴废战争异常剧烈,军阀割据,争权夺利。统治者生活穷奢极欲,全将负担转嫁到人民头上,赋税的名目相当繁多。
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农家吃盐要盐税,做酒要酗税,养蚕要蚕税。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名之为“雀鼠耗”,每缴纳粮食一石加耗两斗。连丝、棉、绸、线、麻、皮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东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缴纳十两加半两。
到了后汉的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但又不敢咒骂皇帝,于是便将仇恨集中发泄在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后来,人们把老鼠又称为“耗子”。
推敲
唐代有位苦吟诗人名叫贾岛。有一次,他到京城去考举人,骑着毛驴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反反复复拿不定主意。他不住地在驴背上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比划着推与敲的姿势。
由于想得入了神,没注意到眼前来了大官。当时京兆尹(京城长官)韩愈正带着车马随从迎面而来,贾岛竟撞了韩愈的仪仗,一连过了三节,他还在用手比划。
韩愈的随从气愤地把贾岛推到韩愈面前,禀报说:“此人冲撞仪仗,冒犯大人!”贾岛如梦初醒,只得如实说他在思考两句诗,拿不准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以至于神游像外,不知回避。
韩愈听了很感动,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思索了很久,告诉他说:“用‘敲’字好。”说完还约贾岛一同回到官府谈论做诗,并留贾岛住了许多天,二人成了好朋友。
贾岛听从了韩愈的意见,在诗中用了“敲”字。后来人们就用“推敲”表示深入研究考虑的意思,久而久之,意思固定下来,“推敲”就成了一个词。
不同的笑
一次,大臣刘墉陪着乾隆皇帝来到避暑山庄,他们看到了一尊弥勒佛像。
“他为什么对朕笑?”乾隆突然指着佛像问道。
“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佛见佛,自然也就笑了。”刘墉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