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7700000021

第21章 “远”字箴言:目光高远造就辉煌(1)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否拥有长远的投资眼光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为商无定法且风云多变,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满盘皆输!而李嘉诚则是一位有长远眼光的大商人,他对自己的投资决策非常有信心,敢涉足于别人所不敢的“雷区”,为此他也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1.投资要有长远的眼光

对于一个战略意识的商人而言,长远的投资眼光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都曾遭遇过失败,并且屡次走不出困境。而那些敢于投资获胜的人则是在“远”字上下功夫,从而大展拳脚。

和黄最为成功的投资典范之一是Orange。10年前,和黄注资5亿美元收购Orange发展电讯事业,现在Orange已位居英国第三大电讯公司,同时为以色列、香港及澳大利亚提供电讯服务。

作为一家老牌英资企业的和黄,20世纪80年代初被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组成长和系。在李嘉诚领导之下,和黄致力业务多元化及国际化,迄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港口、电讯、地产、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等五大核心业务在内的综合型跨国企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和黄奉行“继续扎根香港,但同时也不排除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经营策略,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

1989年,和黄通过收购一家英国电讯公司,涉足英国电讯市场,但却出师不利,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当时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n电讯服务,名为兔子,由于只能打出,不能打入,较同期其他技术逊色,因此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其产品模拟式电话价格迅速下跌,“兔子”只好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撤账14.2亿港元。

而后和黄又于1994年投资84亿港元成立Orange,推出个人通讯网络。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惟恐是CT2的翻版,不料后来却渐渐被消费者接受,手提电话的销售不俗。1996年4月,Orange在英国上市,随即成为金融时报指数一百的成分股,打破最短日期成为成分股的纪录,同时也为和黄带来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并已收回种“橙”的全部投资。该股份至今虽未有盈利,但股价却比上市时提高了六成多,其市值也由当时的200多亿港元增至2000多亿港元。到1997年,Orange的英国客户突破了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流动电话商。1998年2月,和黄出售4.3%的Orange股份,套现53亿港元;加上今次并购交易所得的220亿港元现金、220亿港元票据,以及650亿港元的德国电讯公司股票,估计和黄在这棵“橙”树上的回报已超过10倍以上。

和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交易是卖“橙”的成功,引起海内外市场的轰动,也引来无数人的羡慕,大家都想知道和黄集团主席李嘉诚经商的“秘诀”。在卖“橙”的记者会上,李嘉诚讲的一句话或许能给人以启示。他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他已知道五年后和黄要做什么。同时,李嘉诚之子、和黄集团副主席李泽矩也谈到,做生意的时间规限是5年、10年,不是一年、两年,长实(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有些项目也是七年才有收成。可以说,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趋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黄集团从事电讯业虽有十多年的历史,并非都是顺水顺风的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坎坷和艰难。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甚至有人认为和黄在英国的这项业务到20世纪末都不会有收获。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但是李嘉诚凭着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坚持不放弃。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市场上的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在英国的电讯业务。果然只用了几年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惊人的回报。

这种有长远眼光的策略,使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屡次取得骄人的战线。

李嘉诚在60年代靠经营塑料花起家的,在此行业仍蒸蒸日上时,毅然出售其业务,改为投资地产业,奠定了他成为巨富的基础。到了90年代中期,李嘉诚又是香港大地产商中最早认识到地产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的人,他在不停地出售手上即将落成的住宅物业的同时,积极向海外电讯业发展。目前,李嘉诚的和黄集团正在全力发展全球电讯市场,除投资英国外,和黄集团还向美国等国家的电讯市场进军。如1997年,和黄斥资24亿多港元,入股美国电讯公司WWC;1999年,和黄又宣布分拆以色列电讯在英美上市。

在完成出售Orange交易以后,和黄集团持有德国最大电讯公司Mannesmann10.2%的股权,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流动电话商,其在欧洲的电讯业务将通过该公司发展及经营。在有记者问到出售“橙”之后,和黄集团的环球电讯业务长期发展策略是否有变化时,李嘉诚说,该集团仍会继续进行有关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电讯业务感到兴趣。他并且表示,长实集团和和黄集团一定会参与高科技,而且可能与香港盈科数码动力合作。其中和黄正寻求发展电子商务,并可能于短期内将之分拆上市。此外;和黄集团的五大核心业务(基建、电讯、地产、进口及零售)表现良好,未来将会继续发展。与此同时这一场欧洲电讯界的收购战,令李嘉诚长和系的股票价值大幅飙升,李嘉诚的财富激增至687亿元。

不到1个月,和记黄埔(013)股价已升逾三成六。这一切的成就都与李嘉诚的投资的长远眼光分不开的。正是他的果敢性、决策性和正确性,才使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无人能望其项背。

2.“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招法

所谓“空手套白狼”是指一种从无到有的经营手段。这种手段需要的是智慧和技巧。要需要长远的眼光。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而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是:第一,由于与中国内地的特殊关系,内地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贷款变得比较容易,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对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香港股市可望不可及。香港会上市条件之苛刻,使不少条件具备的华资大企业,长期被拒之门外。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排斥在外,这样,无形中又把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外。投资者难以人市,股市自然萧条;股市萧条,投资者越发望而却步。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新纪元。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恢复并开始起飞,急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港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

其后,金银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从而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李嘉诚萌动并筹划将长江上市。公司上市,绝非易如反掌,李嘉诚为此也几经思忖,颇费周折。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元,溢价1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等三间交易所向公众发售。选择好恰当的时机,长实骑牛上市,倍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惊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此时的李嘉诚,并未显出特别的欣喜。他深知:股票升值,并不表明投资者独钟长实,而是大市的兴旺所致,其他工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得看长实的未来实绩,以及股东所得实惠。有着多年商场搏杀经验的李嘉诚敏锐地意识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无常,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从1950年创业,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现在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从此,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他们所不希望的。

但李嘉诚必须这样,他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的事业的人。李嘉诚是个“儒”商,其经营方略的一招一式莫不浸透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李嘉诚是个“情”商,其发展过程的一步一节无不闪烁着拳拳赤子的报国雄心。

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心动,“众人皆醉我独醒”,虽然这会令他损失不少既得利益,他仍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厂房地产业。此举的确令人折服。股市是个奇妙的天地,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在香港股市的这次暴跌中,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上市时,拥有收租物业约35万平方英尺,年租纯利390万港元;发展物业7项,正兴建或拟建,其中独资拥有的地盘3个,合资共有的地盘4个。上市时将25%股份公开发售,集得资金3150万港元。这笔巨资,加速了长实的物业建设。与其他地产商合资发展的楼宇,均作出售;独资兴建的楼宇,做收租物业。

3.股市是一块大蛋糕

每一个做大的商人在一定的时候,都会涉足于股市的,因为这块大蛋糕充满着诱人的香味,李嘉诚自然不会等闲视之。

1972年,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李嘉诚看准时机,于7月31日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0月,向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长实骑牛上市,倍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1倍多,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其实,长实作为新上市的公司,并不是其本身有多么高的信誉。事实上,其他上市股票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只是李嘉诚拥有长远的眼光而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将长实上市,而取得了喜人的开端。股票升值1倍多,意味着长实公司市值增幅1倍多。在选择上市时机上,李嘉诚又显示了其长远的眼光。

1973年的大股灾,造成了地产低潮。

李嘉诚深谙香港经济的兴衰规律。他认定,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因此,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拓展需要资金。于是,李嘉诚就想到发行新股集资。

1974年,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实际上,是换取其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两幢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由于地产低潮的原因,都市地产发生财政危机。李嘉诚占了便宜,又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做了回“救世主”。真可谓一石双鸟。

1974年5月,长实与实力信誉卓着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5000万港元。李嘉诚任这间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为长实引进外资和拓展海外业务开了一扇门。1974年到1975年间,李嘉诚两次发行新股集资约1.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在个人持有的长实股份中,拨出2000万股售予获多利公司,套取6800万港元现金。

这样,李嘉诚积聚了充裕的现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地价偏低时,大量购入地盘。另外,此一时彼一时。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重点转移到发展物业上。这样,大大加速了资金回笼周转。回笼的资金又可及时吸买地盘,兴建楼宇。

1976年,香港地产逐渐光旺。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在整个地产界沉睡的时候,李嘉诚一刻也没有懈怠地活跃着,他那个小小的地产公司已经发展壮大成一个地产王国。

同类推荐
  • 谁都不敢欺负你

    谁都不敢欺负你

    作为一个“资深”的受欺负的人,力克·胡哲遇到过各种形式的侮辱、打击、挫折,当他走进学校的大门,脑门上就仿佛贴上了一张邀请函,上面写着:快来欺负我啊!坏孩子们的讥讽、取笑、孤立,一度让他沮丧、恐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伤害、挫折、退缩、痛苦,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职场的人,都需要面对,却又似乎很难对其他人说起。为了给所有成长中的年轻人以鼓励和帮助,力克建立起了一套独有的“防御系统”。这个超级强大的“系统”不但让力克自己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欺辱,还怀有一颗同情之心,帮助其他遭遇挫折的人。
  •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本书内容介绍了如何结合心理学和实战经验,运用“瞬间识人术”使业务能快速成交。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将为你揭示如何在职场生存。
  • 感悟:世界最佳哲理美文精华·第一卷

    感悟:世界最佳哲理美文精华·第一卷

    一滴水就能看出太阳的光辉,点点滴滴就能编织丰富的人生。如果通过美文来表现哲理人生,那么就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美丽的人生就如串珠晶莹闪烁。美文是指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一般重于感性,长于抒情,内涵丰富,韵味实足,能给人心灵与耳目以愉悦,能够让人尽情欣赏与品味。
  • 一分钟读懂求人学

    一分钟读懂求人学

    本书语言平实、易懂,所述方法也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求人办事的分寸,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做好。真心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性内容,为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愿本书成为照亮读者成事之路的明亮火把,为读者的事业增光添彩。
热门推荐
  • 入我心中

    入我心中

    这是一位闷骚内向女和一位细心暖心男的故事。
  • 粗暴王妃:不服来战

    粗暴王妃:不服来战

    他是王爷,风华绝代,神圣不可侵犯。她原本是是一介平民,却因为遭人误杀致死。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却因被人嫉妒,谋杀致死。当她成为她,他爱上他,碰撞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华夏古武的继承人。被人看不起?没事,看不起不会少块肉,能给你们心里添堵,还算有面子。啊嘞?想跟本大爷比试?好啊,琴棋书画诗酒花武功,随意挑!是颗金子总会发光,就算掩饰的再好,还是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当然,能不能找到,就得看寻宝人怎么做了。
  • 从前有个我们

    从前有个我们

    当简溪和整的A市出名的花花公子侯禹洲结婚后。当兄弟叫侯禹洲出来玩的时候,侯禹洲会说“”加班”又当兄弟叫侯禹洲出来玩的时候“加班”再次当兄弟叫侯禹洲出来玩时候,侯禹洲又是以“加班”为借口,江晔,宋迟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乎去找简溪评理,还没放狠话,就被他们的“好兄弟”侯禹洲活活怼了回去。看来侯禹洲遇上简溪就是一物降一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转生仙人

    转生仙人

    乱世转生,修道炼心,从来仙家绝凡情铁骑南叩,秦淮也离愁江湖烟尘几时休,须刀剑、光耀九州他乡月,遥望霜天,静观风雨骤又逢,缘难掐,煮酒瘦楼,醉倚红袖抚雪肌青丝,春情幽幽褪尽罗裳红浪翻,卿卿也、梦里旧眸旖旎处,良宵暖帐,欲啼尤还羞--“知道这世上有一个地方么?相传,走兽不能抵,飞鸟不能掠。喝一捧那里的水,便能抛下所有烦忧。”“知道,你说的是忘川罢……其实,就算饮过了忘川水又能怎么样呢?忘不掉的,也终究仍是忘不掉。”--且看少年王遥在南宋如何单身只剑纵横凡尘。--
  • 师兄别乱来

    师兄别乱来

    他是皇子,他情淡如风,他对她有所求,她为他做尽一切,他纳为皇后的,却不是她。她一身伤痕地离开他,不要他给予的尊贵妃位,再回到龙族。不该回来的人,打乱了一颗颗平静的心,师兄拖延了亲姐姐的婚事。姐姐不甘心地引来了大月皇上,硬逼成妃。
  • 阎七回归

    阎七回归

    本应身为阎王的她,冷血无情,看破世间万物沧桑,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但她为救好友而献祭,本以为她的生命会就此了结,奈何命运如此,她的灵魂化为了碎片散落在了各界面,都充满了不同的故事,她的好友也为她回归而费劲心思。
  • 至尊邪魅之狂女傲九天

    至尊邪魅之狂女傲九天

    21世纪的第一特工叶凌儿,由于一次任务物品——一枚古朴戒指死亡重生在了异世——玄凌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她母亲由于她人栽脏而被追杀,无奈下只好将她托付与她的师傅,她与师傅隐世药谷。然,一切都好似命中注定,她在这个世界好似来过,时时脑海中闪过一些画面,好似似曾相识。那神秘的戒指,残缺的记忆,令她的好奇心大增,去探寻那残缺的记忆。她在外面的世界却遇到了邪魅的他,她的淡漠,她的高傲引起了一向对女子淡漠的他的兴趣。这兴趣却使他为她沉沦,愿,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她与他如何傲世比肩!
  • 民国之国术宗师

    民国之国术宗师

    真实的国术!真实的国术圈!真实的国术大师!书写真实的国术魂!书友群:696547552,用于书友交流国术、讨论剧情。
  • 文笔式

    文笔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