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9700000054

第54章 宋史(3)

此外,在《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关于数学、物理、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的主要成就,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由此也可以看出沈括是各方面的知识都非常全面的一个人,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旷世奇才。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奇才,在科学上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却受到后人诟病。仕途中的沈括是一个能捕风捉影和见风使舵的人,他曾经揭发检举过文学史上的巨人苏轼,在王安石得势时依附他打击苏轼等人,在王安石失势之后又写文章来批评王安石的一些改革策略,所以王安石曾骂他是小人,但是这只是沈括人格上的缺陷所造成的,不能因此说他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也许他就不该走上政治这条路。

虽然沈括在做人和为官上是极其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位科学家却是实至名归的。尽管他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瑕疵,但是他的科学精神还是值得人们钦佩的。

靖康之变

靖康事变又称靖康之耻,发生在北宋宋徽宗靖康年间,所以以此命名。当时金兵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其他的皇室人员一千多人掳走,导致北宋灭亡。历史上就称这一次事变为靖康之变。

之所以会出现这次事变,还要从宋金联盟攻打辽国开始说起。

宋金联盟使辽灭亡之后,宋朝买回燕云十六州。金国的将领张觉用平州作为投降的条件,让宋保护他,但是金国却利用张觉这件事大做文章,以此为借口开始攻打宋国。

金国派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率兵攻打宋国,但是完颜宗翰的部队遇到太原守军的抵抗,贻误了战机。后来完颜宗望渡过黄河,包围了北宋国都汴京。但是遭遇到李纲的顽强抵抗没能攻破汴京,于是他把康王等皇室子弟作为人质,来威胁宋朝讲和,最后宋朝答应将太原、中山和河间分割给金。至此,完颜宗望才开始收兵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汴京之围,由于主战派的顽强抵抗宋才得以保住汴京,本来可以利用金军撤退的机会效仿澶渊之盟的故事,趁着金军渡黄河的时候将他们最精锐的部队给消灭掉,这样就可以免除后患。但是由于主和派的多次挑拨离间,使得金军顺利地渡过黄河,主战派的代表病死的病死,驱逐的驱逐,这样才会有第二次汴京之围失败导致的靖康事变。

本来金国第二次攻打宋国师出无名,但是宋朝自作孽的“蜡丸事件”正好给了金国借口。因为金国的萧仲恭和耶律余睹都是之前辽国的将领,宋钦宗认为他们可以利用,于是写了一封蜡丸信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作为自己的内应,却不曾想他们会将蜡丸信交给金国人,这样宋朝就要吞下自己酿的苦酒了。

这一次宋国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第一次是有太原的将士奋死抵抗,拖住了完颜宗翰的脚步,使得只有完颜宗望的兵马到达汴京城下。但是这一次,没有了太原之围,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的两部兵马几乎同时将汴京围住,兵力大增。

从宋朝这边来说,上一次是因为主战派的李纲拼死保卫汴京,指挥得当,战术正确才没能让金军攻破城池,但是李纲早就被驱逐了,另一个主战的代表也已经病死了,这一次守城的将领根本不懂得守城之道贵在用兵,只是借助其他的歪门邪道来守城,而且因为皇帝的犹豫不决,临时更换将领,使得克敌的计策受到很多制约。

这样两相比较之下,汴京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情了。这时候情势危急,宋钦宗在主和派的建议下,亲自到金军的营地议和,结果却被金军扣押。接着金军攻破汴京,进城之后大肆烧杀掳掠,将汴京的财物几乎洗劫一空。同时还将宋徽宗一同俘虏了。金军撤退的时候,带着京城所有的财物以及包括皇帝、皇后、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太子、王公大臣,还有乐工和技工在内的数十万人返回金国。因为这是发生在靖康丙午年,所以也叫“丙午之耻”,历史上就叫做靖康之变。随后金太宗将宋朝的两个皇帝贬为庶民,还把他们身上的龙袍强行脱掉。至此北宋正式宣告灭亡,这一天是1127年3月30号。

岳飞抗金

一说起岳飞,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首著名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给每一个宋朝的子民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更何况是满腔爱国的岳飞。从小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而他的一生就在践行着这四个字。

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其在军事上展现的才能是宋、辽、金、西夏公认的最杰出的,除此之外,他创造了两宋以来建节封侯者最年轻的纪录,也是南宋四位抗金将领之首。他的事迹是两天两夜也说不完的,这里我们只能选取岳飞最著名的郾城大捷来略述其迹。

还要从绍兴九年开始说起,这一年,奸臣秦桧为了自己的私欲,居心叵测地策划了一起投降活动,让宋金议和,但是岳飞直接上书将矛头直指秦桧,这让秦桧记恨在心,为岳飞后来蒙冤而死埋下了伏笔。

绍兴十年的时候,金国单方面撕毁了之前签订的和议,派金兀术兵分四路来攻打宋国,这使岳飞苦等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毫无防备的宋军节节败退,所以高宗派岳飞、韩世忠和张俊等率兵抵抗。郾城大捷的序幕就此拉开。

岳飞等人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一路上捷报频传。在当年七月初,金兀术在主力部队休整了一个月之后,全军出动攻向郾城。在他们距离郾城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岳飞得知金兀术派了一万五精兵作为前锋来攻打郾城,然而当时岳飞手中只有背嵬军和游奕军,而且其中的一部分还在颖昌驻守,这明摆着就是打不过金军。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岳飞沉着冷静地分析了敌我作战方法上的长短之后,果断地以步兵迎敌。岳家军的步兵每个人都拿着提刀或者斧头之类的武器,专门对着马腿劈砍,这样按照金军的“拐子马”阵型,只要有一匹马倒地,另外两匹马就没有办法奔跑。就这样金军的“铁浮图”乱成了一锅粥。

等到快天黑的时候,金军被杀得落荒而逃,岳家军在这场战争中消灭了敌人的首领,还获得了不少战马,大大补充了岳飞的兵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郾城大捷,这一战岳飞打出了岳家军的威名,让敌人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接着岳飞向朱仙镇进军,金兀术仍不死心,集结了十万大军想要阻挡岳飞,但岳家军眼看着马上就能打进金军的老巢了,士气非常高涨,金兀术又被打得落荒而逃了。受到岳飞的鼓舞,其他的将领纷纷发力,紧接着又取得了颖昌大捷,之后一路收复了蔡州、陈州、郑州、汝州等地方,到这个时候,中原地区的失地基本上都被岳家军收复了。

可是岳飞的胜利让秦桧害怕了,于是他唆使皇帝在一天之内连发了十二道金牌让岳飞班师回朝,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岳飞尽管知道这是秦桧的诡计,但是为了保存抗金的实力,无奈之下只好班师回朝。这一下岳飞辛辛苦苦收复的失地,在一天之内再次尽归敌手,不能不令人惋惜。

为了保护当地的老百姓,争取给他们南渡的时间,岳飞延迟了五天回朝,故意让金军知道自己明天要渡河,使得金军连夜逃到黄河岸边,这样岳飞就争取了时间让当地的老百姓迁移到其他地方。但是有人通风报信说岳飞要回朝,金军又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中原地区。

岳飞回朝之后,被秦桧等人诬陷谋反罪,但是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证据,最后竟然以“莫须有”将岳飞杀害,岳家被满门抄斩。韩世忠知道后发出“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的哀叹,但是也挽不回岳飞的性命了。岳飞临死之前悲愤地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尽抒心中的不甘与悲愤之情。

世人为了纪念岳飞,在他被平反之后在他的墓前修了一个跪着的秦桧像,日日向岳飞忏悔。岳飞虽死,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和精忠报国的业绩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所以他成为受到万世敬仰的民族英雄,而秦桧则只能跪在墓前,受着万人的唾骂。

大诗人陆游

说起陆游,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他和表妹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除此之外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样豪情万丈的诗句了,陆游不仅是一个痴情种,更是一个爱国的大丈夫。

陆游,号放翁,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小就天资聪慧,12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不仅如此,他从小就受到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的环境也培养了他爱国的精神,中年的时候就参军,历经宦海沉浮,直到晚年退居,但是收复中原之心始终不死,有诗为证。除了满腔的热血无法实现之外,他和唐婉的爱情也因为母亲的干涉而抱憾终生。

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自小一起长大,可以说两小无猜。长大后两人结为连理,也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生活十分美满。但是因为唐婉才华横溢,陆游的母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强行让陆游休妻,虽然陆游百般哀求,但是还是抵不过礼教的压迫,最后只好和唐婉分开。随后陆游娶王氏,唐婉嫁赵士程,两个有情人就这样分开,实在是令人惋惜。

十年之后,陆游在沈园独自饮酒之时,突然看到唐婉和她的丈夫,再想起他们当初幸福的时光,不禁悲上心头。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唐婉在她丈夫的同意下,给他送了一杯酒,所谓真情尽在不言中,陆游明白唐婉对他的真情,喝完酒之后老泪纵横,不能自抑,就是在这种情绪之下,陆游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在墙上写下了《钗头凤》这篇千古绝唱。随后满怀抑郁之情离开沈园。而当唐婉看到这首《钗头凤》的时候,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随后在陆游的词之后附上了自己的一首《钗头凤》,回到家之后,唐婉就抑郁而死。两个有情人就此阴阳两隔。

唐婉死后,陆游开始参军抗金,尽管戎马生涯非常辛苦,但是诗人心中始终放不下对唐婉深深的眷念,在他剩下的岁月里,多次回到沈园,每回来一次就会为唐婉作一首词,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从《钗头凤》开始,陆游用自己的一生来谱写了一段流芳后世、凄婉感人的爱情诗章,所以说陆游是一个痴情种。

但是陆游并不只是一个沉湎于儿女私情的小男人,他也有满腔的爱国之情。1170年陆游进入巴蜀之地,开始了他的行军生涯。

在政治上,陆游一直主张要坚决抵抗外敌的入侵,首先就要充实军备。但是他先后受到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打压,仕途之路几经沉浮。秦桧死后,他的仕途虽然比之前好多了,但是也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他的抱负也就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他将心中的感情都投注在诗歌之中。他的诗歌不仅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的疾苦,也有批判当时的统治者屈辱求和的,他的诗以豪放著称,充分地流露出他的爱国之情。尤其是在他晚年回乡之后,那种没实现自己抱负的遗憾和渴望祖国收复河山的愿望尤其强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以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充分说明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国家的命运,渴望着祖国的统一。所以说他是一个爱国的大丈夫也是当之无愧的。

文天祥名垂青史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在被元军抓住后,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篇章。他和陆秀夫、张世杰一起坚守到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刻,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的父亲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文天祥还有三个弟弟,父亲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从小就对他们严格要求。家道中落之后父亲亲自教他们,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有时候也会在一起讨论一下历史和国家大事。可以说文天祥出众的文采和优良的品格是离不开他父亲的言传身教的。

文天祥为人十分正直,非常乐于帮助别人,而且不管外界的评论如何,始终都保持着自己的纯真。而且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研读忠臣列传,再加上当地先贤的影响,这些都影响着他成为了后来著名的忠义之士。

文天祥状元及第之后,因为正直的性格不能忍受朝廷的腐败,多次上书谏言,但是都没能得到重视,后来因为他耿直的性格得罪了当朝权贵,多次被贬。但是他被贬之后,仍然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宋度宗病逝后,奸臣贾似道扶植年仅四岁的宋恭宗即位为皇帝,趁机把持朝政。这时候元朝的伯颜正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进攻南宋。当时淮西制置使不战而逃,很快鄂州也失守了,各地的宋军在元军进攻时纷纷叛变,南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了。

这时候朝廷颁布《哀痛诏》,号召各地将领起兵勤王,可是除了文天祥和张世杰之外,根本没有人响应。之后文天祥发布榜文,征集义士,同时散尽家财来筹集粮饷,表示要毁家纡难。在他爱国精神的感召之下,一支三万人的起义军就迅速地组成了。从这里开始就是文天祥生活中全新的一页:起兵勤王。

文天祥起兵勤王之后,积极想要奔赴前线抵抗元军的进攻,想扭转战局,但是朝廷中的主和派百般阻挠,甚至诬陷他。但是文天祥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支持,迫于压力,朝廷让文天祥带兵进京,在到达临安的时候,只有文天祥的部队秋毫无犯,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之后,文天祥率兵保卫平江,同时派兵救援常州,可惜他用人不善,将救援的兵马交给张全这样的自私小人。张全为了一己之利,看着战友苦战竟然隔岸观火,并且趁乱逃跑,使得自己的战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结果朝廷还包庇这样的小人,这令关心国家存亡的爱国将领们十分担忧。

常州平江沦陷之后,文天祥和张世杰主战,要求朝廷背水一战,但是朝廷却打算投降,这让他们都非常失望,于是各自招兵,继续抗元。这时候朝廷已经乱成一团了。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文天祥又出来收拾残局,他在出使元营的时候被扣留,之后南宋就向元军投降了。

文天祥被扣留之后,大声地斥责投降的将领们。尽管元朝用尽了各种手段想要文天祥投降,但是文天祥软硬都不吃,就连忽必烈亲自劝降也没能让文天祥改变初衷。在被关押三年之后,文天祥英勇就义。在过零丁洋的时候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万世流传。

同类推荐
  •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这是一部在上海人中去寻找上海的书,它不仅触摸了近代上海百年历史留下的烙印,也展现了今日上海与过去的不同。就挖掘一座城市的人文传承而言,这部书中的过去和现在都鲜活地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部书中可以找到张爱玲笔下许多人物的影子,尤其是那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女性,她们既像是上海昨天的一面,又反映着上海今天的一面。这部书最让人信服的,是它呈现出的真实。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苗堤乡逸事

    苗堤乡逸事

    本书是由小小说和文学评论两部分构成。其中小小说部分内容丰富,文笔细腻,带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文学评论部分写了作者从接触小小说起的经历和感悟。饱含深情,令人动容。作为一本小小说占绝大部分篇幅的文学作品,作者绞尽脑汁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赞扬爱情的美好,有唾弃人性的贪婪,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小品……本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生动幽默又会有所感悟,具有一定市场价值。
  • 夜话周庄:全球华人散文·诗歌创作大赛获奖作品选

    夜话周庄:全球华人散文·诗歌创作大赛获奖作品选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是中国江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文学报》社、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庄镇人民政府于2012年4月—8月举办“夜话周庄”全球华人散文、诗歌创作大赛。本书收大赛的全部获奖作品。作品反映了周庄、江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当代周庄文化的拓展与创新注入全新的动力,也为当代中国地域文学创作提供一个范本。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热门推荐
  • 小江湖

    小江湖

    若一面天堂,一面江湖。我宁选择江湖,堕入红尘世俗,快剑恩仇,笑傲江湖……若修仙是天堂弃情才能永生,我宁选择江湖,与情相守,与剑相伴,相厮相守,到的白头时,方有年轻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过去那点事儿

    过去那点事儿

    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N个碎片小故事。你、我、他,90后的大多数,共同的记忆(或许)。“剧情”不跌宕起伏,文笔不精彩亮眼,贵在真实(也唯有真实了,哈)。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六)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六)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36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 超级农场系统瞬间升级999

    超级农场系统瞬间升级999

    没钱了吗?不怕,等我去小麦田搓一搓黄色的气泡。“叮,金币+100000000。”你那座城,我买了。货物太重吗?不怕,等我去番茄田搓一搓红色的气泡。“叮,力量+1000000。”不是我欺负人,我只想说,在座的都是垃圾。对方人多欺负人少吗?不怕,等我去黄豆田里搓气泡。叮,神兵+1000000。”撒豆成兵,一秒钟,百万大军,就问你怕不怕。对手武技太强了吗?不怕,等我去田里搓一搓气泡。“叮,神级武技+100000。”不好意思,神级武技我都是用一本,扔两本的,你说你气不气。从此徐天宇,就走上一条种田之路。同学读书是没有出息的,回来种田吧。
  • 黑色荆棘之海

    黑色荆棘之海

    在迪罗世界中,有一片红色的海洋,将世界分为南北半球,南方半球是一片科技为主导的世界,北方半球是魔法教会所主宰的世界,经过了多年的对峙后,随着黑魔法的复苏,红色海洋的动荡,发生了一个又一个记入史诗的故事。
  • 贼皇修炼计划

    贼皇修炼计划

    虚拟现实技术的意外降临《星宫》成了各国瞩目的焦点奇幻的森林,险峻的峡谷,幽仄的龙穴,废弃的圣殿全都留下了他踏足过的痕迹当冒险征程的号角吹响终有一日,阴影中的皇者必将屹立世界之巅
  • 好婚姻,靠修行:佛学大师解读幸福姻缘法则

    好婚姻,靠修行:佛学大师解读幸福姻缘法则

    结婚的时候,大家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呢?“这个人有多少钱?”“学历如何?”“地位高不高?”“外貌怎么样?”通常,人们都是像这样反复思量,然后做出选择。我有所欠缺,所以我需要对方,这就形成了某种依赖心理。问题在于,对方恐怕也是如此。真正的婚姻生活开始后,彼此的期待瓦解了,问题和矛盾也就产生了。我们要知道,幸福是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自行到来的。幸福甚至与婚姻无关。人只有独自生活不感到孤独,共同生活也不觉得麻烦的时候,才可以结婚。在婚姻关系里,得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两个人都完善自己,彼此适应。僧人打坐磕头是修行,而夫妻俩从不适合到逐渐适应对方,这也是修行。少年夫妻,老来伴。以诚相待,人生一晃即过。智光大师以如上忠告作为贺礼,希望大家铭记在心。
  • 盛宠N次方:洛少,请节制

    盛宠N次方:洛少,请节制

    “玩完就想走?”只是打个零工,居然惹到了京都最帅气最拉风的洛大少,还在当天就领到红本本沦为了他的合法暖床工具,江晓童表示很无辜。“好吧,看在老男人不好找老婆的份上,我可以跟你假结婚三个月。”“老男人?”洛少咬牙欺近,“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老男人!”江晓童差点被拆骨入腹,“不老,你一点都不老,可是我受不了!就三个月,到期离婚。”“三个月?我还收不服你这小丫头!”于是洛少展开了一场对她身心的掠夺,“你的身是我的心也必须是我的!”
  • 森罗大记

    森罗大记

    森罗国,原本天下太平,这里国人安居乐业,只求自我繁荣,绝不屑于损害任何他国。然而一次外寇入侵,彻底搅乱了这里的平静,森罗少年或辱或荣。为了大国尊严,也为了少年意气,反抗、斗争,一群勇敢的奇幻少年历经艰难险阻终能主宰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