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馨如期到达,志鸿去机场迎她,见面竟如隔数年,拉上行李坐车直奔“中国城”的公寓,到了,放下行李,陈亦馨见房间打扫得很干净,房里的新家具都还好,就赞叹着,“比国内租的房子好多了”。
志鸿感慨说:“钱也没剩多少,要省着开销了”。
“不要你担心,陈经理给我介绍了个他的一个朋友在迪拜开的旅行社,就在市中心,应该离你公司那边儿不远。”
“那好极了!”志鸿惊喜不已,心想,看来“大背头”还真有些资源,只是跑这么远,却仍没切断陈亦馨和“大背头”的渊源,就有些不快。陈亦馨不理他,直接把写着公司名字、地址什么的纸条丢给志鸿,志鸿看了觉着眼熟,仔细想想,不禁笑了,原来,前些天给陈亦馨办签证的时候自己去过,谈得不是很好,就没用他们办签证的那一家,志鸿没提这事儿,只说,“你先在家休息几天,熟悉一下环境,我在这里都经常转方向,这里修的建筑看上去都一个模样,还都修得一个圈一个圈的,活象个迷宫,进来容易出去难”。
陈亦馨讽刺说,“你自己没方向感,别把我也算进去。”
志鸿也不还口,去准备早餐去了。
第二天,陈亦馨的电话卡拿到了,跟旅行社打电话过去,那人已经跟“大背头”在网上联系过了,就请陈亦馨过去面谈,“熟人”介绍工作也有缺点,就是没办法谈条件,好在“大背头”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陈亦馨描绘得相当不错,那“兄弟”见到陈亦馨本人也觉得是一个“天仙”,心想,这对自己业务上会有莫大的帮助,就说,工资每月3000迪拉姆(当地货币),提成另算。陈亦馨不知道这在当地是个什么水平,就先答应了,回家跟志鸿一说,志鸿说还不错。两人总算“稳定”了些,心也安稳起来。
转眼到了十二月,志鸿老板过来“视察”,“小眼睛”确实“厉害”,把志鸿一个多月的辛劳抢了大半儿过去,志鸿愤怒,却没失方寸,一点儿一点儿地“守”着,老板自是“火眼金睛”,见“小眼睛”连当地灯具批发行业的集中地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然对他大失所望,就私下跟志鸿嘱咐了许多,言外之意,他是器重志鸿的,“小眼睛”这小子不是什么办事儿的人,而且人生阅历也没有,让志鸿大事儿多跟自己打些电话商量着,勤跑跑些业务,等等。志鸿不知二人演的是什么戏,自己却有自己的打算。
陈亦馨的班上得倒也开心愉快,“眼界”似乎开得比志鸿快,经常接触到一些来迪拜观光、考察的国内“成功人士”,亦馨在SH已做旅游做几个月,受了“大背头”的“真传”,所以,现在工作起来就相当“顺手”,只是见多了挥金如土的财主们,回头常常讥讽志鸿是个LOSER,志鸿起初当是玩笑,常了,也经常觉得自己在这金钱的“帝国”里确实是个LOSER。
志鸿慢慢跟周围的华人开店铺的熟了起来,日子过得也“有趣”了,东家走走,西家坐坐,他也确实常出去跑业务,累得昏天黑地。
有同胞的地方就有小道消息,志鸿慢慢听说,“小眼睛”来这里不久,就认识了一个在酒吧里经营“皮肉生意”的女人,两人竟然成心“搭伙”过日子,“小眼睛”被蒙住了,志鸿暗笑,难怪这小子天天不见个人影。
“小眼睛”既然是“皇亲”,志鸿就不去惹他,自己勤奋地跑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谈下了几个单子,利润颇丰厚,回家跟陈亦馨交流,陈亦馨也跟着高兴,就催他,“提成的事情快跟老板谈啊!”,志鸿也以为是。隔了几天,志鸿颇有些忐忑地打电话给老板,老板似乎有国家大事等着他去处理一般,不耐烦地说,提成肯定有的,只是自己还没想好,等有时间再谈。放下电话,志鸿发现“小眼睛”不知道啥时候从外面进来的,还在旁边吃笑,自己就觉得很没面子,“小眼睛”口气很嘲地说:“你太不了解他了”,志鸿却觉得他两个本来是亲戚,自己不能跟“小眼睛”交流这些,就不理他。
过两天老板打来电话,表扬志鸿有了工作成绩,但是,自己在这边的投资很多,生意才刚刚开始,成本、费用等等志鸿都没考虑,他却必须考虑,否则,除去这些自己可能还是亏的,还讲:“你们年轻人太心急,我怎么会亏待你呢?”,说得言之切切,志鸿也讲不过他,只能自认倒霉。回去讲给亦馨听了,她大骂这是不讲理的混账话,提CD是先给的,现在都不给,将来可想而知,志鸿也知道,但是却没办法,陈亦馨就说他窝囊,志鸿不理她,确也感觉上了“小眼睛”跟老板的当,然而志鸿做业务的热情不减,去客人那边跑得还是很勤快,他知道,对他来讲,不努力就没有机会。
志鸿还交了几个“哥们”,时不时地在家里请客儿吃饭,志鸿的手艺好,房子也宽敞,大家都高兴来,陈亦馨却觉得很麻烦,说跟这帮“打工的”交际没什么用处,志鸿却不以为然,慢慢地,陈亦馨跟众人也熟了。
转眼到了春节,志鸿本想回国去休假一次,陈亦馨却觉得来的时间不长,回去了也很折腾,不如干脆就在这儿过年,志鸿想想也是。
一天,志鸿在网上跟杨榛长谈了一次,杨榛跟他确认了月供的卡号,要再汇八万进去,嘱咐志鸿常查查账,注意不要“断供”,有困难的话及早通知自己。不知不觉,两人在视频中聊了两个多小时,杨榛说,自己调到了商业局当局长去了,志鸿由衷替他高兴,心想,杨榛手里确实有些权力了。杨榛却连叹自己不容易,要趁早准备后路,官场很复杂,等等,似乎不得志,却又不想说得太细,杨榛还告诉志鸿,魏薇和他今年过年结婚,志鸿表示和亦馨两人回不去,只能网上祝福他们,志鸿也跟杨榛讲了自己在这边的种种不如意,杨榛鼓励志鸿要等待时机,卧薪尝胆。事后,志鸿陈亦馨两个人不免感慨,还是在官场混的手头儿“阔”。
在这条商业街上很多“江浙人”开的店铺,“江浙人”头脑灵活、胆子大,又有强大的制造业在背后支撑,造就了许多暴发户,暴发户到了国外更加炫富,加上这里车又便宜,他们大多开着顶级大排量的奔驰、宝马招摇,志鸿从不掩饰羡慕的表情,更认为“仇富”根本就是心理缺陷。
志鸿跟一些“少壮派”的小老板也很谈得来,给人外表看上去心态坦然,但他心里对这些脑袋里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其实很不屑。
“年关”到了,志鸿请了几个朋友来自己的公寓,拿手的饭菜弄了丰盛的一桌子,陈亦馨也“请”了一个在这个“中国城”里有许多店铺的“GD仔”过来。别人都在打牌、玩游戏,陈亦馨在跟这个“GD仔”说笑,志鸿心里有些不快。这个GD人是陈亦馨帮他做签证时认识的,陈亦馨一心想学开车,可志鸿并没有车,这小子开了辆奔驰ML的越野车,时常带着陈亦馨开车兜风,所以今天陈亦馨特意把他也请来了。志鸿出来送菜时,见陈亦馨被那小子的不入流的笑话说得前仰后合,心里火更“旺”,回身故意在厨房里弄得锅碗瓢盆叮当乱响,可惜没人听到,他只能忍着。
志鸿跟“小眼睛”之间“争上位”的战争,胜者自然是“小眼睛”,当然,志鸿也没心思跟他计较,想,这小子原本只是台前的一个木偶。
志鸿“做下”了一个“大客户”,是一个黎巴嫩的服装商人叫苏尔坦,人长得高高大大的,热情且健谈,平时嘻嘻哈哈,做起事来却一点儿不马虎。苏尔坦的一个大仓库顶棚上全用了志鸿公司的照明产品,从订货到安装,志鸿做得事无惧细,苏尔坦看着很满意,对志鸿的勤奋和“敬业”很赏识。两人比较谈得来,苏尔坦实在健谈,每次志鸿去他公司都能聊很久,也时常跟志鸿聊些中国的事儿。苏尔坦跟志鸿说,他接触过很多中国人,也很了解中国人,志鸿点头说是,中国人对外国人很友好。因为“混得”很熟了,志鸿就跟他开玩笑,说我不了解阿拉伯人,差不多只知道阿拉伯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苏尔坦笑了,然后看到志鸿脸上的笑带着点儿嘲讽的味道,就直摇头,说:“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其实这里是有原因的,”志鸿愿听他讲“典故”,苏尔坦严肃下来,接着解释,“古代阿拉伯地区战乱连绵,很多男人都战死了,留下许多孤儿寡母,在这生存环境恶劣的沙漠里,一个家里没了男人无异于家庭的灾难,于是‘先知’就在《可兰经》中‘规定’,活下来的阿拉伯男人有义务不让这些孤儿寡母无助而死,应该把他们‘接’到自己的帐篷下。”听到这儿,志鸿也不禁肃然起敬,苏尔坦又说:“现在情况变了,习俗却保留下来,但也并没有鼓励每个男人都娶好几个老婆,比如我,就只娶了一个,你看,因为我穷,娶不起!”,说得志鸿跟着也笑了起来。
苏尔坦的生意不“小”,他哥哥在沙特,很有些销售渠道,每年通过苏尔坦从中国订的服装量都很大,所以苏尔坦很有些钱,还有艘不小的私人游艇。
有一次,苏尔坦很迷惘地跟志鸿说:“你们中国人太残忍!”
志鸿听得很莫名其妙,问:“你怎么会有这印象?”
苏尔坦说:“前几天,我看报纸上写着,中国人吃猴子,而且是吃活着的猴子的大脑,一张桌子上面挖个洞,把绑好的猴子放桌子底下,猴子脑袋从桌子中间露出来,然后用小锉子把猴子脑袋打开,就这么拿勺子挖猴脑子喝……”
志鸿看他皱着眉、眯着眼,两手还激动地模仿、比划着讲,自己听着也恐怖。志鸿之前听说过这种极其“恶心”的吃法,是在GD,所以苏尔坦说得是对的,只是实际吃法比这他说得要“讲究”些,但却更残忍而恶心,自己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给苏尔坦讲,中国很大,基本上全中国人都不吃猴子,而且我们也很反对这种吃法,不过自己也听过这吃法,在GD省是有的。
苏尔坦就说:“反正,你们太残忍!”
志鸿想想,自己并非外交官,况且国内确有这种“陋习”,自己无法替国人挽回“颜面”,好在这并没有影响苏尔坦对志鸿的印象。
时间久了,苏尔坦就很认真地跟志鸿谈起,自己想要在中国设个采购办公室,问志鸿有没有想法,志鸿听了欣喜,却没有马上答应,想着回来跟陈亦馨商量商量,陈亦馨却很不以为然,认为老外说得随便,未必认真。
近来,“小眼睛”“出人意料”地开张做成了笔买卖,而且做得不小,老板打来电话给志鸿,他的意思志鸿明白,是要自己多努力些。
志鸿见这小子其实是给一个永康人在附近开的一家店供货,就很不放心,嘱咐了几句,“小眼睛”听了很不满意,志鸿讨得一身“没趣儿”。老板那边听说了,也说这无所谓,只要能把生意做起来就是好事情,还对志鸿讲,做生意方法很多,思路不要太狭窄,等等。志鸿明白,生意人不介意“手段”,只要结果,也就没多说什么,心里却想,“我们这贸易公司,价格贵得离谱,‘小眼睛’却能供货给只隔几条街的永康人,这未免太神奇!但是,毕竟不关自己什么事儿。”
志鸿经常想起“小眼睛”说自己太不了解这个老板时的神情,料定自己在这儿是赚不到钱了,应该再做长远打算,然而苏尔坦那边根本没明确下来,志鸿就在找别的“出路”了,“出路”却很是不好找。眼看天气热了起来,志鸿决定回国一次,陈亦馨也跟公司告休假,两个人第一次回国,就兴奋起来。
志鸿回国前,跟苏尔坦打了电话告别,苏尔坦得知志鸿要回国一个月,就叫他过去见面谈一下。见了面,还是那么亲切、热情地拥抱,他公司里的员工跟志鸿也都很熟了,而且公司上下跟苏尔坦都不那么拘束,这氛围让志鸿很羡慕。
这次,苏尔坦跟志鸿谈了许多,他让志鸿准备个在国内设立采购办事处的可行性报告给他,还给志鸿全面介绍了他的生意的情况,他知道志鸿现在的工作并不如意,就宽慰志鸿,自己这边最近忙,但是年底前一定把设立办事处的事情处理好,让志鸿不要着急。志鸿深知,换个行业并非小事,需要许多积累,苏尔坦的话未可当真,但先应着,想,将来总是多个选择。
中午,苏尔坦执意留志鸿吃饭,打发个伙计去附近的烧烤店买了许多回来,大家就随便坐着吃。苏尔坦家的佣人把苏尔坦的儿子从幼儿园接到公司,小家伙也跟大家一起吃,小孩儿才4岁,长得黄头发,蓝灰色的大眼睛,异常漂亮,是个人见人爱的“洋娃娃”,志鸿每次见了都喜欢得不得了,感慨造物主的偏心。因为常日里逗他的人多了,小家伙成了个机灵鬼,吃饭时趁着志鸿不注意夹了个辣椒到他的卷饼里,志鸿不知,大口吃着,大家却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他觉得众人都看他看得奇怪,但是没发现啥异常,就继续吃,忽然觉得嘴里热辣,连忙张嘴哈气,众人都笑得不行,小家伙更是开心得上窜下跳,志鸿方知“中了招儿”,但又觉得这孩子越发可爱了。饭后,苏尔坦还特意送志鸿出了门。
志鸿回家用心“赶”出了一份报告,发邮件给了苏尔坦,苏尔坦看了似乎比较满意,又打电话嘱咐志鸿回SH的时候考察一下SH那边外贸物流的各种途径,他说,他了解在中国设立个公司很麻烦,所以,要先考虑志鸿报告上提到的那种“SOHO”的方式,货运,就选那种做“门到门”业务的公司最好,志鸿都留心记下了。
回国前,志鸿和亦馨把大半年来省下的钱,找了家中国人开的“地下钱庄”,汇到了自己国内的银行卡上,留了些美金在手头儿,就出发了。到了机场两人想着此番“出洋”这么久,定要买些东西回去给众人,陈亦馨就拉志鸿去化妆品柜台那边转个不停,志鸿实在没了耐心,就自己去买香烟,椰枣之类的,回来跟陈亦馨碰头儿,两人计算好双方家里、杨榛、魏薇、同事们都有份儿了这才安心,却又不忘“攻击”一下对方所买的东西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