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50岁之后,你在写作计划与心态上有什么改变?
韩东:我没有计划,我所有的计划就是把所谓的计划都摆脱。我不习惯同时并举做很多事情,我只是需要时间做一件事儿,比如两年内,我可能只做一件事,也可能都在玩。我不计划,我没有任何紧迫感,也觉得没有必要。我既没有关于写作的野心的计划,也没有这辈子要写多少本书的计划。但是,专注是必需的,所有的努力都必须达到这一点,要克服很多关系网和心理上的强迫症。
问:你刚才说这两年对写诗的热情更多一些多吧?
韩东:不如说我写了十年的小说之后,更愿意写诗了。
问:你日常的创作习惯与状态是怎样的?
韩东:我没有什么特殊的习惯,就是早晨起来去工作室,晚上从工作室回来,就像上下班一样。我一天不去工作室,就会觉得不自在。一般在外面十天半个月的,我不会写任何东西,除非在一个地方扎下来,比如我近期去法国两个月,我就写了一些东西。
只要有一张桌子,有一台电脑,前后都没有什么事儿急着处理,我就可以安心写作了。
问:像电话、微博、微信等会对你写作有干扰吗?
韩东:以前我可能会闭关,掐断与外界的联系,但现在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因为我起床很早,我每天6∶30起来,吃过饭之就去工作室工作,这个时段大家都在睡懒觉,没有人找过。
问:你曾经说过,读者读起来非常畅快的文字,在你写作的时候异常艰难,那么,你是一个对字句特别有洁癖的人吗?会有以创作诗歌的心态创作小说吗?
韩东:我认为,对文字的敏感、苛求和审慎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素养,同时,你在纸面上花了多少心思和力气,我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这是骗不了人的。就像你说的洁癖,写作如同画画一样,需要一遍一遍地弄。
问:你的读书态度与口味是怎样的?你每周或者说每个月会读几本书?
韩东:对我们这代人而言,读书就是最大的娱乐,可以手不释卷,它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碎片时间。但是这件事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现在很多人都拿读书来炫耀,这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我可能读过很多书,但我可能不记得作者的生平,书的内容简介之类的,但是我们这代人,我敢说,谁不读书啊,上厕所,走路,坐车,都在读书啊。从我个人来说,我读书很杂,感兴趣的很多。
问:每天会集中阅读的时间有多少?
韩东:我从来不集中阅读,读书就是娱乐,是上瘾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到一个地方就把手机拿出来看微博一样,读书填充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填补了荒芜感。
问:你会受大众媒体读书热点影响吗?
韩东:现在大家都在读书,貌似读书都成了新时尚,每个人都在向脸上贴金,这很好,这个时尚总比别的时尚强。我不会受热点影响,这些所谓的热点作家的书,可能我很早就读过了。
【韩东百度百科】
韩东,着名诗人,作家。男,汉族,1961年5月生于南京。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历任陕西财经学院教师,南京审计学院教师,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写作者,受聘于广东省作家协会为合同制作家,后转聘于深圳尼克艺术公司,为职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5年组织“他们文学社”,曾主编《他们》1-5期,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最主要的代表,形成了对第三代诗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们诗群。他们诗群的诗人认为“诗到语言为止”,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韩东着有小说集《西天上》、《我的柏拉图》、《我们的身体》,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诗集《吉祥的老虎》、《爸爸在天上看我》,诗文集《交叉跑动》,散文《爱情力学》,访谈录《毛焰访谈录》等。其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
虹影夫妇因书结缘,两人都有各自擅长的写作领域,可谓珠联璧合。(凤凰联动供图)
虹影:给先生的小说打9分
与着名作家虹影见面,是因为她的先生、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的传奇小说《乾隆的骨头》。该书描述了一段从未被中国作家涉猎的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该小说源于威廉姆斯从祖父母那里听来的故事。《乾隆的骨头》是威廉姆斯“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写的是义和团,第二部写军阀混战,第三部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写到1990年。虹影坦言,她与先生的相遇,正是从这个系列的书开始的。
1.谈作品:既呈现了被遗忘的中国历史,又是一部“家族史诗”
北京,2013年5月中。
与虹影夫妇约见的那一天,天空湛蓝,柳絮飘飘,浓烈的春意扑面而来。约在一家颇具年代感的咖啡馆相见,虹影与丈夫威廉姆斯以及他们可爱的混血女儿早已在此等候,孩子的欢笑声轻快地荡漾着。虹影穿紫色长裙,上面点缀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刺绣,长发披肩,过了50岁的女人,眼神依然有少女般的纯净。她的丈夫威廉姆斯,穿着西装,笑意盈盈,虽然在中国生活了20年,但为人做派依然一副典型的英国绅士范儿。
此次相见,虹影是为力推丈夫新作《乾隆的骨头》,为这本书,虹影可谓身体力行,尽心尽力地做各种推广,希望媒体和读者认识他先生作为小说家的过人之处。
看威廉姆斯的简历上这样写着:小说家,商人,旅行探险家。出身香港洋行大班、香港赛马会会长之家,少年时期长在日本,后来回英国,牛津大学英国文学毕业,在香港、台湾地区学修中文。现任有170年历史的英国怡和洋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代表。20年来在北京工作生活,为家族中第四代在中国生活的人。此前曾做过水手、记者、中英商会会长,获英女王颁大英帝国骑士勋章(OBE)……而写小说,则是其近年来最热爱的工作,除了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乾隆的骨头》等三部曲之外,还有《炼金术士之书》,作品被译成世界上15种主要语言出版。
如此耀眼的履历,在威廉姆斯看来,真是为他日后的写作埋下了种子。谈到新书《乾隆的骨头》,他坦言,自己的祖父母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而他从小就听两位老人讲中国故事,从此便对中国的生活及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将之变成小说。他把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选在20年代,除了家族因素之外,还因为——“清朝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变,这是作为小说的好材料,而这段历史很少有中国作家触碰。”在他看来,这本小说,不仅写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活,也是一部“家族史诗”。
让虹影点评丈夫威廉姆斯的新作,她直言已经读了“中国三部曲”了,“他第一部可以打7分,第二部打8分,第三部打9分,他写西班牙《炼金术士之书》,那本写得简直完美无缺。”为什么后面的分数越打越高,虹影对着丈夫笑言:“因为你那个时候跟我在一起了。”玩笑归玩笑,虹影在记者面前丝毫不掩饰对丈夫的赞赏,她说,一个外国作家眼中的中国,是让一般读者想象不到的另一种风景,他对细节的描写,简直超乎想象的好。
2.说婚姻:在威尼斯的冬天产生爱的火花并走到一起
说到两人的相遇,威廉姆斯语气里满是自嘲。他透露,2004年,他的第一本小说刚出来并在朋友家举办有关新书的一次聚会,结果就是这次聚会让他认识了虹影。“我当时没听说过虹影这个人,不认识她。所以,我用一个小时告诉她什么叫代理人,什么叫出版社,你该写什么样的信给出版社……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她已经写了30本小说,在25个国家出版过作品,而我刚刚写了第一本书,我竟然教她怎么写书。还好,她很有耐心地听我说话,听一个外国人告诉她怎么写书,我不好意思了。”
当记者问威廉姆斯,是否后来知道虹影的身份之后,便开始追求对方了?他连连摇头:“我不敢,她这么大的作家,我这么小的作家。”不过,因为这次相遇,他对她产生了好感,之后,威廉姆斯在伦敦举行英文版新书记者会,特意邀请了虹影到英国并去了他家做客。而这次相会之后,虹影称那年冬天刚好要到意大利威尼斯参加一个会议,而威廉姆斯则趁机告诉对方说自己在意大利有房子,每年冬天都会在那里写作。于是,他们在威尼斯这样一个浪漫的地方又有了相见的机会。这一次,两人走到了一起。“我们原本打算去一个海明威曾经去过的酒吧,结果那个酒吧关门了,于是,我们只好寻找另外一个酒吧。威尼斯冬天的时候,没有人在街上,很圆的月亮,这么老的房子……反正威尼斯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我的故事完了。”
威廉姆斯说自己特别幸福,因为碰到虹影。“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有自己的女儿,还经常会在我们意大利的房子里交流写作,她让我进步很多。”
3.论生活:经常半夜叫醒虹影要念小说给她听
威廉姆斯中文极好,在中国工作生活20余年,已然完全融入中国人的说话语境。不过,在接受采访时,他还是连连对自己的中文充满歉意,而太太虹影便见缝插针地在他说话空隙给予更为准确的表达。虹影坦言,与丈夫威廉姆斯相识时,正好是对方写“中国三部曲”第三部的时候,该书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90年。“我本人一般是写完了故事才会告诉人,但他总是写完一章就念给我听,好几次半夜都把我叫醒要给我念自己写的文字。我常常提醒他:‘你应该写得更特殊一些,写得更有特色一点,不要按照习惯的写法。’我读了他第三部作品,特别感动,真的非常好。”
对于虹影的各种夸奖,威廉姆斯语气里充满感激,他透露,虹影对他的小说细微处有很多有趣的建议,对他了解中国文化非常有帮助。另外,虹影为他的作品翻译到中国来,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虹影的工作是翻译完了以后,她下了很大功夫,看看有什么错误。比如类似翻译人名不统一的地方,她都会给帮忙改正过来。”
虹影本人的作品如《饥饿的女儿》中,时时可见对父母那种充满怨恨的复杂的情绪,对此,虹影直言只有自己当了母亲,才真的体会到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做出的牺牲和付出。“我现在当了母亲,我发现我对孩子耐心多了,其实有时候耐心远远不够,我也会有发火的时候。我的母亲一次没有动手打过自己,我父亲曾经打过我一次,那是在一个武斗的地方,我跟哥哥跑过去围观,我的父亲叫我们回去,但我们都不回去。他直接过来给了我一耳光,我就跟着他走了,因为当时重庆的那个武斗的场面太危险了,真枪实弹,很可怕……当我自己成为妈妈的时候,看着孩子每一天的变化都不一样,你会有一种喜悦,你也会有一种自豪,你也有一种担心,也有一种计划,到底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或者你今后的生活怎么样的。”虹影感慨道,之前未曾为人父母,无法体会自己的母亲,现在再次回头看,觉得很多事情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我的母亲什么事情都任由我,其实也是对我的爱护和保护。起码我的性格没有被强烈的压抑,没有像一个方形的西瓜。西瓜让它有一些疤痕,长大出来才好吃。现在培植出来的方形西瓜,我看到都觉得害怕,我都不敢吃,我觉得那不是一个西瓜。”
【虹影百度百科】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着名英籍华人女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1991年移居英国。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现居北京。
演讲中的几米,给了现场观众温暖与力量。
几米:用画画治疗忧伤对抗恐惧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被杜琪峰导演改编成电影,金城武与梁咏琪主演,风靡一时。他的《地下铁》被王家卫看中,由永远的男主角梁朝伟主演。他一直低调着,用绘本温暖着都市里无数寂寞的人,他的《微笑的鱼》《森林里的秘密》《月亮忘记了》《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又寂寞又美好》《拥抱》《星空》《吹泡泡》获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共鸣——他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着名绘本作家几米。2014年1月10日,这位一向低调谦卑的作家,现身香港中文大学“信兴艺文讲座”,畅谈“我所热爱的创作”。他用低沉温柔的语调,平静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变为几米的,讲述1995年那场突如其来的血癌,让他如此接近死亡,讲述他如何利用画画对抗数不尽的绝望与孤独。现场1500余名香港中文大学师生、校友、中学生及公众人士到场,几米悉心准备了多个绘本作品及动画在会场的大屏幕上展示,并亲自朗诵了包括《星空》在内的部分作品,场内观众皆陶醉于几米充满诗意的世界,这是这个冬日分外动人分外温暖的一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