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吉思汗的麾下有个名叫常八斤的人,因制造了大量的弓箭和新式武器,倍受成吉思汗的器重,却也因此在军中变得不可一世。有一次,他在成吉思汗面前,指着耶律楚材奚落说:“现在是武力征服天下的时代,而耶律楚材只不过是个儒生,对排兵打仗一窍不通,有什么用处?”耶律楚材听后并不生气,而是从容回答:“连治弓都需要治弓匠,难道治理天下就不需用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听了认为耶律楚材说得十分有理,反而对耶律楚材更加重用了。
在成吉思汗进行的著名西征中,主要是针对中亚的花剌子模用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耶律楚材始终跟随在成吉思汗的身边。这一时期,耶律楚材的工作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担任成吉思汗的必阉赤,掌管文书。当时,蒙古立国未久,诸事草创,各种规章制度并不完善。而战争中来往文书甚多,且民族复杂,因而耶律楚材这个有高度封建文化修养的儒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塔剌思城屯田。该城位于塔剌思河畔,是中西交通的要道。蒙古军攻占此城后,即以此为基地继续西进,陆续攻占众多城镇,且俘虏了大量的工匠,送往蒙古分赏诸将为奴。同时,又迁徙了400名豪民子弟到塔剌思城屯田。这是一个削弱新征服地区反抗力量的措施,对恢复发展后方的社会经济也有好处。这是耶律楚材的主意,他也奉命主持这一工作。这对蒙古军事贵族只知道打仗,掠夺财富,转变到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是很有意义的。三是在司天台担任春官,用他的方技之术,为成吉思汗服务。
客观地讲,在成吉思汗身边,即便是那个时期,像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才,在当时也是寥若晨星。由于,耶律楚材在西征中的卓越表现,给成吉思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一次他指着耶律楚材,对他的儿子窝阔台说:“此人,是上天赐给我的宝贝。你以后的军国庶政,完全可以委托给他。”由此可见,耶律楚材的超人智慧已经赢得了成吉思汗的高度认可和充分信赖。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耶律楚材在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西征之后,又回到了燕京。该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新主未立,暂由其四子拖雷监国。而耶律楚材回到燕京,就是奉了拖雷之命,专门搜索经籍。在上一次蒙古军攻下灵武(今属宁夏)的时候,诸将争相抢掠女子财币,而耶律楚材却只收图书和药材,人们都以为无用,可不久,军中流行的疾病,却被耶律楚材所收的药材救活了几万人,人们又惊以为神。大概也因此引起了蒙古贵族对图书的重视。因燕京是辽金两朝的旧都,图书经籍很多,又是耶律楚材的故乡,派耶律楚材到燕京搜集图书,是很恰当的人选,而且这次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圆满。
后来,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耶律楚材为了树立窝阔台的威仪,便参照中原王朝的礼仪,为窝阔台制定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并劝服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率领皇族中长辈一同向继承汗位的窝阔台行参拜大礼。从此,蒙古国才有了尊汗的下拜礼。而这一参拜礼节的制定,使大汗在蒙古贵族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和巩固,增加了大汗的威严和权力。这是耶律楚材推行自己的主张,按中央集权的方式向蒙古统治者施加影响的重要的一步,这在改变蒙古国的统治方式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窝阔台的隆重登基,使他更加佩服耶律楚材,因而耶律楚材也受到了窝阔台的重用。因蒙古建国之初,实行军政合一制度,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等统率军队的长官,却没有治理政事的长官,攻下城镇后不派兵镇守。耶律楚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便提出建议:“地方上应设置官吏统制百姓,另设万户总管军队,使军政相互遏制,防止独断独行。”窝阔台便立即采纳。另外窝阔台还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在中央设立了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并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这一重大转变是蒙古这个游牧民族执政史上的里程碑。另外,在耶律楚材的劝说下,曾沿用多年的残酷的屠城政策也得到了遏制。当蒙古族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到中原以后,刑事案件大大增加了,情况也复杂得多了,耶律楚材适时地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严禁地方官吏擅自滥杀无辜,不准商人财主贪污公物,严厉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禁止地主富豪巧夺豪取农民田地,这样一来,曾经动荡的社会秩序就逐渐安定了下来。
此外,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窝阔台还改变了过去“裂土分区”的分封制,在各地设立十路征收课税使,并定下“五个丝”制,把征税的权力收归中央。同时,耶律楚材还主张用孔孟之道作为治国治民的原则,并启用儒士来担任各级官吏。耶律楚材真不愧为“治天下匠”,为蒙古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耶律楚材也因此成为促进蒙古贵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的最大功臣。
发家感悟
耶律楚材的发家之路,与史上大多数人截然不同,他的发家源于因祸得福。作为大金的一名普通小官吏,因为国家的灭亡,他的才能却意外地得到了征服者——成吉思汗的赏识,从而为他的仕途扫清了所有障碍,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才得以充分展现,并最终将他送向了宰相的宝座。
应当说,耶律楚材是由于才华出众,才被推上政治舞台的。当时,蒙古的金戈铁马踏向大金及中原时,却因为民族习惯的差异而陷入无法有效管理的困扰中。而耶律楚材却以其智慧与能力引导了统治者,看到了汉文明的优越性,使蒙古帝国本身没有的礼仪、赋税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使蒙古落后的分封制和部落联盟的管理制度逐渐消失,使蒙古幼稚的法制得以发展成长。
可以说,在蒙古国向元朝过渡的创业过程中,耶律楚材功不可没。在后来忽必烈的建朝大业中,以及蒙古进一步的汉化中,基本上沿袭了耶律楚材的治国道路,并发扬光大。即使是在元朝灭亡之后,退回蒙古草原的那些贵族们,在建立新政权的时候,仍然不自觉地遵循了汉制中的若干原则,足见耶律楚材的影响力。
5.曾国藩——从普通百姓到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是一个农家子弟,但却靠其小心谨慎的处世手腕和匠心独运的做事心计,最终成为贵为甲侯、管辖两江、节制四省、名重五岳的晚清第一名臣。他在成就了一支精锐之师的同时,也达到了他个人发家史上的巅峰。按理说,拥有了半壁江山的曾国藩,以他的能量完全可以轻松问鼎天下,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但曾国藩认为不能做虚妄之行而再置民众于水火,遂自削兵权,以臣道自守。曾国藩这些做法,从封建伦理道德来说无疑是古今完人。但后人因其有镇压太平天国的历史瘢痕,对其评价也就自然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为什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会出现水火不容、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呢?他的发家之路又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文化根源?他对中国近代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背景身世
曾国藩,别名曾子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共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祖辈辈靠耕种为主,生活相对比较富裕。祖父曾玉屏虽然文化素养不深,但却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其父亲曾麟书则是一位靠教书为生的私塾先生。曾国藩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自然没少得到二位长辈的伦理教育和家庭熏陶。
曾国藩6岁时便进入私塾读书,8岁就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便是一位天资聪明、勤奋好学的学生。直至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后,才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可是,后来的科场上发挥并不理想,连考两次会试竟然落榜,但他不甘就此罢休,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也就是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的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一步一个台阶地踏上了仕途,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沿着这条仕途,步步高升,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官至二品。
发家秘史
决战科举,曾国藩初涉仕途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因不识字,吃过一次大亏。当年为宅基地,曾家和湘乡的一位大乡绅发生了纠纷。因没有花钱打点写状纸的秀才,被贪财的秀才给涮了一把,使曾家有理的官司却赔了人家银两。因而,曾玉屏就发誓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他的后代读书,因而,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便成了一个读书人,虽然连考17次才中了秀才,但毕竟不再是睁眼瞎的文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