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4300000056

第56章 教育·科举(3)

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我国唐代开科取士,最初试卷上有举人的姓名、籍贯,能靠特权录取。武则天下令用纸糊上举人姓名。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正式制度。

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据《宋史》卷155《选举》载,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糊住考生的姓名、乡贯,决定录取卷后,才拆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

元朝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

013我国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科举制度,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举任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才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的资格,从而有被选拔做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志。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势力的豪家瓜分公室,代诸侯国君而起,豪家的家臣便成为诸侯国的官吏。随着世官制的瓦解,选拔官吏势在必然,选拔的途径也多了起来。多数情况是有才能之士通过游说、上书和自荐获得官职,也有的是根据功劳大小来选拔,更有的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选拔官吏的方式,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科举制度。

东汉末年的曹操最早提出“唯才是举”,之后曹丕又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

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但东汉选拔官员的方式易受郡国长官意志的影响,晋代选拔官员的方式易造成官僚机构为门阀世族所控制的局面,对中小地主阶层进入仕途均有所限制,所以皆不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这一状况到了隋朝之后才有所改观。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创立了科举制,也即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了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开始开科取士,建立了二科、十科等。由于考试面向的是全国范围的读书人,因此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网罗人才,继而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的有效办法。同时,通过考试任用了大批有才干的封建知识分子,为我国隋唐以后官僚制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范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隋代这种不问人才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端。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创设的科举制度,使我国的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

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进士科应试者最多,难度也最大,往往是百里取一。考上进士称为“及第”,“及第”者要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得以在长安慈恩塔下题名,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由此可知当时能考上进士的确是光宗耀祖的事。

常科有两个生源:一是生徒,即京师或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二是尹贡,即非学馆出身,称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尚书省考试,称省试、礼部试。主持考试的,本来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开元二十四年(836年)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科目,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上百余种。对应试者不设门槛,可以是常科及第者,也可以是现职官吏,甚至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唐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试诗、赋。制科考试的主持通常是皇帝,尽管如此,制科在士人眼中,往往视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视。

科举制度发展到宋代,朝廷对它作了不少改革。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试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宋代科举仍像唐代那样,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代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对考生按民族不同而分类,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与唐代重诗赋而轻经义截然相反,元代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国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常常以朱熹的《四书集注》来做为考试题材。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而且出现了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学校同科举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明清时学校有两种:国学和郡县学。国学为中央一级学校,如国子监,其学生称监生,监生因入学资格不同,分为贡监、荫监、举监等。府、州、县设立的学校称为郡县学,凡经过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仕途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院试合格后才能称生员。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甲辰科取士之年,因时逢慈禧太后七旬寿辰,所以改甲辰正科为甲辰恩科。经过礼部会试后,谭延阎等273名贡士于这年7月4日参加殿试。

此次殿试的状元是刘春霖,榜眼是朱汝珍,探花是商衍鎏。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

1905年,慈禧太后假装维新,推行新政,下了立停科举的诏书。因此,在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便寿终正寝,甲辰恩科殿试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014考中进士为什么叫“金榜题名”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是古代流传的一副对联。因为桂花在八月开放,而乡试也是在八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八月桂”其实就是指乡试得中;二月杏花开放,且会试也是在二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二月杏”其实就是指会试得中。这副对联就是讲人们“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刻苦攻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考中进士,也即可以“金榜题名”。

而考中进士为什么就叫“金榜题名”呢?其原因还得从殿试说起。

在古代,科举考生如果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将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向进士冲刺。

殿试结束后,朝廷将会发布金榜。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各科名额不等。

因为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存档大内,大金榜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

趣味链接:连中三元的由来

“连中三元”这一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所以有元首、元月、元日、元帅、元凶等很多带“元”的词语。“三元”在中文中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

据考证,“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若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得第-,正好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得主,所以叫连中三元了。

据统计,在科举制度实行的一千三百年中,连中三元的总共只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棨和陈继昌。清代长洲人钱棨,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连中三元”一语由此传开。

015“状元”、“榜眼”的由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题名”就是指在古代科举考试的殿试中考中进士,前两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

为什么考中进士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呢?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所以,人们把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至于榜眼,在唐朝没有榜眼之说,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这是因为在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就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到了南宋后期,因为进士的第三名改称探花,于是榜眼就成了进士第二名的专称。

趣味链接:“探花”一词从一开始就是指进士第三名吗?

南宋后期,“探花”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与“状元”、“榜眼”一起成为殿试中进士及第的前三名的代称。

而颇有趣味的是,“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而已,与登第名次没有关系,人数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探花”一词最初起源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之时正值春季,此时杏花怒放。那些金榜题名的士子们自然就会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在喜庆之余,他们会相约举行盛大的“杏园探花宴”活动。

新科进士们在他们中间选出两名最年轻者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这两位进士将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

由此可见,“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而只是一种戏称而已。只是到了南宋后期,“探花”才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

016历代状元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的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代状元中,着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着名学者。其平生着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2300首左右,着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却很少听说有女状元的。在我国古代,妇女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更不用说产生女状元了。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开科考选妇女,才有20多岁的金陵人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选拔贤才,开科取士,并破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参与朝政。消息传出,天京城为之一震,贤才淑女,踊跃赴考。虽战乱不久,但声势之浩大,礼仪之隆重,在当时实属罕见。

开科之日,地处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外火炮齐鸣,炮声中,绘龙画凤的考试院大门徐徐打开。应试女子二百多人。试题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书香门第出身的南京女子傅善祥,因受翰墨之熏陶,经书典籍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而且生得聪明伶俐,端庄大方,才貌双绝。她独辟“难养”之说,举了很多自古以来贤淑女子助夫之功,为天王洪秀全所欣赏。

三天后,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红金榜高悬于天王府前,傅善祥以才学兼优考取女科状元,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赐花冠锦服,傅善祥披红挂彩,跨马游街,一路上锣鼓笙箫,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游行三天,城中百姓夹道争看,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京城,“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017趣说“秀才”

秀才本系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它与《礼记》所称“秀士”一词意思相近,都是对优秀人才的泛称,而并不限于饱读经书之士。

可是,后来的“秀才”一词的内涵却逐渐收窄,不再是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而是指封建社会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或一般的读书人。

从汉代开始,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西汉的贾谊。这是有史书记载为据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制)。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秀才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制,复改称秀才。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是重庆市居于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底,人选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松溉建镇历史悠久,镇史辉煌,律动的建筑遗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遗址以及独特的码头文化奠定了古镇的历史价值和今天的旅游发展地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介绍了松溉古镇名字的由来、区域、沿革、经济、人口以及其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况,从山水格局、空间布局、街巷肌理及环境景观等方面来解析古镇形态,在建筑特色.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春末夏初不悲伤

    春末夏初不悲伤

    样貌甜美可人的邻家女撞上冷俊妖艳的富家男...俩人的偶遇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突如其来的哥哥又会带来怎样惊人的秘密呢?...邻家女VS富家男,是冤家还是恋人?一见钟情的爱,会长久吗?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我们一起进入他们的世界吧~
  • 跨越千年的雪山之恋

    跨越千年的雪山之恋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幸福地一件事,然而上天嫉妒我们太幸福了,所以让我变成一只飞蛾,把你变成一只火烛,想阻止我们的相爱,可是,真爱是不可阻止的,当我用尽全力飞向你的那一瞬间的灿烂与美丽,已成了我生命中唯一的永恒,我不后悔,因为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事……
  • 弃妇有情天

    弃妇有情天

    清雅一出嫁就沦为了弃妇,弃妇就弃妇吧!反正清雅对这位未来的丈夫也不感冒,她不奢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愿自己能安安静静的度完自己的这一世。可事情为何偏离她预想的轨道呢?貌似这位便宜夫君对她竟然……
  • 冷兮扬州慢

    冷兮扬州慢

    一场晚会,让她对他一见钟情。可是她那一百六十的体重却让她自卑不已。难道就甘心与校园男神错过吗?绝不!她想,我要减肥,就算追不到,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他比烈日还要炎

    他比烈日还要炎

    初见傅温言,兰舟十岁。 孤儿院初见 “你愿意跟我走吗?”“愿意。”都说傅家三爷是高冷禁欲,唯独宠爱的是自己的妹妹,事实的确如此。 傅家的三爷,傅氏集团的总裁,京城最尊贵的男人,最有权势的人,足够一手遮天,却甘愿把一身的温柔都留给兰舟。
  • 灭幻修仙传

    灭幻修仙传

    早在几千亿年前,世上早已诞生出一种修行的大陆,世人称之为“星坠大陆”而在玄之风七千四百六十三年的时候,被一位谪仙大帝创造了一种生物,便是人类!但是除了人类,便是其它六类生物:神,仙,魔,鬼,妖,龙,就组成了七大世族。守护了星坠大陆十万年了!但是本和睦的七大世族,就因为一个人类的诞生而改变了!
  • 咱们去捉鬼

    咱们去捉鬼

    一个能令精神病臣服的男人,一个刚刚道术小成却对社会什么都不懂的弟弟,一个看了一本心理书就要嚷嚷着开心理诊所的大哥,以及一个钻进钱眼里的师傅。小说内容爆笑恶搞,猥琐傻缺,如对您造成心理阴影,请帮忙算下面积。
  • 时光守护人:我的男神请吻我

    时光守护人:我的男神请吻我

    这是一本万穿攻略。嗯?傲娇男神?嗯?腹黑相公,看她如何手到擒来,嗨,这本书还在继续吗?帅的人都在看了哦~
  • 花都猎奇

    花都猎奇

    “我喜欢挑战别人眼里,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做到了,会非常有成就感。”猎皇吴毅龍被采访时说道。“喜欢打脸就说喜欢打脸,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一皇七王之一的于晨浩撇着嘴嘀咕道挑战传奇!狩猎传奇!创造传奇!奇人、奇事、奇珍、奇宝、奇兽、奇女子,一切尽在《花都猎奇》,求推荐、收藏、点击、求书评。
  • 风·月·醉

    风·月·醉

    风云无定的江湖,八魔纷争的名剑,真真假假的绝色,权倾朝野的势力,鬼魅妖异的又或,如同一场瘟疫侵染过无辜的生命,留下白骨茫茫……纵横江湖无敌的杀手,为情逃离尘世的冰冷,他与他同生共死,终究反目决裂。她救了封子心,却杀了冷月痴心爱恋的情人。左手情,右手义,几番生死轮回的缠绵,几度悲彻天地的决绝。情杀人,情亦度人……人世间的欲望无边,于是邪恶无边。人世间的真爱无止,于是情义无止。我自仗剑江湖,风月无边,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