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得差不多了,高洋就让司法部门把判处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供高洋喝了酒杀人玩乐。眼看着这些死囚还是不够杀的,死囚市场一时供不应求,于是不管有没有罪,下面的人干脆把拘留所里正在审讯中的被告拿来充数作为死囚。这些人不但被送到皇宫送死,高洋出巡时,这些人也跟在高洋的屁股后等死。如果有人侥幸在三个月内死不了,这个人就可以无罪释放。当然,能从高洋手下活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洋对于官员的家属更是不客气。“高隆之、高德政、杜弼、王元景、****之等皆以非罪加害。”仆射崔暹去世,高洋问崔暹妻子:“你想崔暹吗?”崔暹妻子李氏说结发夫妻当然想了。高洋就说:“如果想念,我送你去阴间看他。”说完就掏出刀来,一刀把李氏脑袋剁下;高洋与李皇后的姐姐通奸,就把她老公杀死,然后假惺惺地去送葬,在棺材旁当着人家一家老小的面****李氏……此类的例子简直太多了。
高洋对自己的弟弟,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把平日经常进谏的两个弟弟高浚和高涣,囚到地窖铁笼之中,高洋亲自去看他们,然后又三个人一起唱歌。唱完歌,高洋泪流满面,提起铁矛,向二人猛刺。侍卫们一起猛刺,可怜两个弟弟活活被扎成一团肉酱。高洋做的最后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把北魏帝国元姓皇族来了个大屠杀,大人直接砍死,婴儿们就抛到空中,用铁矛一一刺穿。“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手段之狠,让人毛骨悚然。
高洋的这些行径,直被史书评价为:“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世未有”;“穷理残虐,尽性荒淫”。不过,我们不禁要纳闷,好好的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怎么会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荒唐事呢?
我觉得,这个跟高洋小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今天,大家都知道,小时候不愉快的经历可能会扭曲一个人的心理,影响人的一生。那么高洋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呢?
高洋从小就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才华和心机。据说他小时候父亲高欢为了考察几个儿子,给他们每人一团乱麻让他们解开。有的人东拉西扯半天,急得满头大汗。有的人拿刀割几下,再慢慢整理。只见高洋拔出刀,咔咔咔几刀下去,把一团乱麻剁成好多块,乱麻自然就分开了。这就是“快刀斩乱麻”这个成语的出处。
还有一次,高欢为了考察儿子的应变能力,让几个儿子各自带一队人马出发,再让自己的手下彭乐披上敌人的铠甲,伪装成敌人攻击高洋几个人。高欢的大儿子高澄和几个兄弟都被吓得不轻,差一点尿了裤子,只有高洋沉着地指挥部属还击。彭乐一看打不过了,赶紧脱下铠甲大喊:“自己人,别动刀!”即使这样,高洋还是把他们抓起来送到高欢那儿。要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这样的手段,对国家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高欢很高兴地说:“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么能继承我的位置的人只有高洋了!”高欢这么说,仿佛对高洋有多器重似的。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高洋始终没有入过高欢的眼。在高欢眼中,大儿子高澄才是自己最佳的接班人,他对高澄的栽培也是竭尽全力的。高欢先是让他辅佐自己处理朝政,然后通过整顿官场,打击权贵树立威信,即使自己临死前还告诉他手下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等。就算是后来高澄犯了错差点被废,高欢想到的接班人也不是高洋,而是高洋的兄弟高浟。
这就罢了,家中其他亲人对高洋的态度也是极其不友好的。要知道高家的儿子们个个都长得相貌堂堂,风流倜傥。偏偏高洋长得惨不忍睹,但是高洋的妻子却长得十分漂亮,甚至比大哥高澄的妻子还要水灵三分。高澄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啊,逢人就说:“长得像高洋这么难看的人都能混到现在这样,简直就是没天理啊!”不仅如此,高澄隔三差五就当着高洋的面调戏自己的弟媳妇,高洋装作没看见,还故意甩着两条鼻涕装傻。三弟高浚一看乐了,装模作样的指责高洋的下人说:“你们这群浑蛋,没看见我二哥的鼻涕流出来了吗?你们怎么不替他擦呢?”言下之意,把高洋当成弱智了。
再说高洋的母亲,俗话说得好,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可是高洋的母亲对高洋说:“你的父亲像龙,你的兄弟们像虎,你呢……唉,你就老老实实的,别胡思乱想着当皇帝了。”很明显地,她认为高洋比起他的兄弟们差得太多了,因此对他爱答不理的。
父母对自己的轻视、兄弟们对自己的嘲笑和侮辱,高洋身处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心理很难保持正常,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到最后,高洋活脱脱变成一个残暴的人,也就多少可以理解了。看来,任何时候,家庭的和睦与否,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第九节朱棣篡权夺位,狠心诛杀建文旧臣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铲除异己,更诛杀了方孝孺十族。他还将自己的侄子的儿子软禁在宫中达55年之久。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早年基本上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流氓,而且这个流氓还没有文化。按理说,流氓没文化,实在不可怕。但朱元璋和其他没文化的流氓都不一样,他不仅风风火火捣鼓出一个大明帝国,还“锄禾日当午”,埋头苦干造出二十六个活蹦乱跳的儿子。其中,燕王朱棣排名老四,人称朱老四。
朱棣不是皇后马大脚所生,自然不属于嫡出。这就罢了,自己是老四,这个排行比较尴尬,属于上不挨天下不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那种。任你请谁来把算盘拨拉得啪啪响,皇帝椅子也轮不到他。虽然轮不着自己,但是时不时地偷偷瞟上两眼还是可以的,至少能满足自己的幻想。
朱老四长大后,朱元璋就张罗着给他主持婚姻大事。话说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对朱老四还是非常厚道的,给他选的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徐氏也为老四以后的皇帝道路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老四背后默默奉献的那个女人。
在朱老四二十一岁的大好年华时候,他顶着北国的鹅毛大雪,去北京上任做自己的燕王去了。朱元璋还告诫其他的儿子,说:“按理说,藩王的王宫要比皇宫的规模小才对,但是老四的王宫是元朝的旧宫,规模虽然大了点,但是老宅子了,你们哥们弟兄的就不要和老四攀比这个了。”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老四这个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
本来已经有太子了,朱老四就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北京土皇帝,做大明朝的皇帝也就是随便想想而已,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屁股有零距离接触皇帝椅子的机会。天有不测风云,太子朱标有一天突然去世,这让他觉得,这事儿还是有机会的。按照历朝历代的传统,太子没了,太子之位就应该从剩下的儿子中挑出一个合适的来,老四无疑是最符合条件的那个。可是,朱元璋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自己的大儿子没了,就把朱老四的侄子,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眼看着到嘴的鸭子飞走了,朱老四想起来就火大。自己好歹南征北战,立下无数一等功,朱允炆这家伙要能耐没能耐,要功绩没功绩,但是却被定为皇位的继承人,这太不公平了。
这也难怪,老四和兄弟们拼死拼活地为大明朝的发展无私奉献,结果到头来却为朱允炆这个小子做了嫁衣,被人捡了便宜,心里实在是一万个不服啊!但不服归不服,他也不敢明目张胆说三道四,老爹朱元璋可是个火爆脾气,要把他惹火了自己可不好受。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利接班上任,做了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可是当得不太踏实。自己的叔父们心中不服,再加上他们都是一方的土皇帝,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兵有兵。说不定哪天他们联合起来,就把自己从皇帝椅子上拉下来。于是他赶紧向自己的老师黄子澄请教该怎么做。黄子澄说了,那就削藩吧,把这群土皇帝的权力逐渐收回来。朱允炆觉得有道理,尤其是对燕王朱老四,朱允炆下诏说:“以前先帝在的时候,老四叔就不太老实,现在把他的藩王称号收了,把他贬为老百姓。”
不过老四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为了麻痹朱允炆干脆装疯卖傻起来,成天就知道胡言乱语,走着走着扑通倒在地上抽搐着就不动了,跟发了羊癫疯似的。朱允炆派人去察看老四是不是真疯了,只见大夏天的,朱老四穿着棉袄棉裤蹲在火炉旁边,一边搓手一边还骂骂咧咧的:“我靠,这什么鬼天气,想冻死人啊!”还得说老四的演技逼真啊,居然把朱允炆给糊弄过去了。甚至朱允炆还偷着乐了好几天呢,心想,自己终于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谁想,朱允炆还没乐几天呢,老四就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指责齐泰、黄子澄等是奸臣,还给他们扣了一个大帽子:借着皇帝的名义削藩,实际上是清除皇家的子孙。这么大的屎盆子扣下来,黄子澄等人也很无奈。老四到底是带过兵的人,通过“靖难之役”的胜利,老四的屁股终于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
当了皇帝的朱老四自然想起了当初一心想把自己弄死的黄子澄等人。于是老四一声令下,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都被定了奸臣的罪名,族人不管年纪大小都被斩杀,女人都被发配到妓院卖身。
自己毕竟是杀死亲侄子夺取的皇位,在外人看来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往严重了说,那就是乱臣贼子。朱老四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要想老百姓不怀疑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写一封继位诏书,告诉天下人,自己是来接自己老爹朱元璋的班,而不是夺取朱允炆的皇位。这个诏书意义重大,必须由德高望重而且才华横溢的人写才具有说服力。朱老四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个人——方孝孺。方孝孺做过朱允炆的老师,还是当时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由他来起草诏书可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方孝孺是朱允炆的心腹,对朱允炆无比忠诚。朱允炆死后,这个老头就天天待在家里为他哭丧。后来朱老四起草诏书的时候,就把老头请到大殿上。谁知道这个老头牛脾气一个,穿着孝服当场就大哭起来,就连朱老四也觉得很感人,于是走下来扶起老头说:“我这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老师不要误会!”方孝孺反问老四:“成王他在哪里?”老四回答:“他****而死。”方孝孺追问:“那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老四回答:“现在国家要仰赖年长的国君,成王的儿子还太嫩了。”方孝孺紧追不舍:“那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这下老四被追问得没了词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从座位上走下来,好言相劝:“这是我们家的事,方老师就不用太操心了。但是我的继位诏书还得多多仰仗方老师您来起草。”说完就让人把笔墨纸砚放到老头面前。
谁知道这老头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认准了的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见这老头拿起笔来,在纸上挥笔写下“燕贼篡位”,写完后潇洒地把笔扔在一边,趴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老子死就死了,你这破诏书我是不会替你写的。”朱老四顿时大怒,说:“你这个老匹夫,死就死了,你就不替你的九族想想?”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方老头抬起头,大声说道:“灭九族怕什么?你有本事灭我十族啊!”
这下朱老四可是彻底愤怒了,让人把方孝孺的嘴角割开,一直割到耳朵边,让这老头说不出话来。每抓到一个方孝孺的族人,就把他带到老头面前将族人杀死,但方老头连头都不抬一下。据官方统计,方孝孺事件受到株连而死的有873人,被发配而死的人更是没法数。后来,方孝孺本人也被朱老四给凌迟处死。
要说朱老四对待方孝孺就够残忍的了。但方孝孺跟兵部尚书铁铉比起来,似乎还差一点。铁铉曾经率军死守济南,打得朱老四灰头土脸的。后来兵败后铁铉被俘,押解到朱老四面前,始终不愿正面向朱老四称臣,正气凛然。朱老四大怒,派人割去他的耳朵、鼻子,煮熟了放在铁铉的口中,问道:甜不甜?铁铉傲然回答:“忠臣孝子的肉,当然是甜的。”朱老四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当场将铁铉凌迟处死。在凌迟的过程中,铁铉始终大骂朱老四。朱老四让人搬来一口大油锅,把铁铉的尸体投入到沸油中,来了个大炸活人。铁铉的两个儿子也没能幸免,都被处死。铁铉的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教坊司当了妓女。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景清。景清是建文帝的旧臣,但朱老四登基后,景清单独找到朱老四说自己愿意归顺。其实,景清是想潜伏下来,趁机刺杀朱老四。可惜,被朱老四识破,当场被朱老四割了舌头,砍了脑袋。这就算了,朱老四还让人把景清给剥了皮,在皮囊里胡乱填了一些茅草,挂在长安门口示众。此外,朱老四又实施具有明朝特色的“瓜蔓抄”,不仅将景清的族人杀个了干净,就连姓景的人和景清的村庄都差点被屠杀干净。这么看来,朱老四对方孝孺实行诛十族还算是比较“仁慈”的了。
朱棣本人,在我国古代一流帝王中,做的大事和别的一流帝王比起来只高不低,像郑和下西洋、设立奴儿干都司、下令编撰《永乐大典》、设立内阁制度、迁都,等等。可以说,在政绩上,朱棣他做的这个皇帝是合格的。本来,通往皇位的路上出现点暴力事件就是难以避免的,只是朱棣为了排除异己,大肆屠杀的行为在后人看来,实在太过残忍了。就连《明史》也是对此大加批评,说:“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意思就是,朱棣你不仁不义,道德出现了这样的缺失,就算你有盖世的功劳,又怎么能掩盖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