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机理虽已清楚,但难题再次出现在杨总面前,现场不具备更改软件的能力,搞软件人员到达现场最快也需要4天,而第二天是一个难得的靶试好天气。是等软件更改到位后再靶试,还是明天进行靶试?经常深入靶试现场的杨总深知,现场的天气说变就变,风沙随时肆虐,同时,靶试还涉及飞行员状态、各测试系统状态、靶机状态、导弹状态等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延误靶试。如果等软件人员到位,很可能拖延很长时间,可部队官兵的目光一直注视着靶试现场,述说着对新装备的渴求。在这特殊的时刻,杨总再次决定:临时限制导弹自动准备方式,确保各系统状态准确,明天进行靶试!
2004年6月的一天,微风、万里无云,难得的靶试好天气。9时06分JBF飞机起飞,9时15分靶机离陆起飞,9时18分进入攻击航线前JBF飞机发现靶机,9时26分进入攻击航线,9时30分发射导弹,JBF飞机发射、制导第二枚国产四代导弹靶试成功!人们激动着、欢呼着,这是不同寻常的靶试,这是体现使命感与责任心的靶试!
辛勤的耕耘必能换来丰硕的收获。在风沙迷漫的戈壁深处,又接连传来一个个成功的喜讯。弹弹命中,弹弹都含有高科技,一项项新纪录,又将写入中国的航空史上。
杨凤田率领他的研制团队用智慧融化了一个个技术上的坚冰,用责任沟通了一个个管理上的难题,用汗水孕育了一次次成功的收获之花。
2004年8月,完成了最后一发国产弹的靶试。历经44个月,完成了全部定型试飞内容和靶试工作。“楼兰已破”,杨凤田率领试验队人员凯旋回到沈阳。
当年定型,当年使用
在JBF型飞机靶试即将结束时,杨凤田曾蛮有把握地提出:“当年定型,当年装备部队,当年形成战斗力”的构思。靶试胜利结束后,他带着靶试成功的喜悦,多次往返于沈阳——北京——酒泉,三点一线之间,多次到空、海军部队去调查,与空地勤人员沟通,宣讲JBF型飞机的性能与作战效能、维护使用要求等。为飞机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做了很好的舆论准备。
2004年9月,航空产品定型办公室在北京主持召开了JBF型飞机设计定型BGD导弹靶试评审会。评审组认为:通过靶试考核,飞机及飞机综合火控系统满足研制总要求和试飞大纲的规定,可以按此状态开展飞机及综合火控系统相关设备设计定型工作。
2004年11月,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曾两次召开JBF型飞机设计定型工作会议。经认真评审,认为达到了设计定型的要求。不久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就批准了JBF型飞机设计定型。
飞机设计定型后,开始投入批生产,交付部队使用,使我军在高性能战斗机系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根据空军首长的指示,JBF型飞机保持了较大的飞行训练强度,在未来的台海战斗中必将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JBF型飞机作为飞机型号研制,同时承担着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系统研制的多项新技术验证、科研试飞及定型靶试任务。由于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的技术难度大、接口复杂,对机载武器火控系统的技术要求高,国内又是首次研制与之相匹配的机载武器火控系统,缺乏相应的技术储备,飞机研制过程中遇到许多难点技术和关键技术,但都及时被杨凤田及他率领的团队所攻克。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摸索出一套飞机挂装主动雷达弹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为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JBF型飞机作为我国第一代主动雷达弹的科研平台是中国航空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正如在JBF型飞机设计定型会上总装备部及空军装备部领导所说:“JBF型飞机成功研制,使我国的综合火控系统研制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勇于创新,两箭齐发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它吸引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成功,是科研工作者的动力,它鼓舞着科研工作者一个又一个的创新。
JBF型飞机成功发射、制导了BGD导弹,飞机完成设计定型,已经在中国战斗机研制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但杨凤田并没有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功上,他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又开始新的探索。他知道自美国的AIM-54A导弹装备使用,F-14飞机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以来,国外加速了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的机载武器火控系统研制,F-22、JSF、苏-35等具备同时攻击多个以上目标的能力。多目标攻击可以大幅度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已经成为现代机载武器火控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外国能办到的,我们也能办到。”他心里想着。不过他也清楚地知道:要能实现多目标攻击,不是601所独家能完成的事,而且技术上、经费上和管理上都有很大风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他记得华罗庚曾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阻。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杨凤田立志要攀“双目标攻击”的高峰,要做“采药者”、“弄潮儿”,去采仙草,去觅骊珠。
2004年3月,靶试工作还在紧张进行的时候,杨凤田就迫不及待地在靶试基地组织相关研制单位研讨了JBF飞机增加多目标攻击功能问题,他说:“多目标攻击是国际上先进的航电、火控、武器综合性技术。首发BGD导弹靶试的成功,说明我国研制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在技术上是不会有太大风险的。作为飞机研制者,我们应该紧跟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飞机设计技术的进步,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部队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多目标攻击对提升飞机作战效能作用巨大,国外是花大价钱搞出来的,我们不可能具备国外的研制条件,在经费支持上我们可能比国外差,但在技术研究上我们不应该比国外差。部队的需求、国防的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多目标攻击技术,在型号工程上国内是第一次搞,我们不能蛮干,必须控制经费风险和技术风险,可以结合JBF飞机自身技术特点和硬件资源,先搞双目标攻击技术,研制成功后再搞多目标攻击。所需经费研制单位要自筹,我来协调各研制单位,我们一定要风险共担、齐心协力研制成功,使JBF飞机有双目标攻击功能!”
面对杨凤田的崭新规划,各研制单位一致赞同,也得到了空军和工业部门的支持,决定立即启动JBF飞机双目标攻击功能研制。由此,JBF飞机在定型靶试的同时,在杨凤田的率领下,JBF飞机航电研制团队又自发地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全新研制航程。
双目标攻击是战斗机迎战多个目标时,雷达搜索到目标跟踪后选取其中威胁最大的两个目标进行截获瞄准,一次发射2枚“发射后不管”导弹对两个目标机同时进行攻击。当时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掌握这一技术,而我国的飞机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还只是空军和航空界人士的梦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JBF飞机如要实现双目标攻击能力、增大雷达作用距离,可以在执行防空拦截、警戒巡逻、空中护航等作战任务时,利用BGD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双目标攻击敌二三代机的轰炸机、攻击机、特种作战飞机、无人机,夺取制空权。
JBF飞机发展双目标攻击的主要关键是雷达。因此,杨凤田领导601所团队与电子14所进行了充分分析、研究,对某型雷达-4进一步改进,飞机的火控计算机、武器发射控制系统、显控管理系统的软件等也进行了相应改进。改进后的雷达作用距离提高20%,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截获两个最危险目标后放弃其他目标,对这两个目标交替跟踪探测数据、准备发射导弹。
两架JBF飞机经过改装后进入空军靶试基地,首先试验改装效果。为了使飞行员掌握双目标攻击技术,杨凤田与飞行员共同研究双目标攻击战术,总结飞行员攻击操作中的经验。杨凤田通过深入钻研,充分发挥参研团队的智慧,博采众长,决策改进方案,及时现场改进,终于在2005年11月,双目标攻击实弹靶试一举成功,两架靶机都被击落!标志着我国突破了双目标攻击技术,我军战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又跨上了新台阶,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保卫国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实力。
注 释
[1].梁启超:《去战天斗地,去迎接更大大的挑战》。
[2].相传在唐朝,西域的“楼兰”是一个少数民族小国,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唐军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盔甲都已磨破,但他们一定要打败入侵的外族才肯回家。于是大诗人王昌龄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从军行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