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61年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组建最早、专业最全、实力最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专业从单一走向全面,影响力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为国家的国防安全、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乃至跨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歼8到歼11,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装备的战斗机,大多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导研制和参与研制。
小到一个研究所,大到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其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那些在各个时期勇担重任、默默奉献的人才,他们堪称脊梁。作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人才队伍的优秀代表,李明院士就是这样的人。
他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精准的眼光,既有无私奉献的胸怀又有长期耐得住寂寞的韧性,既有顽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又有善于团结的协作精神,他是一个无愧于时代的航空人。
自1963年9月踏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李明便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结下了深厚情谊,至今已近50年。在这些年里,李明在最初的18年先后参与了摸透米格-21战斗机、歼9研制方案的提出与设计、4号任务、歼13方案的研究和详细设计等工作,并初涉自动化领域。用李明院士的话说,这18年是一个广泛涉猎和积累的18年,在这之后,凭借着扎实的自动化专业功底,以及对国际航空技术发展趋势的追踪和掌握,李明在中国航空工业领域率先开始了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而此前的18年对飞机设计流程的掌握,使他具备了统领中国航空工业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验证机研制计划的能力。又是一个18年,中国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缩短了10年,李明也以此首开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关键技术预研之先河,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致力于航空预研的同时,李明先后作为“八二工程”“八三工程”的总设计师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研制,力推科研成果的工业化应用。而正是预研成果的应用,使歼8系列飞机大放光彩,综合作战能力达到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李明受命任“十一号工程”总设计师。本着对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安全的强烈责任感,李明以购买苏-27CK飞机为契机,力主引进苏-27飞机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加速其全面国产化,以此带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整体科研能力的跨越。事实证明,他的主张和坚持是正确的,如今的歼11系列飞机,已经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真正的攻防兼备的多任务机种。
半个世纪,虽长亦短。长的是,他足以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须发如霜的老者;短的是,纵有18000多个昼夜,在李明的眼里也都如一日,那就是为中国的航空工业坚持奉献,不懈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由此来说,李明院士近50年的工作历程,本身就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史的浓缩。他的人格以及专业素养都堪称楷模,值得学习。2009年,经中航传媒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明灵推荐,应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科技委之约,笔者开始着手准备李明院士传记的编写工作。尽管此前笔者已经在航空出版传媒领域工作了5年多,但毕竟是非专业出身,科普文章虽然写得不少,但是如此长篇的人物传记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接手之初,常常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一则担心专业方面有失,二则担心因个人水平不足而不能全面展现李明院士的平生。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先后3次前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对李明院士及其夫人余晓兰女士,以及与李明院士长期一起工作的同事进行采访,希望尽量多地掌握素材,尽量真实地再现李明院士50年的工作经历。
采访过程中,笔者深深为李明院士严谨求实、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服从组织、勇挑重担、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淡泊名利、功成不居、顾全大局的职业素养;朴实低调、助人为乐、以诚待人的高尚品质所折服。可以说,本书编写的过程,也是笔者学习的过程,不但学习和了解了航空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学习了李明院士航空报国、激情进取的职业精神,而后者将使笔者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大受裨益。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受到李明院士及夫人余晓兰女士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两人更是亲自执笔撰写了大量素材供笔者参考。此外,编写组和原主笔肖传卿老师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曾到上海采访了601所老同志张嘉华、张林堂、付雨润、黄锦旗和二妹李清,还到北京采访了原航空航天工业部歼8Ⅲ办公室主任郭志孟,哈军工同学肖传韩、王镇忠和601所胡秉科,其间顾诵芬院士和夫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编写组同志讲述了李明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往事,并为本书作序。
编写组成员在601所采访了副总师黄季墀以及赵守廷、贾鑫、于建文和阮强等同志,他们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素材。
另外,618所副总师张汝麟,613所副所长谢克嘉,601所副总师章怡宁、沈琪和质量师黄德森,以及王敬玉、孔祥泰、姜作范、王德崇、曾冬娟、冯家斌、葛福生、章俊杰、姚宗信、崔建国、王国栋、路志伟、朱铁夫、王美仙和张勇,大姐李新等都撰写了稿件。
在提供书稿图片方面,601所人力资源部赵雪飞,工程信息部卢刚、崔海薇、王磊,以及沈飞公司总工程师袁立、档案馆徐晓鹏,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原主笔肖传卿老师完成了本书的部分框架,为本书的编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对以上同志表示真诚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刘艳芳和高凤勤两位老师,他们的辛勤工作弥补了笔者写作上的不足,让本书更具可读性。
院士的高风亮节值得学习,院士不懈奋斗的一生值得铭记。然而,由于时间仓促,笔者写作水平有限,无法用文字全面展示李明院士精彩的人生,恳请李明院士见谅。
恳请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中国航空工业的朋友提出意见,笔者表示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