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是一部科学发展开创新局面、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的行动纲领,其要点和特点可以用转方式、调结构、促协调、强支撑、惠民生、推改革六个方面的主题词加以概括和体现。
一、转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的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推进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发展理念的更新、模式的转型、路径的转换。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这是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迫切需要
在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中,突出的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过度负债消费、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和博弈更加强化。
这种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我们只有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再去拼能源资源消耗、拼生态环境过大付出、拼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这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国内呈现的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中,突出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等。
我们应特别清醒地看到,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外需增长放缓,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已经使得我国过于依赖出口高速增长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和低碳发展趋势,国内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也意味着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只有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转型,才能真正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切实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状况,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这是赢得未来竞争主动权的根本举措
国际金融危机将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此抢占后危机时代的战略制高点,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
我们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发展路径中转换出来,把科技进步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道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转变,出口企业从贴牌加工向培育自主品牌转变,出口贸易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而培育起新的长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增添充沛后劲、开辟广阔空间。
因此,“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力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围绕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按照中央《建议》做好“两个衔接”的要求,即要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十二五”规划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七个方面。
为支撑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十二五”规划设置了24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各12个。这些指标既体现了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了发展任务的战略重点,同时还突出表明了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是规划主要内容的数量化表现形式,对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牵动作用。它主要分为四大方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增速低于“十一五”时期的规划目标。按照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要求,未来10年只需要每年5.3%的增长速度。这就是说,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速度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把着力点真正转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上来。
明确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分别提高4个百分点,是针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而言的,旨在加快解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和通过城镇化健康发展推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经济发展方面确定的三大指标,主要表明了我们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更大决心和更强导向。
第二,在科技教育方面,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主要反映了提高教育水平的阶段性要求,无论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要求看,还是国家财政实力看,我国已经到了需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时期;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2%,在2010年达到1.75%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增加。
根据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2020年要达到2.5%,以便为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核心支撑;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3.3 件,这既反映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也反映发明专利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科技教育方面指标的确定,重点体现了我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
第三,在资源环境方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要做到保有量零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一五”已经下降19.1%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6%,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一五”时期下降 10%的基础上,继续下降8%~10%,而且在种类上还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对于加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突出表明了我们加快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的力度。
第四,在人民生活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年均要增长 7%以上,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万人,还要将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扩大1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97%左右,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将建设3600万套,覆盖20%的城镇家庭。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指标,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追求。虽然24个指标只是一页纸,但却是一篇做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文章,自始至终体现和贯穿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二、调结构——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十二五”规划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对经济结构进行全方位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将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结构调整:(一)加快调整需求结构,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支撑。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针对我国投资消费、内需外需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十二五”规划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率的提高,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带动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后的消费需求增长,扩展内需增长新空间。二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增加收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三要提高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中低收入居民过多地用于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支出转换出来,改善社会消费预期。四要优化投资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找准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建设一批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努力创造最终需求。
(一)加快调整需求结构,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支撑。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针对我国投资消费、内需外需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十二五”规划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率的提高,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带动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后的消费需求增长,扩展内需增长新空间。二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增加收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三要提高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中低收入居民过多地用于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支出转换出来,改善社会消费预期。四要优化投资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找准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建设一批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努力创造最终需求。
(二)加快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1.农业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们国家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发展现代农业处于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地位。针对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证稳定的粮食播种面积。
二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农业战略格局,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四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十二五”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
现代农业
2.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针对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品牌建设滞后,企业国际化能力较弱,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主要问题,“十二五”规划着眼于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在两个着力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采取的措施是,要重点推进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二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切入点,瞄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创新工程,加快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我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3.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