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2种。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比较是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无法开始。
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种类繁多。
(1)按比较对象分类(和谁比)。
①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年)指标相比,也称“趋势分析”。
②与同类企业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也称“横向比较”。
③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也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分类(比什么)。
①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例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看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地位。
②比较结构百分比。
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例如以收入为100%,看损益表各项目的比重。结构百分比报表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③比较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其内在联系。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财务比率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
分析的核心问题在于解释原因,并不断深化,寻找最直接的原因。财务报表分析是个研究过程,分析得越具体、越深入,则水平越高。如果仅仅是计算出财务比率而不进行分析,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序。
企业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指标的高低,都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因素分析的方法具体又分为:
(1)差额分析法。
例如固定资产净值增加的原因分析,可分解为原值变化和折旧变化两部分。
(2)指标分解法。
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3)连环替代法。
依次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影响成本降低的因素分析。
(4)定基替代法。
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在实际的分析中,各种方法是结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