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魏凯是个喜欢跟自己做对的男孩,他试图寻找一些方法,让自己再增加做俯卧撑的数量。果然,当他寻找到一些增强手臂力量的训练方式,并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手臂的力量之后,他做俯卧撑的数量又上升了。
正是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魏凯磨炼出了坚强的意志力。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困难。一些人在挫折中被打败了,逐渐消沉;还有一些人无惧困难和挫折,敢于同困难进行着不懈抗争。显然,后者成了人们眼中的强者。
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强者,父母们就要培养他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只要他们具备了这种精神品质,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境遇,都能够顽强抗争,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细节68:失败后不能忘了继续向前
在美国,曾经有这样一位让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怀念的卓越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林肯。林肯既没有声名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最终却成功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股失败后不忘继续前进的毅力和品格。
林肯少年丧母,从小就从事劳动,放过牛,种过地,和父亲一起拉过车。
逐渐长大后,林肯又做过很多普普通通的工作,他当过店工、邮递员、测量员。
在贫穷的出身和痛苦的生活面前,林肯不但没有退却、萎缩,而且能够顽强拼搏,勇于进取。
1832年,林肯失业了。由于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林肯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想起自己要当政治家的梦想,又重新振作起来。然而糟糕的是,他竞选州议员失败了。
接着,林肯着手开办企业,可是才几个月的工夫,企业又倒闭了。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林肯只得为偿还企业所欠的债务而辛苦奔波,饱经磨难。
随后,林肯又觉得参加州议员的竞选,很幸运,这次他成功了。
可是命运似乎总要和他开玩笑,就在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他马上要结婚的未婚妻却不幸逝世。受到了如此巨大的打击,林肯患上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已经恢复,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是落选了。时隔5年,他又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仍然没有成功。
但是林肯还是没有放弃。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远远,这一次,他当选了。
之后,又经过起起落落几番遭遇,最终到1861年,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可以说,林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面临困难不退缩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林肯曾说过:"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的确,只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都选择坚强,在跌倒无数次后,还能重新爬起来的人,那么就能等上成功者的宝座,摘取胜利的桂冠。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差,经不起失败,一旦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消沉起来,变得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酿成了轻生的悲剧!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经不起失败呢?原因在于,现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长辈们的悉心呵护下,为了避免让孩子磕着碰着,家长们可谓费尽心机。家长的过度呵护,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免受皮肉之苦,免受失败的沮丧,但同时也剥夺了孩子遭遇挫折的机会和权利,以至于孩子们一遇到挫折就成了"水煮的胡萝",软弱有余,坚韧不足,形成了输不起的个性。
要想你的孩子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在今后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的心态,鼓励和支持孩子,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正视"失败",培养他们接受挑战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在面对失败时不退缩,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呢?
1.帮助孩子学会处理失败后的情绪
许多孩子在经历失败以后,通常很容易就陷入胆怯和过多的自我批评的情绪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一直在懊悔:"如果……可能不会失败。"孩子会因此不断地找理由责备自己,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经验丰富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处理失败后的情绪!让孩子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有一个孩子非常热爱足球,有一次在跟别的学校比赛时,裁判误判了他.说他故意撞人,罚了他一张黄牌。但孩子很不服气,和裁判吵了起来。尽管后来比赛得以延续,但这个孩子在后面却发挥得很不好,踢得一塌糊涂,结果这场比赛输了。比赛结束后,其他人都走了,这个孩子在球场里却不肯离开,他的爸爸妈妈一句话也不说,站在场外默默地等待,孩子在足球场上一次又一次狠狠地射门,直到射了101次,然后孩子什么也没说,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
故事中的父母很理性,除了等待,他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安慰孩子,因为最终孩子要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面临失败时,给孩子一段心理的缓冲期和独立的时间是必需的,家长不必要急于介入,有些情绪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一定要很正式地处理。孩子会学会接受不愿接受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变得坚强、宽容。如果遇到孩子无法自拔时,家长则可以稍稍点拨一下。
2.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
当孩子经历失败的时候,帮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也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原因就会始终是一种压力。而且,只有找到失败的原因,孩子才有超越失败的可能。
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是经验不够,也可能是努力程度不够,环境的条件不成熟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清哪些失败是自己的原因,哪些失败是外在的原因;哪些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哪些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家长不妨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协助孩子一块分析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和可能。
3.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树立起时刻为孩子做典范的意识,不要流露出害怕失败而放弃的思想。当家长面临一次次的失败时,千万不要流露出放弃的思想,而应以这样一种语式对孩子说:"我这次还没有学会,但我发现我能……我决定多向教练请教,加强练习,我相信我一定能学会的。"家长对失败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
马丁·塞利格曼在《乐观儿童》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孩子要想成功,必须学会接受失败,感觉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过程都不能回避。失败和痛苦是构成成功和喜悦最基本的元素。"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失败的洗礼,孩子也不例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面对失败永不退缩的勇气,并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建立适度的期望水平,鼓励孩子在挫折中奋起。
细节69:分清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吴女士的女儿小雪是个5岁的可爱女孩,最近刚刚上了幼儿园。吴女士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个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小雪做事不分轻重缓急,经常会做一些"丢了西瓜拣芝麻"的事。
有一天早上小雪起床有点晚了,因为怕去幼儿园迟到受老师批评,所以她对妈妈说:"妈妈,咱们不吃早饭了好吗?到幼儿园门口我买面包吃,要不然我就要迟到了。"妈妈说:"你看你,我都把早饭准备好了。害怕迟到我叫你起床你还不起。那快点收拾一下咱们走吧。"于是小雪慌慌张张地收拾了自己的小书包就和妈妈出了门。可就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小雪忽然说:"妈妈,我忘记带我的画册了,今天我还想画一个好看的图画呢,咱们快点回去取吧。"妈妈说:"早饭你都没吃就怕迟到,现在还回去取东西?那样肯定就迟到了。""不嘛妈妈,快点回去取吧。"小雪哼唧着说。吴女士耐着性子说:"小雪,你怎么不懂事呢?画册在家又不会丢,晚上回家再画不好吗?现在你上幼儿园就要迟到了,老师会批评你的。"听到妈妈这么说,小雪才上了公交车。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小雪去糕点店买面包,可听售货员说蛋挞马上就好了,于是她和妈妈说:"妈妈,我要吃蛋挞,咱们等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