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43

第43章

徐王妃吃了一惊,她不赞成,包围妹妹的寝宫?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此时“无独不丈夫”的信条占据了朱棣的心,生死存亡关头,顾不得了,如果错怪她了,事后负荆请罪就是了。

徐王妃再三恳求,朱棣才答应,绝不伤害徐妙锦,但也绝不准她离开燕王府半步,至少在朱棣起兵前。既然是为了大计,徐王妃也只好听凭朱棣处置。

利益面前没有亲情的位置。围困、软禁,毕竟比灭口要仁慈。琴弦是因感情而断,还是因理智而崩?去前门外乐器行买琴弦不是目的,魏国公拿到了纸团,桂儿引来了烧身之火。栁如烟一仆二主,为水火不容的双方上了同样要求的折子,皇上已无须决断。

连绵的雨一直在下,天仿佛漏了。徐妙锦和桂儿从朱棣寝宫跑囬来,都淋得透湿,头发都贴到了脸上了,跑回屋里,都上气不接下气。

徐妙锦又气又恨又后怕,她的计策百发百中,朱棣在那一瞬间露馅了吧?果然是装疯。

桂儿毕竟没有徐妙锦心细,她没看出什么破绽,她说:“你说了他三个儿子被杀的事,他还是照疯不误啊。”

徐妙锦说:“他眼里一刹那间的惊恐,是逃不过我眼睛的。后来就又是掩饰了。”

桂儿说,真是这样,这太可怕了,她为徐妙锦揘了一把汗。先别管它朱棣是真疯假疯,徐妙锦现在捅了马蜂窝,如果朱棣事后一打听,三个儿子好好的,这可怎么办啊?

徐妙锦也说:“是啊,我戳穿了他的骗术,他不会饶了我的。更何况,他三个儿子被杀的事是我编出来诈他露原形的,他很快会知道真象的。”

桂儿有点沉不住气,要收拾东西,陪小姐马上离开燕王府,到她大哥那去,这才安全。她一边说,一边收拾衣服打包裹。

徐妙锦擦着脸,说:“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她觉得还是欠思忖,应该留条退路,现在都晚了。

桂儿着急地催促说:“别光说话了,快走吧。”

徐妙锦忽然侧耳谛听起来,桂儿也听到了,一阵在泥水中跑步的杂乱声音。徐妙锦说:“来得好快呀。”她在桌上抓了一支笔,扯过一张花笺,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页纸,塞到信封里,交给桂儿说:“记住,一定把这封信亲手交给我大哥魏国公。”

桂儿说:“你要干什么!你不想走了?你想留下?那不是送死吗?”

徐妙锦说:“别为我耽心,他们不至于对我下毒手。再说了,只要这信到了我大哥手上,我就更安全,他就会来救我。”

桂儿扑到她身上哭了起来,她呜咽着说:“我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徐妙锦拍着桂儿的后背说:“傻话!别哭,我们很快会见面的。”

外面的嘈杂声也传进来了。有两个男仆和几个粗使丫环全都惊慌失措地相继跑来报告:“小姐,不好了,快出去看看吧,不知怎么回事,大兵把咱住处围起来了,围得水泄不通。”

徐妙锦变得很平静了,她梳理了一下头发,向宫外走。

徐妙锦走出门来,雨还在哗哗地下着,风雨灯的光鬼火一样游荡着,张玉、李谦亲自指挥着上百名燕王府护卫军把徐妙锦的住处包围了,他们木桩子一样站在雨水中。

徐妙锦看了身旁的桂儿一眼,桂儿说:“完了,我怎么出去呀?”

身后一个男仆说:“出去?我看一只麻雀也别想飞出去,这是怎么了?徐王妃对亲妹妹这么不客气?”

徐妙锦转身往回走。桂儿也又跟了回来。

徐妙锦在地上走了几步,默默地坐到了古筝前,她竟弹起琴来,想借抚琴使自己镇定下来。这反常的举动令桂儿惊讶不已。徐妙锦开始弹的曲子忧郁而又压抑,弹得桂儿眼泪刷刷流。随即指尖在琴弦上飞速地一滑,声如裂帛,激越高亢的琴音顿起。

不知什么时候,徐王妃来到黑夜雨地里,站到了徐妙锦寝宫前。

徐王妃站在护卫军后靣,她冒雨佇立,听着那充滿哀怨、抗争情调的琴声,心里百感交集。她一动不动地站着,对自己的亲妹妹真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她表情木然。

一个披着黑斗篷,头上罩着大头套的人来到了徐王妃身旁,他正是燕王朱棣。徐王妃一扭头发现了他,立刻说:“你怎么出来了?你现在还不能露面啊。”

朱棣瓮声瓮气地说:“没人认得出来。我的性命、我的成败,现在都系于你妹妹一身了,你别怪我心狠,我不得不如此。”

徐王妃说:“这是她自己找的,我也不能袒护她。不过,若能看在我面上,希望能保全她性命……”她的声音很凄楚。

朱棣说:“你想哪去了。我只是不准她与外面接触而已,岂有加害之意,你不发话,我也不忍心啊。”

徐王妃说,这丫头心直口快,什么事并不走心,不然哪有闲心弹琴?

朱棣却不这么看,琴为心声,这是她在发泄胸中郁闷之气。

徐妙锦激昂慷慨地弹着,突然,一根大弦崩断了,她把琴一推,愣愣地看着那根断线出神。

桂儿问:“怎么办啊,我怎么出去呀?”

徐妙锦忽然问她:“你和小保子是同乡?”

桂儿点点头,是一次偶然闲聊起来才论上同乡的,他家离桂儿家不到十里路,翻过一道山就是,桂儿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起过他们村,叫他们太监村,一个村子出了二十多个太监了。她不明白,这时候小姐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徐妙锦说,这个小保子不得了,是燕王手底下红得发紫的太监。他跑过来之前,差点叫皇上处死,他居然在皇帝跟前卧底,给朱棣当眼线,够贼胆子了,够手眼通天了。

桂儿也承认,小保子鬼着呢,他什么事都留心,全记在心里,主子忘了他都不忘,人太精了,萛计起人来也够可怕的了。所以桂儿讨厌他。

徐妙锦说:“我看他对你不错,总往你跟前凑。”

桂儿说:“我不爱理他。”

徐妙锦说:“这回你得兜揽他,他有用。”

桂儿恍然道:“小姐是想让他帮我逃出去?”

徐妙锦说:“他若肯帮你,易如反掌。万一不行,求他设法把信带出去也行。”

桂儿说:“我试试吧。”

转天,天终于放晴了,地上蒸腾着雾气,一片泥泞,到处是水洼。大兵依然包围着徐妙锦的住处,在这里管事的是小保子李谦。他大模大样地坐在院中罗伞下,翘着二郎腿,摇晃着,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他面前小几上放着一把紫砂壶,泡着茶,也不用茶碗,每隔一会对着壶嘴喝上一口,悠哉游哉的神态。

桂儿从房里走出来,令手里提一把冒热气的水壶,右手端一只漆方盘,上面有瓜子、蜜钱和点心。

一个大兵往回拦劫:“回去,不准出来。”

桂儿撇撇嘴说:“你狐假虎威啥呀!李公公是我老乡,我们在家还以兄妹相论呢。”

大兵还要说什么,李谦向士兵摆摆手,说:“别拦她,是给我添热水的。”

桂儿这才走到罗伞下。她给李谦重新沏了茶,从漆盘里拿出点心说:“吃吧,风里雨里的,你也挺不容易的呀。”

李谦斜了桂儿一眼,说:“你坐一会,别怕,有我呢。”

桂儿便坐到了他对面,嗑着瓜子。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家小姐犯了啥过失了,至于大兵压境,不准出门半步呀?

李谦狡黠地一笑,吃着点心说:“我也不知道,你也别多事,知道的越少越好。谁能摸清王侯家的恩恩怨怨啊。”

桂儿叹了口气,那得围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李谦说他也不知道,他看短不了。这得听徐王妃的,她都不心疼她妹妹,你操那么多心干嘛!

桂儿说:“废话。我是小姐的贴身丫环,我不关心她,还有人味吗?”

李谦说:“那你就劝他多开开心吧,劝她找找乐,她不是爱弹古筝吗?叹,对了,怎么好几天没听见她弹筝了?”

这正中桂儿下怀,她趁机说:“别提了,小姐正发愁呢,琴弦弹断了两根。得到前门乐器铺子去买,你们又不让出去。”接着他央求道:“好哥哥,放我出去帮小姐买根琴弦不行吗?”她说小姐全凭弹琴解闷消愁了。

那还了得!李谦说,上头有话,她们这里,一只麻雀、一只老鼠都不准放出去。

桂儿用手绢抽了他一下:“你才是老鼠呢!”随后她又央求说:“小姐没琴可弹,还不得把她给憋屈死呀?这样好不好,你若不放心,你派个人跟着我,再不放心,你亲自跟着我,还怕我跑了吗?我在北平两眼墨黑,我连一个熟人也没有,往哪跑?咱们到前门琴行那儿买几根琴弦就回来,还不行吗?”

李谦活心了,他说:“让我想想吧,这会求我了,从前我要你一个绣鸳鸯的花手绢你都不给。”

桂儿马上解下腰间一方绣工很好的手绢送到他手上,他立刻闻到了一股玉兰花的香气,正是从手绢上散发出来的。

桂儿讨好地说,这方手绢就是给他绣的,总没机会给他。李谦一看,绣的是并蒂莲,底下是一对戏水鸳鸯,不禁眉开眼笑,桂儿问他喜欢不喜欢?

李谦亲了手绢一口,说:“好香,怎么不喜欢!”不过他马上揭穿她,这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现用现交啊。

桂儿说,现用现交也比不交强啊,她冲他甜甜地笑了起来。

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异性给李谦飞过媚眼呢,他虽然丧失了男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却没有丧失渴求异性的本性。他的心一阵悸动,他居然答应了桂儿的要求。反正有他亲自跟着,还怕他玩什么鬼花样吗?

于是他卖了个人情,说他不是冲徐妙锦,而是冲她桂儿才肯破这个例的。不过又约法三章,出了燕王行,不准她见任何人,除了乐器铺子哪也不准去,买了琴弦立刻打道囬府。

桂儿一口应承。

桂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反正小姐交给她写信早已揣在怀中,说走就走。

就这样,桂儿连宫里也没再囬,省得李谦怀疑她与徐妙锦有鬼。李谦骑着马,桂儿坐着一辆木轱辘车,顺利地出了燕王府正门端礼门。

被围困的徐妙锦坐在院子树下,半晌没见到桂儿了,这丫头,自告奋勇去“软化”小保子,却又一去无踪影了。她靣无表情地望着天空。一个丫环过来轻轻叫她:“小姐。”她回了一下头,丫环指指门外一个小太监。

那小太监过来说,李公公让她来告诉小姐一声,叫她放心,他已带桂儿出了府门了,买回琴弦就能弹筝了。

徐妙锦顿时显得很兴奋,由于高兴,也感觉肚子饿了,他告诉那个丫环,去关照厨房,给她弄点饭来。

丫环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再犯愁也不能一连几天不吃饭呐。

前门大街和平时一样,行人如织,商贾云集,人群熙熙攘攘,车马都难以通行。李谦只好让桂儿下车,他把车、马拴到了沿河街车马市里,他和桂儿步行在店铺门前。桂儿装作东张西望寻找乐器店铺的样子,其实她的目光一直往过往的官轿里看。李谦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她在期待徐辉祖的仪仗出现。小姐告诉她,魏国公每天都要例行公事地巡街,风雨无阻,只时时辰不定。

桂儿故意磨磨蹭蹭,一路打听着,一边东张西望,一边不断地自言自语,这卖琴弦的店这么难找啊?李谦也一劲儿催,乐器铺子到底在哪。

“你以为是烧饼铺啊!听小姐说,京城也不过三两家乐器行,”桂儿说,“弹古筝的能有几个人啊。”

李谦终于发现了门前摆着羌笛、挂着一支琵琶的乐器铺子,门口挂着“声声慢”的牌匾。李谦见桂儿只顾往前走,就拉她一把,这不是乐器铺子吗?还往哪走?

桂儿只得像刚发现一样,迈步往琴行里走,边走边奇怪地嘟囔,怎么起了这么个古怪店名?声声慢?那谁还来买?

李谦自以为是地说,可能声声慢比声声快听着舒服呗。

这话把乐器行的老板都逗乐了。

声声慢乐器铺子老板点头哈腰,热情往里让他们。

店铺老板拿出几种琴弦,说:“我这老弦全城独一无二,结实,音亮。我来帮你挑。”

桂儿心思根本不在琴弦上,眼睛不时地溜着大街上,盼着徐辉祖快点出现。老板问她买几根,她心不在焉地说,不管粗细,那就每种多买几根吧,省得总来买。

老板帮她选了几根粗细不等的琴弦,说:“好咧,一共一贯钱。”

桂儿正在付钱,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鸣锣开道声,回头向外一看,前面有骑马卫士开路,接着是举着“回避、肃敬”和“钦命巡行北方太子太傅魏国公徐”字样的牌子。一顶八人抬的华丽大轿颤悠悠地过来了。百姓自动让路。很多人退到店铺廊下启踵翘首看热闹。

桂儿故意问老板,这是什么官啊?这么威风排场?

老板说:“这你都不认得?这就是开国元勋老将徐达的儿子,当今太子太傅,世袭罔替的魏国公啊。”

李谦鼻子嗤了一下:“少见多怪。”

桂儿揣起琴弦就往外跑,还装着叫李谦:“小保子,咱也看看热闹。”

李谦不动他方,他有什么好看的,你连王爷都常见,国公萛什么?他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

桂儿站在乐器铺廊下,看着大轿跟在执事后靣抬过来,已经看清徐辉祖的眉眼胡须了。她瞥了身旁的李谦一眼,趁他不注意,从发髻里取出那封信,悄悄抽出信瓤,拧成个小纸团,把信封掖进袖子里。幸亏李谦没有注意这个动作。她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大轿,脚步向台阶下移动。

李谦发现了,想拉住她,不让他再往前挤,在这还看不着吗?

桂儿不出声,大轿离她不足五步远了,机不可失,她猛地向前一跃,喊了一声:“魏国公,我是你妹妹的丫环!”她装成摇手打招呼的样子,趁势向敞开的轿子抛出了小纸团,那正是徐妙锦事前写好的信。

因为人声嘈杂,坐在轿里的徐辉祖并没听清桂儿在喊什么,甚至也没看到落在脚下的那个小纸团,他只平淡地向外望了一眼,大轿已从乐器铺子门前过去了。

小纸团随着颠簸的轿子,在徐辉祖脚边滚来滾去。

桂儿的举动已经引起了李谦的怀疑,他都很生气地把桂儿拉回来,凶狠地问:“你要干什么?”

大轿已经过去了,桂儿若无其事地说:“不干什么呀,想问问他跟他妹妹有啥事没有啊。可惜他沒听见。”

李谦把她推搡到巷子里没人的地方,把她逼到墙根,冷笑着打量着桂儿问:“我上了你的当!差点坏了大事,什么买琴弦,全是借口,你是被小姐派来给魏国公报信的,是不是?”

桂儿装傻:“怎么了?你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李谦说:“你别跟我装,你说实话我不为难你,王妃早疑心你是出来送信的,我得搜一搜。”说着就要动手。

桂儿口里说着“谁怕你搜”,背在身后的袖子一甩,把空信封甩在了地上,用脚踩住,然后说:“你搜吧。”

李谦便从她领口摸起,在她身上乱摸一气,摸到敏感的他方,他故意揘一揘,桂儿挣红了脸说:“你该死,你往哪摸呀,看我回去不告诉王妃。”

李谦嘻嘻地笑着,一边往下摸一边下流地说,没听人家怎么骂我们太监吗?说是刑余小人。来真的不行,摸摸还不行吗?

桂儿骂了一匀“畜牲”,忘了脚下踩着信封了,抬脚踢了李谦一脚,李谦啊呀地叫一声,被踢倒了,但他却意外地发现了地上的信封,便爬过去夺。

桂儿抢先拾起空信封,以最敏捷的速度把信封扯烂,扯成小碎片,然后塞进嘴里,使劲往下吞。

李谦扑上来,去掰她嘴,企图往外掏,被桂儿狠狠地咬了一口。李谦啊地一声惨叫,骂了一声“贱人”,左右开弓地打了桂儿几个耳光,血从桂儿嘴角流下来。她咀嚼着,突然冲李谦脸上吐了一口,喷出的纸末、血水糊了李谦一脸。

李谦用袖子抹了一把脸,恨恨地说:“有你好瞧的!你以为把信嚼烂了就没证据了?幸亏我早发现了,哼,你家小姐吃里扒外,她也失萛了,没想到信送不出去吧?”

桂儿又啐了他一口,心想,我嚼烂的不过是信封,你个蠢材!她扭过头去不理他。

徐辉祖的仪仗已经拐过了一条横街,这里行人稀少了,行进速度加快。徐辉祖坐在轿子里打了个哈欠,一低头,无意中发现脚边有个小纸团。他皱了一下眉头,拾起来,展开来。

他一边看,一边神色大变,最后竟呆了。他眼前出现了乐器铺子前的一幕,桂儿扬着手,似乎向他喊了句什么,看来,那个少女就是为妹妹投信的人,自己当时怎么没注意呢。。

徐辉祖伸出头去大叫:“驻轿,快停下!”

同类推荐
  • 孙中山轶事

    孙中山轶事

    本书是孙中山先生的生平轶事汇编。据民国时期多种文献编辑整理,依照先生生平事迹,次第辑录。全书共分五卷:青年时代开始革命之时期民国时代反帝国主义运动之时期轶事拾零等。内容涵盖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行神途

    行神途

    强者路漫漫,少年终成神。…………………………
  •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在大雪纷飞的赤雪山,他们第一次相见。为了看自己母亲一眼,凤纤华拜了帝墨为师。三个响头一磕,“师傅在上!”凤纤华那稚嫩的声音竟让寒冷的赤雪山有了一丝暖意。帝墨带着只有年仅五岁的凤纤华回到家族看到了自己母亲那甚至没有尸骨的身体,被自己的国人叫为祸国妖女!“师傅,带我走,然后我们回来毁了这里可好?”“华儿说什么,便是什么。”在凤纤华十七岁时,一袭红衣站在尸体堆成的小山上,笑着说:“师傅,抱我。”帝墨看着满身戾气的她,想着哪流传三界的预言:红衣风华,覆灭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残阳凄艳

    残阳凄艳

    一新手女贼,一次意外后倾心于他,偏偏他有所爱,只能默默以下属的方式在他不远不近的地方关心着他,爱在心口难开……几次以命换命救他,而他从来不知道,直到女贼为救他而死在他面前他都不知道她爱他……
  • 残废王爷的小宠妻

    残废王爷的小宠妻

    她,堂堂相府大小姐,因堂妹夫君陷害致死,家族惨遭灭门,且看她重生手撕堂妹夫君
  • 道歌

    道歌

    万年前,天降天道,泽被人间,于是人们开始了修行之路。而今万年之后,人们却发现,天道在人间渐行渐远,天道将危,于是众人开始寻道。那一年,北燕景帝继位,拔剑四顾,江山无数。那一年,有人从山中来,持剑前行,尽服四方。那一年,南国烟雨中,一个少年为了他的道,走入世间,奏响他的道歌。(新人新书,求各位推荐收藏支持,拜谢)
  • 我有一个无敌的胃

    我有一个无敌的胃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拎起来;割完动脉割静脉,一动不动真可爱……”“这只兔子不是白的。”“emmm”异世为兔,可是却一直饿肚子怎么办?于是他下定决心决定把这个世界吃穷!
  • 青空纪元

    青空纪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殿试夺魁,正要步入人生辉煌期的顾源满心欢喜。不过“老衲普渡慈航”这是一身白色藏密上师长袍,慈眉笑脸的喇嘛国师“老夫尼特罗”这是一身白色T恤,胸前有一个‘心’字,出拳速度已经远远超过音速的老年武者“我的名字是德古拉”这是一袭黑色斗篷,脸色有些苍白,举止优雅,风度翩翩的中年绅士“我是查尔斯,你可以称呼我X教授”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光头老人,气质很是温和睿智“我是艾瑞克,你可以叫我万磁王”这是X教授身边,一个气质冷峻,眼神中有着无尽的精力与野心的老人顾源彻底懵了,这是肿么一回事啊······
  • 四教仪备释

    四教仪备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卿于涵笑

    卿于涵笑

    她忽然闯入了我的世界,犹如一缕阳光,照入我的世界,从此我的世界被她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