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转眼便是十月。国庆节有七天长假,若在往年,杨略肯定高兴得忘乎所以,可以随爸妈去名山大川开开眼界。可现在他已经是初三学生了,马上面临中考,而按照自己目前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还很困难,所以不得不抓紧时间学习。
不过他心里还有疑惑,特别最近看了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并且了解他的事迹之后,突然问自己:我这么辛苦地学数理化做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学习写作,就像激光那样,把所有的热能全都聚集在一点上,这样成功的把握不是更大吗?
不过一想到离开学校,总觉得孤独无依,况且不上大学,不是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了吗?
这些念头像乌云一般在杨略的脑海中盘旋交缠,一旦碰撞,就划过一道闪电,而后惊雷就在脑中炸响。这让他颇觉痛苦。而且一个月来没有收到神秘来信,他突然觉得有些茫然无助。
一天在教室里,杨略突然想:为什么不去找张老师呢,难道非得被动地等着他写信过来吗?顺便也可以探一探口风,看看信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主意一定,在放假前的一天,他来到张老师的办公室。
张老师坐在那里,静静地喝茶,脸像杯中的绿茶一样,滋润舒展,一脸陶然自乐的样子,似乎茶香中自有无限意境。窗外就是校园,刚好是午休时间,同学们活蹦乱跳,谈笑喧嚣。张老师的办公室身处其中,就像是大海风涛中一只悠然的小舟,从从容容。
杨略坐在旁边,觉得有些奇怪。“张老师,你为什么喜欢喝茶呢?”
张老师觉得他问得蹊跷,就反问:“那你觉得我应该喜欢什么呢?”
“喝咖啡啊。我发现其他英语老师都喝咖啡。我还有一个表哥,大学读的是英语,才读了一年,也喝上咖啡了。和他说话时候,他嘴里老掉出英语来,我听都听不懂。”
“哈哈,其实你是把不正常的情况当正常了。一句谎言宣传了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一种不正常的情况,你看得习惯了,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了。”
杨略尽管听得不是很懂,不过“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倒很像神秘来信中的口吻。
张老师接着说:“其实我一直喜欢中国文化,大学里读了英语,接触了西方文化之后,反而让我更加喜欢中国文化。茶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呢。”
杨略觉得新鲜:一杯茶,一口就喝尽了,除了解渴,能有什么文化?
张老师悠悠地说:“中国艺术讲究的是画外之境,言外之意。像这杯茶,绿茶本来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它有一股无影无形的清香浮动,沁人心脾。这才是茶的灵魂,也正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在空气中轻灵飘荡。不懂艺术的人只是牛饮,什么茶叶到他嘴里都是一样,真是暴殄天物。只有懂得了中国文化的神韵,才能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杨略听得有些痴迷,注视着杯中舒展腰身的茶叶,渐渐觉得身心俱宁,许久才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来访的初衷。
“您对中国文化这么痴迷,那么对科举制度怎么看呢?我觉得现在我们的考试和他们的科举也差不多,都是应试教育为主。”
“是啊,现在的中学教育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家都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分数唯上’还是教育的主流。中考高考当中,缺一分就不能被录取,你要想读,可以,拿钱来垫,少一分一万元块。这种情况由来已久,积重难返,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评价一个学生,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把标准放在考分上,结果大都学生也养成了为分数而学习的不良习惯。其实仅为分数而学习的学生是很难得到高分,即使暂时得到高分,但以后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因为这是为老师学,为家长学,为应付考试而学,不是为自己学。这样的学习很难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被动学习的效果,绝对没有主动学习好。”
张老师有感而发,一改刚才的儒雅,倒有点愤青的样子。杨略听了如沐春风,几乎要高喊:“理解万岁。”确实,在学校里,能这样说话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的爱戴。
张老师接着引经据典,说:“曾国藩是虽然是科举出身,但是对科举还是很反感。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就说:幸亏我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不然大好年华就浪费在无用的八股文之中,绝没有闲暇可以容他读有用之书,储备知识,以备他日后救国家于危难。”
杨略觉得是时候说出自己的疑惑了,他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忍受考试的折磨呢?为什么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娱乐呢?为什么要剥夺我们快乐的童年呢?像韩寒那样自由写作不是很好吗?”
张老师一怔,知道这才是杨略此来的主要问题。于是他思考许久,才说:“其实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生存教育,而不是快乐教育。因为只有进了有限的几所名牌大学,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而没有生存,哪里谈得上快乐呢?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你刚才提到的韩寒,我也看过他的书,确实是才华横溢,不过看上去总觉得没有什么内涵,缺少文化修养。况且,他最近在新浪网上宣称:他现在已经不看书了。我可以判定,他的文学前途堪忧。同是少年才子,我更欣赏郭敬明,他不仅文字好,而且成绩也好,现在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刚出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文字远比《幻城》要成熟。而且,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所以抱怨考试是没有用的,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你确实需要进入大学深造,接受大学里氛围的熏陶,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前提是,你必须经受中考和高考的磨练。”
杨略有些泄气:说来说去,又绕回去了。不过张老师说的话句句在理,他心里也有些服气。他问道:“那么,张老师,你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张老师说:“学习方法其实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每一个人都是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过我觉得,学习态度其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你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不要为分数而学习。
“就像我刚才谈到的茶一样,精髓都在于淡淡的茶香之中。如果你只是把眼睛盯在茶叶上,你怎么能知道形之外的神呢?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把眼光锁定在分数上,你怎么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呢?
“我当年学语文的时候,因为有兴趣,我是背完一本《新华字典》,一本《成语词典》,还有《唐诗三百首》之类的。那时候基础打得扎实,因此语文成绩一直挺好。”
杨略有些吃惊,看着张老师的脸,心里还略略有些怀疑:“这样要花很多时间的,划算吗?”
“划算?学习又不是做生意,很多时候知识的提高都是潜移默化的。它需要有量的逐渐积累,然后才会有质的飞跃,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前有个渔夫,他每天都在海滩上钓鱼,可是收获往往寥寥无几。一天,他突然发现身边的两块石头挺好玩的,便捡了放在口袋里。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口袋里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取出一看,原来时候已经变成了璀璨的宝石。这时,他才后悔当时没有多捡一些。”
杨略似乎有所触动,眼睛看着窗外的飞鸟,沉思不语。
张老师顿了一顿,轻轻喝了一口茶,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了会,才接着说,“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只在钓鱼上,旁边的事情一概不管。他能得到比鱼还珍贵万倍的宝石吗?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把眼光盯在分数上,那么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反而错过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最能提高成绩,只是它们不会马上见效。我在背唐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想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成绩,只是觉得心里喜欢得很。后来我逐渐发现,它们确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我也没有成为考试的机器。”
张略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张老师看了心里也高兴,继续开导:
“前几年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说浙江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你不要笑,所谓‘不伦不类’,就是让文科生多学点数学物理,而让理科生多接触文学艺术之类的。表面上看,文学对理科生的实验没什么帮助,而数学对文科生的写作用处也不大。这就像你刚才觉得背字典是个笨方法,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一样。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特点。数学物理讲究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这恰好能弥补文科生神游物外的轻浮个性;而文学艺术讲究的是突破前者,开拓创新。比如绘画,前人的油画讲究写实,而后来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就不步人后尘,他们讲究印象,开出一条新路子。而这种精神,偏偏又是理科生所欠缺的。他们习惯于循规蹈矩,沿着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做实验。所以,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就是让文理科知识相辅相成,造就复合型人才。而未来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一些专才就要被淘汰了。”
杨略插嘴说:“可我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参加中考了。这点时间我能做那么多事吗?”
这才是他的心结所在!张老师回答:“其实作业是做不完的,关键是要向作业要效率。在这个学期里,你一方面要把课本吃透。因为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掌握好了,再做少量题目加以巩固,并及时加以总结,这样才有效果。比如化学中白色沉淀物就那么几个,全部找出来花点时间背下来,下次推断题中一看到有白色沉淀,心里就有数了。这样学习效率就能提高,自信心也能建立起来。而其余时间呢,你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名家小说散文,这不仅能陶冶情操,让考前紧张心情化为心平气和。对于提高成绩,肯定也大有帮助。总而言之,不要把眼光盯在分数上,不要仅仅为分数而学习。把基础打得扎实,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而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
杨略微笑了,似乎有什么重担一卸而空。
出了张老师的办公室,他感觉豁然开朗。抬头看去,天空是那样高远,蓝得那样纯净明亮。一缕白云,被和风轻轻吹送,像轻纱一样,从远处飘来,到了头顶停住,似乎低回留恋,不忍离去;然后又逐渐散开,飘飘上升,溶进又深又蓝的天空中去。
杨略觉得自己的烦恼也像那缕白云,被张老师的一席话吹散了,胸中是一片湛蓝空阔。
他回到教室,葛怡向他走过来,看到他容光焕发的样子,就笑问道:“怎么了?掘到宝藏了?”
“比宝藏还宝藏呢。”
“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我不记得你给我写信了呀?”杨略挤眉弄眼的。
葛怡瞪着黑亮的眼睛,不解地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除了你,还有谁敢号称美女?”
葛怡娇嗔道:“尽胡说。”脸上浮起淡淡的红晕。
他们向来这么无拘无束。
葛怡的手一直放在背后,现在伸到他面前。杨略一看,又是一封蓝色的信。可是今天还没到1号呢。也许是张老师假期有事外出,早点把信给他吧。他心里已确信倪甫清就是张老师无疑了,不过在刚才的谈话里,他没有挑明。因为很多事情心知肚明就够了。
葛怡斜着脸,淘气地问他:“说吧,是不是情书?”
“哪有女孩子叫倪甫清的?”话音刚落,杨略心中突然咯噔一跳,倪甫清……可是细细回味,又不知道为什么。眼神就有些呆呆的。
“怎么了?是不是你又投稿了,人家给你寄稿费来了?快请客吧。”
杨略偶尔投稿,还曾经发表过一次,因此马上被誉为小作家。不过他对那篇文章很是不屑,觉得太小儿科,不足以显示自己水平。因此别人叫他小作家,他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没有啦,是一个老师写给我的信。问这么多干嘛?”杨略还沉浸在刚才的回味之中,语气就不由自主地有些重了。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葛怡嘟着嘴走了。
漂亮女孩子就是这样,情绪像是二月的天气,说变它就变了。等杨略回过神来,心中十分愧疚,想去道歉一声时,却看见葛怡已经气呼呼地走回座位上去了。
要是现在走过去道歉,肯定会被同学看笑话。在这个年纪,同学们对男女生的关系是十分敏感的。要是一不小心,落了话柄到余振凌霄他们嘴里,他们肯定会添油加醋,还指不定会把事情渲染成什么样呢。
杨略只得算了,坐下来拆开了信。
杨略:
见字如面。
等你看到这封信,我们现在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现在出差在外,平时工作很多,而且身体也不大舒服,挂了几次盐水,所以很多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吧。另外我把训练题也附在后面了,因为我确实不好麻烦别人跑两趟邮局。
张老师还真有意思,故事编得挺像那么回事,明明身在学校,却说出差在外,并且声称疾病缠身。看来张老师真的童心未泯,和他玩游戏呢。那就玩吧,我们谁也不挑明事实,来玩个捉迷藏,或者是侦探游戏。杨略心中一时也是童趣盎然,不由地微笑了,接着往下看这封信。
今天我们来谈谈勤奋。首先,照例来看看一个故事。
你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蓝天之下,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沙丘起伏,多像凝固的海涛,可这里缺少的恰恰就是水分。在烈日的炙烤下,黄沙升腾起淡淡的青烟。几株胡杨残败的朽木,像枯骨一样伸向天空。四周人烟全无,寂静得只有风的声音。一只雄鹰展开宽大的翅膀,在高空里盘旋,像一张枯叶在沙漠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