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爸爸下班回来,一进门就从皮包里拿出一个小长方形的纸盒子,毛毛虫打开一看,高兴地跳起来,里边有三只可爱的蚕宝宝,它们长得挺大了,看样子已经蜕过两层皮了。
爸爸说:“妈妈快回来了。”
毛毛虫就端着纸盒跑上了阁楼。
毛毛虫养过一次蚕,就有了经验,三只蚕虫也很争气,没有一只中途夭折,第三天的下午开始蜕第三层皮,一周之后开始做茧。
三只白白的茧子静静地呆在盒子里,毛毛虫看一眼心里就高兴,每天都拿着放大镜观察一阵子,看看哪只茧子开始出现异常变化了。
星期天早上,毛毛虫像往常一样睡懒觉,起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茧子有没有变化,然后刷牙洗漱。让毛毛虫没想到的是三只茧子居然都有了动作:雪白的茧子上渗透出发黄的水印,先是一个小点点,继而开始慢慢地扩大,没过多长时间一条小腿从里边伸出来,紧接着又一条腿伸出来了。
毛毛虫把盒子举到眼前,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
看呀,两条腿又缩回去了!怎么啦?毛毛虫有点儿紧张了,不知里边发生了什么,好容易在茧子上撕开一道缝,伸出腿来,怎么可以缩回去呢?
就在毛毛虫疑虑不定的时候,两条腿又从缝隙中伸出来了。她悬起的心落下来。
两条腿使劲朝两侧扒着,裂缝逐渐扩大着,不一会,一个尖尖的蛾子头缓缓地从茧子中探出来。蛾子头上湿漉漉的,好像有一层黏液。瞧!精彩的场面快要出现了。蛾子的腿改变了用劲的方向,两条小腿蹬着缝隙的边沿,开始向上发力,蛾子的头也同时向上伸展。
精彩的场面往往是短暂的,就像海上将要升起的太阳,刚才还只是一点点,可转眼,整团红日呈现在水面上。
蛾子出来了,浑身湿漉漉的。
不要认为蛾子身上的液体是一般的东西,那是一种化学溶剂,可以溶解蚕丝上的胶。特别是蛾子的唾液,浓度更高,蛾子一旦在茧子中发育成熟,就开始用嘴巴舔茧壳,它的唾液一点点向外渗透,被唾液泡过的胶就被融化了,相当于开水的功效。
毛毛虫用放大镜观察蛾子,就感到奇怪,蚕虫原来是8对腿,变成蛾子之后怎么就成了6条腿了呢,那些腿是不是变成了翅膀?
蛾子抖动着翅膀像是要飞,只是往前挪动了两步,身子依然没有悬起来。
野生蚕蛾是会飞的,但人工养殖的蚕蛾子早就失去了飞翔的功能了,蚕已经适应了人类为它准备的环境、安排的生命程序了。科学家们说,生命有三种形式:要么进化,要么退化,要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