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6200000011

第11章 巴顿之死(下)

阿登战役以后,盟军终于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消灭德军,攻克柏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面对战役中,一万多将士的牺牲,七万多人的负伤,巴顿将军伤感却不懈怠,他率领部队,几乎是没有休整,一路狂飙突进,攻城略地。3月23日的早上,当巴顿将军得意洋洋地把第三集团军已经渡过莱茵河的消息告诉他的上级布莱德雷将军的时候,正在吃早餐的布莱德雷震惊得差点把手中的汤匙都掉在了地上。此时,正处于军事生涯巅峰的巴顿将军并不知道,他的命运从此是急转直下。

说法三:政敌暗杀

5.悲哀的凯旋

正当巴顿将军准备按照原定的进军路线,全速推进时,艾森豪威尔突然要求第三集团军改变进攻方向,全力攻打号称“德国防御堡垒”的阿尔卑斯堡。巴顿虽然一直怀疑这个堡垒不过是德军虚张声势,但还是执行了军令,花了几天时间,派出部队侦察,得到了充分的证据,证实了这个被大肆渲染的堡垒根本不堪一击,这才让艾森豪威尔同意第三集团军转向南方发动新的战役。

此时,巴顿的计划是穿过德国,抢在苏军之前拿下布拉格。因为,巴顿一心想要攻克的柏林,已经被苏军抢先攻下。早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巴顿就表示要乘势进攻柏林,可是艾森豪威尔出于种种考虑,否决了巴顿的计划,把攻占柏林的机会,让给了巴顿最看不起的苏联军队。失去攻占柏林的机会,已经让巴顿十分不甘,所以这次,他打算在5月6日,假装“失踪”,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入布拉格。

但是这一次最高司令部看出了巴顿的用心,断然命令巴顿部队,必须停止前进,不能够完全进入布拉格,只能在距离布拉格九十到一百二十公里。

——冯玮

因为根据盟军事先的约定,布拉格处在美军占领区以外,贸然进攻布拉格,势必要引起苏军的不满。

于是,1945年5月6日,成了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战斗的最后一天,因为他已经知道第二天德军将无条件投降。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对于巴顿这样一位追求完美的名将来说,这样的胜利带着太多的遗憾。战后,巴顿将军无不懊恼又无奈地在日记里写道:“所有的情况下,几乎是在整个作战中,我都处在上级指导部门的约束之下。这也许是件好事,因为我可能太急躁了。然而,我感到如果允许我放手干的话,战争可能会更早地结束,更多的生命会得到拯救。”

带着这样的遗憾,生性冲动的巴顿将军当然不会隐忍不发,也难免会得罪了他的上司,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1945年4月,巴顿因为战功显赫,被授予四星上将的军衔,这让巴顿颇感欣慰。这位自负的将军对部下说:“如果早在第一批提拔我的话,我会更高兴。”但是,好景不长,1945年的8月,巴顿被撤去了第三集团军司令的头衔,调任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主要任务是编写战史。为什么堂堂“战神”就这样仓促下野了呢?

6.下野的名将

当巴顿接到调任的命令时,也相当震惊。很多人认为,由于发生在西西里岛美军后方医院的“耳光事件”,影响太过恶劣,艾森豪威尔必须做出姿态,惩戒巴顿,为美军挽回形象。1943年,在一次视察后方医院时,巴顿发现一个因害怕枪炮声而装病住院的士兵,他勃然大怒,指着这名士兵大骂:“你完全是个胆小鬼。你是集团军的耻辱”,还用手套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此事传回美国国内,舆论哗然,更有美国民众示威抗议,给艾森豪威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艾森豪威尔下令让巴顿要做出检讨,那么巴顿也碍于军令,最后不得不赔礼道歉。艾森豪威尔在写给马歇尔的报告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巴顿是个问题少年,但他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勇于开拓进取的,一个勇猛的将军。”

——冯玮

战争越打越顺,可巴顿惹下的麻烦却越来越严重。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巴顿在一次公开场合说道:“统治世界是英国和美国在战后的既定目标,当然这也是苏联的目标。”这些话自然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甚至差点使反法西斯同盟解体。怒不可遏的艾森豪威尔,开始转而重用巴顿原来的副手布莱德雷将军,在随后的进攻法国和德国的作战中,巴顿的战功多次被算在布莱德雷的头上。

重用布莱德雷,主要就在于他能够忠实地执行艾森豪威尔的一些政策,而不是像巴顿那样,擅作主张,给艾森豪威尔惹来一堆麻烦。对于在巴顿和布莱德雷之间的选择,艾森豪威尔是宁愿要一只掌握在手的麻雀,而不要一只飞翔在空中的鹰。

——薛小荣

巴顿轻率的言行,让原本和他关系亲密的艾森豪威尔对他渐生嫌隙。巴顿和艾森豪威尔在一战后相识,当时巴顿已经是战斗英雄了,而艾森豪威尔只是一个小坦克营营长。通过巴顿,艾森豪威尔结识了许多军政界的要人,包括日后大力提携他的马歇尔。善于审时度势的艾森豪威尔扶摇直上,在二战时已经变成了巴顿的上级。可是,天真的巴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很多场合,公然批评艾森豪威尔的战略计划。

在1945年8月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巴顿又口不择言,称德国的纳粹党和美国的共和党、民主党没有什么区别。这一记耳光狠狠打在了美国引以为豪的两党制上,艾森豪威尔忍无可忍,撤去了巴顿第三集团军司令的头衔。

由于巴顿鲁莽的性格,使他与艾森豪威尔之间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说两个人因为战争而相识,但是因为战争的刺激,使两个人性格深处的矛盾完全暴露,也完全激化起来,最终两个人的友谊,也都走向了分歧。

——薛小荣

巴顿在军事上确实是难得的将才,可是在为人处事上却相当幼稚。当他坐着耀武扬威的指挥车大声呵斥士兵时,当他因为一件琐事把亲信骂得狗血喷头时,当他口无遮拦地在谈判桌上指责盟友的过失时,当他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痛骂自己的上司时,他不会想到,有意无意之间他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如果说,巴顿将军的下野是他鲁莽轻率所致;那么,亲信、盟友、上司,谁又将他推向了命运最后的终局呢?

史诗传记片《巴顿将军》在1970年的第43届奥斯卡电影节上,以雷霆之势,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创作剧本在内的七项大奖。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29年后的1999年12月,这位影坛硬汉在洛杉矶郊外的寓所悄然离世,引发了电影界以及影迷的无限追思。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同年也有一位名叫道格拉斯·巴扎塔的画家辞世,这位艺术家又和巴顿的死有什么关系呢?

7.知情者的回忆

道格拉斯·巴扎塔的一生很富有传奇色彩,他曾是一位服务于美国情报机关的神枪手,因为战功获得过很多勋章。1979年,他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曾要他暗杀巴顿将军。1995年,美国军事历史作家罗伯特·威尔考克斯采访了85岁的巴扎塔,巴扎塔向他透露一个惊天秘密。2008年,经过一系列的采访、勘察,威尔考克斯写出了《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一书。

巴扎塔声称,1945年的秋天,他跟多诺万签了合同去暗杀巴顿,报酬是一万美元。他转述多诺万的话说,“我是从上头接受命令的,很多人都希望办成这事。”在采访中,巴扎塔向威尔考克斯描述,自己如何在车窗上做手脚,车祸那天,巴顿将军和盖伊少将在去打猎的途中,先去参观一个古罗马时期的城堡遗址,那时,巴扎塔伺机凑到车旁,把“一件小玩意”塞进后窗的机械装置里,使后窗无法关紧。

巴扎塔的另一位朋友安排了车祸。车祸发生时,有人向巴顿射出一颗“非穿透性低速子弹”,因此造成了巴顿脸上Y字型的奇怪伤口,并且打断了他的颈椎。这就是为什么,同在车里的司机伍德林和盖伊少将毫无损伤的原因。

那么,多诺万所说的“上头的命令”又是指谁呢?威尔考克斯大胆地把目标直指巴顿的上级艾森豪威尔。早在二战前,就有人这样评价巴顿:“这个人在战争时期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却是捣蛋分子”。二战之后,艾森豪威尔的幕僚正打算帮他积累政治资本走向白宫,竞选总统。精明老道的艾森豪威尔已经意识到,行事莽撞不顾后果的巴顿将会给他在将来政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就在巴顿准备好材料,要向美国国会进行汇报的前一天,发生了那场使他致命的车祸,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艾森豪威尔难脱干系。巴顿历史学会的学长,也是创办人,他掌握的很多秘密,包括盟军最高指挥部,很多指挥失措,包括很多腐败的情况他都清楚。

——冯玮

在生前,巴顿就向人抱怨,1944年秋天,艾森豪威尔错误地阻止了他关闭“法莱斯缺口”,致使数十万德军逃出包围圈,这些残兵余孽随后发动了阿登战役,第三集团军上万的将士在这场战役中丧生。如果,巴顿向国会汇报这些情况,是否会影响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呢?

战略决策失误,对于艾森豪威尔以后竞选总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用斯大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况且“法莱斯缺口”的主要责任,是布莱德雷。当时“法莱斯缺口”出现之后,巴顿曾经给布莱德雷打过电话,打过电报,要求美军继续前行,弥补加拿大军队的空隙,但是布莱德雷禁止了巴顿的这种行为。

——薛小荣

在巴扎塔的叙述中,关于暗杀的细节,仍然有许多蹊跷的地方,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巴顿脸上的伤是由子弹造成的呢?

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撞击的过程当中,如果一个人猛地撞上前隔板的话,他也会产生类似那样的一个伤口,因此,你只要没有找到子弹,没有找到一个切实的,一个物质上的证据,我们就很难说这个伤口就一定是子弹造成的。

——李莉

要验证巴扎塔的话,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检验巴顿的座驾,看看是否有装过机关的痕迹。可是,当威尔考克斯来到了位于肯塔基州的巴顿博物馆时,意外发现这辆陈列的车是赝品,而真的事故车却不知去向。除了巴扎塔外,其他牵涉到车祸的人,不是已经去世就是失踪,巴扎塔的说法只能作为孤证。

虽然孤证难立,威尔考克斯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收集了很多相关的线索,也让他更加深了对巴顿之死的怀疑。根据巴顿夫人的回忆,住到医院以后,巴顿一度情况好转,到车祸发生以后的第十天,也就是12月18日,医护人员正欢欣鼓舞,庆贺巴顿恢复得速度极快,鉴于情况良好,巴顿夫人也非常渴望带丈夫回美国,满足他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的愿望,医生同意将他转往加州的医院。可是,就在动身的前一天,巴顿突然病情恶化,出现了血栓。三天以后,巴顿就去世了。又是一个“动身前一天”,这是巧合还是阴谋呢?

说法四:借刀杀人说

8.斯大林的暗杀名单

巴顿死后,伤心的比阿特丽丝夫人拒绝了一位医生提出的解剖尸体的要求,所以,没有人知道,巴顿将军突发的血栓是由什么引起的?根据中情局的研究,经过设计的意外事故是行刺最有效的办法;而在医院里,既有效又不会被人怀疑的,就是毒药。那么,下毒的人又是谁呢?

巴顿在战场上是常胜将军,却对政治和外交一窍不通。在英美需要跟苏联结盟时,他还继续大放厥词,早就被斯大林列入“反苏派”的名单。在1944年的那次给巴顿惹下大祸的公开发言中,他声称战后将由英美两国主宰世界,故意把苏联排在后面,自然让斯大林怒不可遏。在柏林的一次酒会上,巴顿也毫不掩饰对苏联军官的轻蔑之情。

当时有一个苏联的将军托翻译主动转告巴顿,希望能够一起喝一杯,结果巴顿说,你去转告苏联人,我不想跟这些狗崽子一起喝酒,这个苏联的将军非常机警,他让翻译再回告巴顿,说我对你的看法,和你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们何妨一起喝一杯呢。

——冯玮

幸亏这位苏联将军机智反应,才避免了一场令人尴尬的外交风波。巴顿的反苏情绪,随着战争的结束却愈演愈烈。停战几个月后,艾森豪威尔就接到苏军方面的投诉,称巴顿辖区内的德军遣散、拘禁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

他当时有一个什么理论呢,就是说他觉得甚至可以和纳粹联合起来,发动一场对苏联的战争,我们知道,和当时国际社会的大背景,包括艾森豪威尔的政治理念是完全相背离的。巴顿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政客,不是一个政治家,所以在很多时候,他考虑问题的角度,纯粹是从战争的角度去考虑的。在他内心中,他是憧憬着战争的。

——李莉

这位随时会失控的将军不仅是令艾森豪威尔头痛的“捣蛋分子”,更是令斯大林担忧的定时炸弹。然而,即使斯大林希望将巴顿置于死地,又有这样下手的机会吗?威尔考克斯曾采访过一名美国陆军反间谍部门的军官,他说在获悉巴顿名列斯大林的暗杀名单后,曾一再向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示警,可是自己随后却被调回美国。威尔考克斯在结合了巴扎塔以及这位军官的说法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美国军方制造车祸,但并不足以致命,然后故意放松警戒,当巴顿病情好转时,苏联特务组织派人混进医院下毒,美方的借刀杀人计划就成功了。

说书人

虽然,威尔考克斯写下这么一本书,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但是始终也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巴顿将军的真正死因。巴顿夫人后来也对丈夫的死有所怀疑,也曾经雇佣了几位私家侦探来进行调查,但是一无所获。这么多年来,尽管人们对巴顿的死因依然是充满了好奇。如果,巴顿家族的人同意,那么,直接检验巴顿将军的尸体,将是揭开死因之谜最有力的举措。那么,这位一代名将又安葬在了哪儿呢?

巴顿将军去世后,巴顿夫人一度想把丈夫的遗体带回美国,埋葬在西点军校里。但是,美国官方,却以美国军人在海外死亡一律不得带回国内埋葬为由,拒绝了巴顿夫人的要求。

在葬礼举行的前两天,巴顿将军的遗体被安放在海德堡一所豪华的别墅里,供人瞻仰。川流不息的人们依依不舍地来向这位伟大的战士道别。

巴顿的遗体被安葬在位于卢森堡的哈姆美军烈士公墓,和他所钟爱的第三集团军的6000多名阵亡将士相伴长眠。在飘扬的星条旗下,巴顿的墓碑伫立在最前排,和其他烈士的墓碑并没有任何不同,朴素的白色十字架,只镌刻着一句简单的碑文:乔治·S·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

尽管,军事史学界、历史爱好者、乃至巴顿的粉丝们,至今仍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追寻巴顿死亡的真相。但是,巴顿的家人对此却全无反应。也许,他们不愿意外人打扰将军的长眠,也许,真相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巴顿在属于的他的时代,已经极尽辉煌,那么,在不属于他的时代,似乎也该悄然谢幕。巴顿将军去世以后,《纽约时报》在发表的社论当中说:他不是一个和平人物,也许他宁愿在他所热爱的部下都在忠诚地跟随着他的时刻死去。他的祖国会以同样的忠诚怀念他。

同类推荐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感受袁世凯“为国图强,不择手段”的骇世人生,体味袁世凯屡屡受挫,却始终能逢凶化吉,并最终登顶权力巅峰的为官处世“厚黑”之道,终极解密袁世凯“强国”之梦与“利己”之路的人生悖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
热门推荐
  • 诸天剑主系统

    诸天剑主系统

    【火热爽文】穿越后,系统宿主有十个,还要互相残杀作为排名第十的小老弟,又搭上了排名第十的系统剑灵,顿时感觉无比惶恐但是梦想要有的,只要猥琐发育,绝对能吃鸡!
  • 龙族大领主

    龙族大领主

    一个超级喜欢龙的宅男穿越了,穿越后他养了一大群龙,他领着这些龙,带着一群恶仆,把神界搞得鸡飞狗跳。“他奶奶的,说你呢,光明神,把你的光明神杖拿过来,本少爷要看看。”王金龙嚣张跋扈的说道,那趾高气扬的神情是那么的欠揍。“你...”光明神气的嗷嗷叫,作势欲扑。王金龙赶忙跳开,大喊一声,“小强上,打的他妈都别想认识他。”一条应龙呼啸而出,那光明神立马变了脸色,扑腾一声,跪了下来,“龙少爷,你就行行好吧,我就剩这一件行头了,没有这行头以后我怎么扮神呀。”王金龙一脚踢开光明神,夺过光明神杖,嚣张的说道,“那是你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看着一大批主神战战兢兢的看着自己,王金龙站在五爪金龙身上得意的笑,得意的笑,“这就是他妈的腐败奢侈的异界生活呀。”
  • 東京喰種小说版

    東京喰種小说版

    东京喰种不仅有漫画版,还有动漫版,在此我就以动漫版为准改编成小说版好了,希望大家来捧场!
  • 敦煌闲话

    敦煌闲话

    记述了日本老一辈书画收藏家中村不折、日本敦煌学者橘瑞超等人到敦煌石窟搜取文物的经过。
  • 布袋和尚传奇

    布袋和尚传奇

    本书以建党九十年来宁波地区具有影响的九十件党史事件和九十位先进人物为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宁波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记述了九十年中宁波党组织涌现出的杰出人物。
  • 执念,何时消散

    执念,何时消散

    从欢喜冤家到冷眼相对;从青涩初恋到形同陌路;从义无反顾到心灰意冷。她一年又一年的追随,直到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他一次又一次的推开,直到后悔莫及,再难放手。花开;花落。月食;月圆。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否可以恢复到那一年的一见钟情,还是会从此形同陌路?他对她的执念是否消散?她对他的执念又将何时消散?……
  • 新版落魄小子

    新版落魄小子

    穷人出身,意外认识了小灵,本文纪录他和她的故事,从底层爬到最高层的梁平,还会有以前的憧憬吗?欢迎大家观看新版落魄小子,作风有点改变,本文还会融合一下现实的事情下去,所以本文有点意思(作者现实中有事情先断更一段时间)
  • 九魔圣战

    九魔圣战

    在云之国中,天山云雾弥漫。山谷中,一个叫齐羽的孩子醒来。他摸了摸头,想起了之前的事:那天,他正在天山上玩耍,一不小心掉下了山崖。之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齐羽站了起来,仰起头看了看,说道:“从这几千米的地方掉下了,我怎么会没事呢?这么高,这么滑的的山,该怎么爬上去啊!”这时,齐羽的背上突然长出了一对翅膀,把他带上了天山山顶。之后,那对翅膀又回到了齐羽的身体里。齐羽惊讶地看着自己的背后,说不出话来······
  • 日月修仙

    日月修仙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本是阴阳全备,五行相生,唯一能打破这种和谐的因素就是人的本心。修行也是修心,世间万物皆有法,逆天修行之路艰险曲折,不但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修行之人不仅仅要资质非凡,这机缘也是不可缺少的,而最重要的是意志要坚定。古往近来,惟有大意能者才会有所成,否则就算逆天资质,到头来亦是一赔黄土。
  • GetAmped不灭英豪

    GetAmped不灭英豪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站在你身旁,永远的守护你。”——门前雪客“在黑暗中的彷徨我,只能看着你渐行渐远的背影,伸出手却无法留住勇往直前你,我孤寂的低下头,或许没有我,你会变得更强!”——Dark.D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