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慧眼识英才,看中了刘庆生。经过茶馆一番考试,下决心高薪聘请刘庆生来经营钱庄。他在上海买军火、买粮食,运回湖州支持王有龄办团练。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胡雪岩终于赢得了第一次中外大商战,帮助中国生丝商人出了一口气。
王有龄高升巡抚,不料风云突变,太平军来了,杭州城被围。胡雪岩死里逃生,出城购粮,王有龄却死在了杭州城。大靠山倒了,胡雪岩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结果,绝处逢生,又搭上左宗棠这条大船,当上了他的大总管,帮助左宗棠成功收复杭州城。
高薪聘请经理人
茶馆考试
话说胡雪岩在湖州开设分号和经营蚕丝生意之后,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地,他有些分不开身了,很多事情都忙不过来。于是,他就想专门找一个人来帮他打理钱庄的生意,开始慢慢留心这方面的人才。
他看来看去,觉得杭州城里一家小钱庄的伙计很不错。虽然他只和这个小伙计简单地打过两次交道,连名字都不知道。但他觉得这个人头脑非常清楚,仪表和见识也都很好,是个人才,就想把他挖过来,帮自己打理钱庄的生意。
胡雪岩说做就做,没过几天就托人约那个伙计,在先前胡雪岩常去的茶馆见面。
话说,那个伙计按照约定来到茶馆。他虽然和胡雪岩这个人不熟,但早就听说过胡雪岩的大名,也想结交一下他。只是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想到,胡雪岩这次却主动托人约自己。虽然他不知道胡雪岩因为什么事情找他,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胡雪岩见到这个伙计后,十分热情地招待他。胡雪岩问这个伙计:“兄弟你怎么称呼?”
那个伙计回答道:“在下姓刘,本名庆生。”
胡雪岩就叫他“庆生兄”。“庆生兄家乡是哪块宝地?”
刘庆生回答道:“余姚。”
胡雪岩马上说:“余姚是个好地方,前两年我做出店的时候去过那里,风景很好,那里的人也很好。”接着胡雪岩开始谈起了余姚的风土人情,谈完余姚又谈宁波,谈完了宁波之后又聊绍兴。胡雪岩说起来是海阔天空,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没完没了,好像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
刘庆生感到非常地莫名其妙,他想胡雪岩找他来,难道就是要自己听他演讲吗?他好几次都想把话题拉到正题上去,但总被胡雪岩一句话给带到别的地方去了。胡雪岩好像是晚上睡不着觉,精力太旺盛,随便找个人来聊天一样。
刘庆生虽然内心之中感到很奇怪,也很困惑,但他生来练就了非常坚忍的性格。胡雪岩的事情他平日里也总听人说,知道胡雪岩找他来,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绝对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他就耐着性子听胡雪岩讲下去。
胡雪岩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考验一下刘庆生的耐性,故意漫天胡扯了两个小时。他看刘庆生脸上一点恼怒的意思都没有,依然心平气和地听着,便对此很满意。刘庆生过了胡雪岩设下的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
接着,胡雪岩就聊到了刘庆生的本职工作,他非常随意地询问了些工作中的事情。因为胡雪岩也是做钱庄的,所以出的问题都很难。但是刘庆生却能准确回答,分毫不差,就这样,胡雪岩设下的第二关刘庆生也过了。
胡雪岩又问:“那么杭州城里现在有几家大钱庄,多少家小钱庄?”
刘庆生回答:“大钱庄9家,小钱庄32家。”
接着,刘庆生非常详细地把这9家大钱庄和32家小钱庄的具体情况都讲了一遍。胡雪岩这时候才真正地佩服起刘庆生来。因为有些情况连他都不清楚,更何况要记清杭州城内所有钱庄的牌号和具体情况,这需要多么好的记性啊!
话聊到了这个地步,胡雪岩已经决定要聘用刘庆生了。可是为了慎重起见,他又问刘庆生:“如果我要再开一家钱庄,你觉得我都该做些什么?”
刘庆生回答说:“开设新钱庄,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找一个漂亮、讲究的店面,交通方便。另外,还要好好装修,搞得好一点,这样才会显得有底气。老百姓才会相信这个钱庄有实力,才会往里面存钱。最后要找一些办事勤快的好伙计,这一点也很重要,还有些其他的要点,需要细细写出来,一时也说不清楚。”
胡雪岩对刘庆生的回答很满意,接着胡雪岩又开始询问刘庆生家里的情况。刘庆生就把家里的情况如实地讲述了一遍。他的父母、老婆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弟弟都在家乡。因为自己的收入不高,所以没有办法把家人都接到杭州城里来,言语之间很是辛酸无奈。
胡雪岩也很是同情,他便问:“庆生兄,如果把家人都接到杭州来,每个月好吃好喝的,需要多少钱?”
刘庆生以为胡雪岩是在开玩笑,但是看他很正经的样子,就回答说:“如果像您说的样子,每个月最少要十两银子。”
胡雪岩说:“你说的一点都不错,十两恐怕都不太够。如果我现在请你到我的阜康钱庄做掌柜,你原来的单位肯放人吗?”
刘庆生听了这句话,十分惊异,觉得自己肯定是听错了。胡雪岩又重复了一遍,刘庆生这才确定自己没听错。
他说:“我原来的单位肯定会放人,我在那里和他们的关系都不错。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也会为我高兴的。”
胡雪岩说:“很好,那我现在就正式请你到我的钱庄做掌柜,原来的何掌柜退休了。你刚才说一个月起码需要十两银子,才能让一家人都过得好好的,那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白银。我现在一年给你两百两,年底还另外有分红,你看怎么样?”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庆生还能说什么呢?但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眼前的事情,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了。胡雪岩看到刘庆生的神情,知道他还有些疑惑,就拿出了两百两白银和阜康钱庄掌柜的印章,一并交给了刘庆生,说:“这是你一年的工资,还有掌柜的印章,以后阜康钱庄的大小事务就拜托庆生兄了。所有事务你只管大胆处理,我绝不会插手。”
刘庆生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他对胡雪岩说:“既然胡老板这样信任我,我也就不再推辞了。我明天就向单位办理离职,会尽快向您报到的。”
胡雪岩笑着答应了。就这样,胡雪岩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好帮手。
胡雪岩为什么能挖到刘庆生这样的人才呢?其实很简单,他重视人才,能够用高薪留住人才。他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出高招,发展钱庄生意
话说,刘庆生回到原来的单位向老板说明一切。老板和刘庆生的关系不错,是个好说话的人,就让刘庆生离职了。
刘庆生离职后,马上到阜康钱庄报到,日后则托人把家人从老家接到杭州,自不必说。
刘庆生刚到阜康钱庄,胡雪岩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让他去做。因为太平军作乱,国家到处都要用钱,国库早就空虚了,朝廷便再次发动各级官僚捐献军饷。
此时,黄宗汉也想捐一万两银子,但却不想自己掏钱,就想到了胡雪岩,通过王有龄把这个意思告诉了胡雪岩。胡雪岩想,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求黄宗汉帮忙,就爽快地答应了。
刘庆生突然间从一个小伙计变成了阜康钱庄的掌柜,胡雪岩怕别人轻视他,就把给黄宗汉办理汇款这件事交给了刘庆生去办。一来让他搭上黄宗汉这条线,二来借助黄宗汉的名声来抬高刘庆生,让人们不敢轻视他,这样也方便日后的工作。
胡雪岩派刘庆生非常高调地拿着一万两银票,以黄宗汉的名义,通过自己的阜康钱庄汇到了京城的一个大钱庄。然后他高调地向大家宣布,聘请刘庆生来做自己钱庄的掌柜,并宣布要为刘庆生举办盛大的欢迎仪式。
于是所有的人都以为,刘庆生和黄宗汉有很深的关系,也认为黄宗汉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入了股,是大股东。所以,胡雪岩才会请刘庆生一个小伙计来做掌柜。
胡雪岩看到大家的纷纷猜测,非常高兴,他就是要大家这样想。他又听从刘庆生的建议,给杭州城里的各级官员发请帖,请他们出席这个欢迎晚宴。随后又给杭州城里的巨富名流,尤其是那些钱庄老板下请帖,请他们也来参加这个欢迎仪式。
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一夜之间,整个杭州城、大半个浙江省都知道杭州的阜康钱庄后台特别硬,也都知道了胡雪岩和刘庆生的名字。
胡雪岩以黄宗汉的名义捐给了朝廷一万两白银做军饷,朝廷因为黄宗汉捐的多,就下旨表扬了他。这样一来,黄宗汉心里面自然是非常感谢胡雪岩,觉得这个人会办事。
在接到胡雪岩的请帖之后,虽然他作为杭州省的一把手,实在不方便出席,但还是派了自己的管家,买了一份贵重的礼物,代表自己出席这个欢迎仪式,还亲自书写了一幅字,送给了胡雪岩。
如此一来,杭州城里的各级官员大都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不是本人出席就是派代表送礼物,那些社会名流和巨富商人都纷纷出席。
不仅这样,胡雪岩还听从刘庆生的主意,自掏腰包,为那些官员的太太或是姨太太们都立下了一个存折,每个存折上都存着二十两银子,上面写着她们的名字,专门派人送给她们。
那些太太们窃喜,居然在家里坐着就能有钱花,便力劝自己的丈夫把钱存到阜康钱庄。那些官员们看到胡雪岩和黄宗汉的关系那样好,也很乐意把钱存入阜康钱庄。
胡雪岩还发动自己相熟的一些钱庄老板,把钱存进自己的阜康钱庄。这样一来,那些商人、富翁以及普通的老百姓看到胡雪岩的生意这样好,也都纷纷把自己的钱存进了阜康钱庄,因此,大把大把的白银就流进了胡雪岩的口袋,如此,胡雪岩就有了充裕的资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为兄弟两肋插刀
话说阜康钱庄的事业蒸蒸日上,胡雪岩也放心地交给刘庆生打理。他还有很多大事要做,所以在安排好了一些事情之后,就离开杭州去找王有龄。
买军火,办团练
胡雪岩心中有什么大事,需要去找王有龄呢?胡雪岩并不是一心只想做好生意,多赚钱的小商人。胡雪岩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想做的是全天下的生意。所以他对朝廷派下来的捐款任务都能够很快地完成,没有半点拖沓。他还一下子认购了朝廷下发的两万两官票,总之他是尽全力去支持政府。
难道胡雪岩不知道清政府腐败无能吗?不,他知道。但是他也知道太平军虽然闹得很凶,却是不会成功的,清政府一定会胜利。所以他才全力支持政府,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投资。只要是能够帮助官军打胜仗,他都会做。因为以后打败了太平军,政府知道他是出过力的,自然就会报答他,那他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他想去湖州和王有龄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生意是可以帮政府的,顺便也能让自己发财。胡雪岩到了湖州之后,就遇上了一件大事。
当时太平军作乱,朝廷派出官军与太平军在各地作战,但是因为官军腐败无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因而清政府就下令让地方上建立乡团,办团练。名义上是要保一方平安,实际上是要依靠这些地方上的团练去抵抗太平军。这样做,地方上就有了筹集粮草、银两和兵员的权力。
胡雪岩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问王有龄:“办团练朝廷拨付经费吗?”
王有龄说:“只要能够建立起乡团,购买军火和训练军队的经费,我们可以奏请朝廷。可以直接由户部下拨到地方上,不过朝廷近年来总是缺钱,或许银两不会及时到账。”
胡雪岩说:“朝廷要是能下拨银两,迟两天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先垫上。办团练的事情一下来,我估计黄宗汉肯定马上就会想到我们。现在曽国藩大人在江西正率领湘军和太平军作战,但是却顾不上这边,我们应该马上把团练办起来,我来想办法采购军火。”
王有龄说:“前两天黄宗汉就来信说,计划花钱购买五百支毛瑟枪,以此来装备湖州的乡团,阻止太平军对浙江的进犯。但是我却不知道从哪里购买军火,你有什么法子能买到军火吗?”
胡雪岩说:“事在人为,我先前做蚕丝生意的时候,和洋人有些交往,或许能买到军火。”
王有龄听了胡雪岩的话,非常高兴,他说:“如果真的能买到军火,组织好团练,那我又立下了大功一件。你就尽力去办吧。”
胡雪岩表示一定会尽力,随后就离开了湖州,赶往杭州。
到杭州后,他找到了尤五爷,又找了先前做蚕丝生意时认识的陈元龙。他们都和洋人打过交道,于是三个人就带着银票一起去了上海。
到上海之后,先是让尤五爷出面,把上海租界里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来吃一顿饭,和这些人都交了朋友。随后,向这些新朋友打听最近上海有哪些人在和洋人做军火生意。结果,让他打听到太平军正在和洋人洽谈一笔军火生意,但是价钱还没有敲定。
胡雪岩得到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他对尤五爷说:“既然价钱还没敲定,那我们就还有机会把这笔生意给抢回来。现在军火卖得很火,大家都想买,所以洋人肯定会借机抬高价钱。太平军这次要的军火肯定不少,洋人没有现货,就一定得从国外运,这一来一去就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在这段时间里,把生意抢过来。”
尤五爷说:“胡老板真是足智多谋,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胡雪岩说:“为今之计,就是要找个能和卖军火的洋人说上话、搭上线的人。”
尤五爷说:“这个好办,我认识个朋友叫古应春,是广东人,在外国留过学,外国话说得非常好。会说英语、法语和德语,结交了很多洋人朋友,对外国人很熟悉,现在正跟着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一位武官史密斯先生,做他的翻译,平时还在外国的商行里经常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