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7800000008

第8章 发家,从练兵开始(1)

没有在朝鲜的良好表现,就没有袁世凯后来的小站练兵。当时的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于是练兵成为国家头等大事。这么大的一个事情交给谁呢?选来选去,还是袁世凯最合适。袁世凯练兵确实很有一套,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而险些遭到杀身之祸,这究竟又是为什么?

甲午战争,刺伤了谁的心

袁世凯这一走,朝鲜就彻底沦为日本人的天下。

1894年7月23日,日军闯入朝鲜皇宫,将国王李熙抓住。为什么要抓李熙?因为这个人虽然懦弱,但好像不太理解皇军,不懂得伺候皇军。

那么谁比较懂日本人呢?李熙的父亲,大院君李罡应,长君比年轻国王成熟, 对时势看得清。如果大院君完全是个傀儡的话, 日本人还是满意的。可惜大院君并非一个废物,日本人感觉这个老头子不太配合,年底又将他流放了。

控制朝鲜后,日本非常高调地宣布:朝鲜从此不再隶属于清朝,朝鲜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不必向清朝纳贡, 中国的所有军队必须离开朝鲜。

老谋深算的李鸿章面对蛮不讲理的日本人,也再无法子了,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不战的话,李中堂还不被国人骂死;战的话,胜算确实不大。纠结啊,李中堂。

就在李鸿章备战的时候。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域突然袭击中国军舰,没有宣战就开打,丝毫不讲任何游戏规则。李鸿章是个斯文人,碰到这帮蛮不讲理的小鬼子,难免要吃亏。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向对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家,论说两国交战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政府高层和全国人民都积极支持,但这次战争好像只是李鸿章一个人的事情一样。慈禧太后脑子里全是自己六十大寿的庆典,对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毫不上心。下面的情况也是这样。也许是李鸿章太有本事了,大家对他很放心,不过这种“放心”让人感觉很悲剧。

李鸿章开始调集自己一切的资源谋求战争的胜利,这种关头,袁世凯自然不能闲着,他主要负责后勤和运输。拿袁世凯的本心说,他是不主张和日本人打的,其实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人家已经打上门了,打不打中国人说了不算。打是挨打,不打也是挨打。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惨败。袁世凯的好友丁汝昌因为战败服毒自杀,对于争强好胜的袁世凯,甲午战争极大地刺伤了他的民族自尊心。这场战争的失败,李鸿章便成替死鬼,许多人骂他是汉奸。李鸿章和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后,更是千夫所指;袁世凯也没能幸免,许多人把甲午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他在朝鲜的肆意妄为。

日本凭借这一战,一下子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则跌入谷底,大量的赔款更是让清政府处于破产边缘,从此不得不举债过日子。日本不仅财源滚滚,占领了朝鲜和台湾后,对我国的东北和华北构成了直接威胁。

李鸿章在和日本人谈判之前曾遭到刺杀,受了枪伤,尽管李鸿章据理力争,最后还是签订条件苛刻的《马关条约》。这次条约,中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赔款日本两亿多两白银。

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唾沫声中回到天津。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红得发紫的李中堂这时却门可罗雀,大家躲避他还来不及。不过,有一个人却不顾舆论压力,前来拜访李鸿章。这个人就是袁世凯,见到袁世凯的时候,李鸿章感慨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走眼。

人们反思甲午战争之前的朝鲜外交时,倾向于认为袁世凯和日本人斗争时是成功的。1895年8月2日,光绪帝召见了袁世凯,光绪惊讶于袁世凯的外交能力和军事知识,决定让他为帝国培养出一支精锐的军队。

当之无愧的近代陆军之父

甲午的惨败,让年轻的光绪皇帝产生一种深刻的危机感,他意识到,强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训练一支精锐的军队。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袁世凯虽然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入“督办军务处”,但由于对军事和战争的了解,再加上在朝鲜的出色表现。他被命运选中了!

督办军务处是一个专门负责练兵的机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军队升级。甲午战败让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强军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袁世凯在当时确实是个不二人选。

很多事情光有能力还不行,资历尚浅的袁世凯必须得学会更多。处于督办军务处权力核心的是:恭亲王奕为督办,******奕劻为帮办,翁同龢、李鸿藻、荣禄为会办。

这些人都是大清位高权重的人物。恭亲王奕不必说,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很受宠爱,差点继承大统,年轻时是个激情勃发渴望强国的六王爷,现在却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政治生活磨平了他昔日的棱角和理想,此时的他,对于政治已没有什么激情。虽然他是头,但其实是个不管事的头。

******奕劻,是个贪财的主,会弄权,但没什么真本领。这种人是袁世凯必须要巴结的,只要银子开路就行了,碰到贪财的人好对付,赠送银子让他多说好话。

翁同龢这个人,有性格,极力主张对日战争,但是对于真正的军事和战争知识又一窍不通。但他为人清廉政治,贿赂肯定是不行的,幸好这人和袁世凯的叔父袁保恒颇有渊源。

李鸿藻是个旧派人物,虽然为人清正,但是对于西洋那一套非常反感,早年李鸿章搞洋务运动,他就是反对最激烈的人。对这种人怎么办呢?袁世凯主动拜访他,处处尊敬,这是对待老式人物最好的方式。

荣禄出生于军人世家,是慈禧除掉肃顺集团的得力臂膀,眼下正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慈禧有意让他取代李鸿章的位置。对荣禄这样的人物,袁世凯没必要巴结他,因为二人有共同语言。袁世凯和他大谈西洋军事,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让荣禄刮目相看。

这些人一致推荐袁世凯,袁世凯想不上位只怕也难。

1895年12月8日,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凯赴天津接管胡燏棻的定武军十营,着手训练新兵。为朝廷练兵,这是袁世凯理想的工作,这工作在当时是通往权力之路的捷径,有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为证。

12月16日,袁世凯来到天津的小站镇接管定武军。定武军是什么样的一支军队呢?这些士兵主要是由甲午战争后淮军的一些溃勇组成,人数有4750左右,溃勇就是一些溃败和逃跑的士兵,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但袁世凯并没有灰心,他到任后将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扩招兵源至七千多人。

这支新建陆军就是日后北洋军队的起源。袁世凯是怎么进行军事训练和建制改革的呢?

他充分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体制,将军队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等若干兵种,打破了中国传统军队的“混元”模式,让军队的分工更为细化。其中,步兵是主力,有五千人,分左右两翼;炮兵一千人,分三个大队:左翼快炮队、右翼快炮队、接应马炮队;骑兵五百人,分成四队;工程兵五百人,负责工事、桥梁、修理、测绘、电报等方面的工作。

武器装备方面,袁世凯很重视,朝廷也舍得花钱,所以新建陆军的装备在当时中国是一流的,全部采用德国最新武器,配备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克沁机关枪。

他还模仿日本军官,给营内军官都配备了挂刀和左轮手枪。袁世凯对于军队的重视在当时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不仅重视武器装备,也重视其他的一切配套的装备,比如军服、皮靴、毛毯、帐篷、望远镜、电话机、药品等。

袁世凯是一个不喜欢含糊的人,这种态度是一个军事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军事和政治不一样,来不得半点含糊和敷衍,因为一上战场,一个小的疏忽可能会让成百上千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训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新兵的素质,袁世凯特地聘请了十多名德国军官做教练。大家知道,德国是一个最崇尚严谨的民族。在这种全方位都很给力的情况下,这支军队很快就变成一支纪律严明、装备先进的强势军队。当时英国海军少将查尔斯·贝思福曾参观过这支军队,称赞说:“按照西方的标准,袁世凯的军队是中国唯一装备完善的军队。”

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袁世凯能创建出这样一支先进的军队,确实需要非同一般的能力和素质。说他是中国近代陆军之父一点也不过分,看着这支整齐划一、斗志昂扬的军队,袁世凯明白: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出了实质性的成果。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主席的精辟论断,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适用,谁手握军队,谁就掌握着权力和主动权。袁世凯也认识到这点,他很清楚这次练兵的成功给他积累的政治财富远非靠钻营、投机所能比得上的。

新建陆军将来必定成为全国练兵的楷模,而他所训练的这些军官将来会成为其他新军的教官,到时自己“桃李满天下”,必定成为全国军事上的领头羊。

怀着这股热情和理想,袁世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几乎是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地对待这份事业。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断完善军规和训练,为此不顾个人的健康,因为他看到了强国之路和理想之路。

人才!人才!

现在企业谈发展的时候首先会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团队说白了就是人才的一个组合。

袁世凯作为新建陆军的CEO,对人才的重要性那是非常地明白,能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袁世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品学兼优”,换句话说,他需要的人不仅有能力,而且对他忠诚。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相当于后来的黄埔军校,袁世凯也像很多优秀的企业一样,到大学里去开招聘会,挑选适合的人才。袁世凯选的这所学校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武备学堂。

同类推荐
  •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我自己在整个抗震过程中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无力,甚至因此有愧疚之感。在这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救灾行动中时,我特别感到了思想的无力;但我又不能放弃思想,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够做的,而且是应该做的。
  •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仙法屠神

    仙法屠神

    一个人再如何的强大,终会有软弱的时刻。一个人再如何弱小,也终会有强大的时刻。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就算是神也可以干趴下。
  • 复仇妖妃

    复仇妖妃

    刚一穿过来就是母亲的葬礼,弟弟的灭顶危机,悲催的她还没享福就要学会报仇,狡猾的四皇子明确要她做他的棋子,教她复仇,她魅惑一笑,“那就看看谁是棋子,谁是棋手。”聪明的女人面对狡黠的男人,用尽绝妙招数,看绝庶女子怎样一步步定天下,惑人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姐姐是圆神大人

    姐姐是圆神大人

    “魔法和奇迹都是存在的。”曾经,一个少女以自身为代价创造了奇迹,终结了所有魔法少女的的悲惨命运。鹿目圆香,一个本应被永世铭记却被世界遗忘的名字......在圆环之理闪耀的第十四个年头后,一个被无限空间选中的少年带着对姐姐的记忆与思念,踏上了寻找鹿目圆香的路途。
  • 斗破之我成为了药尘

    斗破之我成为了药尘

    一场意外让现代的一名服装设计师来到了斗破这个世界,成为了有着和他相同经历的药尘,书写了属于他的一段传奇......
  • 半夜微凉请关好窗

    半夜微凉请关好窗

    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嘉年华”,你准备好了吗?
  • 原振侠17:幽灵星座

    原振侠17:幽灵星座

    手术高超正当盛年的外科医生刘心芹,突然宣布退休!为了找出原因,原振侠接受了其儿子刘量中的聚会邀请,会中刘量中讲了一件怪事,提到了幽灵星座。可惜,怪事未听完,叙事者却已相继发生离奇事故。他们的死亡是意外,还是什麽邪恶力量所为?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原振侠在超级女巫玛仙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巫术与邪恶力量大斗法。在星相学之中,星座分成十二种。其中,并没有「幽灵星座」。幽灵,怎么会和星座发生联系呢?如果肯定人死了之后有幽灵,古今中外,那麽多幽灵(数字之大,无法估计),都还在地球,还是在传说的「阴间」?
  • 彼岸花开,花开半夏

    彼岸花开,花开半夏

    一朝穿越,她有了亲人,朋友,却逃不过他的铁指柔情。再次遇见,他不再有任何束缚,最终抱得恋人归。异世大陆,两个毫无关联的人,莫名其妙的成为契约夫妻,究竟是她先逃出他的“魔掌”呢?还是一步步的沉沦?(绝对宠文,绝对宠文,绝对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邪王宠妻:腹黑王爷特工妃

    邪王宠妻:腹黑王爷特工妃

    她,洛筱月,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了上官府上的废材痴呆五小姐。从此废材,花痴便成了她的标签,面对嫡母的冷漠无情,姐妹们的阴险毒辣,她步步为营。从此,光芒展露,狂颜轻笑,一改往常的懦弱的形象。所有的欺辱,她都将一一奉还。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强势归来
  • 我真的只是个随身老爷爷

    我真的只是个随身老爷爷

    何为命?宿命既定,因何而改?何为运?运在一时,由何而定?大道天定,然命运叵测,是以大道或可期,而命运不可得。且看苏北秉承“不以风骚惊天下,但求猥琐动世人”的宗旨,一步一步、超脱大道、逆命改运!
  • 暖阳如初愿你安好

    暖阳如初愿你安好

    第一次见慕容清,落陌辞还是风流公子第二次见慕容清,落陌辞被晃了双眼第三次见慕容清,落陌辞成了黏人精……很久之后,银杏开满了院子,树下两人,皆一袭白衣,倾城出雪,名满天下。……很久之后,山崖下的梨花开了漫山遍野,白衣与花相融,唯有那一抹红色刺痛谁的双眼,染红谁的心智。很久很久之后,樱花开遍了整个南京城,他落了扇子,他捡了扇子。“公子,在等人?”“嗯,等人。”“那你等到了吗?”“等到了,只是,他把我忘了。”“公子莫要灰心,总有一天,他会想起来的。”“会吗?”“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