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不冷不热地说:“我不阻止,也不赞成,你们自己好自为之吧!”
袁克定虽然不爽,但心想只要你这个徐相国不闹就行了,其他事我们自己可以搞定。
最难说服的一个人可能就是段祺瑞了。段祺瑞这人不仅脾气倔强,人也有几分傲气,连袁世凯有时也让他三分。当然,段祺瑞这个人脾气火爆,也有火爆的资本,除了不会做人,他哪样都不输于袁世凯,很有左宗棠的范儿。
袁世凯与段祺瑞的矛盾也不小,袁世凯组建模范团就引起了段祺瑞的不满,后来还任命袁克定为团长,更是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袁克定跟段祺瑞的关系更僵,两人简直就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后来,袁世凯模仿清王朝,给段祺瑞一个关怀:“你气色不好,最近生病了,是该休息了……”
段祺瑞回到山西后,经常愤愤不平。
所以,想要段祺瑞支持袁世凯当皇帝太难了,如果没有袁克定这么个儿子,可能还有一点点余地,不过既然有了袁克定,概率基本是零。
阮中枢受命说服段祺瑞,他得意地对段祺瑞一帮人说:“中国如果没有皇帝,就全乱了。你看这几年,动荡不安,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皇帝。俗话说的好,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我说呢,宁为帝国犬,不为民国人啊!”
阮中枢一说,许多人窃笑,心想还有宁愿做狗的。
段祺瑞没笑。阮中枢又说:“现在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大家都希望拥戴大总统当……”
话还没说完,段祺瑞就厉声喝道:“住口!什么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你当全国人民都是瞎子啊!总统屡次对我们说,忠于共和,取消帝制。这件事情一定是克定在背后胡闹,他这么做是害总统。”
阮中枢碰了一鼻子灰。段祺瑞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以民国人自居,既是民国人,就得做共和事。作为旁观者,段祺瑞对形势看得更清楚,他知道帝制不可能得到各界人士支持的,老百姓支不支持是不管用的。
段祺瑞对心腹徐树铮说:“当年赞同共和的电报是我发出去的,如果现在我又拥护项城当皇帝,国人会把我骂成什么?这种劣迹恐怕在《二十四史》中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段祺瑞本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早年参加入职考试的时候,他屡次不行,袁世凯还提前把考题泄露给他。对称帝一事,段祺瑞的思想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挣扎,最后才采取消极抵抗的姿态。
用段祺瑞自己的话说,当他知道了袁世凯称帝的传闻后,立刻找到袁世凯核实,袁世凯矢口否认。后来风声越来越紧,段祺瑞又找袁世凯谈论这事,袁世凯还是否认,不过从神态上明显可以看出他撒谎。第三次,段祺瑞再次和袁世凯见面,详细地陈述其中的厉害,并说这事弄不好不仅会危及国家的安全,还会危及大总统的身家性命。
袁世凯听了先是神色慌张,然后恼羞成怒,怒叱段祺瑞:这事儿是克定和杨度讨论的,你没必要大惊小怪,到底该怎么做我自己心里有底。
段祺瑞站起来大声说:我受总统这么多年的恩遇,所以才要直言进谏,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再晚了,恐怕要后悔。
袁世凯没有搭理他,段祺瑞便告辞了。之后,段祺瑞还找过袁世凯几次,袁世凯都拒绝见他。段祺瑞想来想去,心想没有袁世凯,也许就没有我今天,如果出兵讨袁的话,很不道德,但是为了国家,我也不能支持他,只好采取沉默姿态了。
最恨冯国璋
冯国璋更精明,更狡猾,他见到袁世凯后,语气试探地问:“坊间纷纷流传大总统准备实行帝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袁世凯矢口否认,接着笑着说:“我绝对没有做皇帝的想法,你也知道,袁家男人没有活过60岁的,我今年58,能当几年皇帝呢?不要相信这些无稽之谈!”
冯国璋见袁世凯说得这么认真,便问道:“那怎么外面传得这么厉害?”
袁世凯吸了口雪茄,温和地说:“你跟我这么多年,难道还不了解我?你我都是一家人,不妨跟你掏心说,以我现在的权力,跟皇帝有什么分别?外界传言我想当皇帝,无非是说我想传位给儿子。你也知道,大儿子克定是个瘸子,二儿子克文对政治漠不关心,整天就是饮酒赋诗,三儿子克良能力不行,其他的年龄都很小。他们中没有一个是可以治理一个国家的,再说了,自古那些皇帝相传不过几世,等到亡国的时候子孙反而要遭难,我何苦要贻害子孙呢!”
冯国璋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心里还是怀疑,进一步试探:“南方一带听说要改制,并不是不赞同,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大总统功劳盖世,百姓思治,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了……”
袁世凯打断他:“不要再说了,我说不做皇帝就不做,你们赶我当皇帝也不成。”
冯国璋将信将疑,后来拜访段祺瑞的时候,得知袁世凯确实有称帝的想法,便又问袁世凯,袁世凯还是否定。面对一个明显的事实,这么坚决地否定,袁世凯也是少有的执着者。
这冯国璋虽然比段祺瑞会说话,但事实上对袁世凯根本不信任。袁世凯称帝后,他气愤地对幕僚说:“我跟老头子这么多年,牺牲自己的主张,扶保他做元首,对我仍然不说一句真话,到最后,还是一意孤行搞什么帝制,传子不传贤,像克定这样的曹丕,以后怎么伺候得了。”
冯国璋自从做上了江苏都督,俨然一个江南袁世凯。冯国璋跟袁世凯一样会做人,他游走在各种势力中间,仿佛成为了各种势力的中间人。袁世凯看出冯国璋的山头倾向,便安插王子铭为监军。这么一来,冯国璋和袁氏父子的关系更加疏离,对袁世凯也是阳奉阴违,不肯卖力。
袁世凯任冯国璋为参谋总长的时候,冯国璋也称病不去京城,这个精明人知道,参谋总长虽然官职更高,但哪里比得上独霸一方快活。
袁世凯逼宫清廷的时候,冯国璋很受启发,把这一切全学到家。
后来他对蔡锷和梁启超说:“我是袁世凯的亲信,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我给他发电报劝他退位,他很受打击。我跟他,有知遇的情感这是毫无疑问的。论私交我是应该拥护他的,论为国为民,却万万不能这么做。做了也未必对他有好处,一旦国人群起而攻之,他受祸更重。所以,为他打算,他才劝他退位。”
听冯国璋的口气,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袁世凯第二。
所以,袁世凯称帝不久,蔡锷举兵讨袁,袁世凯最痛恨的人不是蔡锷,而是冯国璋,他大骂:“云南贵州造反,远在旮旯,有什么大不了的。浙江广东发生变故我也能控制。冯国璋是我最有实力的一个亲信,他竟然公开说一些叛逆的话,结果各省都跟风,事情越来越棘手……”
蔡锷拿不到万人的小米加步枪,怎么可能端掉袁世凯,袁世凯败就败在北洋集团的这些老军阀手中。蔡锷只是那个捅破窗纸的人。
83天皇帝
1915年12月11日,参议院通过投票的方式恢复帝制,各级官僚山呼万岁。由此开始了83天的洪宪帝国,沦为历史的笑柄。12月15日,袁世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不仅拒绝接受,还义愤难当地对众人说:“亲王二字害得我名誉扫地。”
接着是一连串灾难性的事件:
袁世凯的胞妹和六弟联名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宣布和袁世凯脱离关系。
蔡锷和李烈钧等人发出通电,如果不取消帝制的话,云南宣布独立,并成立护国军讨袁。
各国公使收到洪宪皇帝的请柬,全部退了回来。有人说列强是害怕恢复帝制后中国变得强大,所以拒绝承认,有道理。
袁世凯命北洋老将平乱,蔡锷宣布云南独立。
几天后,贵州宣布独立。
大年初五的时候,袁世凯收到不好的消息,护国军节节胜利,得知那些老部下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气愤至极。
张作霖暗中抵制,冯国璋口惠实不至,张勋认死理不出兵,段祺瑞电告他“恢复国会,退位自全”。
袁世凯还没来得及悲叹,就收到朱家宝、冯国璋、李纯、张勋等人的联名通电,要求尽快取消帝制,惩办祸首,以安人心。所谓的祸首自然是指袁克定。
听到这个消息,袁世凯面无人色,知道帝制已败,没有挽回的可能。
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负责南北调停,就如同四年前袁世凯调停清廷和革命党人的矛盾一样。历史就像一个轮子,只是换了主人而已。
退位后的袁世凯非常孤独凄凉,就像以前被清廷缺职一样,许多以前拥护帝制的人也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整日陪伴他的只有阮中枢、夏寿田和袁克定三个人。
1916年6月6日,一代枭雄袁世凯归西。关于袁世凯之死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气死的,一说他是病死的。其实,这两种因素都有,可能气死要占主要因素。
袁世凯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死后,有人写了一首很有意思的诗纪念他,这里摘录如下:
宝塔诗
咳!
袁世凯,
盖世雄才,
而今安在哉?
早知如此下台,
称帝称皇大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