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脖子向前伸了伸,好像在向前观望。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激动地说:“看见了!啊!我看见她了,她正从商场里走出来,走得很匆忙、很慌张的样子。”
催眠师:“后面有人在跟踪她吗?”
她又做了一个向前搜寻的动作,“有,是一个带着黑色大礼帽的男人,他的帽子被压得很低。”
催眠师:“那个人大约有多大的年纪?”
目击证人:“约三十多岁吧。”
催眠师:“你仔细看看他脸上是否有什么特征。”
目击证人:“他的脸是圆的,在下巴那个地方好像有颗黑痣。”
催眠师:“他在干什么?”
目击证人:“走到那个穿狐裘大衣的女人身边……”被催眠的女人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啊!那个男人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手枪,他开枪了,把她给打死了!”
催眠师继续问道:“那个开枪的男人往什么地方跑了?”
目击证人:“他用手拉了拉帽子,转身就往商场里跑去,身体还撞了一下门,还回头望了望那位被他打死的女人呢!”
这位目击凶案发生的中年女人就是在被催眠的状态下回忆起了她当时的所见所闻,提供了凶犯的相貌特征。警察根据她提供的线索,终于抓获了凶手。
这是一个用催眠术破案的真实案例。那位作为现场目击证人的中年女人,在她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说不清楚自己亲眼所见的案发经过,而在催眠的状态下,竟然可以详细地叙述凶杀案发生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呢?有这样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
小林的初恋女友是小馨,但是后来小馨得了血癌。小馨瞒着小林,独自一人去美国治疗。后来小林听说小馨因为治疗失败在美国去世了。开始的时候,小林非常痛苦。不过,这时有一个叫小婷的女孩儿走进了他的生活,两人很快就恋爱并结婚了。
他们两个人在拍婚纱照的时候,请了他们的一个朋友帮忙。在拍照的过程中,这个朋友没怎么注意除了新人以外的人。在照片洗出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一张照片拍到了死去的小馨。原来小馨并没有死,可是这个朋友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小林。
其实我们的大脑就像这个照相机一样,你的眼睛就是照相机的镜头,而你的大脑则是照相机的底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会把我们所看见的场景以及周围人们的活动完整地记录下来,但我们的意识却无法把大脑中的信息完整地提取出来。
比如在前述凶案中的中年女人,她明明看到了凶杀案的全过程,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意识对大脑信息提取失败的例子。如果她的记忆信息一直无法被提取出来的话,必然会对凶杀案的侦破工作造成严重的障碍。
而催眠就是提取我们大脑中的潜意识记忆的有效方法。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可以通过被催眠者的语言以及其他表现,把被催眠者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完全地提取出来,进而把当时的情境了解得一清二楚。
简单来说,催眠就是将大脑中一直无法提取的信息,用催眠的方式提取出来。
延伸阅读:催眠的历史
若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催眠,就必须寻找催眠术产生的源头。催眠术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催眠术起源于印度,在古印度的瑜伽术中就有催眠的影子。
在三四千年前,古印度的催眠术由表演瑜伽的队伍传入希腊、罗马、波斯、犹太、埃及等西方国家。在这些宗教氛围浓厚的西方国家,催眠术受到了热烈欢迎。经过若干代催眠师的研究和实践,西方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催眠术。
在中国古籍《列子》中也有关于古印度催眠术的记载。在周文王时代,西极人来到中国,他们能下水入火,能穿透金石,能搬山移水,改变事物形态,消除他人的忧虑等。这些都是催眠术的早期运用。
在西方,中世纪时占星术盛行,催眠术就和占星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占星术的一种。直到1766年,占星术大师麦斯麦尔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磁气治病的理论。而麦斯麦尔的催眠术,就是利用磁气对病人进行治疗的。
麦斯麦尔的催眠方法是,选择一个光线暗淡的房间,再在房间的中央放置一个大水桶。而水桶的四周安装有很多磁棒,让病人围坐在水桶四周,用磁棒接触病人患病的部位。
然后,麦斯麦尔身着一件用丝绸制作的外衣,手持长鞭,在音乐声中出现在病人的面前,样子很神秘。他在病人之间走来走去,用长鞭或手去触摸病人患病的部位,促使病人出现大喊大叫、昏昏欲睡或剧烈痉挛的情况。之后,病人的症状就随之消失了。麦斯麦尔把这种疗法称为“动物磁气疗法”。178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认为,麦斯麦尔的这种疗法实在有损风俗,就把他驱逐到了德国。
1842年,英国的布雷德把催眠术从麦斯麦尔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开始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和发展催眠术。
1885年,一位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青年医生弗洛伊德访问了萨尔贝特莱尔医院。弗洛伊德就在这所医院里开始了催眠术的学习。当时,在萨尔贝特莱尔医院里,有一位叫布罗意艾尔的医生成功地运用了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患者进行治疗。
一位叫珍妮弗的女人患有一种怪病,她常常因为口干舌燥而异常恼火,但是她并不会去喝水解渴。看了好多医生,都检查不出来这种怪病的原因。于是,布罗意艾尔医生对她进行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珍妮弗回忆起了一幕让自己很厌恶的情景。她看到了那个令她讨厌的家庭教师正在用玻璃杯给狗喂水,珍妮弗对家庭教师的这种举动感到非常不快。但是,她又不好意思斥责她,就把这种不满压在了心底。
在催眠状态下,珍妮弗强烈地表达了将往事埋在自己心底的那种不快的感觉,同时又作出了与当时一样的厌恶的表情。当珍妮弗从催眠状态中醒来的时候,那种令她不快的感觉就消失了。珍妮弗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常常因为口干舌燥而恼火却不去喝水。
其实,歇斯底里症状与患者以往的经历和令人厌恶的记忆有关。对患者进行催眠,可以使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回想起那些令人厌恶的往事,并在催眠状态中,把这些深深压抑在心底的不快发泄出来。等到患者结束催眠时,他就会发现那种令他不快的感觉不见了,歇斯底里的症状自然就随之消失了。
这种治疗方法其实是把麦斯麦尔提出的感情净化疗法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把对精神疾患终极原因的探求扩展到了患者被压抑的不快感觉上。
在这家医院里所见和所学的一切,使年轻的弗洛伊德逐渐确信,在人的思维中有一个被一般意识状态掩盖的“空间”,其中存在着一种极强的心理过程。这种思想就是精神分析理论的萌芽状态。
1889年夏,弗洛伊德开始向里艾波尔学习。弗洛伊德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实验方法和催眠经验:在患者醒来后,催眠过程中实施的暗示在患者的潜意识里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后催眠暗示);通过催眠术运用强制性的回忆,可以让患者重新回想起过去的体验,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弗洛伊德逐渐发现,在治疗精神疾病上,催眠术并不是万能的。他认为催眠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并不是对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能进行催眠(例如有人格分裂倾向的患者);其次,并不能将所有能被催眠的病人随意引导到催眠师所预想的深度催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能接受催眠的人群里,还有许多人是达不到深度催眠状态的。而在浅度催眠的状态下,一般情况下是产生不了治疗效果的。
为了打破催眠术只能治疗歇斯底里症的瓶颈,弗洛伊德决定放弃催眠术。不过,导致弗洛伊德放弃催眠术的直接原因却是这样一件偶然发生的事。
有一次,弗洛伊德为一位正在疼痛发作的女患者进行催眠治疗,催眠结束后,女患者的痛苦缓解了很多,她突然一下子抱住了弗洛伊德。事后,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情形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在催眠过程中有一种性交冲动亢进的特殊因素在起作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弗洛伊德决定放弃实施催眠术。
实际上,在运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时候,经常会在治疗结束的最后阶段发生与上述相同的情况。弗洛伊德曾经谈到,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对催眠师的信任。在进行催眠的时候,患者会把自己的心灵交给催眠师,并感到自己的一切都在受催眠师的摆布。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对催眠师产生一种异常的、过分依赖的情感。特别是当两者是异性时,这种情感就会有发展成不正常恋情的危险。当患者的感情不被催眠师接受时,就会发生纠纷,成为丑闻。这种情况在当时并不少见。